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東進、南下

初八日,岳飛接到斥候急報。一支東南叛軍從應天府登船,正沿着汴河南下,顯然是趕赴江淮戰場。

折可存和他的三萬大軍不但在江淮支持下來了,而且終於達到了目的,迫使江寧從應天府調兵南下,這說明江寧在無力圍殺折可存的情況下,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應天府,轉而集中主力戍守江淮防線。

岳飛非常擔心,心情馬上就差了,南下的念頭更爲急迫。王淵安慰他,認爲折可存在江淮的處境遠比岳飛想像得要好。

“辛興宗和苗傅曾經說過,應天府的主力都在他們手上,如今這些主力全部轉投長安,而張浚目前所擁有的十幾萬軍隊,基本上都是這兩年招募的新兵,戰鬥力有限,尤其缺乏大戰的經驗,和折可存那三萬精銳之師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接着,王淵又給岳飛分析江寧不得不從應天府調兵南下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江寧朝廷的整體戰略是被動防禦,這和江寧朝政被以童貫、張邦昌爲首的保守派大臣所把持有直接關係。這些人把持朝政,主要目標不是北伐,不是收復國土,而是偏守東南。策略上的錯誤導致江寧在兵制上沒有任何實質性改進,繼而導致東南軍隊雖然人數激增,但戰鬥力沒有任何提高。這從折可存帶着三萬軍隊南下,在江淮打了兩個多月,而東南叛軍卻一籌莫展,最終以放棄應天府爲代價,從淮河北部前線調兵南下圍剿就能看得出來東南叛軍的實力。

“以東南叛軍這樣的實力,即使在人數上遠遠超過了折可存的軍隊,但想圍殺折可存卻難如登天。”王淵最後說道,“以我的判斷,現在江淮形勢肯定非常混亂,有錢有勢的人紛紛渡江南逃,軍心、民心皆已瀕臨崩潰,應天府的大軍即使到了江淮,也無法力挽狂瀾了。”

岳飛揹負重壓,像王淵這樣的安慰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好在他的運氣非常好,中原大戰已經臨近尾聲,虎烈軍很快就能全殲山東金軍,而河北金軍已經撤了,虎烈軍很快就可以進行南下作戰了。

這天,山東金軍瘋狂突圍,完顏撻懶在北線戰場,屋裡海在南線戰場。都指揮各自的軍隊猛烈攻擊,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但虎烈軍太多了,任何一個方向都擁有絕對優勢,金軍的攻勢被完全遏制。

這天晚上,岳飛和王淵仔細商議後,決定向長安報捷,並提出收復山東和南下江淮的作戰策略,請朝廷儘快予以批准。

初九日,金軍支撐不住了,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將士傷亡嚴重,體力不支,崩潰在即。

當夜岳飛下令,初十日,集結主力,先行圍殺東線奚軍。

二天,虎烈軍主力四面攻擊,激戰四個時辰,全殲奚軍。斬首六千餘級,俘虜一萬餘人,十幾名奚軍高級將帥被殺,主帥屋裡海被擒獲。

十一日,虎烈軍稍作休整,所有軍隊都聚集到了北線戰場。

岳飛把楊可世的軍隊也拉上了戰場。楊可世抵達開封后,就地駐紮,與贏秦指揮的虎烈五軍、八軍組成了一道堅實的戍守開封的防線。當時開封城裡所有的軍隊都被岳飛調到了宛亭戰場,開封就是一座空城。如果河北金軍從滑州方向渡河攻擊,贏秦的軍隊一旦被突破,開封就完了,宛亭戰場上的虎烈軍主力就是腹背受敵,所以楊可世率軍抵達開封后,開封的防線纔算穩固了。

楊可世率軍從蘭州千里迢迢而來,總不能讓將士們空手而回,因此他三番兩次向岳飛請戰。此刻大局已定,岳飛理所當然要給他們建功的機會,所以主動下令,請楊可世參加最後一戰的攻殺。

十二日,虎烈軍發動了最後一擊,二十多萬大軍從四面八方同時進攻。兩個多時辰後,北線金軍全軍覆沒,斬首五千餘級,俘虜一萬餘人,金軍部分高級將領戰死,完顏撻懶和霍石等人則擒獲。

十三日,岳飛在都統司召集各軍主帥,宣佈收復山東和南下江淮的作戰策略。

中原的仗打完了,預期目標全部實現。接下來,就要乘勝攻擊,馬上收復山東,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南下江淮。

這個策略早在長安要求岳飛攻佔山東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所以攻打山東的計策其實不需要得到朝廷的特別批准,岳飛之所以要奏請,主要還是爲了南下江淮。

“攻打山東的軍隊三天後就出發。”岳飛站在地圖前面,面對衆將,緩緩說道:“王留守負責率軍收復山東,我則率軍南下,先打應天府,然後渡淮作戰,與折可存會合後,直殺長江北岸。”

孫革接着解說具體部署。

開封由駝帥贏秦留守。田復的虎烈五軍、王彥的八軍、劉光世的三十軍、楊可世的兩個軍留在開封,鎮戍中原。

辛興宗、苗傅、王德、酈瓊、劉豫五個人的軍隊隨王淵攻打山東。高寶龍的渤海軍、王大忠的殿前軍和盧俊義的七軍、做爲東進主力,直接聽命於王淵的指揮。

王貴的兩個軍、宋江的兩個軍、林沖的兩個軍、韓世忠的兩個軍,王玶的兩個軍,胡立濤的射糧軍、阿巴頓的虎烈二軍,方進的虎衛軍隨同岳飛南下,攻打江淮。

“在未來的三天,各軍就地休整,以俘虜補充傷損。補充不足的,則在後續戰鬥中繼續以俘虜補充。”

孫革話音剛落。大帳內頓時沸騰起來,各軍將帥們非常興奮,七嘴八舌地說個不停。他們知道大軍馬上要打山東,但沒想到岳飛這麼快就要打江淮,按這樣的速度連續攻擊,今年冬天或許就可以渡過長江,殺進江寧了。

岳飛揮手示意衆將安靜一下,“南下選鋒軍由羅蘭統率,方進的虎衛軍、阿巴頓的二軍、張憲的十軍、傅秀國的十二軍和張俊的十五軍隨其先行南下,即刻攻打應天府。”

衆將轟然領命,士氣如虹。

十三日。中原大捷的消息傳到長安,長安爲之轟動。

這是一個空前的勝利,對天下格局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岳飛更是聲名大震,再也沒有人懷疑他的軍事才能了。

漢王府的氣氛非常好,王妃羅思南喜笑顏開,宰相李綱、副相黃涉、樞密院的董小丑、劉延慶、折可求等宰執大臣也是笑容滿面,大家坐在一起,一邊聽大帥府長史原野講述宛亭大戰的經過,一邊看着地圖,想像着山東、江淮盡數收復的美好前景。

“岳飛、王淵先在雍丘戰場擊敗東南叛軍,辛興宗、王德率八萬大軍投誠,接着在宛亭戰場又全殲山東金軍十一萬人馬,並圍殺兩萬河北金軍。至此,山東金軍已經所剩無幾,山東之地唾手可得。爲此,岳飛和王淵提議,把大軍一分爲二,一部東進,收復山東,一部南下,攻打江淮。”

原野說到這裡停下了,看看羅思南,又看看坐在對面的幾位宰執大臣,發現大家神情興奮,並沒有流露出任何反對的意思,於是繼續說道;“攻打山東,在我們預定計策之內,發動中原大戰的目的就是要攻佔山東,而攻佔山東的目的則是爲了南下攻打江淮。本來是兩步走的策略,現在要改爲同時進行,這對朝廷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主要難度在於錢糧的籌集。”

“岳飛和王淵在信中也說到了錢糧的事。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女真人在山東殘酷搜刮,山東百姓貧困。大軍攻打山東,如果一路縱兵擄掠。不但會讓百姓更加困苦,對我們收復山東也極爲不利。爲此,岳飛建議即刻南下打江淮。江淮富裕,打下江淮後,可以用江淮的錢糧支援山東,同時,也能解決一部分軍資,可以有效緩解朝廷在這方面所承受的重壓。”

原野詳細述說了馬上攻打江淮的理由和一些有利條件,做爲大帥府的長史,他建議朝廷同意這一奏議,並請皇帝即刻下旨。

“你們有什麼看法?”羅思南問道,“如果大家都同意岳飛的奏議,那就奏請皇帝下旨。”

李綱首先表示贊同。這一仗最初他是不同意打的,各種條件都不具備,但羅思南非常強硬,甩開議事堂,堅決支持樞密院發動中原大戰,結果她成功了,她的個人威望也因此大漲。如今形勢一片大好,沒有理由不支持,再說收復了山東和江淮,朝廷實際控制的區域越來越大,財政上也能得到改善,而距離中土統一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

“岳飛在策略上沒有問題。”董小丑說道,“但他太急了,他應該稍稍喘口氣,最起碼要把投誠過來的十萬軍隊整編了,否則這就是一個隱患。”

“劉豫的山東軍隊人數少,不足爲慮。”黃涉也在擔心這事,看到董小丑主動提及,隨即也說了自己的看法,“辛興宗、苗傅、王德、酈瓊四個人的軍隊必須儘快整編,這件事不能拖,越快越好。”

羅思南黛眉微皺,稍加沉吟後,目光轉向了劉延慶。

第51章 談笑間第29章 養寇自重第6章 突襲第27章 伺機而動第33章 宵小之事第71章 強大的對手第34章 你好,馬擴第18章 我有自信第17章 逃跑第98章 合法掠奪第73章 我把腦袋還給你第35章 契丹人的掙扎第95章 佯攻第39章 白乾了第69章 致命忌諱第68章 失算了第6章 只要給我錢糧第31章 至死方休第25章 我喜歡你第73章 禍亂的開始第3章 錯誤第94章 不要上當第83章 手足相殘第20章 聯金攻遼第96章 陰謀第43章 又是陷阱第52章 以身爲餌第94章 兩跛子第70章 田賦貨幣化第82章 中原攻略第26章 漢王必死第6章 西線突破第5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42章 仗勢欺人第32章 代北變化第31章 猶豫第72章 鐵匠來了第85章 扮虎吃豬第36章 怕你個鳥啊第89章 棄子第73章 中京突變第82章 殺陣第7章 董帥決斷第54章 出敵不意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18章 奇蹟的誕生第94章 殺將第89章 胃口太大第9章 六十軍杖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87章 驅虎吞狼第86章 特使李綱第4章 劉子羽獻計第82章 桀驁不馴第85章 我是漢人第88章 臨陣磨槍第99章 大旗第23章 根源第64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82章 君臣之痛第2章 我只要一個女人第63章 威脅第10章 大石求援第52章 良禽擇木第55章 瞬息萬變第40章 一言堂第12章 都是我殺的第71章 老子比你更狠第81章 西北人的手段第33章 殺虜衛國第81章 馬哥被困第6章 只要給我錢糧第30章 副元帥第16章 全線激戰第16章 欺騙第28章 意外第11章 掘堤第4章 折家女兒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97章 共同的敵人第93章 點火第84章 吞併第13章 宋江和方臘第25章 紫色羅巾第96章 約定第1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39章 序幕拉開第8章 少帥羅蘭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67章 人盡其用第86章 特使李綱第66章 破城第76章 突圍第96章 一腔怨氣第85章 扮虎吃豬第4章 集結第19章 金兀朮和哈迷蚩第22章 請君北伐第65章 突圍第七日第53章 一個女人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