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誰的錯?

“大宋立國兩百餘年,和契丹人更有百年盟約,一百多年來,除了西北一隅,沒有任何戰事,國強民富,按道理早該北上征伐,收復故土。如今官家有意北伐,不料卻屢遭阻擾,歸究原因,除了現實考慮和道義思量外,就是百年和平造就的富裕已經磨去了中國人的熱血,他們安於現狀,擔心失敗,說到底就是一句話,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

趙良嗣談了一口氣,“我到了大宋後,知道了很多事情,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變法之爭。王安石變法,本意是強國富民,但新法卻因爲觸犯了權貴們的利益,連遭重挫。”

“在大宋,支持變法的人稱之爲元豐黨人,反對變法的則被稱之爲元佑黨人。官家承繼大統後,把元佑黨人盡數驅逐,其意思很明顯,就是要銳意變法,強國富民,繼而收復故土,中外一統。”

“這個策略沒有錯誤,但今天看來,國強民富也有它不好的地方,比如恐懼戰爭,不敢承擔失敗的罪責,寧願守成,不願進取。尤其讓人不解的是,越是品行高潔,才智出衆的人,越是反對變法,反對戰爭,他們有勇氣以死相諫,他們有勇氣不遺餘力地打擊對手,卻沒有勇氣去變法,去開疆拓土,去建立一個更強大的王朝,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看看今天的女真人,他們一無所有,但他們有勇氣,他們無畏無懼,他們敢於以死相搏,結果如何?他們擊敗了七十萬遼軍,取得了護步達崗的勝利。他們因爲這場戰爭而建立了大金國,他們從無到有,崛起於遼東。”趙良嗣有些激動,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相反,看看大宋,大宋和女真人相比,孰優孰劣?如今大宋在北伐一事上躊躇不前,而女真人正在一往無前,對此我們能說什麼?勇氣,大宋什麼都不缺,就缺乏勇氣,缺乏銳意進取的勇氣。缺乏漢人的脊樑。”

屋內很安靜,只有趙良嗣急促的喘息聲。

黃涉目瞪口呆地望着他,不知道他爲何突然發出這種感概?馬植嚮往天朝,矢志收復故土,爲此他拋棄了一切,然而,僅僅過了幾年。他變了,他的熱情正在消褪,他地熱血正在冷卻,爲什麼?

“官家有什麼錯?爲了強國富民,爲了變法,驅逐元佑黨人,這有錯誤嗎?”

“官家爲了收復故土。不惜竭盡全力,在西北鏖戰了十幾年,這有什麼錯誤?西北軍統帥不能理解官家的策略。於是官家讓童貫出任西北軍統帥,十幾年來也打了不少勝仗,更關鍵的,它拖垮了西夏。以大宋的國力和西夏拼消耗,繼而徹底平定西北,這個策略有錯誤嗎?”

“如今遼東烽煙四起,女真人崛起於遼東,契丹人岌岌可危,趁此良機。北上征伐。收復故土,這又有什麼錯誤?”

“但是。朝堂之上,除了官家地親信大臣,其他人都是反對,反對……似乎大宋就應該安於現狀,似乎大宋就應該坐山觀虎鬥,似乎大宋就應該丟棄故土,似乎官家和他的親信大臣都是禍國殃民的奸佞,只有他們纔是大宋的忠臣。”

“無恥……”趙良嗣痛心疾首,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他們爲什麼安於現狀?爲什麼坐山觀虎鬥?爲什麼不意收復故土?就是擔心失敗,恐懼承擔罪責,害怕失去自己的利益,他們吃大宋的肉,喝大宋的血,到了大宋需要他們的時候,卻一個個縮着腦殼做烏龜,不但如此他們還扯後腿,下黑手,無所不用其極。世上若論無恥,這是這幫自以爲高風亮節、自以爲忠貞不貳的人最最無恥……”

“我在大遼宮帳看到地一幕,在大宋朝堂上也看到了,而且比大遼宮帳更加無恥,更加惡

黃涉感覺窒息,感覺頭暈目眩。

馬植是自己的好朋友,如果不是這層關係,他絕不會在這種場合下講這種話,他肯定是太痛苦了,所以纔有這番情不自禁的宣泄。

良久,趙良嗣冷靜下來,誠懇說道:“官家不惜違背祖制,答應了藩鎮,由此可見他對你們期望之高。如果你們能幫助官家收復故土,讓主戰派大臣們揚眉吐氣,給朝堂上那些無恥的士大夫們沉重一擊,收益的不僅僅是官家和一幫大臣,還有大宋和大宋的子民。有了燕雲故土,重建了中原屏障,大宋纔算完整了,安全了,然後守內虛外之國策纔有可能改變,才能談到中外一統之大業。”

黃涉自然是滿口答應。

趙良嗣那番話給了他極度的震撼。諸如開疆拓土這種大事最最重要地是上下齊心,當年秦皇漢武和唐太宗之所以能建下震古爍今的大業,莫不如此。今日女真人能立國開疆也是如此,反觀大遼,之所以失敗,不是敗於實力上,而是敗於內訌,敗於宮帳。假如大宋朝堂和大遼宮帳的情況如出一轍,大臣們爲了一己之私利,未戰先怯,大宋皇帝的宏圖志願恐怕最終要以失敗而收場。

遼東義軍本意不過是得到大宋的援助,然後打一塊地盤發展壯大,能否生存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所以大宋朝堂上的情況短期內還影響不到義軍,但是,從長遠來看,義軍地最終出路卻和大宋密切相關。現在遼東形勢的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清晰,不管遼金最後是戰是和,留給義發展的時間都極其有限,某種程度上,大宋皇帝和大宋朝廷地策略將直接影響到義軍的生存。

趙良嗣接着詳細述說了大宋皇帝的意思。

鑑於目前宋廷狀況,皇帝重啓平燕之策,只能繞過外廷,所以皇帝接納李虎和遼東義軍一事要保密,暫時不能公開。其次,援助肯定要給,但不能無償,因爲調撥物資需要通過外廷,皇帝需要給外廷一個合理的理由,因此,在遼東形勢沒有明朗之前,援助只能以回易的方式輸送遼東,也就是以戰馬換取物資。其實,這也是皇帝防備上當中計,以免竹籃打水一場空,留下笑柄。

黃涉驚喜萬分,沒想到汴京之行如此順利。看來,李虎的運氣就是好,神靈保佑啊。他需要大宋的時候,馬擴就到了,他需要錢財物資的時候,大宋皇帝就同意了。在桃花島的時候,李虎和自己都擔心此趟可能空手而回,哪知事情竟然如此順利。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兩人又談了一些細節。趙良嗣隨即告辭,回宮復旨。

馬擴送走趙良嗣後,問起商談經過。黃涉也不隱瞞,照實說了,趙良嗣詳細解釋平燕之策,也談了接納義軍地細節,僅僅把趙良嗣地那番宣泄之語省略了。

馬擴大喜,“官家既然讓他給你解說平燕之策,並告之西北戰事,可見對義軍期待極高,此事必成。”

黃涉看到了這位名震天下的大宋權臣。蔡京七十有二了,鬚髮皆白,不過保養得很好,看上去比真實年紀要小,氣宇軒昂,精神矍鑠,談吐間自然流露出一股逼人氣勢,這股氣勢讓黃涉有些緊張,初見之時甚至有些侷促不安,喘不過氣,說話都不俐落了。

蔡京說話沉穩有力,句句直擊要害,沒有一句廢話,而且一句接一句,讓黃涉應接不暇,連思考地機會都沒有,彷彿眼前的蔡京就是一股呼嘯狂飆,撲面而至,要把自己活活撕裂。

屋內很涼快,但黃涉額頭上冒汗了,很快身上也見汗了。此時正值夏天,衣衫單薄,黃涉無所遁形,那副汗流浹背的樣子看上去很狼狽。

蔡京忽然站起來,遞給黃涉一把精緻的蒲扇,臉上微微露出一絲笑意,“你這樣來汴京,其實就是空手套白狼,你所有的承諾就象這夏天的空氣一樣,雖然炙熱,但它終究無形。”

黃涉恭恭敬敬地接過蒲扇,輕輕搖了幾下,勉強擠出一臉笑容,“相公需要什麼?”

“今年內,我要看到你們攻佔平州路,否則……”蔡京停了一下,慢慢說道,“否則你的承諾沒有任何意義。”

黃涉猶豫了片刻,沒有說話。

“你們之所以投奔大宋,不過是爲了緩解自身的生存危機。”蔡京話鋒一轉,兩三句話把李虎和義軍目前的處境說清楚了,“對於契丹人來說,你們就是禍根,勢必要滅了你們。對於女真人來說,你們目前還有利用價值,但等到你們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你們也就完了。所以,你們投奔大宋,沒有討價還價的本錢。大宋能接納你們,那是陛下天大的恩賜,你們要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黃涉無語,拜謝,效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爲了空手套白狼,只有忍氣吞聲了。

第80章 岳飛回京第82章 君臣之痛第18章 我有自信第44章 皇帝也難做第14章 驚變第6章 再吃你一口第5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37章 痛苦的汴京第9章 逃離陷阱第64章 貴重之禮第42章 幸福的未來第34章 山崩地裂第20章 你去詐降第97章 我也是人第81章 你是誰?第35章 決裂第16章 誰是他媳婦?第51章 自尋死路第74章 藩鎮第40章 党項人的悍將第98章 兵變第81章 雨霧朦朦第52章 海上第36章 怕你個鳥啊第70章 破綻第12章 即刻撤軍第92章 虎烈衝陣第92章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第97章 獨斷第26章 一盆冷水第93章 意外第46章 沒辦法就是辦法第93章 御駕親征第67章 借勢第57章 走投無路第27章 大石很無奈第3章 調整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1章 決戰第18章 被掏空的大樹第16章 小弟羅蘭第45章 僵局第14章 千古鐵律第37章 致命一招第72章 膽大妄爲的跛子第83章 借公主一用第19章 金兀朮和哈迷蚩第99章 大旗第88章 恩怨情仇第90章 再等等第7章 錯誤的判斷第43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25章 驪山爭議第78章 天妒紅顏第97章 獨斷第30章 副元帥第12章 夜戰第49章 兵貴神速第23章 有鳥沒鳥的鳥人第27章 虎烈五軍第78章 賭輸了算倒黴第79章 我拿什麼來拯救我的大宋?第12章 我叫馬擴第3章 漂亮女匪第51章 我要倒戈第63章 有得必有失第91章 默契第71章 也是好事第33章 殺虜衛國第35章 有失必有得第75章 李虎的雄心第27章 虎烈五軍第22章 聲討範直昌第39章 勝則輸第87章 閹豬的小方第7章 下雪第23章 耶律大石第86章 特使李綱第67章 混飯吃第13章 陷阱第51章 西北人的苦第82章 與虎謀皮第83章 借公主一用第69章 害你沒商量第15章 我很掛念第22章 質疑第24章 不要忘記大宋第25章 驪山爭議第87章 閹豬的小方第18章 士人的蛻變第61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82章 殺陣第28章 吃了去死第87章 戰雲密佈白水濼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5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19章 神靈佑護第84章 難懂的戰場第23章 各取所需第96章 一腔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