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胡說八道顯威力

冷冰冰的雲崢走在興慶府冷冰冰的街道上,身後的馬車裡裝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有黑色的碳粉,有雪白的硝石,還有一些硫磺,數量很大,遠遠超過了在婚禮上施放傀發藥火所需要的量,西夏人有這樣的傳統,在跳儺舞的時候,儺神會舉着火把一邊幫新郎新娘祝福的時候,一面會把混合了碳粉和硫磺的粉末扔到火把上,爆出大團明亮的火焰,意在驅邪。

他們不知道,只要再給這裡面加上大量的硝石,再把比例弄對,就會成爲一種恐怖的東西——黑火藥。

三百斤黑火藥就讓乘煙觀變成了廢墟,這一次有上千斤的黑火藥,雲崢就不信炸不飛寧令哥的太子府?不知道現在的李元昊還有沒有搶兒媳婦的心情,什麼事情都要做兩手準備,李元昊要是能忍得住色心,把火藥點着就是雲崢的第二手準備,如果李元昊果真對莫移氏念念不忘,並且當衆行淫,雲崢就打算幫着寧令哥弄開西夏黃土夯成的皇城圍牆。看着他們父子相殘,什麼仇都報了。

因爲明日就是太子的大喜日子,興慶府難得的安靜了下來,各處守衛的軍士全部回營,青天子賞賜下來很多的酒肉,關上門大吃大喝也是一種牽絆方式。

甲子營的軍士很忙,因爲他們比起西夏人來,都算得上是廚藝的高手,再蠢的人,炸個油餅還是會的,於是分散在各個軍營裡幫廚。

雲崢要給西夏人的是一個永遠都難以忘記的教訓,這片土地不相信眼淚,只相信暴力,雲崢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感受到什麼纔是真正的暴戾!

懷裡的四根珠花。徹底激起了雲崢的兇性,全身散發的濃郁殺氣,或許只有五溝纔會明白這個男人現在憤怒到了何等地步。

寧令哥在享受雲崢的憤怒,只要看到雲崢那張鐵青的臉,他就能多喝兩杯。這是一種征服的快感,比征服女人更加讓他覺得有成就感。

指揮着寧令哥的僕役混合嗎,攪拌,黑火藥然後裝缸封存,大殿的門口出現了兩個大缸,一個裡面裝滿了清水。這是用來防火的,至於另一口大缸,就完全是用來放火的。

寧令哥對雲崢高效率的指揮和安排非常的滿意,挑剔如他者,也找不出多少的毛病,雲崢表現的如此的馴服。終於讓他放棄了再羞辱雲崢的打算,難得的遞過來一杯酒笑着說:“我搶走了你的一個女人,明天你也可以從莫移氏的陪嫁女中帶走任何一個,她們都是莫移氏一族中千挑萬選的美女,不比葛秋煙差多少,從此,你我之間的矛盾一筆勾銷如何?”

“殿下因何會有如此大的改變。讓雲崢受寵若驚!”

“米勒古說的,他說你將來會成爲一個了不起的人,要我不可對你羞辱過甚,西夏的人中不缺少武士,也不缺少悍將,甚至不缺少百戰百勝的大帥,真正缺少的是你這樣懂得內政的人,我今天其實一直在冷眼旁觀,你在暴怒之下依然能夠將繁瑣的小事一一的理清頭緒,諾大的太子府被你用了半天時間就調配的井井有條。這確實是一個本事。

如果不是因爲葛秋煙已經上了元府名冊,還給你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男子漢大丈夫顧忌的是一張臉面,誰在乎一兩個婦人女子,給個痛快話。成不成?”

見着寧令哥拍過來的手掌,雲崢緊繃的臉終於鬆弛了下來,探出手掌和寧令哥三擊掌爲誓。眼見雲崢和寧令哥化解了矛盾,坐在上首的米勒古頻頻地點頭,這樣的結果是最好的結果,他真的很看好這個年輕人。

“明日的守衛是個大問題,現在興慶府可以說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兩場刺殺怎麼能掀起這麼大的波瀾?明明只是小事而已,暗地裡派人追查就是了,何必動用大軍全城搜捕,這裡是興慶府,不是什麼軍鎮,大軍也應該遵守規矩,有事情也該是開封府的事情,而不是軍隊的事情。

事實上興慶府越亂,敵人就越是高興,也只有讓興慶府亂起來,人家纔好渾水摸魚,西夏的軍力強盛不假,我們不能騎在馬上打下天下之後,再騎在馬背上治理國家吧,軍隊是用來防止外敵入侵,或者開疆拓土的,不是用來殺百姓的,就算是要殺,也是開封府衙役的事情。

如今,西夏照搬了大宋的管制,連開封府都搬過來了,這沒什麼,既然搬過來了,就要用啊,中書,樞密,三司,御史臺,開封府,翊衛司,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羣牧司,飛龍院,磨勘司,文思院,我們一個都不缺。

爲什麼開封府不審案子?爲什麼飛龍院不去監視天下,爲什麼中書如同擺設?爲什麼磨勘院這麼些年居然沒有磨勘出一個可用的文官?

青天子一言可決天下事這是不對的,一個人就算天縱英才,也不可能不出紕漏,一個人就算精神再健旺,也不可能統御一個國家。所謂的朝廷,就是一個將所有人的智慧統一起來然後再釋放出去的機構,朝堂上,互相妥協,互相讓步這是常有的事情,不這樣就只能硬碰硬,如果將來殿下沒有青天子的威望統御國家,就什麼事都辦不成。

在我看來,大宋的弊病就在於文人統軍,軍人低人一等,文官的毛病是隻要不打仗,能用其他法子應付,就應付,這就造成了他是三國中最富庶的一個國家,兵力卻是最弱的一個,而西夏恰恰相反,是武人擔任文官的職責,武官最大的毛病就是老子手裡有刀,誰他孃的耐煩去用嘴說服,手起刀落,人頭落地,什麼都用不着解釋了,只是你的子民少了一個。這樣下去,西夏永遠都富庶不起來。

銀夏二州乃是帝王之基,更是天府之國,那裡農田肥沃,甚至可以種植稻米,只要把會種地的漢人都遷徙到銀,夏,他們只會種地就讓他們去種地,每年只需要收繳稅收就是了,党項人喜歡放牧,那就去放牧,賀蘭山腳下有的是現成的牧場,每年也只需要繳納牲口就是了,至於興慶府,完全可以成爲西夏的商業,文化的都城,一個都城本該就是這樣的,繁華,平安,不會隨時隨地看見死人,不會聽見馬蹄子響就會抱頭往家裡躥。

有糧,有馬,有商人,有工匠,再加上西夏戰無不勝的猛士,這樣的國家沒理由不興盛,爲何會被弄得蜷縮在河套之地動彈不得?”

雲崢開始說的時候,寧令哥還不是很在意,可是慢慢的他就放下手裡的酒杯整個人變得鄭重起來,米勒古也湊了過來,緊接着別的西夏勳貴都閉上了嘴,聽雲崢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的見解。

說到高興處,雲崢請寧令哥拿出一副地圖來,指着四面皆敵的西夏土地又說:“西夏是四戰之地,所以軍力只可增強不可減弱,南面的大宋一時半會拿他沒辦法,東面的契丹人我們也拿他沒辦法,這兩個國家太大,就算是一時半會沾點便宜,也於事無補,向西攻擊吐蕃不划算,我們是一路往上進攻,太吃虧了,

事實上我們的進攻目標應該是回紇人!有一條道路叫做絲綢之路,而西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唐朝的時候一條絲綢之路讓長安成爲一個兩百萬人居住的龐大都市,現在爲什麼沒落了?唯一的原因是絲綢之路斷絕了,其中最大的禍患就是回紇人,如果青天子能擊敗回紇人,打通絲綢之路,允許宋朝的商賈和西域的商賈交易,我們從中收取賦稅就足夠青天子帶兵攻伐八次環州所得。”

“你怎麼知道朕攻伐環州所獲不豐厚?”李元昊的聲音從門外傳來。看樣子偷聽了很長的時間。終於忍不住發話了。

雲崢抱拳道:”大王明鑑,環洲一地,在大宋實在算不上富裕之地,邊塞城池,苦寒之地,就算大王將環洲整體搬到西夏,也不會有多少進項。”

李元昊笑了,跨進門檻瞅着雲崢說:“這番話大概就是你陷害太子,並且在這場風浪中巋然不動的根基吧?朕不得不說,確實有些見地,不過千斤重牛不是一天能培育出來的,說說看,目前最緊迫的是什麼?”

“糧食,屯田,西夏人不能守着肥沃的良田餓肚子!”

“誰去屯田?你去麼?”

“可以,但是臣下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給我人力,物力,和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至少五年之內我只會投入不會產出,如果五年之後,西夏還是缺糧食,糧食依舊不能豐足,請砍我的腦袋!”

“哈哈哈,寧令哥,你再看看,當初在開封府我要你仔細的看看這個人,你不願意,現在再看看,就這一番話,你承受三十鞭子就不算冤枉。

雲崢是吧,既然你誇下了海口,朕就滿足你的願望,只要五年時間,你讓西夏的糧食充盈,朕在三司給你留一個位置,絕對不會是你剛纔所說的空閒官職,你可願意?如果五年之後不能成事,朕會殺掉所有跟隨你的人!”

第62章 雲崢的計劃第51章 司馬光砸缸的疑問第13章 淳樸的交易第54章 韓稚圭第51章 強硬的生意第8章 沒藏訛龐的成功第46章 惡人決定命運第71章 兔死狐悲第23章 瘋子第80章 兩不相干第59章 林莽(4)第43章 囚籠第54節 龍門鎮第35章 第一支傭兵第41章 有好運氣才能活第36章 家學淵源第71章 世家啊第16章 發了,發了!第54章 呂惠卿的春天第43章 浮華第38章 戰爭是最普通不過的一種行爲第2章 愛屋及烏第56章 原來是考校第47章 全大宋最重要的事情第38章 十全老人的背叛第75章 老不修的狄青第55章 人人都是野心家第54章 李清的煩惱第1章 開始了第61章 謎一樣的信王祉第31章 鄉黨第17章 交子的大小第62章 李德政第61章 突圍第40章 寡廉鮮恥第21章 落後於時代的軍隊第31章 出征,點將出徵第67章 發怒的江湖人第19章 沒有做的事第74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海鬼?第23章 剛一開始就被忘記第37章 劫法場第9章 枉做小人第63章 鬥殺!第38章 將門紈絝第79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4章 佛國天下第67章 桃花,梵音,肉包子第28章 白登山第24章 瘦也要先長筋第73章 差點被人遺忘的皇帝第72章 皇帝的心第75章 受害狂文彥博第8章 沒藏訛龐的成功第53章 倒黴的駙馬第52章 權利的秘密第55章 荷花池第25章 變化第16章 可惡的宋人第50章 春哥兒的恐懼第9章 殺心第51章 奢華的軍備第22章 兩個強盜第24章 午餐第52章 點天燈(完)第2章 斷後第65章 滿載而歸第71章 發動了第84章 攻其不備第83章 蘇軾的守護者第12章 殺機第60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17章 帶着鐐銬跳舞第58章 砍不斷的貪慾手第60章 推心置腹老陳琳第83章 女主人第46章 春情第67章 衍聖公第29章 曾公亮第75章 婚事第17章 人的惰性第61章 絕地啊第73章 實話實說第14章 最瞭解皇帝的只有皇帝第41章 烈女第18章 誰是誰的敵人第6章 黃雀第56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32節 薄情寡義第45章 執拗的李東楚第47節 少年血第4章 養馬地第10章 引蛇出洞第60章 草垛第62章 抽絲剝繭第72章 母狼一樣的皇帝第38章 一貫錢造成的危害第18章 鉛第6章 東廊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