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麻煩

高緣從另一個方向走來。

紮營的時候,懷化軍各部被分開了,彼此的距離都很遠,而蕃騎更是直接駐紮在總帥營裡,搖身一變,似乎已經成了總帥的親衛營了。李虎和原虎烈軍的將帥們對懷化軍非常戒備,尤其配備武器後,更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架勢。沒辦法,你才投誠幾天,你那起義也是無奈之下的保命之策,誰敢相信你嘴裡的忠誠?

高緣兩眼通紅,顯然也是一夜沒睡好。大家都是官場上的人,官場的那些狗屁規則到哪都一樣,義軍這裡也不例外。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情黯然,愁眉不展,和大營裡的喜慶氣氛格格不入。

“你怎麼樣?”高緣問道。

毛軍撫須輕嘆,伸手相請。兩人並肩而行,毛軍緩緩說道:“野牛原一戰,我們重返遼軍之路,目前算是堵死了。”

不能回遼,難道你還想投金啦?“你不要跟我提黃龍府。”高緣冷聲說道,“我寧願死在這裡,也不會做女真人的狗。血海深仇,勢不兩立。”

“那麼……”毛軍站住了,望着他,“我們只有留在這裡。”

高緣聽懂了。既然無路可走,只能留在這裡,那就任由李虎宰割了,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不過,毛軍這個人自己很瞭解,他圓滑,老於世故,說句不好聽的話,就叫老奸巨猾,他有個諢號,叫球,由此可知此人的處世之學。懷化軍屢戰屢敗還能活下來,懷化軍的這個建制番號還一直保留,都是因爲毛軍手眼通天,八面玲瓏,也正因爲如此,耶律馬哥非常不喜歡他。耶律馬哥本來就反對漢人出任高級軍職,再加上他自恃甚高,對毛軍這種圓滑性格的人極其鄙視,所以毛軍一直未能抱上馬哥的大腿。以毛軍的爲人處世之道,他既然要留下來,那他肯定會積極鑽營,風風光光地活着,他纔不會伸着腦袋等死。

想到這裡,高緣躬身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地說道:“請都使指點一二。”

毛軍稍加沉吟,俯耳說了幾句話。高緣連連點頭,敬佩不已,這個毛球,高啊,厲害厲害。

當李虎把懷化軍的問題提出來之後,黃涉不敢亂說了,他只能分析,諸如士卒們會怎麼想,各級軍官們會怎麼想,分析來分析去,李虎得出結論,毛軍和高緣非常危險,找個機會殺了,一勞永逸。

李虎殺意一起,主意也就來了,然後問柴雲,俘虜如何收編?

黃涉沒有在軍中待過,這種事插不上嘴。柴雲在軍中待了好幾年,本來他在南京道的平州,出任遼興軍節度使司的軍事判官,最近才調到懷慶兩州節度使司出任隸參軍事,他對軍中之事瞭如指掌,但對虎烈軍收編俘虜一事卻感覺十分棘手。

早上俘虜和戰利品的數字基本上統計出來了,其中俘虜兩萬四千多名,戰馬兩萬三千多匹,這還不包括從金軍手裡搶來的馬。耶律馬哥的馬軍是遼軍的精銳,出征時都是一人雙馬,行軍速度快,戰事激烈時換馬不換人,所以戰馬繳獲很多。不過金人更厲害,一人三馬,他們打起仗來,只要人的體力夠,戰馬絕對不成問題,輪流換,輪番衝殺,這也是致勝之道啊。

俘虜的數字太龐大了。此仗遼軍的損失主要來自於和金人的搏殺,其次野牛羣踩死不少,再次就是自相殘殺和溺水而亡了,另外,這也得益於李虎的不殺之道,虎烈軍諸將把這個道理吃得很透,他們甚至連契丹人都不殺了,比李虎做得還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留着契丹人幹什麼?做奴隸啊,想殺就殺,想打就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過去你怎麼虐待老子的,老子現在變本加厲還回去,爽啊。至於那些當官的,有家世的,可以賣個好價錢,或許就此成爲土財主了。

俘虜中,漢人步卒佔大頭,蕃虜諸種也有好幾千,都是馬軍,而契丹人一部分是耶律馬哥的主力親衛騎,一部分則是耶律馬哥的僚佐和各級軍官,加在一起也有兩三千人。

這麼多俘虜,一大坨子,隸屬不同軍隊不同民族不同兵種,整編起來很複雜,但這還不是最大的難題,最大的難題來自於虎烈軍自身。

虎烈軍把原隸屬懷化軍的人除掉,只有四千人不到,還欠幾十個,本來是有四千多的,但打仗的時候,李虎逼着他們去送死,白白送掉兩三百條性命,衝鋒的時候,又死傷了一些,還有人死得更冤,傻乎乎的要去抓野牛,結果野牛沒抓到,反被牛踩死了,做鬼都覺得冤啦。

你四千多人整編兩萬多人,不可想象的事情。這個兩萬多人如果除掉契丹人,再把懷化軍加上去,那至少是兩萬五千人朝上,四千人對兩萬五千人,懸殊太大了,這到底是俘虜收編虎烈軍,還是虎烈軍收編俘虜?

柴雲把數字一擺,難題一說,李虎也傻眼了。

虎烈軍人少,軍官也少,很多軍官根本就是土賊一個,大字不識,狗屁不懂,就知道拎着把刀跟在後面亂砍,你讓這種人怎麼去統軍?虎烈軍建軍時間也短,至今纔打幾仗?有多少戰鬥經驗?很多人到了戰場上連旗號都分不清,只能跟在大隊人馬後面瞎混,至於陣法之類的東西,那就更不要說了,義軍從上至下,有幾個人懂?這種東西不是看書就會的,要反覆演練,要上戰場實踐,你連這個都不會,你怎麼服衆?怎麼指揮打仗?像廣平澱、野牛原這種仗能打贏,都是奇蹟,是總帥創造出來的奇蹟,如果沒有總帥,義軍根本不會去打這種仗。

相反,在遼軍,你想做最底層的軍官,首先就要會讀書識字,這是最基本門檻,另外,耶律馬哥統率的這支軍隊,這些年打了很多仗,和金人,和義軍,年年打,所以纔有今天的戰鬥力。總帥你也看到了,昨日一仗,如果沒有你的野牛陣,不但義軍大敗,金軍也大敗,最後的勝利者肯定是馬哥,因此,這些俘虜若想馴服,僅靠虎烈軍那四千人遠遠不夠,說句不好聽的話,虎烈軍也沒有那個能力。你扳着手指頭算算,你現在手上有多少軍官可以出任營指揮使,出任軍都指揮使?

李虎越聽越煩。瞧我這仗打的,原本滿心歡喜,以爲撿了個大便宜,誰知轉眼間,大便宜變成了大麻煩,我就象那小狗,好不容易搶到一塊骨頭,結果太大了,啃不動,只能舔舔,乾瞪眼。不過,你小子說不行就不行啊,難道我就不能問問別人?

李虎看看鐵鷹,又看看羅思南。兩個人把眼睛瞪多大,正聽柴雲說話呢,顯然也指望不上。

在鐵鷹和羅思南看來,這事很簡單,把俘虜分分,虎烈軍的兄弟們都升官,但給柴雲這麼一說,還真的很複雜。俘虜比義軍有本事,人家不服你,這倒不是什麼大事,關鍵問題是,虎烈軍好不容易有了三萬多人馬,結果沒有戰鬥力,還是一羣烏合之衆,比那些混飯吃的好不了多少,下次碰到遼人金人還是打敗仗,那不白辛苦了?白白浪費了好多錢糧?

李虎正一籌莫展的時候,想到了毛軍和高緣,於是急忙派人去請,雖然有心誅殺,但也不是今天,能用還是儘量用,不能浪費啊。

毛軍、高緣來了,李虎請他們坐下,把問題一擺,“兩位可有解決之策?”

毛軍高緣二話不說,撩衣跪倒,說了一大堆感激涕零的話,發誓忠誠於李虎,把個李虎哄得一愣一愣的。

在座七個人,鐵鷹羅思南,那算李虎的家人,黃涉柴雲,那算親信僚佐,然後就是毛軍和高緣,剛剛舉旗起義的人,應該不值得信任,但李虎把他們請來一起商討軍機大事,那就是信任啦。毛軍和高緣兩張嘴,輪番奉承,說總帥有胸襟,有氣度,你這樣信任我們,我們一定感恩圖報,誓死效忠。

李虎還是頭一次碰到這場面,心裡那個高興啦,有人拜倒腳前,磕頭效忠,那種高高在上予殺予奪的感覺,實在令人沉醉。做老大就是好啊,不但吃香的喝辣的,還有人磕頭效忠,雖然阿諛奉承之辭聽在耳中有些肉麻,但心情很舒坦,美滋滋的。不過,一般說這種話的都是奸佞小人,不可信,老子要小心了,不要陰溝裡翻船,讓這兩個鳥賊砍我腦袋。

人家那麼客氣,李虎也不好意思,說了幾句場面話,然後請兩人坐下,“不要說這些沒用的,我既然相信你們,你們就大膽說,如果主意出得好,重賞。”

毛軍捻鬚沉思。高緣雖然眉頭緊鎖,但想的卻不是這事,而是佩服毛軍,這老小子果然高明,一眼就看出李虎遇到了收編俘虜的難題,現在就看他的計策能否成功了,如果李虎接受了,我們這兩顆腦袋也就算保住了。

第78章 殺人的最高境界第94章 兩跛子第64章 緊張部署第48章 東線調兵第86章 內綏外御第71章 老子比你更狠第88章 反目成仇第48章 毒火球(二)第80章 驚雷炸響第96章 約定第99章 瞻前顧後第31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23章 各取所需第17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9章 失算了第38章 驚變第31章 打不死的小強第15章 瞎掰都能蒙人第94章 大家都是兄弟第93章 閹帥之計第74章 無翻身之日第11章 援助第40章 破綻第64章 殺了他第10章 倒黴蛋第5章 王者歸來第54章 出敵不意第97章 退敵之策第18章 見鬼了第53章 折家的厚禮第94章 大家都是兄弟第42章 幸福的未來第66章 談判(二)第18章 不許和我搶第2章 各有難處第48章 東線調兵第13章 董帥生辰第10章 倒戈第21章 設套第83章 交換第44章 隱患的出現第61章 再見秦檜第37章 爲大宋而戰第50章 個陷阱也太深了第41章 代價第52章 兩手準備第40章 破綻第71章 總帥挖坑第70章 抱好大腿第37章 驚爆第73章 中京突變第36章 北方儒士第72章 長髮悍將第12章 大被同眠第46章 殺人去第60章 包圍西京第88章 爾虞我詐第10章 要錢第45章 到嘴的肥肉丟了第13章 先殺人第22章 這還是當年的豬頭?第60章 上了賊船第93章 點火第3章 漂亮女匪第5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1章 大宋第一嫖客第22章 我要回家第73章 驚天之喜第54章 太過兒戲第66章 河北戰局第89章 必殺對象第67章 談判(三)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30章 戰旗飛舞第30章 王者之淚第7章 還能打第5章 運籌第16章 欺騙第100章 大麻煩第20章 焦慮第11章 等你的好消息第52章 利大還是弊大?第35章 決裂第46章 拒絕誘惑第20章 理財的目的第69章 馬尾胡琴第7章 下雪第36章 西北戰略第30章 發財了第40章 恭喜恭喜第41章 擋我者死第24章 風雨欲來第84章 舉步維艱第87章 人比黃花瘦第44章 鷹崖堡第43章 幽燕鎮戍第42章 太行飛狐第26章 一盆冷水第69章 馬哥走了第57章 我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