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見聞

“君子慎獨,而文章傳天下是文人的心願,即使藏諸於名山也總有名揚天下的一天,此爲文教,曾明仲苦心孤詣皓首窮經而後成《武經總要》是對前人智慧的總結歸納和發揚,乃是煌煌正事,你如何能用驢子這樣的蠢物來比擬他,這對他非常的不公平。

《武經總要》是陛下下令命曾公亮,丁度二人主持編修,用時五年方成,這中間文秩繁浩,想要從中找出對大宋有用的東西,非大智慧,大毅力而不可得。

這本書裡不光有軍械的原理,還有作戰的原理,是大宋在前人認知的基礎上做出的新的理解和進步。

雲崢,這本書在大宋也不是誰都能看到的,說到軍械,大宋並不比西夏或者遼國強多少,僅僅是鎧甲和神臂弩,西夏工匠技藝就遠超大宋,老夫聽曾明仲說過,西夏鎧甲皆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弩可入,神臂弩的射程更是遠超強弩,而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皆爲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能及也。

就連小小的倭國都有名器見世,歐陽永叔還專門爲日本刀作歌名曰:“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

大宋在這些方面大大的落後於人,如不能博採衆長,會非常的危險,我國百姓身體羸弱,比不了契丹人和西夏人,又缺少戰馬,如果連造械一道都跟不上別人的步伐,如何是好?”

老包說的非常的誠懇,甚至有些放低身段。這對一個時時講究氣度威嚴的高官來說太難得了,沒有用自己的權勢來壓迫雲崢,只希望能通過苦口婆心的勸說,達到自己的目的。

說了一大堆的話。他話裡面的意思依舊離不開軍械和戰馬。如果雲崢不能給他一個完整的答案,或者一個可以讓他看到希望的場面。他依舊會遵循自己原來的想法,將雲崢帶走,空口說白話不是一個能說服他的方式。

雲崢回頭對爬起來的周同道:“全軍集合,取出牀弩。火藥,破甲錐,以及從西夏弄來的鎧甲,將那些鎧甲裹在木人身上,再牽來幾十只羊拴在火藥試驗場,我們請兩位上官看看大宋到底有些什麼東西,最後將我們復原的神臂弩取出來一併展示吧。到了現在確實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了。”

周同敲響了軍營裡的大鐘,他如今身爲雲崢的副將安排各種軍務活動就是他的職責。

張方平看着那些布履依舊蹣跚的軍士全身披掛着走出營房,各自去準備,就對雲崢的統御能力不作半點的懷疑。因爲沒有一個人叫苦,也沒有一個人有怨言,所有的準備都是在軍官一道道的命令下無聲的完成的。

他和包拯親自查看過軍卒腳上的傷勢,腳上的血泡證明,他們真的走了很遠的路,再翻看吳傑他們親筆書寫的行軍日誌,他們不願意懷疑這些東西是不是在作僞,也不該懷疑這一千餘人的意志和忠誠。

雲崢邀請張方平和包拯去了軍營最深處,那裡有一座小山,臨江的一面有一片空地,是甲子營試驗火藥的地方,從不輕易示人,張方平也只是知曉有這樣的一個地方而不清楚火藥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曾經想讓雲崢演示一下,在聽到雲崢說火藥現在依舊在摸索之中,就打算等他研製成功再看,既然今天雲崢拿出來了,就說明離大成之期不遠了。

《武經總要》裡的突火槍和一窩蜂已經算得上是火藥的終極應用了,而這兩樣東西又同時以不可靠著稱,突火槍因爲鑄鐵不合格或被炸斷,一窩蜂飛不出來最後傷不到別人反而傷到自己人的事例也數不勝數。

所以在看到新式火藥石破天驚的威力之後,他果斷的閉上了嘴,不等硝煙散盡就進入爆炸場和張方平一起查看火藥爆炸後造成的傷害。

“牀弩巨矢挾火藥,蓋以紙爲之,輔以糟鐵……自空而下,……其聲如雷,紙裂而石灰散爲煙霧,眯其人馬之目,人物不相見。糟鐵飛迸,殺羊無數,時有木人穿西夏鐵甲,強弩不能破之的鐵甲,其上佈滿孔洞,除甲觀之,有糟鐵入木三分,狀如蜂窩,此非人力所能敵也……大敗敵軍當如探囊取物一般……

其守城之具有名‘震天雷者,鐵礶盛藥,以火點之,砲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籠罩範圍半畝之上,火點著甲鐵皆透,臣雖立於壕溝亦能感覺熱風撲面不能呼吸,雲崢名爲試驗場的所在豬羊慘狀不忍卒睹,腸破肚爛慘絕人寰,微臣不敢想象此物在人羣中爆響之後會是何等場景,最讓臣心驚肉顫者乃是距離爆炸點三十步外的豬羊,全身無損傷,唯口鼻血如泉涌,令軍士破開外皮檢視內臟,心肺皆碎矣。

雲崢言道,此物燃之,聲如雷霆,其音也可殺人,用之破城無往而不利,即使敵人擁有堅城,只需將此物用大車堆積於城下,也無不破者,一旦大量火藥點燃,大地震動而城土皆崩,煙氣漲天外,兵多驚死者,火熄入視之,當灰燼無遺矣。

張方平命雲崢構造石城,而後攻之,此次火藥堆積如山,點燃之後可謂之天變,威力尤酷。……變化之際,光焰倏起,即而延燎,火搶奮起,迅如驚蛇。……未幾透入火藥堆,諸砲併發,大聲如山崩海嘯,成都傾城駭恐,……遠至百里外,屋瓦皆震……。事定按視,則木製守兵百人皆糜碎無餘,楹棟悉寸裂,或爲砲風扇至十餘里外。平地皆成坑谷,至深丈餘。所築石城不見蹤影,四比居民二十餘家,悉罹奇禍,房倒屋塌,多有損傷,雲崢奇曰:“藥多矣!……

微臣之奏本爲絕密,雲崢言之,官家知曉,老臣知曉,張方平知曉,密諜司知曉就足夠了,其餘人等知曉恐事有不諧。

所謂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幾事不密則成害,老臣深以爲然,火藥秘方老臣不知,張方平不問,密諜司遣使專門護送入京,陛下觀之後當記在胸中,而後焚燬秘方,則此物將爲我大宋獨有,只要有此物,老臣對收復燕雲十六州第一次有了堅實的信心。

老臣命雲崢入京督造火藥,他言說此事當遣一陛下心腹完成,何必要他,火藥督造不是難事,只需要忠誠即可,再輔以周密的心思,謹慎的性格就足以擔當大任。

還戲言道,吃雞蛋的時候沒必要把母雞放在眼前,他這隻母雞打算下更多的蛋,至於已經下出來的蛋,自然就需要陛下找其它母雞孵卵,一旦小雞成羣,他這隻母雞的性命就穩如泰山,殺雞取卵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在他的身上。

雲崢此人聰慧絕倫,幼年時就放言說自己當在東華門唱名,鄉野老叟言說狂妄,老臣在考校了此子的學問之後以爲,東華門唱名對他似乎並無難度,只是如今學問還未到精熟的地步,但是每每有新論令人耳目一新。

此子在算學一途恐怕真如坊間傳言的那樣,可以與先賢比肩,他家中的幼弟,以及弟子蘇軾,蘇轍對算學的認知都非老臣所能企及。

雲家中堂之上懸掛着一副字,爲雲氏家訓,其言曰:“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老臣初觀之,怒火盈胸,此言狂妄囂張到了極點,如此之言置我大宋人物爲何地!

然而細細思之,此人到目前尚無空言被人笑話,不論是元山剿匪,還是用二桃殺殺三士之策毀滅吐蕃雄鷹部,都屬謀定而後動,青塘,西夏萬里之行也所向披靡,能成人所不能成之事。

火藥一出,天下將無天險可言,也無堅城可守,霹靂聲中天險堅城都將化爲灰燼,據云崢言說,火藥的聲響對戰馬有非常大的威懾力,即可與天威比肩,請陛下慎之,慎之,再慎之。

臨表涕零,老臣不知所言,唯有胸中如同碧海翻波,有如此利器,又有如此賢才,我大宋多年以來的固守之態將會完全翻轉,雲崢言說:“以攻代守並非不可行,我們今年拔一城,明年再下一城,十數年後,燕雲之地將會盡歸我手,太祖所立的封樁錢庫終於到了可用之時。

破燕雲者封王!有如此大功業,不愁天下雄才不蜂至沓來,老臣與雲崢笑言此事之時,他竟然說還是不要封王的好,一旦封王,人的野心就會立刻像野草一樣的瘋長,而人心這東西最經不得試探,多試探兩次,不造反都要造反了,老臣深以爲然。

乘煙觀的事情,老臣私下裡問過雲崢到底是不是他所爲,結果此子表情承認,話語裡卻斬釘截鐵的否認,堅持認爲那些老道是被天譴所殺,而非遭受了火藥的轟擊……

老臣在蜀中所見所聞者,無不令人耳目一新,張方平施政得當,鐵錢之禍已經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交子”。此物被成都府牢牢地控制在一十二家最大的商家之間,在官府的嚴格管束下,“交子”已經可以代替銅錢在商賈間運行……“

ps:

第10章 收穫第18章 誰是誰的敵人第54章 傷心處第2章 掌上舞第35章 都是離人第56章 林莽(1)第20章 剖腹觀心呂惠卿第33章 後事第56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6章 自救第3章 北守南攻(1)第13章 卸包袱的辦法第66章 坐困愁城第19章 破敵第15章 武勝軍的軍費由來第24章 成軍第53節 我走了第48章 白災第59章 共享!第57章 趙昊升官第45章 像淑太妃的女子第10章 家第56章 生活的意義就在幹活第17章 被遺忘的人第81章 天雷地火第42章 主母的決斷第13章 萬人屠第68章 王安石的道理第50章 吃撐了的雲崢第41章 天命不足畏第17章 幼獸第32節 天問第29章 政治性的戰爭第15章 誰是可憐人?第73章 青狼,情郎第44章 藍藍走了第58章 豺狼來了第47章 風雲動第61章 奈何天第54章 殺破狼第22章 寒夜第52章 仁慈的皇帝第27章 打過才知道第55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69章 皇帝的夢第5章 雲二的開場白第40章 耶律洪基的憤怒第63章 還未做的事情帶來的威脅第54章 誹謗第3章 生死唔第40章 踏春第42章 斷鴻的故事第26章 絕處逢生第80章 兩不相干第66章 坐困愁城第65章 滿載而歸第58章 舊事重提第50章 替死鬼出現第44章 愛情和春藥第6章 事情總是出乎人們預料的第44章 危險來自西方第16章 評判好人的標準第47章 密函帶來的商機第54章 誹謗第30章 陳琳的壽衣第74章 聲東擊西第62章 兔死狐悲第66章 敵我難分第39章 鐵鷂子的戰鬥第16章 激將第18章 魚的辯證關係第43章 囚籠第84章 攻其不備第56章 孫子一樣的活着第76章 危機狂沒藏訛龐第58章 驢子和老虎第54節 拒絕第14章 立冬日第54章 傷心處第23章 海東青的戰爭第9章 老虎的爪子第12章 順杆爬第49章 點天燈(3)第60章 鍾秀八分第70章 青山隱隱水迢迢第25章 冷風殘月第28章 理想現實以及桃子第1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6章 諾言總歸要實現的第54章 簡單的收買第57章 下雨了第37章 尋找刻裡鉢第31章 十七禁令五十四斬第51章 奢華的軍備第9章 吐蕃人?第57章 三公的候選人第64章 遛狗第77章 爲遼國擔心的雲崢第二十九 青梅竹馬第26章 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