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章 天聖春闈(1)

詔令下達至臺灣府時,恰逢學堂裡三百九十三名學子四年小學生涯結束,迎來了結業考試。

吳夢和衆人商量後便將此次結業考試與科舉合併,考試的題目相同,選拔方向按照各樣成績的高低來篩選學子。

數學、自然都是後世小學的數學內容,格物也是些粗淺的物理知識,並不複雜。儒學也不難,主要是《千字文》、《三字經》、《宋刑統》以及記敘文、議論文的寫作。

吳夢的意思是記敘文和議論文要求用半文半白的語言來寫作,尤其是宋刑統就不允許用文言文來寫作,要求全用白話文論述清楚,一個字都不能有歧義。

在出題時,王夫子對此堅決反對,這個儒學的衛道士認爲白話文不能用於考試,於是吳夢和王夫子爆發了自“義利之辨”之後第二次爭論。

王夫子指着吳夢寫的議論文範文道:“此等大白話,粗鄙不堪,上不了檯面,如何能讓臺灣學子寫這種文章,豈不是污損我臺灣學子的名聲。”

吳夢懟道:“夫子,你可知古人爲何要用古文。”

王夫子道:“華夏古文文字優美,古風盎然,讀之朗朗上口,別有情趣。”

吳夢哂笑道:“夫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上古時用獸皮記錄文字,後來才使用竹木簡來記錄言行,傳達政令,竹木簡沉重無比,只得節省文字來詮釋其意,如今紙張不缺,何以還要用那等釋意不清的文字?

法統、衙門文書講究字字精準,怎能模棱兩可,窮苦百姓幾個能讀懂這般古文,更弗論那浮華的駢體文了,如此下去,衙門政令如何能讓百姓看懂,莫非還得讀書人來向百姓詮釋。”

王夫子臉色漲紅道:“百姓何故需深知官府的意圖,只需朝廷按聖人之言治天下,指引百姓行事即可,故孔子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自古皆然,天下方得太平。”

吳夢此時可不比剛來大宋那會,他也時常看看儒家的經書,當即反駁道:“王夫子,孔聖雲:有教無類,又是何意?”

王夫子道:“聖人之道深遠,人不易知,一般百姓素來愚昧,又何故需知之,只需知其然即可。”

吳夢笑道:“孔聖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嘗說過何人可教,何人不可教。”

王夫子怫然不悅,說道:“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何須教之,吳先生以前所說的‘官誡’不也是此意麼。”

吳夢被王夫子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堵的無話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和首領夫妻恩愛,民間絕對不會淫亂之風盛行,聖人和首領不愛財,那麼民間就會好義,總之就是首領以身作則比什麼說教都有用,吳夢在蘇州與鄭戩、葉清臣一幫士子論道時確實講過以身作則的巨大作用。

這句話是絕對的真理,無論講什麼大道理,如果領導者和官吏不以身作則,時不時爆出醜聞,那怎麼說教都不如事實更有說服力,久而久之百姓們不會再相信官府所有的說辭,這種現象在西方叫做塔西佗陷阱。

燕肅和智能大師趕緊上前勸解,燕肅是贊成部分白話文的,他不僅僅是個古代的科學家,更是個法律專家。

吳夢跟他提過在蘇州時那嚴訟師鑽空子誣陷韋六郎過失傷人一事,後來他改用白話文來撰寫《宋刑統》,就發現用白話文寫的律法操作性極強,且不易被訟棍鑽空子,臺灣如今新編的《宋刑統》滴水不漏,還增添了一倍的司法條款,全部用大白話寫的詳詳細細,學子們現在學的就是新《宋刑統》。

燕肅見二人如同鬥雞一般對視,苦笑道:“兩位莫爭執了,孔夫子此話頗多釋意,誰也說不過誰,只能怪當初沒有標點符號。在下以爲這《宋刑統》還是用白話文爲宜,字句清晰,斷案准確,至於記敘文、議論文這兩種新文體不過就是以前那般記事文和策而已,乾脆這般,願意寫新文體的就寫新文體,願意寫策也無不可。”

智能大師也打圓場道:“燕知府言之有理,古詩也是朗朗上口,何必一概禁絕,昕頌兄你不也時不時來上一首,何必一棍子打死。”

吳夢想想也是,後世也還有不少古文愛好者,自己太絕對化了,將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別人身上,當下抱拳道:“三位所言甚是,那就按燕知府所言行事吧。”

王夫子見吳夢退讓,便也退了一步,同意了此法,智能和尚笑道:“好了,既然文體已經確定,誰來做主考。”

吳夢手指王夫子,沒好氣的說道:“就王夫子吧。”

王夫子花白鬍子一翹,怒道:“老夫不幹,到時篩選學生你說老夫不公,你自己去。”

燕肅見兩人箭弩拔張,頓時啼笑皆非,只得息事寧人道:“好好好,在下主考,大師副主考,行了吧。”

科舉之事就這麼定了下來,確定臺灣第一屆科舉開考的日子是正月初,與京城裡春闈同日舉行,基隆的四所學堂提前兩天放了假,臺灣廂軍進駐學堂守護,嚴防作弊。

第一屆科舉牽動了臺灣全部百姓的心思,雖然沒有公佈如何選拔學子,但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考個好成績,連淡水那幫還在搭建住宅的移民茶餘飯後也是在談論科舉的事情。

元月二十八日,東京城外的汴河畔十里外的小山丘旁,汴河已經解凍,可春風還未溫暖中原大地,依舊是水瘦山寒,一箇中年文士正揹負雙手,望着潺潺流動的河水發呆,嘴裡喃喃念着一首悲涼的詞:

“花謝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陰。有天然、蕙質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便因甚、翠弱紅衰,纏綿香體,都不勝任。算神仙、五色靈丹無驗,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沉沉。閉香閨、永棄鴛衾。想嬌魂媚魄非遠,縱洪都方士也難尋。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遺音。望斷處,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雲深。”

汴河中轟隆隆開過來一艘蒸汽拖船,吃力的拉着兩艘漕船緩緩往東水門而去,臨近城外的碼頭,蒸汽拖船拉響了汽笛,尖銳的“滴”的聲驚醒了正在發呆的中年文士。

他擡起頭來望着蒸汽拖船的身影,嘆道:“人力有窮盡,可這物力似乎無窮無盡,如此高明的機巧之術,真想不到是一雙腿殘疾的先生所爲,柳七啊柳七,你當真是沒用,連個殘疾之人都不如。”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柳三變--柳七(此時還未改名爲柳永),這是他第四次上京趕考,前三次都是名落孫山,把滿腹詩書才華的柳七折騰的死去活來,只得流落煙花巷子間“奉旨填詞”,賺些潤筆的費用。

他嘴裡唸的那首詞便是悼念亡妻所作,當初他落第後流浪三年,誰知道妻子倩娘在老家已經病故,柳七追悔莫及,作下了這首淒涼的《離別難·花謝水流倏忽》。

柳七望着逐漸遠去的蒸汽拖船,緊緊握了下自己的拳頭,對着河水暗暗發誓,此次必要中皇榜,倩娘已逝,自己刁然一生漂泊多年,斷不能再負了苦苦等候自己上十年的蟲娘。

像柳七這般滿腹傷懷多年落第的士子不在少數,可七八千人只有三百人左右能邁上那條康莊大道,這七八千人又是從發解試那獨木橋走過來的,貢舉後落第的士子們就如同河上漂浮的落葉一般不知去向何方,掙扎一番後沉入水底,再也不見天日,更不復原來青翠的模樣。

第五十二章 丁睿炒菜(上)260章 壓縮火藥第二十三章 吳郡水城415章 趙禎的婚姻(上)198章 回返蘇州第六章 渡口遇乞463章 花園衝突(下)428章 外藩來朝(上)370章 停泊新州港第十九章 資善堂的零嘴243章 周家上島275章 攻防易勢(上)第五十九章 繁瑣的婚事(上)329章 朝議交子(上)440章 國子監辯論(四)第五十章 蒸餾酒水445章 吳夢上場第四十八章 格物之學367章 佛瑪耍橫130章 貴平救場375章 真臘傳道第八十四章 子虛烏有的仙境265章 麟州石炭(下)第七十八章 吳夢論水(上)245章 打開眼界(下)145章 戲劇登臺(上)第三章 吳山少年388章 海峽談判(中)391章 抵達渤泥148章 皇帝病重163章 丁睿的妙計352章 進士實習190章 丁謂來訪165章 遊歷東京(2)447章 天聖二年底(一)438章 國子監辯論(二)第九十章 蝴蝶微風425章 臺灣制度的奠定第六章 天下滅蝗213章 平安相聚第八十八章 佈置課業420章 登陸琉球(下)370章 停泊新州港172章 中秋夜宴(3)252章 乾興二年大朝會(三)194章 大索京城117章 移民遠航(上)第三十九章 農戶調查204章 又入狼窩第二章 義利之辨(上)第二十九章 混合所有制390章 前往渤泥111章 朝廷批覆(下)332章 開拓東平(上)348章 培訓進士(四)316章 太后駕到(中)395章 豐原縣立(二)249章 徐州水利(下)316章 太后駕到(中)425章 臺灣制度的奠定306 少年成長之煩惱(下)247章 臺灣的新年414章 進擊的臺灣(下)155章 運河見聞(4)154章 運河見聞(3)440章 國子監辯論(四)第八十七章 周懷政的謀劃416章 趙禎的婚姻(中)150章 前往京師157章 虹橋巧遇264章 麟州石炭(上)333章 開拓東平(中)第六十八章 渡口集市352章 進士實習358章 初戀情懷(上)163章 丁睿的妙計196章 夜探無憂洞(上)149章 下定決心233章 救治番童第六十三章 甕中捉佳人(下)236章 籌建金礦138章 機械加工(下)118章 移民遠航(下)177章 中秋夜宴(2)287章 趙恆病逝(中)399章 廣州之行(上)176章 中秋夜宴(1)171章 集賢樓遇太子395章 豐原縣立(二)293章 莆田移民(三)132章 林貴平回吳山村339章 金明池畔(下)385章 天聖二年元日(四)100章 起航前的準備(上)132章 林貴平回吳山村453章 西北邊境(中)418章 登陸琉球(上)445章 吳夢上場143章 廂軍政訓(上)第三章 義利之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