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章 回返蘇州

天禧五年十一月初的蘇州,東邊的城牆已被拆除,從蘇州城到吳山渡口的十幾裡官道修築的有十幾丈寬,全部鋪上了土法水泥,平直的官道兩側正在建設大大小小的沿街商鋪。

王嘉言官帽官袍上滿是灰塵,徒步走在官道兩側指揮民夫修築沿街商鋪,他堅決貫徹官營模式,勒緊褲腰帶用縣衙的收入修築商鋪,寧可慢慢來,也不接受商賈的投資。

丁大勝已經預定了此處兩座最大的三層商鋪,一座開設瀟湘館第五個分店,一座開設馬車鋪子,此刻他正在馬車鋪子裡張羅着裝飾工程。

王嘉言笑呵呵的走進了鋪子,對丁大勝拱手笑道:“丁員外,在下分身乏術,可無法顧及酒樓和馬車鋪子,煩丁員外多費點心。”

丁大勝趕緊迎上前來還禮道:“知縣客氣了,這兩個鋪子在下本就佔分子,自然要多費些心,知縣還須操心縣衙大事,此處交於在下即可。”

王嘉言點了點頭,伸手錘了錘痠疼的後腰,嘆道:“丁員外事必躬親,本官自然放心,要是蘇州所有官員能像員外這般親力親爲,蘇州城只怕擴張的更快。”

丁大勝知道他對新任知州康孝基頗有怨言,連忙安慰道:“知縣勿憂,在下必然竭心盡力,做好自己的分內事,不過州衙那處知縣也無勸去管上官的事情,不妨睜隻眼閉隻眼算了。”

一提起州衙,王嘉言頓時一肚子牢騷,他爲了拆除城牆一事,與知州康孝基爭論了許久。

那是今年吳夢一行剛剛北上京師後,蘇州地界的長洲縣、吳縣、崑山、吳山、常熟五縣知縣齊聚蘇州州衙,共商蘇州發展大計。

蘇州知州康孝基此人在明州任知州時曾經剿滅過山匪水盜,時常以自己的豐功偉績自居,來蘇州後以防匪防盜爲由反對拆除城牆。

王嘉言對他的言論哭笑不得,蘇州可不比明州,城區工商發達,四周水道密佈,良田成片,百姓安居樂業,哪有什麼匪盜,且水道里時時有河道廂軍巡邏,哪會有什麼匪盜之類。

吳縣知縣曾通判在蘇州任職已經是第四個年頭,按例早就應該調任,只不過是孫冕前歲剛走,留着他過渡一段時期,京師傳來消息,近幾月便會離任,他本來就沒有什麼擔當,如今更是屁事不管。

王嘉言見曾通判一語不發,只得抱拳道:“知州,如今蘇州城牆內外商鋪鱗次櫛比,每日進出城門和水道擁堵不堪,商賈和百姓們怨聲載道。”

康孝基捋着鬍鬚道:“王知縣,何不如將蘇州城內的商鋪外遷,那長洲縣和吳縣豈不是可往外擴張許多?”

王嘉言與張知縣對視了一眼,心裡均是苦笑不已,哪有那般容易搬遷,蘇州城裡寸土寸金,且生意火爆,商賈怎會捨得輕易放棄這塊風水寶地。

張知縣抱拳道:“知州,下官以爲王知縣言之有理,蘇州七八年未曾有什麼水匪強盜,城牆實在無保留之必要。”

康孝基有些惱怒,這兩個前任知州的老部下屢屢與自己唱反調,但這兩人政績卓著,他又找不出什麼岔子來彈劾,要不然早就被他上書朝廷撤換掉了。這二人眼下就城牆一事再度向自己發難,莫非是看着老夫好欺負不成?

他往案几上重重一拍,厲聲道:“你二人身爲朝廷命官,只知商賈賦稅,卻不知城防關乎我大宋天下安危,一旦北蠻入侵,蘇州城沒有城牆,又如何防禦?”

見康孝基將城牆一事提到了天下安危的高度,王嘉言與張知縣只得作罷,不再吭聲。

康孝基見兩人老實下來,心下暗自得意,向州衙的籤判、司曹參軍,各地知縣們唾液橫飛的吹噓自己在明州時如何撲滅水匪山賊,蘇州的官員們聽過多次他講述自己的豐功偉績,耳朵都磨出了繭子,一個個聽得昏昏欲睡。

他正說得起勁,一眼瞅見門外有個書吏惦着腳尖縮頭縮腦的探視,他停下了滔滔不絕的話語,“嗯哼”咳嗽一聲,喝道:“門外是何人,進來說話。”

書吏見知州發話,方纔畏畏縮縮進了值房,對康孝基拱手道:“啓稟知州,政事堂、樞密院、三司聯合行文蘇州州衙,須交於知州親啓。”

康孝基一聽是朝廷三大衙門行文,不敢怠慢,忙接過書吏手中的文書,去掉火漆,抽出信箋細細閱讀。

這一看他卻傻眼了,原來是基於朝廷開支增大,需要增大蘇州的賦稅上貢,再加上火藥的巨大威力,內陸的蘇州城城牆防禦的意義已是不大,陽澄湖蓄水和婁江的疏浚也初步消除了水患,亦無須城牆來抵擋洪水。

而城牆明顯阻礙了蘇州城的擴張,在孫冕的建議下,決定拆除蘇州城東面城牆,蘇州城沿婁江河兩岸向東擴張。

康孝基臉拉的老長,孃的這不是打我的老臉麼,剛剛纔否決掉王嘉言和張知縣的請求,他氣哼哼的吩咐衆人散會,揹負雙手獨自走了出去,留下一衆官員在值房內面面相覷。

胳膊拗不過大腿,兩日後,州衙下了文書,拆除東面城牆和城牆的民宅,王嘉言笑得嘴巴都張不開了,阻礙長洲縣發展的桎梏終於被打破,各項水利、道路建設迅疾上馬。

............

聽完王嘉言的牢騷話,丁大勝想起康孝基的迂腐模樣,搖搖頭道:“康知州也真是.......不過孫公在朝廷,定然會爲知縣撐腰,定不會讓康知州胡來。”

王嘉言點了點頭,問道:“孫公來信,稱吳先生將於近日回蘇州,若是到了,還請丁員外知會一聲。”

丁大勝道:“知州放心,在下省得。”

三日後,吳夢迴到了蘇州,住進了丁府,翌日就有州衙的差人來請,言稱知州康孝基宴請吳夢和丁大勝,請兩位務必前往。

吳夢詫異之極,他與康孝基素無交往,今日爲何宴請於自己?景靈輕輕走了進來,問道:“先生今日要去赴宴,待奴家爲你收拾一番。”

吳夢卻嘆了口氣道:“也不知曉睿哥兒幾時回來,某總有些心神不寧。”

景靈奇道:“睿哥兒不是隨那契丹的耶律官人北上了麼,林提舉已去接他回來,先生何須擔心。”

吳夢苦笑道:“君烈當某是傻瓜麼,區區謊言如何能騙過某家?那日禁軍大索京師,定是出了大事,說不定就與睿哥兒有關,某不過是想起無名大師說過有驚無險,再說即便出了事,我等留在京師又能幫上什麼忙?”

景靈想了想,覺得那日林貴平的言辭頗有破綻,丁睿定然不至於不告而別,她急道:“既然如此,我等該如何是好?”

吳夢寬慰道:“莫急,官家如此看重睿哥兒,若是出了事,定然會盡力去不救,若是大宋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我等再操心亦是無用。”

景靈嘆道:“說的也是,爲今之計也只有瞞着丁員外夫婦,免得他二人擔心。”

吳夢點點頭道:“不去想了,睿哥兒聰明伶俐,吉人自有天相,定然平安而歸,婦人且爲某更衣吧,該去赴宴了。”

申時中,蘇州跨街樓張燈結綵,一層大堂收拾的乾乾淨淨,偌大的廳堂內只擺了十幾張大桌,此處今夜已被州衙包了下來,用來爲吳夢接風洗塵。

李五推着吳夢和丁大勝聯袂來到,知州康孝基、通判曾不凡領着蘇州兵馬都監、州衙的司曹官員和王嘉言、張知縣迎出歡門,吳夢抱拳道:“吳某何德何能,敢勞康知州親自來迎。

康孝基笑道:“吳先生,蘇州城若是沒有先生之策哪會繁華如斯,先生當不得還有何人當得。”

康孝基早就收到了楊崇勳的來信,讓他對丁大勝下黑手,康孝基在蘇州日久,早已知曉丁大勝在蘇州城樹大根深,背後還靠着吳夢和林貴平兩棵大樹,哪是他輕易動得了的,便對楊崇勳虛與委蛇,回信稱必會下手,實際上是拖的一天算一天,聽到吳夢歸來,他反倒想巴結巴結吳夢。

衆人寒暄幾句,進了大堂,大堂裡早已高朋滿座,吳夢一看,嚯嚯,整一個軍政商大會啊,蘇州的高官和大商賈都在,連自己熟識的大鹽商彭子石、麗景樓文老闆、布匹商左員外,還有金員外、蘇員外......蘇州城排的上號的商賈盡皆齊聚跨街樓。

笑彌勒張財神--連蘇州的特務頭子都來了,商賈們紛紛媚笑着上前向吳夢拱手行禮,吳夢忙不迭抱拳還禮。

彭子石本是蘇州城裡最富庶的商賈,只不過近幾年早就讓位給丁大勝,他知道丁大勝的富貴全部來自於吳夢的出謀劃策,於是衝到前面對吳夢行禮道:“吳先生,一別三年,吳先生依然是風采如昔,先生此次可要多住些日子,好好指點指點我等。“

吳夢呵呵道:“好說,好說。”

布匹商左員外拼盡全力擠上前來,一臉阿諛奉承的笑道:“吳先生,聽聞臺灣島上出產白疊子紡織的布匹,在下不才,願奉上重金求購。”

吳夢啼笑皆非,紡織工坊如今還是個雛形,連臺灣島上的百姓都沒法買到,這左員外消息可以如此靈通,他拱了拱手道:“臺灣有生意如何會不做,只是產量不高,待過上兩年,定然與左員外商榷。”

左員外笑呵呵的道:“那是,那是,還請吳先生多多關照。”

“吳先生,鄙店還想多多購買些臺灣的鐵鍋,望先生成全......“

“吳先生,鄙工坊的軸承已然斷貨,還望先生救急......”

“吳先生......”

吳夢應接不暇,只得一一應承了他們,心裡暗歎還是蘇州的商賈們鼻子靈敏,東京城的商賈明顯落後了一拍。

第四章 冬至145章 戲劇登臺(下)223章 希文入臺(下)213章 平安相聚238章 抵達武清榷場358章 初戀情懷(上)393章 回返儋州403章 官商之利312章 天聖新年的臺灣(上)391章 抵達渤泥399章 廣州之行(上)174章 官家親臨(上)440章 國子監辯論(四)140章 丁睿小夫子185章 火藥之威347章 培訓進士(三)439章 國子監辯論(三)307章 党項之殤334章 開拓東平(下)362章 交趾雲屯島130章 貴平救場373章 真臘風情(上)315章 太后駕到(上)171章 集賢樓遇太子324章 天聖春闈(2)361章 南下儋州420章 登陸琉球(下)第八十八章 佈置課業第十五章 工農業的起步(下)162章 醫治官家(下)160章 皇宮面君389章 海峽談判(下)第三十九章 農戶調查322章 朝儀與春闈。452章 西北邊境(上)298章 東京房地產窩案(三)263章 官家發病第五十九章 繁瑣的婚事(上)422章 瀘州鹽井(中)419章 登陸琉球(中)第十一章 救治公主297章 東京房地產窩案(二)410章 始亂終棄(中)239章 海邊交易356章 柳七入臺(上)146章 快速發展的基隆340章 聯姻融合260章 元日後的規劃(中)177章 中秋夜宴(2)第一章 蘇州小童140章 丁睿小夫子211章 牽動衆人心172章 迎賓館論政(1)297章 東京房地產窩案(二)閱讀事項第二章 楓橋草堂358章 柳七入臺(下)431章 祭奠皇陵(上)427章 爭權奪利352章 進士實習185章 火藥之威第七十八章 吳夢論水(上)第七十四章 十里飄“香”406章 丁睿相親(一)309章 崖州之事(下)333章 開拓東平(中)408章 丁睿相親(四)第十五章 工農業的起步(下)282章 臺灣論政(中)第二十章 蝗蟲末日第四十章 天禧煤煙(上)第六十九章 中秋佳節(上)144章 廂軍政訓(下)111章 朝廷批覆(下)183章 弓弩院改造第七十章 中秋佳節(下)第十九章 資善堂的零嘴第七十五章 樵夫砸場(上)190章 丁謂來訪334章 開拓東平(下)131 事發善後356章 柳七入臺(上)第二十五章 面見知州135章 鋼刀雄心第七章 喜慶佳節(上)355章 柳七的情緣442章 弟子婚事(上)471章 牛鬼蛇神悉數登臺426章 房產崛起417章 趙禎的婚姻(下)183章 弓弩院改造第三章 吳山少年364章 宴請官員(上)275章 攻防易勢(上)310章 天聖元年元日的東京(上)第五十四章 帽妖的傳說280章 吳夢的危機第四章 少年蒙學(上)464章 天聖三年元日大朝會(四)246章 臺灣的新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