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風捲雲

幾位軍帥先後趕到帥府。高寶龍最後一個到,跑得滿頭大汗。

李虎拿出卷宗,遞給幾位軍帥,請他們依次看看。他用硃砂筆在海賊侯概、吳撞天的消息下面劃了一道線,很醒目。

羅青漢和董小丑看到侯概的名字,臉顯驚色,顯然他們都沒想到,幾年後侯概竟然由馬賊變成了海賊。

毛軍面無表情。他知道這個人,不但是有名的反賊,還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幾年時間內,主子換了一個又一個。

輪到張高兒,他很吃驚,“沒想到風捲雲還活着。”

聽到“風捲雲”三個字,高寶龍急忙從張高兒手上拿過卷宗,只看了一眼,立時激動不已,連聲驚呼,“他還活着,他竟然還活着。”

“你們都認識他?”李虎問道。

“當年虎烈川會盟,他是三十六路義軍統帥之一,雖然沒見過面,但我們知道這個人。”羅青漢說道。

李虎望向張高兒。

“我做馬賊的時候,風捲雲的大名已經傳遍大漠了。”張高兒的臉上露出一絲罕見的佩服之色,“大概七八年前,我因爲實力不夠,曾經和他聯手,做過幾次大買賣。”張高兒是上京道的馬賊,在大漠草原活動,侯概是中京道的馬賊,在馬盂山和大松林一帶活動,兩股馬賊一個在西,一個在東,聯手打劫戰果大。“後來他洗手不幹,造反去了,還曾邀請我一起參加義軍,我沒去。等我想造反的時候,再找他。他卻無影無蹤了。我一直以爲他被契丹人殺了,沒想到他還活着。”

李虎又望向高寶龍。

“風捲雲是渤海王的手下。”高寶龍說道,“渤海國建立後。渤海王任命他爲瀋州侍衛親軍的都指揮使。東京失陷後,他隨渤海王后撤,一直撤到長興島,無路可退了,最後被金軍圍殺。全軍覆沒。渤海王死了,我以爲他也死了。沒想到他竟然還活着。這個吳撞天原來是遼海海盜,渤海王建國後,他隨即受撫,成爲渤海水軍都指揮使。東京失陷後,渤海王曾打算從海路撤退,誰知突起狂風。水軍全軍覆沒。我以爲他葬身大海了,沒想到他竟然也活下來了。”

接着,高寶龍疑惑地問道:“總帥,你找我們來,就是爲了告訴我們這件事?”

李虎笑着搖搖頭,站起來走到地圖邊,然後手指地圖上的錦州,“假如侯概和吳撞天從海上登陸,攻擊錦州後方。切斷遼軍的糧道,那麼,是不是能幫助我們攻佔錦州?”

軍帥們望着李虎,半天沒反應過來。這種事他們從來沒想過,事實上也根本不可能。道,“退一步說。就算我們找到了。他們也願意重返義軍,但他們有軍隊嗎?靠千兒八百海賊就能切斷遼軍糧道?”

“海賊有不少人。”柴雲插了一句話。把自己瞭解的情況說了一下,“侯概和吳撞天既然有云隊,有海隊,又有船隻,兩三千人應該有。”

“也許不止。”高寶龍說道,“當年隨渤海王后撤地軍隊有好幾萬,一路潰敗之下,很多軍隊可能逃到了千山、長白山一帶。侯概和吳撞天如果能收攏逃卒,就會重建渤海軍。”

高寶龍這麼一說,提醒了柴雲,他立即說道:“千山一帶,的確有支渤海軍。我在遼興軍的時候,曾經派斥候渡海到金國探查軍情,據斥候回報,千山有一支渤海軍,金軍屢屢圍剿,均未成功。不出意外地話,這支渤海軍應該還在堅持。如果寶帥推測不錯,那麼這支渤海軍和侯概肯定有關係。”

董小丑忍不住了,現在都火燒眉毛了,還扯這些雜七雜八毫無意義的東西,“不管侯概和吳撞天有多少人馬,也不管雲隊、海隊和渤海軍是否有實力,當前的問題是,天要下雪了,就算我們成功撤過大靈河,短期內我們也無力攻打錦州,我們會被困在大靈河和小靈河之間。”董小丑走到了地圖前,在錦州和宜州之間劃了一個小圈,“天氣惡劣,前有阻礙,後有追兵,時間拖得越長,我們敗亡的可能越大。假如成州之戰打好了,我們可以爭取到更多時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開春之前,冰河化凍之前,如果我們還是沒有打下錦州,那就逃難全軍覆沒之禍。”

董小丑看看李虎,又看看幾位軍帥,直言不諱,“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們要想找到侯概和吳撞天,根本不現實。”

言下之意,李虎這個計策純粹是不切實際地幻想。

李虎不以爲意,笑着搖搖手,“目前我們沒辦法打錦州,既然如此,我們爲什麼不去找一找?或許老天保佑,我們找到了呢?找到了,打錦州豈不有了三分希望?”

李虎一向都是這個調調,越到困難的時候,越要堅持,不能放棄絲毫地希望,尤其讓人目瞪口呆的是,他每次都能成功找到希望,也許是運氣,也許是神靈保佑,但總之,既然李虎決定要找,那就派人找吧。

原野派出了手下最好的斥候,準備將劉志成。這個人原來是黃龍府侍衛親軍的斥候,屢建戰功。黃龍府失陷後,他隨黃龍府殘軍一起撤到上京道,在耶律馬哥帳下效力,野牛原一戰,他也被俘了。原野認識他,把他推薦給了李虎。此次到遼海尋找侯概,非他莫屬。

張高兒也派出了一個老馬賊,韓浪。這位老馬賊原來是侯概的手下,侯概起義失敗後,他逃到了大漠,跟在張高兒後面混飯吃。他和侯概不但認識,還有交情,是個合適人選。

高寶龍也派出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高大錘,渤海人,曾經是渤海王的侍衛騎指揮使,和侯概、吳撞天都認識,也是個合適人選。

李虎不滿意,他覺得這三個人對大海不熟悉,到了海邊兩眼一抹黑,不知道怎麼辦了,必須找一個熟悉大海,最好對海盜有些瞭解地人。這種人到哪找?首先在老營裡找。老營裡什麼人都有。

老營臨時主帥、支使胡塗正好就在帥府,李虎急忙把他找到,把自己的要求一說,胡塗不假思索,馬上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叫薛清,是從事海上營運的商賈。他怎麼會在義軍老營?這人夠倒黴的,野牛原大戰前,他剛剛從大宋市易回來,送一批貨到山城,哪料義軍殺來了,稀裡糊塗就成了俘虜。僥倖的是,胡塗混出頭了,於是把他放在了自己身邊,準備靠他賺錢。

李虎大喜,這個人好,最合適不過了。於是,李虎即刻下令,徵調劉志成、韓浪、高雲飛、薛清四個人,馬上出發,到遼海尋找侯概和吳撞天。

沒有人指望能找到這幫海盜,那如同大海撈針,太難了,除非出現奇蹟,不過,李虎的這個思路啓發了大家。如果有一支軍隊能殺到錦州後方,切斷錦州遼軍的糧道,和義軍主力前後夾擊,那錦州極有可能攻克。

中京道還有哪些義軍?張關羽的武勇軍和張撒八的射糧軍。這兩支軍隊誰距離錦州最近?張關羽地武勇軍。

張關羽正在攻打利州。董小丑離開興中府之前,已經派人聯繫他了,請他向大靈河一線移動,以接應義軍主力南下,如果此刻再派人找他,請他帶着軍隊直接翻越黑山,攻擊錦州後方州縣,切斷遼軍糧道,那對義軍攻打錦州將有極大的幫助。

但是,天要下雪了,大雪一旦撲面而至,武勇軍翻山越嶺就非常困難,另外,張關羽的武勇軍實力有限,如果他發動攻擊,南京道隨即就會再派援軍,他會陷入遼軍夾擊之中,只有再逃黑山,因此,羅青漢和董小丑都把目光投向了馬盂山,希望能把張撒八的射糧軍拉過來。武勇軍加射糧軍,應該能湊個四五千人,如此還有攻擊的可能。

馬盂山距離黑山雖然有三四百里,但現在正值冬天,遼軍主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要圍殺義軍主力,馬盂山一帶兵力空虛,張撒八正好可以突圍東進,趕到黑山會師義軍主力。冰河化凍之前,也就是一兩個月之內,武勇軍和射糧軍肯定能會師,並且可以聯手攻擊錦州後方。

能找到幫手,李虎當然高興了,“那就請羅帥、董帥即刻派人尋找張關羽和張撒八。”

董小丑隨即找到諸夏,請他親自跑一趟。張關羽的武勇軍現在應該已經北上了。翻越黑山的山路有好幾條,也不知道張關羽會走哪條路,所以羅青漢特意從黑山軍找了兩個熟悉黑山地形的斥候,讓他們給諸夏做嚮導,一起南下。

雖然義軍派出兩路人馬尋找援軍,但時間不等人,正好天氣又越來越惡劣,義軍若想絕處逢生,最終還得看成州一戰能否擊敗遼軍,如果打輸了,一切努力皆付諸東流。

第38章 西征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64章 馬哥來了第57章 可怕的漩渦第87章 拿掉羅帥第47章 大戰在即第38章 翻手爲雲第70章 阻殺第41章 你敢造反?第90章 要做誘餌第79章 我拿什麼來拯救我的大宋?第17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章 繼續攻擊第17章 逃跑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28章 吃了去死第32章 反攻第67章 暗度陳倉第34章 眼前一片黑第39章 白乾了第45章 又深又大的坑第33章 回到長安第96章 老虎要拼命第99章 患得患失第32章 我怎麼救他們?第49章 攻擊之初第69章 汴京之變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41章 兄弟就是兄弟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26章 一種情感第60章 半夜鬼叫第41章 察哥的盾第94章 大家都是兄弟第2章 與天鬥第95章 亂了方寸第52章 深夜來客第94章 兩跛子第64章 殺了他第44章 百姓苦第83章 誰敢做老大?第65章 到底要打誰?第12章 民心是啥?第18章 蠹國害民第26章 一切鬥爭源於利益第35章 堅韌第20章 汴京風雨第35章 我叫岳飛第3章 握手共誓第84章 兄弟,保重第36章 開府第8章 追殺第40章 適者生存第70章 賭一把第45章 老帥定計第93章 點火第72章 長髮悍將第84章 女真人來了第74章 我會帶你回家第58章 出爾反爾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5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85章 部署第27章 殺人也是爲了利益第86章 內綏外御第2章 與天鬥第41章 你敢造反?第19章 怎麼打都是輸第92章 夜襲第25章 推倒童貫第36章 西北戰略第79章 接納之策第89章 必殺對象第60章 包圍西京第50章 個陷阱也太深了第74章 打一坨子第88章 草芥第39章 勝則輸第40章 火器第2章 黃雀在後第14章 突圍第十一日第17章 利益至上第1章 決戰第94章 母愛第86章 陳兵飲馬河第11章 掘堤第37章 致命一招第60章 半夜鬼叫第37章 打土賊第96章 好消息第91章 陷阱第86章 漢蕃共治第1章 變數第26章 一盆冷水第83章 誰的錯?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56章 折家的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