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島南(下)

趙瑜坐在樹蔭下,自己搖着把蒲葵扇在那兒扇着風,而親兵們卻都在忙碌着。幾十匹坐騎被牽到路邊,鞍韉都被鬆開,就着溝渠中的流水,一口接着一口被餵食着由豆餅、麥麩和乾草拌合成的馬糧。

另有幾個親兵,從馬鞍下的袋子裡取出一些紙包,裡面裝的都是制式的軍用乾糧。把煮熟曬乾的粳米磨碎後,壓制成型的米餅----《齊民要術》中稱之爲糗,配上兩塊鹹魚,再加上一小包豆豉幹,就是一個士兵一餐食用的軍糧。本來依照趙瑜的想法,制式軍糧中還應該放些果脯、糖塊什麼的,以給士兵們補充足夠的熱量,不過趙文把算盤一打,立刻就否決了這個提案。現在,憑東海的財力雖然還可以支持,但若是將來擴軍後,兵力達到二三十萬,那再多的錢也不夠這樣花的。

這種便攜式軍糧的製作,並不是出自趙瑜來源於後世的靈感,而是這個時代大宋軍隊裡的一直通行的做法。除了糗等攜帶乾糧的製作,大宋軍中,還有粗布浸醋法,等粗布浸透了醋液後,曬乾隨身攜帶,需要用時,剪下一小塊放入鍋中,就可以喝上帶醋酸味的湯水。也有製取隨身用的鹽塊、醋餅以及代替醬菜的鹹豆豉的方法注1----大宋軍隊的後勤思路,已經遠遠越於時代的侷限,幾近於現代化了。^^,,,,發^^

親兵隊長從手下那裡接過一份軍糧,檢查了幾眼。才恭恭敬敬的雙手呈給趙瑜。趙瑜擡手接過。直接張嘴就啃了起來----他和親兵們吃得東西都是一樣,按舊日地定規,東海軍出戰時不論地位高低,軍中地伙食必須一視同仁,但現在的軍規更爲森嚴,只要軍隊出了營地,所有食物配給,官兵們都不會有任何區別。這等軍規,除了使軍中上下一心,保證軍官們的威望。同時也是爲將來戰時的後勤考慮。趙瑜並不希望看見未來哪一天,出現輜重車隊不送軍糧,而爲軍官們送水果的情況---不過這乾糧的口感其實並不好,又幹又澀,難以下嚥。正常情況下,應是放在鍋裡,加水煮過。再摻些能食用的野菜,纔會端給士兵們。但趙瑜今天只是出巡,不是行軍作戰,當然不可能攜帶炊具,就只能喝兩口葫蘆裡的清水。把鹹得跟鹽塊沒兩樣的魚片和幹餅一起衝進肚裡。

親兵們忙完了雜事,也便分散了坐下來用餐。幾十個人坐下的位置看似散亂,但隱隱地,把趙瑜護在中心。那個農夫哆哆嗦嗦地坐在不遠處,想走不敢,留着卻也害怕,附近的幾個親兵圍着一圈,則從不同角度虎視眈眈地盯着他。趙瑜在旁看着,笑着搖了搖頭。不過這些也是親兵們忠於職守的表現,若是他們大大咧咧。隨意的把陌生人放進防禦圈。那趙瑜也坐不安穩。

趙瑜把乾糧幾口吃完,對那農夫招了招手:“那位兄弟。過來說話”

農夫猶豫着,一個親兵在後面推了他一下,“大當家喚你,還不快過去”

農夫忙不迭的爬起,走到趙瑜面前,跪下磕了幾個頭:“小人見過大當家”他當然知道,東海上,能被喚作大當家的只有一人。面對趙瑜,他頭也不敢稍擡。

趙瑜笑了,示意親兵把人扶起,溫言道:“這位兄弟,不知如何稱呼?”

“小人姓張,名喚大牛。”

趙瑜挑了挑眉毛,這張大牛的鄉音,他十分地耳熟:“聽張兄弟的口音,老家應是在兩浙罷?”

“回大當家的話,小人正是台州寧海人”

“就在明州邊上啊那就是老鄉了。^^^^”趙瑜笑道,拍拍身前的地面:“來,坐下來說話。”

張大牛謝過了,誠惶誠恐的坐下。趙瑜便指着附近地田地,問道:“這裡應是屬於興洋四村的地兒罷?怎麼我看了半天,這片地裡就張兄弟你一人?”

“俺半月前纔來,誤了農事。村裡的其他家都已經把地種上了,”張大牛見趙瑜說話和氣,倒也放鬆了心情,他指着那塊過火後的黑地,“而俺家的地才燒過荒。這幾日要把地翻耕好,等秧苗出土,纔好趕得及拋秧。所以現在忙啊若是耽擱了日子,今年就只能種一茬了。”

“哦,是這樣啊”趙瑜點了點頭,又問道:“不過其他家的地,這麼大一片,總得有幾個人來幹活罷?除草施肥什麼的,都不用做嘛?”

“大當家有所不知,插秧之後,農活就沒那麼重了。除草、施肥的活計,隔三岔五做一次就夠了。像今天太陽這麼毒,大夥兒都是大清早把農活做完,等太陽高了,就回去休息了。到了午後,就很少有人再出來忙。何況……”

“何況什麼?”

“俺聽村裡的老人說,這島上地力甚足,插下秧後,只要按時澆水,連肥也不用施,到時候就能開鐮收割。並不需多費心力。據說有些人家,都是花錢僱了奴工來插秧,中間放放水,等到了收成時,再僱奴工來開鐮,從頭到尾,根本就不用下地的。”張大牛絮絮說着,聽他地口氣,都充滿着羨慕。

“原來如此,倒長見識了”趙瑜笑着點頭,眼神卻冷了下來。難怪每到農忙時,島上地奴工都忙得不歇腳。原來他費盡心力,花下大本錢找來的竟是一羣懶漢。什麼都是奴工來幹,那招募他們作甚。此風不能長趙瑜心裡盤算着,等回去後,要同趙文、陳正匯好好合計一下,怎麼把這些懶漢趕出來做活。招募這些人來臺灣,可不是讓他們來享福地。

趙瑜冷冷想着,嘴裡卻笑着問道:“張兄弟家中有幾口人?”

“就四個。俺一個,還有俺渾家和兩個小子。本來還想着讓兩個小子打個下手,但里正和村學的先生都說了,小孩子必須要讀識字,都被趕着去上學了。”張大牛半帶抱怨的說着:“兩個小子,每年給先生的束脩,再加上買本和筆墨紙硯的錢,說是要近十貫。俺過去辛苦一年都掙不了這麼多這學費,真真實在是太高了”

“讀是好事。學了兩年,能寫能算,懂了些道理,日後也不懼被人誆了。若是學得好,考入義學,將來有個出身,光宗耀祖,不比土裡刨食要強?再說了,哪有家有幾頃田,還不讓小子讀的道理?”趙瑜說得語重心長。

臺灣島上共計八十七個村寨,各村寨的戶口在兩百到四百戶之間。每個寨子都有一個村學,視學生人數多寡,安排下幾個義學出身的先生,教授村裡的孩子識字和算術,兩年學制下來,一般能認識三四百個常用字,和基本的加減乘除。不過村學不是義學,上學都是要交錢的。就像另一個世界,十九世紀開國後日本,雖然學着德國普及教育,但由於沒錢實行義務教育,就硬性規定父母們必須讓子女入學,同時繳納學費,如若不從,就會直接關入監獄。而東海也是如此規定,若家中有年滿八歲還未入村學的子女----東海的村學也招收女孩子,但更高一層的義學卻只收男性----其家中貸款的利率就會加倍收取,三年免賦的政策也會取消,待其子女入學後,纔會回覆正常,若是不能爲子女繳清學費,也一樣會照此施行。儘管這種強制性的做法時有怨聲,但教化百姓是儒家最主要的理想之一,趙瑜佔着大義的名分,推行起來也有足夠的藉口,根本不俱百姓們反對。

趙瑜說話,張大牛哪敢反駁,頭點得如小雞啄米:“大當家說的是大當家說的是是該讀,是該讀”他嘆着,“俺家的兩個小子也不是多聰明,俺也不求他們能讀出個什麼樣,也不指望能考個進士什麼的。只求他們在學校裡,跟先生們多學些些道理也就夠了”

“當時如此”趙瑜笑笑,環目四顧,又見着兩頭耕牛在附近吃草,有些奇怪,便問道:“張兄弟你家的牛怎麼就只有兩頭?”

“回大當家話。其實共有四頭。但兩個小的不頂事,所以只帶了兩頭大的出來耕地。要是剩下的四頭能早些下來就好了,光靠兩頭牛,要耕完三頃地,還是有些難吶。”

趙瑜搖搖頭,嘆道:“這也沒辦法。這幾月,有五六千戶來到島上,前兩年積攢下的耕牛一下都派光了。不過最近,倒有個新政策,如果不要或少要耕牛,每少領一頭就可以抵換五貫。張兄弟,你若是放棄剩下的四頭,就可領上二十貫。”

張大牛眼睛一亮,“是二十貫給俺?”

“不,不”趙瑜連連搖頭,“不會直接錢。而是用下憑條,等僱傭奴工,或是繳還貸款時,都可以用這個憑條衝抵。”

“哦”張大牛有些失望。

趙瑜一笑:“等實際下來你就知道了。這憑條跟錢一樣用。”

旁邊的親衛隊長看看天色,“大當家,時候不早,也該上路了。再遲些,就得走夜路了。”

趙瑜一點頭,站起身,拍拍張大牛的肩膀:“張兄弟,後會有期”

注1:這些可參見《武經總要》第五卷,賚糧條。如果拋開裝備不談,單看武經總要中記述的各條各款,林林總總,宋代的軍隊應可算是世界上第一支完全正規化、有嚴密條章可循的隊伍。

第12章 孤舟(下)第41章 後續(下)第17章 豐收(上)第25章 野心(上)第45章 蔡攸(下)第3章 夜話(下)第27章 開春(下)第33章 祭靈(中)第5章 天津(上)第26章 野心(中)第23章 萬馬(下)第29章 焚城(下)地十五章 硝煙下第29章 連橫(中)第39章 土着(下)第19章 開局(上)第5章 滿萬(上)第7章 敵至(上)第18章 軍器(上)第54章 九五(上)第21章 文治(下)第29章 西路(八)第9章 懲戒(下)第22章 勇氣(下)第16章 神機(上)第9章 三國(上)第17章 神機(中)第18章 神機(下)第43章 帝位(下二)第20章 衢山(下)第20章 文治(上)第7章 西路(四)第27章 星火(上)第6章 對手(下)第32章 輕取(下)第3章 夜話(下)第18章 商戰(下)第40章 後續(上)第15章 間奏(下)第30章 回航(上)第18章 神機(下)第19章 衢山(上)第22章 戰船(下)第17章 神機(中)第23章 烈風(中)第30章 祭靈(下)第18章 商戰(下)第9章 懲戒(下)第3章 夜話(下)第17章 神機(中)第28章 焚城(上)第20章 文治(上)第44章 亂象(一)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6章 野心(中)第5章 滿萬(上)第23章 風雨(上)第8章 未雨(下)第4章 新港(下)第7章 西路(四)第9章 迎擊(上)第19章 謀算(下)第7章 先鋒(上)第31章 戰備(下)第31章 人心(下)第3章 滅國(上)第18章 商戰(下)第15章 翻牌(下)第46章 江山(上)第18章 神機(下)第45章 明教(上)第28章 連橫(上)第39章 戰線(下)第15章 間奏(下)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20章 陣線(中)第13章 西路(五)第21章 開局(下)第20章 義學(上)第15章 翻牌(下)第36章 股票(上)第19章 謀算(下)第41章 內附(下)第62章 門戶(下)第26章 傳承(完)第20章 開局(中)第4章 西路(一)第7章 敵至(上)第39章 故人第8章 未雨(下)第55章 涌金(下)第4章 對手(上)第20章 百神第47章 新年(下)第30章 傳言(下)第6章 天津(下)第8章 交趾(上)第9章 守城(上)第6章 對手(下)第45章 決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