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殺不盡的惡賊頭

石炭在大宋已經不是什麼稀罕東西,甚至算不上貴重東西,種諤看不出這東西能和珍貴的戰馬相提並論,這東西在環州很多,真的很多,有些地方只要掀開土皮底下就是無窮無盡的這個東西,他沒有竊喜,相反的有一種被羞辱的感覺,青澗城雖然需要戰馬,但是骨氣纔是支撐將士們這些年辛苦鏖戰的根本,他不容許這個根本有任何的鬆動。

“明珠蒙塵啊!世人愚昧,以爲這東西除了燒火之外再無大用,而且就燒火來看,除了耐燒這麼一個優點之外,再也沒有好處,燒的多了人還容易被炭氣所傷,所以將這東西棄若敝履。

殊不知,這東西還有無數種用法,只要經過一定的工序之後,它就會變成焦炭,有了焦炭,就能煉製鋼鐵,可以製造出更加優質的刀劍,那些粉碎的煤灰也是寶貝,只要經過秘法加工一下,立刻就會變成非常好的燃料。

人人都知道大雨過後柴草潮溼,每到這時候家家戶戶就會破竈燒溼葦,卻不知石炭即使是溼的也可以燃燒,東京的柴薪價格昂貴,周邊的山上早成牛山,百萬人的城市,您算算燒柴的話需要多少才能滿足,聽說在東京汴梁城,水都可以成爲貨物,我的秘法所制煤炭,如果不能賣一個好價錢,在下從此再不言商。”

種諤狐疑的從雲崢手裡接過那塊煤炭仔細的看了一陣子說:“果真如此?”

雲崢翹着二郎腿坐下來笑着說:“當然如此,五百匹戰馬在東京汴梁城可以賣一個天價。可是再多的錢財也比不上給子孫找一個穩妥的萬世財源,所以,我用五百匹戰馬換取五里之地可還使得?我會在那片土地上修建一座莊院,並且組建一支商隊,府尊,在下準備在慶陽一帶圈地您看如何?那裡距離京兆府只有不到五百里,距離東京汴梁城只有千里之遙,而且因爲邊患的關係,爲可能夠迅速出兵,朝廷在這裡修建了寬闊的大道。這纔是我看中環州的原因。要不然啊,環州的無煙石炭雖然優良,卻還比不過太原府,兩地的距離差不多。所以我首選環州。”

聽到雲崢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似乎早就有預謀。但是五溝纔不相信雲崢在很久以前就想過做什麼石炭的生意,一定是臨時起意,這傢伙一定還有原因。只是不方便對種諤說而已。

“既然你真的有這個打算,本官給你十里之地,如你所說只要不是侵佔良田,隨你使喚,官府絕不過問,同時,你的商隊在環州不上稅,這是本官在自己權限之內能做的最大幫助,如果你真的賺到了錢,本官發誓,只要種家還在環州,就會保你一天的平安。”

雲崢哈哈一笑,伸出手掌,痛快的和種諤三擊掌,就算是把這事情定了下來,種諤去挑選戰馬去了,五溝瞅着無所事事的雲崢笑着問道:“你又幹了什麼?”

“我這一次回去,可能會升官,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把永興軍分出一支給我,張方平估計早就這麼想了,你看看永興軍的防禦地方就知道了,緊挨着環州,京兆府都在他們的勢力範圍,說實話,永興軍的督將在汴梁城,手下六支大軍到底都在那裡他恐怕都不知道,進入川中的永興軍遲早是要回京兆府的,我們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回到京兆府。

回到了這裡,麻煩就大了,軍隊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你也知道,身爲將主不但要管理軍隊,還要管理軍隊家屬的吃喝拉撒,要不然就沒動力,沒人幫你。

我們是當一路軍官,不但要打造一支強軍,還要致富一路軍隊,他奶奶的,老子的能力要是差點,根本就應付不過來。”

聽着雲崢罵罵咧咧的說話,五溝點點頭說:“這才符合你的性子,人家是狡兔三窟,你是處處把事情算到頭裡,這麼說石炭就是你給永興軍找的一條活路?”

“還不是被張方平逼得,上一次一個甲子營將主的差事一棍子差點把我打暈,現在黃胄死了,你說我不去當那個破都監誰去?黃胄是得罪了高曇晟,讓人家弄死了全家,現在那個職位還空着,平日裡一個個都削尖了腦袋想當官,現在人人都對這個官職躲避不及,回去後張方平要是不把這個官帽給我準備好,他就不是張方平!”

睡了一覺,那個精明的雲崢又回來了,從種諤對自己的態度,以及張方平的脾性和作爲,很快就推斷出這樣的一個結果。

到了國外勞心,到了國內勞力,真是的,雲崢恨恨的跺一下腳就去找隗明研究一下中午吃什麼,和心思單純的人待在一起要比想那些老狐狸要好得多。

換了一身宋人裝束的隗明,正在向葛秋煙學習怎麼梳妝,老頂着一個倩女幽魂裡面那個姥姥的髮型讓雲崢瘮的慌,意見已經提了好幾回了,如今,不但隗明和丫鬟開始改變裝束,就連浪裡格和孫七指也在慢慢的改變自己固有的行動舉止,不要讓人家一眼就看出來這幾個人是西夏人。

“雲大哥,我的環髻梳的可好?”一身明豔的漢家少女裝束把隗明裝扮的活潑了起來,腳底下一扭,旋轉着就站在雲崢的面前,要他品評一下自己的裝束。

“很不錯啊,小姑娘就該是這樣的打扮纔對,以後就不用整天想着糟心事,好好地過自己的日子,怎麼開心,怎麼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賣掉了五百匹戰馬,收到的錢歸你,換到的地歸我,我估計到了京兆府,你的五百匹戰馬的馬錢就能收齊,你已經是很富有的富婆了,反正你什麼都不會幹,等你學會了,就拿一些錢去做生意,這樣好幾輩子都會衣食無憂。”

隗明似乎沒有聽到雲崢說錢的事情,依舊歡喜的擺弄着自己的衣裙,轉來轉去的,只可惜葛秋煙也沒有什麼好首飾,隗明的頭上少了一條活潑的金步搖。

雲崢的心裡一動,就從懷裡掏出從西夏購買的那四支釵子,從中間選出一支鑲了一顆明珠的金步搖,抖手插在隗明的發間,最妙的是金步搖上還有一個小小的銀鈴,走一步就會有細微的叮鈴鈴的聲音傳來,雲崢固執的把這些響聲歸類爲原主人大仇得報之後的解脫。

原來隗明自己也沒有什麼好東西,現在有了這樣的一支簪子高興地不得了,不斷地在地上走來走去,就是爲了多聽聽銀鈴的響動。

看着現在的隗明,雲崢不由的想起當初依託自己才活下來的隗明,見到自己的手冷,毫不猶豫的就把一個男子的手塞進自己的肚皮上取暖,那個時候,她該是多麼的悽惶無助,不管是那一族的女子都不會這樣做,除非那個人是自己心愛的人兒。

看到別人快樂,雲崢自己也快樂起來,頓時決定今天中午要和所有的將士痛痛快快的吃一頓紅燒肉,總算是活着回來了,確實值得祝賀一番。

樑楫,彭九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威信,軍營裡面的事情基本上不需要雲崢自己出馬,他們就能很好的解決掉,甲子營還是老規矩,每天無論出現任何事情,操練的事情絕對不會停止,尤其是在西夏軍營裡待了三個月,在西夏人的嘲諷中,他們的進步神速,雖然在向西夏人請教的時候被人家揍得鼻青臉腫,不過,在臨走的時候,他們把將主那一大包夾竹桃粉,全部活到麪粉裡,餵給西夏人吃了,只可惜藥量太少,死不了人,不過還是需要躺在牀上好幾天才能緩過來,這本身就是將主爲了預防萬一,做的安排。

種諤側着眼睛看甲子營做飯,疑惑好久之後才問雲崢:“你們甲子營向來都是這麼吃飯嗎?我一直不明白你們的財源都是從哪裡來的,我從蜀中回來,學着你們的樣子剿滅了一些馬匪,結果收穫並不大,‘

雲崢拿着一把鐵鍬用力的翻攪着油汪汪的紅燒肉笑着說:“這是必然啊,環州太窮了,再說那些馬匪如果有點錢,就拿去購買甲冑和兵刃了,環州民風彪悍,百姓爲了一文錢就敢和強盜作戰,由不得強盜不小心,你廢了大力氣,剿滅了盜匪卻收穫不豐富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敢越境去京兆府剿匪,我保證你收穫多多。”

種諤想想道:“也是道理啊,不過,這一回要借用你這個財主用一下,你一路上招搖過市,我讓馬金虎帶着五百精兵假扮成廂軍,等那些強盜來搶劫,然後我們再抄了盜匪的老巢,這樣京兆府的富弼相公就不會怪我越境了,我也有錢付給你,你看如何?”

雲崢笑的直不起腰來,指着種諤笑着說:“我算是自作自受,不過這也是一個好辦法,你這麼說一定是有了目標纔會這麼說,敢搶劫七八百名廂軍護送的馬隊和車隊,一定不會是無名之輩,你到底要對付誰?”(未完待續。。)

ps:

第二章,

第二十一章 北方的狼第十一章下不去手第三十章心如明鏡第四十章寡廉鮮恥第四十九章 懸崖上的希望第四十一章最後的一根稻草第四十七章徒勞的**第四十四章 最大膽的夢境第二十九章取捨之道第五十八章壓烏龜第五十八節最快捷的致富方式第五十二章 點天燈 完第六十章火龍第七十八章 五雷天心正法第三十八章宋人的膽量第六十九章種諤的見聞第五十九章林莽 4第六十二章 強盜的人性觀第二章掌上舞第十四章 賴八起野心了?第二十八章碰撞第四十五章 沒有人是舒坦的第三十九章白蓮會的手信第十二節藍藍的蘇伯伯第四十六章 萬年羞愧第十八章試探第五十一章奢華的軍備第六十五章 烏鴉的交易第九章賬房先生第二章 亂軍第二十五章信諾第十四章最瞭解皇帝的只有皇帝第七十八章何謂革命?第二十三章海東青的戰爭第四十九章耶律信的寒冬第四十四章對錯只有天知道第十四章最瞭解皇帝的只有皇帝第四十一章天命不足畏第二十五章 冷風殘月第四十九章 懸崖上的希望第三十章 相愛的人不一定是親人第四十三章浮華第四章在人間第四十二章 骯髒的宮廷第十七章遂川演繹第四十三章不對勁第五十四節拒絕第四十三章囚籠第七十一章 無恥的萬世名臣第五章大朝議的作用第六章大來頭!!第七十九章怎麼做都是錯的!第二十四章佛國天下第五十一章惡人來了!第五十四章鸚鵡螺和愛情第三十三章不榨不出油!第五十二章雲崢過處寸草不生第四十八章臘肉的逆襲第七十八章何謂革命?第三十八章沒性子的和尚第四十九章耶律信的寒冬第四十三章科學的產生是無情的第十一章 晚春第六十一章繁華人間的**第三章不一樣的慈悲第四十章發動第五十九章冰牆下的戰鬥 3第二十八章大將軍的女兒不是良配第三十章狄青的真面目第六十三章 誰不給自己留條後路?第三十章 相愛的人不一定是親人第五十七章驕傲第四十一章得寸進尺新年致辭第十八章郎坦的計劃第七十八章何謂革命?第五章 高貴的雲大,雲二第二十三章爲官之道第八章殺子第七十八章何謂革命?第二十一章草垛裡的故事第十五章武勝軍的軍費由來第四十章發動第四十二章斷鴻的故事第六十九章皇帝的夢第六十五章給蕭打虎準備的陷阱第六十八章圖窮匕見第七十一章發動了第三章北守南攻 1第七十七章成功!第五十二章戰爭離不開思考和智慧第十二章戰爭之王第七十七章弱肉強食的真諦第二十八章碰撞第二十三章脫身第十六章發了,發了!第四十五章吊睛白哦猛虎第十九章皇帝的怒火第五十二章蘇軾的疑問第二十九章阿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