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殺虜衛國

州,衡水城。

衡水城在葫蘆河南岸,位於信都城正北方四十里處。金軍昨天黃昏急速後撤,連夜返回到衡水城,並在葫蘆河南岸建下了防禦陣勢。

初四日上午,斥候急報宗輔、宗弼,宋軍來了。

這一仗怎麼打?是在葫蘆河北岸據城堅守,還是在葫蘆河南岸正面迎戰?

宗望已經在靜安城和白鹿鎮之間擺下了一個方圓幾十裡的圍殲戰場,現在宋金兩軍正在激戰。宗望胃口大,不但要吃掉救援宋軍,還要全殲姚古的五萬大軍,所以他命令宗輔宗弼,必須在葫蘆河南岸迎戰,拖住信都城方向的救援宋軍,但是,李虎帶着虎烈軍主力到了,如果金軍在葫蘆河南岸迎戰,損失肯定很大。

“二哥的想法是確的。”宗弼對宗輔的猶豫非常不滿,“三哥,如果我們退守葫蘆河北岸,宋軍攻擊難度大大增加,他們勢必要分兵,極有可能從武邑方向渡河。”

宋軍的另外一支救援軍;昨夜就從武邑方向渡河了,不出意外的話,這支軍隊要派人守住渡口,以確保退路,同時他們會和信都城的宋軍取得聯繫。假如李虎在衡水攻擊受阻,勢必轉向武邑,以便迅速趕到葫蘆河北岸。

“烏塔和耶律和尚已經率軍趕赴白鹿鎮戰場,衡水這裡就我們兄弟倆,軍隊不足四萬,士氣也不高,如果到南岸和李虎正面對陣果可能……”宗輔說到這裡停住了,結果可能慘敗,甚至丟掉衡水城,這將影響整個戰局。

“李虎這個家就是一頭狡猾的狼,鼻子太靈了,出擊的時機抓得非常好。”宗弼一想到李虎就惱火,兩人認識八年了,在戰場上屢屢交手,但金軍自始至終就沒有佔到李虎的便宜,相反幾次弄得灰頭灰臉。

“或許,李虎已經趕赴武了。”楊詢卿忽然插了一句。

宗輔、宗弼約而同地望向楊詢卿。接着互相看了一眼。同時低頭望向地圖。如果李虎已經趕赴武邑。打算從武津渡河。那麼戰局必將改變宗望無法全殲宋軍。

“李虎估計我們堅守衡水城。在葫蘆河北岸一帶設陣阻擊他。所以他極有可能派一支小規模地軍隊展開攻擊以做牽制。而其主力則從武邑方向趕赴葫蘆河北岸戰場展開救援。”楊詢卿繼續說道。“爲了配合副帥地圍殲大戰。我覺得我們應該到北岸迎敵。而且要擊敗對手。再次殺到信都城。只要我們佔據了信都城。切斷了宋軍地退路。那整個戰局隨之再度改變。李虎爲了確保安全定後撤。如此可確保副帥最大程度地圍殺宋軍。給宋軍以致命重創。”

這是一種猜測。而李虎太狡猾了。一旦上了李虎地當。那就麻煩了。這時斥候連續急報。所有地消息都證實正在趕來地宋軍是折家軍。沒有看到李虎地戰旗。更沒有看到浩浩蕩蕩地虎烈軍。

“出戰。到北岸殺敵。”宗輔再不猶豫當即下令。

巳時正。宋金兩軍在河谷平原上擺下戰陣。

這兩支軍隊連續惡戰,今天是第三次交手了,雙方將士彼此仇恨,這股沖天怒火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身體上的疲勞激起了雙方的鬥志。

宋軍行軍四十里,到了戰場時軍已經嚴陣以待。宗輔的目的只是阻擊,他不想和眼前這幫瘋子打個兩敗俱傷他還要留着力氣攻打信都城,所以他並沒有乘勢發動攻擊是耐心等待。等到宋軍結陣完畢了,他還是沒有動,他想讓宋軍先攻,金軍則利用人多的優勢結陣防守,消耗宋軍的兵力和體力,等到宋軍精疲力竭的時候,再發動致命一擊。

折可求沒有時間耗下去,他必須發動進攻,必須用強有力的攻擊威脅金軍,給突圍的西北兄弟爭取更多的機會。

折可求高舉戰旗,打馬衝到陣前,一邊縱馬飛馳,一邊搖旗高呼,“兄弟們,越過這條河,再向前攻擊七十里,就是靜安城,我們的西北兄弟就困在那座城裡。”

“我們要救出西北兄弟,我們都是西北人,我們絕不能放棄……”

“血戰……”折可存、折可致和韓世忠等各軍將帥駐馬立於陣前,舉臂狂呼。

站在前排的將士們高聲附和,喊聲越來越大,漸漸兩萬餘名將士都喊了起來,巨大的聲音猶如半空中炸響的驚雷,一聲接着一聲,震撼天地。

“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家園……”折可求揮舞着大旗,聲嘶力竭,“殺死金狗,保護我們的土地,保護我們的家……”

“殺虜衛國……”兩萬將士熱血沸騰,齊聲高呼。

“兄弟們,今日粉身碎骨,用我們的鮮血戍守大宋,用

生命戍守這片美麗的國土……”

“殺虜,殺虜……”

戰鼓擂響了,號角吹響了,戰馬在嘶鳴,大旗在空中飛揚,殺虜的吼聲在藍天白雲間飄蕩。

折可求突然勒緊了狂奔的戰馬,戰馬痛嘶,前蹄高舉,直立而起,“兄弟們,今日痛宰金狗,保家衛國,殺……”

“殺……”兩萬將士仰首向天,用盡全身的力氣放聲狂呼,恐懼和絕望隨着吼聲煙消雲散,勇氣隨着沸騰的熱血在身體裡奔騰,所有人的心裡只剩下了一個念頭,殺,殺死金狗,保護自己美麗的家園。

折家軍主動攻,他們在兵力佔據劣勢,在急行四十里之後,竟然向以逸待勞的金軍發動了猛烈攻擊。

折可同帶着一千步卒在場上撒腿狂奔,殺聲震耳欲聾。

金軍的弓弩開始射擊,箭陣如同狂風暴雨,密集覆蓋。折家軍的勇士們夷然不懼,他們高舉着盾牌,奔跑着,叫喊着,踩着袍澤的屍體,瞪着血紅的眼珠子,一往無前,雖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宋軍越過了陣,距離金軍越來越近。

“長矛手……攻擊……”金軍戰陣,數百名強壯的悍卒擲出了手中長矛。長矛厲嘯,直奔宋軍而去。

此刻雙方距不足四十步,箭陣已經無法覆蓋,宋軍士卒隨即忽略了對空中的防護,全力向前推進。突然間,幾百支長矛從金軍戰陣裡射了出來,疾如閃電。宋兵措手不及,幾十名士卒發出淒厲慘叫,被長矛洞穿而過,釘死於地,更多人被長矛擊傷,但這無法阻止宋軍的攻擊,數百名悍卒還是撞上了金軍的盾陣。一面面盾牌猛烈撞擊,金鐵交鳴聲像層層浪濤掠過戰場上空。雙方將士刀槍並舉,一個個像發瘋的猛獸,捨命相搏,貼身纏鬥,一時間血雨腥風,血肉橫飛。

“攻擊,攻擊……”折可揮舞着血跡斑斑的戰旗,連聲叫喊。今天對於折家軍來說,只有拼命,拼得越兇,越能激發將士們原始的血性,激起他們心裡的鬥志。只要折家軍一直保持這樣高昂的士氣,就能把對方的士氣打下去,把對方殺得肝膽俱裂,也只有這樣,折家軍纔有存還的希望。

宋軍第二撥攻擊士卒衝了上去,緊接着韓世忠帶着第三撥士卒也衝了上去。

兩翼,折可存、楊陵各帶一支馬軍,風馳電摯,直殺金軍戰陣。

短短時間內,戰場沸騰了,激烈的廝殺聲匯成一股巨大的聲浪,穿雲裂石,震盪天穹。

“瘋了,瘋了,這幫人瘋了。”宗輔目瞪口呆,原以爲採取守勢可以消耗對手,誰知宋軍乘勢一擁而上,反而把金軍打得擡不起頭來,士氣劇降。

“三哥,把預備軍投上去,把敵人的士氣打下去。”宗弼睚眥欲裂,衝着宗輔大聲吼道,“這樣打下去,我們的戰陣就要破了,要被南蠻子打過葫蘆河了。”

“快,叫馬軍出動,對準宋軍兩翼發動猛攻,把他們的士氣打下去。”宗輔不敢猶豫,即刻下令。

“吹號,馬軍全部出動。”宗弼撥轉馬頭,向馬軍戰陣急馳而去。

宗輔望着前方戰場,連連搖頭。宋人拼命了,逼得自己不得不拼命,只是這樣一來,雙方以命搏命,一命換一命,損失之大可想而知,最後就算自己把這支宋軍擊敗了,金軍也傷痕累累,再也無力攻打信都城了。

“急告副帥,我軍在衡水城與宋軍激戰,但沒有發現虎烈軍,估計李虎從武邑方向渡河北上,請副帥早作防備,以免措手不及。”宗輔意識到今天這一仗已經演變爲兩軍之間的決戰,他只有把折家軍徹底擊敗,這一仗纔算結束,但願二哥能在葫蘆河北岸戰場上全殲宋軍。

宗弼、羅子韋各帶馬軍,從左右兩翼發動了攻擊。

近萬馬軍鋪天蓋地,如同決堤江河,勢不可當;戰馬奔騰,巨大的轟鳴聲瞬間淹沒了戰場;馬蹄猛烈地踩踏着地面,整個平原彷彿都在馬蹄下抖動起來。

折家軍的馬軍無論在人數上還是實力上都無法和金軍馬軍抗衡,折可存和楊陵只得抱着與敵同歸於盡的想法,指揮騎士們正面迎戰,給步軍結陣贏取時間。

宋軍突前步軍聞金而撤,各部以最快的速度密集結陣,以抵擋金人馬軍的衝擊。

戰場形勢驟變,金軍利用兵力上的優勢迅速扭轉了不利局面,但同時也把自己所有的兵力投進了戰場,最慘烈的一場廝殺開始了。

第10章 突圍第九日第9章 獻城第73章 無可救藥第23章 耶律大石第75章 讓他滾第9章 獻城第34章 山崩地裂第16章 絕對不行第81章 大夏使者第63章 憤怒的閹帥第29章 寸步不讓第65章 出路在哪?第61章 內鬼第17章 逃跑第77章 大石的消息第3章 錯誤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90章 華麗的遮羞布第66章 塗鴉第25章 紫色羅巾第6章 黃葉秋風第94章 大家都是兄弟第17章 沙川反攻第52章 深夜來客第72章 我是你的孩子第31章 東進之策第23章 突圍第十二日第54章 出敵不意第2章 大宋第一富豪第36章 怕你個鳥啊第26章 最後決策第26章 嘔心瀝血第4章 折家女兒第64章 殺了他第85章 扮虎吃豬第34章 你好,馬擴第17章 沙川反攻第1章 兵貴神速第40章 陷進死局第87章 你是一頭大種馬第98章 合法掠奪第44章 鷹崖堡第94章 大家都是兄弟第98章 血戰第83章 誰的錯?第41章 給我死戰第3章 土崩瓦解第16章 誰是他媳婦?第38章 馬哥不上當第37章 驚爆第96章 約定第52章 賭徒本性第71章 最瘋狂的人第60章 沙河談判第53章 折家的厚禮第54章 土地換和平第54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73章 禍亂的開始第25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3章 董帥生辰第34章 搞定老大第44章 雷霆第20章 理財的目的第39章 跟着我好好混第94章 困獸鬥第97章 獨斷第48章 危機第22章 虎王來了第61章 變數第32章 代北變化第60章 荒誕第68章 致命的誘惑第23章 有鳥沒鳥的鳥人第23章 根源第49章 誰去長安?第48章 可憐的幽燕百姓第42章 人吃人第67章 人盡其用第44章 鷹崖堡第78章 天妒紅顏第75章 誘敵第86章 兵逼江寧第38章 驚變第5章 變計第23章 不做老大了第29章 養寇自重第95章 兄弟,走好第78章 機遇第45章 又深又大的坑第40章 火器第46章 殺人去第56章 岳飛的瘋狂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65章 中興之策第31章 崩潰第22章 聲討範直昌第49章 一劍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