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章 登陸雲屯

雲屯島是李朝第一任國王李公蘊下令作爲東西海上通商口岸的,也是大宋朝冬日下南洋海貿的必經之地。

交趾人航海不咋滴,來往的多是大宋、真臘、渤泥、三佛齊、大食、注輦國等海商。

南洋海貿往往是春日北上、秋日南下,雲屯島地處東西交匯處,往來海船不少,如今正是深秋西北風向,一些春日裡北上到大宋貿易的船隻返航,便停靠在雲屯島上榷貨給交趾。

大宋商賈南下與交趾、占城、三佛齊交易的貨船也停靠此島,港口裡停滿了大大小小的帆船,近海處桅杆如林。

雲屯島碼頭巡視的兵丁一早就看到了黑煙柱,然後又見到九艘巨大的海船緩緩靠近,現下往來南海的船隻大都是一兩千石,有些還是五六百石的小海船,他們哪裡見五千石的龐然大物,尤其是那冒着黑煙的蒸汽車船,兩側泛起浪花,看得這些兵丁們傻眼了,趕緊派人通知雲屯寨的上寨主(主官)。

雲屯寨的上寨主是個漢人,叫做阮剛,唐時徵交趾,阮家先祖先打到此處,娶了個交趾夷人,沒有再回中原,數代繁衍下來,除了會講中原話,其他與交趾人已是無異。

阮剛聽完兵士稟報,詫異道:“朝廷可沒有中原上國來使臣的文書,到底是何處的大船。”

兵士道:“上寨主,小的雖是不大識字,可那海船旗子上斗大的“宋”字還是識得,定是不會認錯。“

阮剛正在沉吟間,又有兵丁來報大船放下了小艇,有五六十人分乘三艘小艇登岸,阮剛沒奈何,只得帶上兵丁往碼頭而去。

卻說周良深和佔林指揮着廂軍們划着小艇靠攏碼頭,佔林一聲令下,只留下六個看守小艇的廂軍,其他的廂軍跳下小艇立即整隊,站得筆筆直直。

雲屯寨的兵丁們圍攏來,一看人家那一身整齊的皮甲,胸前還繫着烏黑髮亮的胸甲,背上揹着鋼弩,腰挎鋼刀,腳踏清一色的鹿皮靴,頭頂紅纓鋼盔,站的端端正正,再看看自己身上那片片竹甲,襤褸的軍衣,破爛不堪的草鞋,不由自慚形穢。

通譯上前,對着這羣兵丁的頭目拱手行禮,用交趾話說道:“這位軍爺,我等是大宋臺灣府海貿船隊,來雲屯島上榷貨,可否通知貴上官,我大宋使臣意欲拜訪貴島上官。”

那頭目摳了摳油膩的頭髮,看着這幫趾高氣揚的大宋廂軍有些畏懼,戰戰兢兢的說道:“稟上國使臣,這我等也做不來主,方纔已有兵丁去稟報上寨主,還是請上國使者稍候片刻。”

雲屯島上的碼頭破破爛爛,與臺灣的基隆港相去何止千里,碼頭上的幫工穿着稀爛的衣服,費勁的搬運着船上的貨物,一羣幫工拖着大車經過,沉重的貨物壓得木軲轆吱忸吱忸作響。

佔林看着甚是奇怪,他捅了捅周良深問道:“二郎,這恁多的海船,抽稅都要抽不少,碼頭卻爲何這般破舊。”

周良深搖頭道:“定是交趾國太窮,收的稅交給了朝廷,哪有餘錢來修理碼頭。”

臺灣廂軍們斜睨對面那幫穿着破破爛爛的交趾兵丁,比那運河上拉縴廂軍的衣服還要破,而且站沒個站相,坐沒個坐相,一個個又瘦又矮,不由露出蔑視的眼神。

停留在碼頭上的大宋商人看到有掛着“宋”字旗幟的官船來到,紛紛擁了過來看稀奇,來自泉州的商人見多識廣,一看便道:“此必是臺灣府的水軍官船無疑,大宋本土沒有恁大的蒸汽車船。”

廣州商人疑惑道:“臺灣府也有水軍麼?”

泉州商人嗤笑道:“孤陋寡聞了吧,某早就聽說臺灣府送了五百名廂軍到登州受訓,如今應該是回來了。這也是好事,日後南海的海盜該不敢明火執仗了。”

廣州商人搖搖頭,苦笑道:“兄臺,你可曾見過如此之大的海船,日後臺灣府若是做起了海貿,一船貨物下去五六千石,哪還有我等的出路。”

泉州商人一想也是,臺灣府神技威震天下,若是他們的蒸汽車船橫行大洋,船速又快,運的又多,他們這些小商人如何能夠搞得過臺灣官府的船隊。

他覺得大事不妙,忙道:“兄臺,我等不如趕緊去聯繫雲屯島上的大宋商賈,今夜一起求見船隊主官,問問是何情況,早做打算爲妙。”

廣州商人一想也是,必須要問清情況,若是臺灣府搞海貿,他們這生意趁早收了別做,找一條其他的路子,與臺灣府競爭那是螳臂當車,當下兩人趕緊去聯絡其他的商賈。

卻說阮剛來到碼頭,一瞧碼頭上站的筆直的大宋廂軍,隊列整齊,氣宇軒昂,頓時一驚,這該不是來宣揚軍威的吧。

想到此處,連忙上前向着領頭的一文一武兩人拱手用漢語問道:“兩位請了,本官是這雲屯的上寨主,請問兩位上國時臣來到鄙國何事。”

周良深與佔林對視一眼,甚是奇怪,想不到還能碰上個會講漢話的交趾官人,只見眼前交趾官人身着綠袍,頂着一個帶軟翅的襆頭,與大宋的官人裝扮並無二致,若是去到大宋,百姓定以爲他就是大宋官人。

周良深抱拳回禮道:“這位官人請了,在下是臺灣經貿司的副都管,前來並非出使,只是來做互榷生意的。”

阮剛沒有聽說過臺灣的名字,還以爲就是個普通的州府,便道:“榷貨自然可以,按章收稅即可,不過諸位帶如此多的軍士意欲何爲?”

周良深笑道:“在下這船上可都是貴重貨物,並非僅僅瓷器和絲綢之類,故臺灣府會派戰船和廂軍護衛,官人放心,我等的廂軍不會全部登陸貴島。”

阮剛吃了一驚,忙問道:“爾等帶了多少軍士?”

佔林呵呵一笑道:“好叫官人得知,船隊裡連水軍約莫六七百軍士。”

阮剛嚇了一大跳,這若是有六七百全身着甲的軍士,他這島上總共不過一千餘兵丁,如何會是這幫如狼似虎般大宋廂軍的對手,忙道:“爾等究竟是來榷貨的還是來打劫的,帶如此多的軍士。”

周良深見他被嚇住了,忙解釋道:“官人勿憂,若是我等來打劫,何必上岸通知官人,不如等到夜黑風高,放上一把火,什麼東西都搶到手了。我等裝運軍士的戰船也=並不靠岸,幾艘貨船停靠碼頭即可。”

阮剛稍稍放心,說道:“既然如此,爾等那貨船隻可靠岸兩艘,賣完了再換船。”

周良深問道:“官人,請問此處如何抽稅?”

阮剛道:“此處抽稅卻是不歸本官管轄,朝廷三司院在此設有稅務,雲屯島外邦商賈抽稅一百之二十。”

周良深倒吸一口涼氣,一百抽二十,真夠黑的。

兩人回到船上,一五一十的將情況稟告了旗艦上諸人,尹洙道:“一百抽二十,交趾官府真是抽筋吸髓,此處還能有如此多的商船停靠互榷,可見海貿之巨利。”

吳夢笑道:“尹參軍,臺灣的船大,又有護航,所以你覺得這生意來錢快,商人的船沒有如此舒適,他們是把腦袋提在腰帶上做生意的,海上除了風暴之外亦有海盜,賺點錢也甚難。既如此,我等上岸去會會這寨主,二郎,你且去知會那寨主,就道今夜請寨裡和稅務的官人吃飯,就在海灘上搭上帳篷弄些燒烤吧。”

114章 離別蘇州219章 党項之惡211章 牽動衆人心223章 希文入臺(下)第三十七章 尉司改制(上)172章 中秋夜宴(3)第六十一章 繁瑣婚事(下)281章 臺灣論政(上)364章 宴請官員(上)332章 開拓東平(上)422章 瀘州鹽井(中)348章 培訓進士(四)第六章 天下滅蝗234章 民族融合的開端187章 官家來訪(下)第六十四章 嗩吶聲聲402章 朝議水利457章 契丹年末(下)365章 宴請官員(下)133章 臺灣逸事第五十章 蒸餾酒水204章 又入狼窩186章 官家來訪(上)273章 西北射天狼(四)230章 淡水初建303章 廣南之事(上)458章 天聖三年大朝會(上)108章 洪水之禍(下)219章 蒸汽機起步第五十五章 明教的蠱惑353章 進士授官(上)340章 聯姻融合404章 蠹蟲之奢第七十六章 樵夫砸場(下)227章 遺民歸附第八十章 酒樓開業(上)341章 府州煉油403章 官商之利閱讀事項第五十四章 帽妖的傳說321章 蒸汽車船入東京(下)161章 醫治官家(上)444章 政事堂激辨第十六章 學堂開學138章 機械加工(下)406章 丁睿相親(一)411章 始亂終棄(下)413章 進擊的臺灣(中)第三十四章 蘇州訟師469章 衆生百態(下)345章 進士培訓(上)255章 治水規劃(下)第十五章 工農業的起步(下)182章 中秋夜宴.雄曲明志第八十章 酒樓開業(上)141章 基隆的新年375章 真臘傳道第四章 少年蒙學(上)282章 臺灣論政(中)203章 怒揍宋將116章 海邊災民433章 巡視商鋪第三十七章 尉司改制(上)第五十二章 丁睿炒菜(上)258章 進軍西北(中)362章 交趾雲屯島230章 淡水初建345章 進士培訓(上)214章 經營東京149章 下定決心421章 瀘州鹽井(上)454章 西北邊境(下)447章 天聖二年底(一)147章 礦脈換工匠446章 痛揍閹豎119章 開啓寶箱339章 金明池畔(下)252章 乾興二年大朝會(三)197章 夜探無憂洞(下)第六十八章 渡口集市257章 進軍西北(上)430章 外藩來朝(下)251章 乾興二年大朝會(二)341章 府州煉油373章 真臘風情(上)204章 又入狼窩218章 吳夢論夏第七章 傳授數算441章 國子監辯論(五)403章 官商之利331章 劉娥新政209章 契丹農戶342章 京師授官(上)358章 柳七入臺(下)263章 官家發病第四十三章 天禧元年吳山村的變化第六十四章 嗩吶聲聲第一章 楔子208章 遊析津府205章 巧遇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