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誰騙誰?

察哥大約三十歲,身形削瘦,一張紅褐色的臉猶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劍眉下有一雙利刃般的眼睛咄咄逼人,大概因爲成年累月鏖戰於沙場,他渾身上下透出一股凜冽的殺氣,讓人不寒而慄。

李綱久聞大名,雖然互爲仇敵,但對察哥還是頗爲敬重。這次西北大戰,前後歷時四五年,做爲大夏軍的統帥,察哥並不遜色於他的先輩,不但守住了疆土還重創了宋軍,算是戰績彪炳。這次相見,李綱因爲承擔了重大使命,站在察哥面前,不免有些緊張惶恐。

察哥在大夏位高權重,寇冠諸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想說服他,必須拿出足夠的實力予其以威懾,但以李虎的實力顯然做不到,更不說威懾察哥。李綱一面和察哥寒暄,一面想着辦法。在來帥營的路上,李綱其實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不過他沒有見到察哥本人,他還抱着一絲僥倖,現在看到察哥後,面對察哥那雙剛毅而跋扈的眼睛,他放棄了幻想,知道先前準備的說辭沒有任何作用。

李虎沒有立國稱王,到雲朔的時間也不過數月,而且正在面對遼軍、金軍和夏軍的攻擊,岌岌可危,這種情況下察哥根本無視李虎,在察哥的眼裡李虎不過就是一股流寇而已,根本沒有資格和大夏談判。自己以李虎特使身份來議和,不但無法阻止察哥,更有可能激起察哥的兇性,指揮軍隊發起更猛烈的攻擊。

李綱斷然決定,以大宋使者的身份和察哥談判。

察哥愣住了。大宋使者?你是大宋使者?你有什麼憑據?你的國書呢?你的使節呢?我率軍渡過黃河不過數天,大宋皇帝怎麼會知道?你騙誰啊?察哥勃然大怒,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殺人的念頭,不過他隨即想到了一種可能,李虎是不是投宋了?如果李虎在拿下西京後就投奔了大宋,那雲朔的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自己對代北形勢的判斷就徹底錯了。

察哥強自捺下殺氣。冷眼看着李綱,一言不發。我倒要聽聽,你這位大宋使者如何證明自己的身份,如果你騙我,我就把你丟進黃河餵魚去。

李綱神態自若,侃侃而談。他從李虎盤駐遼西后主動派人出使汴京開始談起。三年前。李虎就是大宋地率臣了,之所以不公開,是考慮到宋遼之間的盟約關係。然後大宋開始援助李虎,如果沒有大宋的援助,李虎能攻佔平州路並擊敗二十多萬遼軍的圍剿?沒有大宋的援助,李虎能從幽燕殺到雲朔,到了雲朔後又迅速攻佔大同,佔據山後九州?現如今,遼軍、金軍、夏軍同時攻擊山後。李虎憑什麼據城而守?“我大宋主力正在太師童貫和涇原路經略安撫使种師道的統率下,攻擊幽燕,相信要不了多久。晉王就能接到大宋攻佔燕京,收復山前七州地消息。”李綱笑道,“今日代北形勢,正是我大宋爲收復故土而竭盡全力營造出來的,目的是以代北來吸引女真人的主力,利用代北來牽制你們大夏人,利用代北來重創契丹人,從而爲我大宋主力順利攻佔幽燕創造最有利的條件。”

察哥暗自驚駭。

如果李綱的話是真的,那大夏就上當了。幾年前。因爲耶律大石的出使讓大夏人從大遼宮帳裡獲悉了大宋聯金攻遼收復故土之策,其後又派人到汴京花費巨資買通大宋皇帝身邊的宦官,知道了童貫地《平燕策》,繼而發現歷時數年的西北大戰都是大宋人爲了實施《平燕策》而發動的。大宋人爲了收復故土,制定了一個龐大地策略,西攻大夏,東聯女真,目的都是要北伐,要擊敗契丹人。由此推測,但漢人李虎在遼西崛起的時候,大宋人可能馬上就注意到了,並派人招撫,而處於生存危機之中的李虎隨即接受了大宋的招撫,併爲大宋人衝鋒陷陣。

大夏人早就注意到李虎了,對李虎屢次身陷絕境卻又屢次絕處逢生趕到非常驚訝。契丹人雖然和女真人打個不停,但契丹人肯定有實力,按道理處在絕境之中的李虎早就敗亡了。但他竟然奇蹟般地活了下來。而且還攻陷平州路威脅燕京,去年更是從遼西一直殺到西京道。佔據了大同,簡直匪夷所思。難道契丹人都死光了?或者李虎得到了神的幫助?

察哥現在知道了。李虎不是得到了神地幫助。而是大宋人地幫助。由此一來。李虎所創造地一系列奇蹟也就能得到合理地解釋了。

大宋人有遼闊而富饒地疆域。有強大地軍隊。有才華超絕地君臣。他們既然能在很多年前就制定了收復故土之策並着手實施。那麼李虎加入平燕策就很正常了。正如李綱所說。這一切都是大宋人爲了收復故土而設下地計謀。

仔細想一想。正是李虎攻打平州路。把西京道地主力吸引到了幽燕。然後李虎乘着女真人攻打中京契丹人兩線作戰之際突然殺進西京道。在大宋人地幫助下順利攻佔大同。成功收復了山後九州。隨着李虎佔據大同。契丹人被分割包圍。代北馬上成爲各方勢力地目標。於是契丹人。女真人。大夏人都被吸引到了代北。這時候。大宋軍隊攻打幽燕。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好計。絕妙好計。龐大而宏偉。此等大計除了大宋還有誰能制定並實施?

察哥相信了李綱地話。相信李綱就是大宋派駐在李虎身邊地使者。

察哥地眼神告訴李綱。自己地計策成功了。察哥被騙倒了。

爲了打消察哥最後一絲懷疑,李綱主動講述了大宋和西夏這十幾年來戰爭和議和中的一些秘密,這些秘密只有大宋和大夏朝堂上的高級官員才能獲悉。過去李綱曾任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所以他知道,如果他的身份是假的,根本不可能知道這些事。

最後,李綱拿出了自己的特使印信。他做爲特使到遼西,當然該帶地東西都要帶上,只不過。如果沒有前面這些證據,這個印信沒有任何作用,就是一塊玉石而已。

察哥仔細看了看李綱地印信,又把它遞給自己的親信僚佐,其中有一位漢人顯然很熟悉大宋地事情,當即給了晉王一個肯定地答覆。更讓李綱高興的是。這個人幾年前曾出使大宋,聽說過李綱這個人。大宋科舉,殿試之後,三甲放榜,詔告天下,一等進士及第,二等進士出身,三等同進士出生。進士及第的前幾名那更是了不起,關心這件事的人當然或多或少還有些印象。

李綱的身份確定了。談判也就變成大宋和大夏之間的談判,整個形勢突然就變了,但出乎李綱地預料。察哥並不害怕大宋人,他依然決定進攻。

“宋夏之間有盟約。”李綱不得不提到兩國盟約,但宋夏兩國幾十年來戰爭不斷,議和同樣頻繁,盟約對兩國來說就是找個藉口休息一下,等休息好了,力氣恢復了,再打,所以此刻提到盟約。未免有些勉強而幼稚,甚至暴露了大宋對代北形勢的擔憂。

試想,宋軍主力正在攻擊幽燕,而李虎又在大同同時對付三個敵人,大宋人兩線作戰,這時候大夏人還有必要擔心大宋的西北軍發動攻擊,在陝西開闢第三個戰場嗎?既然大夏人根本不需要擔心西北戰場,察哥又有什麼理由放棄攻擊?

李綱接着又說了一句,“宋遼之間也有盟約。”

察哥笑了。李虎的軍隊已經攻佔山後。宋軍主力正在攻打山前,此刻談宋遼盟約,太好笑了。

“燕王耶律淳于本月初在燕京稱帝,他正在遣使議和,打算以藩屬國的身份臣服於大宋。我北伐軍蓄勢以待,至今尚未發動攻擊。”李綱不慌不忙,繼續說道。

察哥的臉色頓時變了。

耶律淳稱帝?大遼分裂?這時候大遼分裂,契丹人的前景可想而知,尤其嚴重的是。耶律淳稱帝后馬上就臣服於宋。拱手把幽燕送給大宋,那大宋的北伐軍豈不可以轉戰代北?“李虎已經於大遼皇帝結盟。聯手抗金,共戍代北。”李綱望着察哥,暗自吁了一口氣,這下應該可以把察哥騙倒了吧?

察哥倒吸一口涼氣。大宋人好厲害地手段,一個在幽燕公開扶持耶律淳,一個卻在代北和契丹老皇帝結盟,活生生把大遼分裂了。大遼分裂,大宋不但可以收復燕雲兩地,還能牢牢守住,當然,前提是在代北擊退大夏,在幽燕擊退女真。

大宋派李綱來,是想兵不血刃逼走大夏,同時又讓李虎和大遼結盟打女真,消耗女真的實力。天衣無縫的好計策,便宜都讓大宋一家佔去了。

察哥凝思思索,沉默不語。

李綱又拋出了一個誘餌,“大夏若能與大宋聯手,那麼當女真人退去之後,兩家可平分代北。”

這句話說壞了。

察哥嗤之以鼻,如果女真人退去了,耶律淳臣服大宋了,大宋主力進入代北,那麼接下來遭殃地就是契丹人,他們會被大宋人趕進遙遠的大漠,其後兩路夾攻大夏。這和大夏攻擊雲朔,以便將來兩路夾攻大宋的計策如出一轍。

察哥毅然決定乘着大宋主力尚未進入代北之前,猛攻朔州。他寧願和契丹人、女真人三家爭奪代北,也不願意讓大宋人收復山後九州,因爲那對大夏來說,意味着更大的災難來臨了。

“一言爲定。”察哥笑道,“我們先草約一個協定,然後各自奏報。”

第35章 契丹人的掙扎第30章 王者之淚第31章 放馬過來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17章 逃跑第43章 老大吃肉小弟喝湯第48章 以身相許第27章 聰明的西北人第54章 步步錯第29章 速度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26章 一盆冷水第87章 我該回家了第78章 我要兌現諾言第100章 大麻煩第67章 混飯吃第21章 賣虧了第10章 衝破重圍第89章 臨戰第50章 有錢不賺白不賺第11章 未來更黑暗第45章 爲了孩子們,我要努力第18章 蠹國害民第30章 逃跑第21章 致命錯誤第79章 接納之策第75章 中國之禍未有寧息第68章 漢王府的權力有多大第73章 使者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5章 豐盛大餐第82章 騙人騙到這份上第99章 絕望的馬哥第1章 大宋第一嫖客第39章 圍殺第90章 最好機會第73章 無可救藥第59章 噩夢的開始第98章 天生的死對頭第86章 棄守應天府第51章 極度被動第64章 梁山好漢第54章 太過兒戲第9章 獻城第74章 打一坨子第50章 糧道第59章 合圍第61章 內鬼第6章 給我抱抱第27章 聰明的西北人第30章 副元帥第10章 衝破重圍第20章 焦慮第78章 機遇第8章 忌憚第16章 誰是他媳婦?第99章 患得患失第98章 合法掠奪第33章 殺虜衛國第52章 以身爲餌第88章 你上當了第90章 進攻第18章 奇蹟的誕生第7章 不要做土鱉第26章 漢王必死第55章 長了翅膀的狼第33章 帶錢了嗎?第91章 陷阱第95章 壞消息第36章 北方儒士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第9章 獻城第40章 一言堂第97章 分歧第2章 與天鬥第84章 吞併第88章 讓你去送死第8章 尋找退路第25章 狗孃養的老天爺第76章 馬擴之約第64章 貴重之禮第7章 我有高招第81章 馬哥被困第4章 我喜歡第77章 你喜歡她?第97章 老虎發威第73章 禍亂的開始第20章 南征之議第70章 賭一把第86章 陳兵飲馬河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28章 意外第82章 中原攻略第57章 意外第88章 恩怨情仇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92章 虎烈衝陣第23章 耶律大石第20章 利益至上第90章 最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