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利大還是弊大?

延慶惴惴不安地走進了天子行營。

皇帝雷霆震怒,大手一揮,下令把劉延慶抓了起來。衛士們一擁而上,把劉延慶五花大綁,押到了皇帝面前。劉延慶嚇得魂飛魄喪,高叫冤枉。

皇帝想當然地認爲劉延慶既然是童貫的人,那一定知道這件事,而劉延慶的任務很可能就是弒殺自己,外加一個李虎,但因爲李虎早有防備,而且連夜從黎陽調來了援兵,這才讓劉延慶錯失良機。

皇帝不分青紅皁白,要殺劉延慶。李虎聞訊,急忙趕到了天子大帳。劉延慶不能殺,最起碼現在不能殺,劉延慶的兩個兒子劉光世、劉光國現在就在大名府前線,手上控制着劉家軍和麟延軍,如果皇帝把劉延慶殺了,他那兩個兒子勢必要造反,不管是投降金人還是臨陣叛亂,都將給宋軍造成致命打擊,不要說大名府守不住,恐怕連黃河防線都會一潰千里。

“陛下,請給劉帥一個解釋的機會。”李虎攔住了怒氣沖天的皇帝,而柴雲也急忙把汴京發生的劇變三言兩語告訴了劉延慶,“劉帥,童貫發動了兵變,要遠逃東南,這件事你可知道?”

劉延慶驚呆了,做夢也沒有想到童貫出手如此之快,“這件事我不知道,我發誓我不知道。”

“那辛興忠是怎麼回事?”柴追問道,“他爲什麼突然離開?”

劉延慶哪隱瞞,急忙把种師道、折彥直聯合西北人,打算誅殺童貫的事詳細說了一遍,但有兩件事他沒有說是西北人知道童貫密謀帶着老皇帝逃亡東南,二是西北人和汴京文官聯手了,他們誅殺童貫的最終目的是奪取權柄,對抗李虎。這兩件事說出來,不但皇帝無法饒恕他,李虎也不會放過西北人。

“爲什麼要殺童貫?”李虎怒聲吼道。雖然延慶沒有透漏實情,但李虎可以估猜到西北人的用意。

西北人自始至終就不想屈從於李們一直在設法對抗李虎,竭盡全力阻止李虎控制皇帝和朝廷,唯恐李虎奪取了大宋國祚。

“童貫奸侫和蔡京一樣。都是禍害大宋地奸佞。”劉延慶既然知道童貫發動了兵變。現在正在向東南逃亡。當然理直氣壯。當然要爲他自己和西北人辯護了。“臣忠誠於陛下和大宋。西北人忠誠於陛下和大宋臣願意帶着殿前軍。日夜兼程。追殺童貫。”

皇帝地怒氣平息些。皇帝心裡有鬼。他和童貫密謀逃亡東南地事籌劃已久。劉延慶做爲童貫地親信。應該知道一點。不過劉延慶顯然不是童貫最爲信任地人。他最終還是沒有進入童貫地核心圈子有參加這次兵變。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必要殺他了。相反。要籠絡他大力培植他。幫助他重新打造一支強悍地西北軍他帶領西北人直接與李虎抗衡。這顯然是制衡李虎脫李虎控制地辦法之一。

“劉愛卿。現在我們還能追得上童貫嗎?”

劉延慶猶豫了半天敢回答。追不上是好事。而追上了就是天大地壞事。童貫這次遠逃東南。把老皇帝、廢帝。還有一幫皇子都帶上了。這些人只要活着。就會威脅到皇帝地皇位。大宋就有分裂地可能。皇帝有了這次教訓。不會再讓這些人活下去了。他會想辦法殺了太上皇和他地一幫兄弟。而執行這個命令地人肯定要倒黴。劉延慶不想做這個倒黴地人。

“現在只有馬軍才能追得上。”劉延慶把這個難題拋給了李虎。

李虎現在也冷靜下來了。大宋分裂對虎烈軍來說雖然是個噩耗。但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仔細想一想。好處還真地不少。比如李虎可以在控制皇帝地情況下。按照自己地意願組建新朝廷。制定新國策。實施新制度。可以用更快地速度打下一統天下地基礎。相反。如果大宋朝廷整體遷移到西北。李虎即使控制了皇帝。但無法完全控制朝廷。李虎需要耗費巨大地精力和漫長地時間來推行中興策略。其中地阻力之大困難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大宋分裂對李虎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想通了這一點,李虎也不急於追殺童貫了。他和劉延慶的想法一樣,即使追上了,免不了一場血腥殺戮,假如皇帝一怒之下把老皇帝、廢帝和一幫皇子全殺了,那這個黑鍋自己就背定了,自己和虎烈軍將成爲大宋人的仇恨對象,將來不是麻煩,而是非常麻煩,甚至可能遺臭萬年。

皇帝轉臉望向了李虎。

“柴雲、蕭雲已經率一萬馬軍起程了。”李虎說道,“他們將日夜兼程,直殺應天府。”

“不,立即下旨,叫柴愛卿一直追下去,即使追到江寧,也要把人給

來。”皇帝冷聲說道,“凡抗旨者,殺無赦。”

“任何人?”李虎故意問了一句。

“任何人,不論身份地位。”皇帝臉色森冷,一字一句地說道,“一律誅殺。”

李虎回到帥營,急召方進。

“你帶着五百虎衛,即刻追上柴雲。”李虎一邊伏案疾書,一邊對方進說道,“告訴他,到了汴京後,馬上進城,穩定汴京局勢,封鎖一切可能會引起混亂的消息。”

原野站在李虎背後,聽到這句話略感吃驚,隨即湊到李虎的耳邊,低聲問道:“總帥,如果讓童貫帶着老皇帝逃到東南,大宋就分裂了,而此刻大宋分裂意味着中土一分爲三,這對我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你仔細想過了嗎?”李虎笑道,“大宋分裂對我們真的沒有好處?”

原野皺皺,感覺到李虎對這件事的態度變了。他想了一下,如果單純從虎烈府的角度來說,大宋分裂,老皇帝和一幫皇子以及朝中大臣逃到東南,那麼皇帝趙楷形單影孤,勢力驟減,根本沒辦法和李虎對抗,只有乖乖聽李虎的擺佈,如此一來,李虎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毫無阻力,更重要的是,將來李虎一統天下,功高蓋世,可以非常順利地奪取國祚,雄霸中土。

“總帥,中土一分爲三,我們的處境就更艱難了。”原野考慮良久,不得不提醒李虎,“我的北面有金國,南面有大宋,西北有夏國和吐蕃,四面受敵啊。如果我們能確保大宋的統一,那整個天下就是南北對峙,這對我們更有利啊。”

李虎:微點頭,“我當然知道維持大宋統一的好處,但你想過沒有,這次兵變爆發後,皇帝還會留下老皇帝和一幫皇子嗎?顯然不會,皇帝會借刀殺人,而我們將背上這個黑鍋,成爲大宋的敵人。”停了一下,李虎又說道,“你還記得南北朝時候的爾朱榮嗎?當年他帶着秀榮川大軍自代北而下,在河北擊敗了葛榮,但他隨即發動了河陰之難,把北魏拓跋皇族和文武百官殺了個乾淨,結果如何?他成了整個天下的敵人,很快就敗亡了。”

“今天的形勢和那年代非常相似。我們也是從代北南下,金軍正好在河北肆虐,而大宋朝廷不堪。如果我們爲了維持大宋的統一,竭盡全力阻止童貫和老皇帝南下,那麼以童貫的手段,他會束手就縛?如果他走投無路之下,把老皇帝和一幫皇子、公主、嬪妃以及朝廷的文武百官全部殺了,那麼這個黑鍋由誰來背?很顯然,當然是我們來背,我們百口莫辯,而大宋人會顛倒黑白,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背上這個黑鍋,讓我們成爲整個大宋的敵人,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虎烈軍還能在大宋立足嗎?我們還能贏得人心,稱霸中土,一統天下嗎?”

原野想到童貫的厲害,想到童貫可能會破釜沉舟,心裡不免有些窒息。的確,如果事情發展到那一步,李虎和虎烈軍就完了,在中土支撐不了幾年必定敗亡。

“我不能冒險。”李虎繼續說道,“我們一定要成爲拯救中國的英雄,而不是摧毀大宋的禍害。”

原野思之再三,接受了李虎的說法。虎烈軍是北方漢人,北方漢人若想融入中土,需要時間,所以,這個時候萬萬不可冒險,每一步都要穩紮打。

“既然如此,那就讓柴雲不要追了,乾脆留在汴京。”

“我也有同樣的想法。”李虎笑道,“但不能不給皇帝面子,叫柴雲自己看着辦吧。這些年,童貫幫了我們不少忙,這次就送他一份厚禮吧。”

十三日,深夜。

岳飛奏報,金軍渡過了漳河,其中一部開始攻打館陶。

楊可世奏報,西北軍進駐大名府。金軍自魏縣展開攻擊,雙方戰鬥激烈。十二日,种師道接到聖旨後,離開了大名府,正趕赴天子行營。

董小丑奏報,虎烈軍沿漳河東進,已於昨日抵達永濟渠,並向魏縣攻擊前進。

羅青漢奏報,金軍繼續攻打。十二日,河北宣撫副使劉返回邯鄲,同日,李綱南下趕赴天子行營。

李虎估計汴京兵變將影響河北戰局,所以他急書董小丑、羅青漢、岳飛、楊可世,請他們務必堅守、大名府一線,同時急調折可求、王淵率軍南下戍守黃河。

李虎書告洛陽,請黃涉火速趕到天子行營,接下來,李虎要按照自己的意願組建新朝廷了。

第17章 絕不放棄第91章 陷阱第30章 發財了第64章 致命決策第35章 山前山後第45章 皇帝的決策第43章 窮追猛打第93章 做最壞的打算第33章 宵小之事第3章 握手共誓第86章 漢蕃共治第75章 讓他滾第14章 我是沙子第88章 草芥第7章 董帥決斷第33章 血色星河第11章 援助第57章 主力在哪?第94章 求援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74章 我會帶你回家第41章 自掃門前雪第42章 當頭棒喝第14章 東進、南下第99章 化整爲零第90章 皇帝激動了第7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54章 這是我的地盤第64章 緊張部署第6章 只要給我錢糧第15章 五月紀事第7章 我有高招第53章 將計就計第35章 我叫岳飛第17章 逃跑第63章 舉起屠刀第95章 亂了方寸第3章 漂亮女匪第78章 弄巧成拙第22章 我要回家第34章 眼前一片黑第75章 誘敵第56章 自食其果第32章 先進太原第71章 最瘋狂的人第45章 獅子和狼的戰爭第100章 破敵第52章 變幻莫測的汴京第96章 整軍第15章 瞎掰都能蒙人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22章 刨地三尺第52章 深夜來客第57章 一幫沒有廉恥的人第16章 李綱的套索第76章 馬擴之約第18章 黑暗中的明燈第47章 捨身跳陷阱第83章 誰敢做老大?第37章 做人要低調第76章 狼煙升起第95章 丟棄第51章 自尋死路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52章 無情的命運第94章 兩跛子第61章 再見秦檜第45章 爲了孩子們,我要努力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29章 歷史的洪流第66章 談判(二)第48章 東線調兵第20章 焦慮第65章 跛子第33章 宵小之事第41章 計在明月第50章 汴京驚變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65章 龍困淺灘第52章 無情的命運第78章 殺人的最高境界第88章 你上當了第26章 嘔心瀝血第17章 逃跑第92章 虎烈衝陣第62章 倒戈第54章 只要腦袋第64章 梁山好漢第40章 党項人的悍將第21章 致命錯誤第95章 丟棄第84章 吞併第21章 海盜第77章 契丹人的憤怒第3章 錯誤第91章 想不想發財?第36章 開府第92章 誰騙誰?第98章 合法掠奪第30章 李綱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