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害死人的范仲淹

雲崢放下手裡的書卷,看着面前林縣令讓自己看的札記,不由得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想要讀書致仕真的很難,光是察舉這一條就足夠要了自己的老命了,還以爲大宋的考試和明清一個摸樣,只要悶頭考試就好,誰知道這裡面的水會如此的深。

自己參加童子試其實就是獲得了參加縣學的一個資格,甚至不用考試,只要縣令點頭就行,看了林縣令的札記雲崢才明白,大宋這是要求每一個讀書人都成爲聖人,不但要毫無瑕疵的身份,還要有在學校上課的記錄,雖說察舉的名額也需要去成都府考試,可是自己怎樣才能從縣學進入府學就讀呢?

范仲淹的慶曆改革失敗了,就在去年他老人家爲了安慰自己倒黴的夥伴滕子京,特意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這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改革者,也是一個純粹的聖人,但是他老人家在前年頒佈的新學政依然在有效的運轉着,縣學必須滿兩百人方準辦學,就這一條就讓雲崢感覺頭頂暗無天曰。

豆沙縣人口本來就少,大部分還是異族人,放眼望去有資格參加縣學的只有一十六人,這十六個人中八位在縣衙裡當差,一位讀書讀傻了,只能在家裡種田,就是光嶺村的那個,剩下的幾個有的在做生意,只有兩個在在州學上學,就像蕭無根一樣,難怪這傢伙看自己的眼神怪怪的,他早就知道自己沒有能力進入州學,最後參加貢舉。

府試,院試都是進入公學必須要走的路徑,可是豆沙縣連縣學的資格都沒有,自己憑什麼去參加府試和院試?還以爲十五歲是一個年齡門檻,看了林縣令的札記才知道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年齡限制,蕭主簿告訴自己十五歲才能參加府試,院試根本就是一個善意的謊話。他以爲等自己大上兩歲就會知道人世的艱辛,也就明白他說謊話的苦衷了。

雲崢一軲轆坐了起來,瞅着外面的青山眯縫着眼睛一想到老主簿說這些話的時候會用何等憐憫的目光看自己,怒火就像火山一樣的爆發開來。

老子知道天道艱難,所以從來不會拒絕任何好意,但是在萬物都爲芻狗的世道里絕對不接受任何的憐憫,種地打獵並不丟人,自己也只是把科考當成一塊加入士大夫大軍的敲門磚只是想給自己和雲二的生活多加一份保障而已。

可憐的老族長以爲能參加察舉就會成爲人們口中的秀才,殊不知,雲崢現在就能以秀才自居,蜀中無大儒,這是一種蜀中的悲哀,自從楊雄一家子被殺光之後,蜀中基本上就只剩下綢緞商人名聞天下了。

蘇軾今年七歲,蘇老泉現在依然在努力的進行科舉中,馬上就要迎來他的第三次科舉失利。這些事情雲崢都知道,可是有什麼用?

“先履行而後藝業,先策論而後詩賦”,雲崢喃喃自語的唸叨着范仲淹老先生對讀書人的要求,臉上就的苦澀之意就更加的濃重。

”遊學啊!自己上哪裡去遊學?帶着全家遊學?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求真,求實,範老先生,你害死我了!“

雲崢拋開書本,仰面朝天的躺在地板上,痛苦地呻吟,雲二爬過來感受一下雲大的鼻息對一臉擔憂的臘肉搖搖頭,意思大哥已經能拉去埋了。

不過!好像還有一種考試,那就是鎖廳試!前提是自己必須是官,還必須是流內官,只要混到蕭主簿的位置上就能參加鎖廳試了,老傢伙有推薦自己參加縣學考試的資格,就說明這個老傢伙有參加大考的權利,只要將官職放下一段時間,就能去參加考試了。

這個好像比較容易,可是當雲崢看到自己小了一號的手掌的時候,就鬱悶的想要吐血。

年紀確實小了些,既然自己的生存已經不成問題,現在想得太多沒有多少好處,雲崢從來就不是心胸如海的人,但是他知道取捨。

想不通就先不想,自己先在大宋先把人做好再說,至於參加解試以後再說。雲崢不認爲自己會比蘇老泉聰明多少,自從朝廷不考詩賦,開始考策論之後,自己作弊的法子就用不上了。

出了竹樓心情頓時就好了起來,自己的面前已經矗立起來了三間青磚瓦房,蒼耳正在房頂鋪瓦,一正扣,一反扣,整齊的如同魚鱗一般。

幾天沒有出門看自己的新房子,沒想到已經到了上瓦的時候,看着瘸子站在底下抱着一摞子瓦片隨手一拋,屋頂上的蒼耳似乎看都不看隨手一抓,就將這一摞子青瓦牢牢地控制在手裡,一動一靜之間極具美感。

雲崢來了興致,也抱着幾片瓦往房頂上丟,結果不是扔高了,就是仍低了,活沒幹多少,瓦片倒是摔碎了好幾塊。

這就被人家給攆出來了,走出來寨子的大門,雲崢沿着小河溯流而上,很想去看看自己出現的地方,到底還會不會有什麼別的驚奇。

走到了山口,就聽見臘肉在後面喊:”少爺,不要去,山谷裡有狼。“

雲崢回頭看看揹着雲二的臘肉,又看看山谷口,嘆了口氣還是回到了臘肉身邊,接過雲二抱在懷裡來到了那片桑林裡,春曰的桑林已經長出來好多的桑葉,大多數都是嫩黃色的,深綠色的桑葉已經被採桑女採下來餵了蠶,蜀錦這種高檔的東西就是靠着採桑女這樣枯燥的勞動才被生產出來。

看到少爺回來了,勤快的臘肉就去了桑林採桑葉喂蠶,只留下雲家哥倆坐在石頭上發呆。

”雲大,你是不是不高興,爲什麼呀?“雲二把頭探過來看着雲大的臉孔發問。

”考試沒有那麼簡單,大宋是一個人情世界,我們一無所有的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站到高處看起來沒有那麼容易。

慶曆三年的時候朝廷改革了學政,凡事要參加解試的必須經過縣學,府學的系統教育,雲二,我現在在爲上哪去上學發愁。”

“我們也要遵守規矩嗎?”雲二挺着小小的胸膛問雲大。

“是啊,必須遵守,到了大宋的地盤我們就一定要拜大宋皇帝這尊活菩薩。”

;

第二十三章海東青的戰爭第十二節藍藍的蘇伯伯第三十一章家事比國事重要第五十七章皇帝心是玻璃做的第十四章立冬日第十一節吹牛皮第七十一章 無恥的萬世名臣第五十二章倒黴的《寒食帖》第五十章曙光9月13日求票,這可是個大日子第七十章 名動九重天第三十九章無聲處的驚雷第三十四章三國論第八十三章女主人第三十章狄青的真面目第二十七章隱患第二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第六章 流言第六十二章好夥伴新年致辭第四十二章讓人無法拒絕的奸商第七十八章何謂革命?第二十六章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三十四章醉雲第十五章莫須有第四十四章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五十四章 李清的煩惱第四十一章超級將領的本能第七章非常規治病第二十八章 學問的實際應用第六十三章 雲崢的教育之道第七十一章利益置換第三十六章驕傲和規矩第七十章孔孟之鄉如何殺人?第三十六章家學淵源第九章吐蕃人?第三章如何才能成爲一個大宋人第五十二章 點天燈 完第十九章皇帝的怒火第五十七章 三公的候選人第六十五章 愚蠢的多嘴怪第十七章幼獸第五十一章奢華的軍備第四十九章高貴的宋人第十六章 富貴盈門第五十七章冰牆下的戰鬥第六十二章 三教原來是一家第四十一章天命不足畏第五十八章瓦市子裡的槍棒手第十九章猛虎進豬圈第六章黃雀月底求票第二十一章成敗一念間第六十章推心置腹老陳琳第五十四章大撤退第三十五章李常的野望第三十四節 忘憂君第六十四章 罪惡第二十五章呂惠卿的智慧第五十五章關於恐懼的話題第七十四章寶藏的秘密第四十一節書呆子第六十六章皇帝的傷痛第六十一章破鼓萬人捶第十章 餘靖的大生意第五十四章呂惠卿的春天第四十五章吊睛白哦猛虎第二十八章呂惠卿的**第四十五章 共天下的條件第三十九章東京城泛起的沉渣呂惠卿死了很傷心第二十七章熬鷹第三十六章 爲民請命雲將主第六十四章甲子營大勝第十四章運籌帷幄之中,千里之外慘敗第四十四章重要人物第七十五章 婚事第四十三章美人入宮第七十一章戰爭之神第五十二章仁慈的皇帝第二章 亂軍第五十六章鷹揚虎視第二十八章皇帝夢第六章拔腿就跑第四十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二十章皇帝的計謀第七十一章利益置換第十七章小蠻的旅行第五十五章 發瘋的種諤第二十一章武勝軍的淨街效果第五十一章浪費掉的靈感纔是最好的第六十四章讀書人的事情第四十七章白馬軍第五章沒人在乎的死亡第三十九章被困住了第二十四章太高看京西軍了第二十三章被忽悠至死的張虎第十六章 交子的運用第六十二章好夥伴第四十六章豆腐是個**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