第34章 經濟(中)

當張大牛正憧憬着用金磚銀磚搭起的寶山的時候,遠在百十里之外的基隆城中,東海錢莊總號卻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客人。

幾輛精裝的豪華馬車從港口緩緩啓動,沿着寬敞的水泥大道向城中駛去。打頭的一輛馬車中,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拉開車廂窗口的簾幕,有些好奇向外張望着。道路兩旁的行人、店鋪,僅有一丈多高、行道用的木棉樹,密集卻極有秩序的車流,都讓他有着莫大的興趣。而那條彎彎曲曲、上山過河的城牆,則更讓他注目許久。

基隆城依山水之勢而建,城牆從山丘之上沿着湖河之濱一直綿延至海邊港口,並非千百年來大衆習以爲常的方城,更近似扭曲的橢圓注。這樣的城池,藉助地勢,防禦力遠過於普通的城市,尤其是環城的四處高地上,正在興建的棱堡,更是把東海**事工程學的水平揮得淋漓盡致。

“這就是基隆城?”看了一陣,年輕人收回視線,問着坐在對面的三十多歲的中年人。

那人沒有理會,只閉目靠在座位上,楠竹製的座椅上墊了一塊軟墊,坐着卻也很舒服。兩人的相貌如同一個模子印出,從年齡上看,大概是兄弟關係。

年輕人轉了轉眼睛,又問道:“若小弟記得沒錯,這基隆城建起才六年罷?不到十年就有這等氣象。就算城垣矮些,也單薄了點,但也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中年人睜開雙眼:“東海國以十萬精兵爲城,茫茫大海爲池,這天下間又有誰能突破東海戰艦的防線。殺到這座城下?這條城牆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年輕人哈哈大笑:“大哥還是這般爲東海說話”在家中,中年人是主張投奔東海一派的代表,但凡說了些東海不中聽的話,他必然要出言反駁。

“不是爲兄要爲東海說話,而是地確值得我這麼說。東海雖是新興之國,但制度完備。百業興旺,無論君臣皆是當世英傑,而根基也越扎越深,只要再過數年,整個南洋就將盡入東海版圖。說不定……這天下也是有機會的”中年人毫不在意的口吐叛逆之辭,“早一點投奔進去,日後我寧海金家必然貴不可言,絕不會輸給東陽的那一支。”

“這道理小弟自然懂。”年輕人笑道,“耕田之利十倍,珠玉之贏百倍,立國家之贏主,得利可是無數倍。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啊注”

“建國立君是沒機會了。”中年人嘆了一口氣:“其實我們已經遲了一步,要當開國元勳已經來不及。但從龍之臣,還是有機會的”他看向弟弟,“今次雖不知東海錢莊飛帖邀我等來此何事。不過想來不外乎募捐徵款。父親與爲兄已經準備下了四十萬貫錢物,如有必要,還可以再加上四十萬貫。只要能讓東海王滿意,舍了過半家資亦是無妨”

年輕人撫掌大笑:“爹爹好決斷。大哥好氣魄阿堵物自當如此施用。遠勝做個在家數錢地守財奴”近百萬貫地付出。中產之家窮極一生也掙不到一個零頭地數字。在他嘴裡說得卻是輕描淡寫。而中年人也是平平靜靜。彷彿不過是在路邊買了塊炊餅。

一行馬車橫過貫穿南北地御道。駛上一條東西向地大街---在路邊上。豎着一塊寫有長安路三個字地木牌----直往城東北行去。

基隆城地東北區。聚集了東海王城中所有地重要機構。作爲王宮地基隆堡。位於東北方地小山上。佔據了制高點。俯視全城。而政府、樞密等中樞機構地衙門。便是在山腳下圍繞在基隆堡之南。形成了一片行政區。乃是東海國地核心所在。太廟位於基隆堡之北。義學、軍學同樣安排在那裡。而由一間間深宅大院組成地官員將領地府邸。也位於城中心近北地位置。至於東海錢莊地總號。卻也是在城東偏北地一處高地上。

又走一炷香地功夫。車隊終於緩緩停下。車門打開。年輕人當先跳出。而他地兄長則是很沉穩地走出車廂。後面地幾輛車中。也鑽出來高高矮矮七八個人。一個個卻是苦着個臉。穿着青衣素袍。身上沒有任何飾物。中年人不屑地瞥了他們一眼:這時候。還裝什麼窮啊

兄長在不屑地吐口水。而弟弟則是仰頭望着高達五六丈地錢莊外牆。不禁驚歎。基隆城中。除了基隆堡這座東海王宮。就以東海錢莊總號地防守最爲嚴密。同樣處在城中地一處小山上。同樣是修葺成了棱堡地形式。同樣裝備了火炮。駐守在其中地。也同樣是胸章以黑色爲底色地近衛軍----東海軍中。爲了區分各色軍種。都各有有不同地標誌。水軍胸章底色爲海藍。野戰軍胸章底色是血紅。鎮戍軍是淺灰。而直屬於東海王地近衛軍地胸前。彆着地則一塊深黑地胸章。

見一行人抵達。在總號正門前等候多時地幾人便迎上前來。打頭地一個。三十多歲地樣子。圓滾滾地臉。圓滾滾地身子。四肢粗短。笑得一團和氣。中年人不敢怠慢。拉着弟弟連忙搶前兩步。低頭行禮。那人是東海錢莊地總掌櫃陳秀安。據說還是東海王舅家嘉興陳氏地族人。掌握着東海國過半財富。一刻鐘幾十萬上下。就算他寧海金家豪闊一方。卻也決計得罪不起這個圓滾滾地胖子。

“金兄,好久不見尊翁身體可還康健?這位就是令弟求德罷,果然一表人才”那個胖子走到近前,先回了一禮,接着便是一連串的問候,然後又拋下金家二子,轉向後面的衆人,一個個打着招呼。

“林兄,向來可好?”

“半年不見。鄭兄卻是越的精神了”

“徐兄唉呀呀,真是想不到啊,聽說徐兄前些日貴體有恙,還以爲來不了了……”

寧海金、莆田林,仙遊鄭、溫州徐……如是在東京,並沒有多少人聽說過他們的名字。但放在福建、兩浙,卻個個都是赫赫有名地大海商,身家少於百萬貫的,根本就擠不進他們的這個圈子。但在這時候,他們每一個卻都是恭謹有加。對於東海錢莊總掌櫃不敢有絲毫失禮。

這些年,這些海商與東海打了不少交道,家裡的生意都是仰東海鼻息,行船海上皆仰仗着東海水軍照拂。他們家裡的海船也無一例外都在東海國中註冊---那些沒掛上東海旗的海船,只要離開港口,就會莫名其妙地失去蹤影,其出事比例往往高達兩三成,其幕後黑手爲誰。當然不必細說----作爲兩浙和福建海商們的代表人物,他們的身家利益已經與東海密不可分,所以當東海錢莊的一封請柬送到面前,他們便不得不應邀前來。

陳秀安領着衆人穿過總號狹窄深邃的大門。在堡牆上巡邏值守地近衛軍的注視下,走進總號正堂,在會客的小廳中分賓主坐下,僕役便立刻端上來茶湯來。

照例閒扯了幾句,見身邊一衆皆不願轉入正題,金家長子當先開口:“今次我等應邀前來,不知陳總掌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當,只是想請諸位共襄一樁盛舉”

“原來如此”金家長子點點頭,也不細問,直截了當道:“若有什麼用得着我家的地方。總掌儘管開口。我金知禮無不應承”

“好好金兄果然爽快”陳秀安大笑着,轉頭看着其他幾家。被肥油擠得只剩一條縫的一對細眼精芒閃爍:“幾位的意思呢?”

離着正堂百餘步,有一間不大的石屋。石屋式樣普普通通。卻造得極堅實。除了一應關係者,很少有人能知道,這間石屋便是東海錢莊地下金庫的出入口。

在平時,除了早晚錢鈔出入庫時,石屋總是緊閉大門。但今天,剛過晌午,金庫地大門卻是洞開,一股股陰風,便從黑洞洞的通道中傳了上來。

趙瑜和陳正匯漫步在寬敞的地下金庫內,四周的一摞摞金銀磚反射着前後從人手中地玻璃提燈,所散出來的柔和燈光。金磚、銀磚加起來怕不有幾千塊。東海國的國庫儲備的三分之一,便在這間地庫中。

用手撫摸着一塊有着足色百兩字樣的金磚,感受着指尖傳來的滑膩和冰涼:“大王,你真的要把東海錢莊的股份賣出去?”

“嗯……”趙瑜沉吟了一下,搖頭道:“確切的說是業務分離。鑄幣權是要留在手上---義學的經費都靠着錢息來支撐,絕不可能外放----但具體地業務,比如貸款、質當、匯兌等業務卻要分割出去。我打算另外再成立兩三家錢莊,東海錢莊佔據其中一部分股份,其餘地則對外賣。當然,我東海國中子民享有購買的優先權,不過至少要留出三四成,給福建、兩浙地商人們。”

他回頭瞥了一眼陳正匯,接下來的話卻讓東海國相跳了起來:“不僅是錢莊,我名下地香精、玻璃、車船等作坊,鐵場、銅場等礦場的股權,在轉移一部分給東海錢莊後,其餘的我都會都向外賣,同時我還要成立東洋商行和西洋商行,全權處理對外貿易從今以後,我手上的產業都會如此處理。作爲東海之主,整片天地都是我的,沒必要營於錙銖。”

注:此類城池最有名的代表的就是明代的南京城。不規則的城牆依山傍水而起,乃是天下有名的雄城。

注:出自《戰國策》:呂不韋賈於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曰:“立國家之贏主幾倍?”曰:“無數。”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餘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願往事之。”

:感冒還在繼續,上午好點,還去上了班。但下午卻昏昏沉沉,對着電腦一個字都打不出。好不容易纔趕出今天的份。

第25章 輿論(下)第4章 東京(上)第24章 西路(七)第2章 白山黑水(二)第51章 道阻(五)第21章 文治(下)第33章 局勢(下)第19章 戰象(下)第8章 投奔(下)第10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三)第4章 西路(一)第34章 改變(上)第27章 星火(上)第11章 夜談(上)第26章 野心(中)第33章 經濟(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36章 股票(上)第8章 四方(中)第31章 輕取(中)第4章 對手(上)第12章 西行(上)第9章 三國(上)第7章 先鋒(上)第6章 西路(三)第34章 出戰(上)第33章 祭靈(中)第9章 迎擊(上)第10章 綢繆(下)第42章 帝位(下一)第44章 亂象(一)第19章 開局(上)第26章 俘王(中)第32章 中秋(下)第33章 經濟(上)第3章 夜話(下)第56章 九五(中二)第2章 白山黑水(二)第20章 文治(上)第1章 老種(上)第31 回航(下)第7章 西路(四)第9章 迎擊(上)第15章 船場(上)第41章 帝位(中下)第12章 夜談(下)第1章 奇襲(上)第27章 俘王(下)第22章 烈風(上)第32章 中秋(下)第22章 白山黑水(完)第29章 星火(下)第2章 夜話(中)第6章 戰前(下)第26章 傳承(完)第37章 戰線(上)第5章 未來(上)第23章 傳承(五)第53章 杭州(下)第24章 輿論(上)第35章 經濟(下)第19章 謀算(下)第59章 九五(下二)第26章 天子(中)第3章 奪城(上)第14章 父兄(下)第40章 故人(下)第47章 道阻(一)第20章 義學(上)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51章 杭州(上)第20章 陣線(中)第15章 間奏(下)第28章 星火(中)第50章 聖公(下)第25章 突遇(下)第30章 西路(完)第18章 神機(下)第43章 帝位(下三)第29章 星火(下)第31章 輕取(中)第2章 老種(中)第33章 祭靈(中)第5章 西路(二)第31章 輕取(中)第29章 西路(八)第13章 和議(下)第44章 交涉(下)第13章 西路(五)第4章 西路(一)第43章 帝位(下二)第35章 經濟(下)第37章 股票(中)第20章 開局(中)第20章 陣線(中)第17章 變奏(下)第64章 九五(完)第11章 靖安(中)第2章 夜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