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章 大索京城

大宋皇宮西側有一棟不起眼的四進小院,院門處由宿宮禁衛值守,進進出出的不但有甲冑齊全的軍士和內侍,還有一些外貌平凡,身着百姓衣冠的人士鬼鬼祟祟出入其間。

此處便是大宋皇帝直管的特務機構--皇城司,負責皇帝的貼身護衛,掌皇城、京師治安與防衛,緝捕違制的皇家宗室,爲皇帝打探官宦、軍將隱秘之事,以及政情民風,經濟民生,通俗的說皇城司便是大宋皇帝的貼身保鏢和耳目。

皇城司不但直轄五千禁軍,還有另一重職權類似於後世的國*安*局,向外邦派出密諜以及在境內抓捕外藩密諜,且擁有審案、牢獄之權,整個職權範圍與明朝錦衣衛基本一致。

但大宋的皇城司與朝廷臺諫、開封府是互相制約的,抓捕之要犯須交叉互審,因此沒有明朝錦衣衛那般橫行無忌。

皇城司的首領稱爲:勾當皇城司,一般爲入內侍省都知兼任,而天禧四年都知周懷政下臺後,勾當皇城司的便是楊崇勳這個小人,他出賣周懷政後着實得了不少好處,官階升至從五品的客省使,還兼任羣牧使、侍衛馬軍司都虞侯。

此時已過戌時中,楊崇勳還端坐在皇城司勾當官值房內,正擺着臭架子,唾液四濺的向下首的一衆探事司統領、邏卒(探子)頭目、禁軍都指揮使以及各親從官親事官訓話,話裡話外不外乎是訓誡這些文武官員須聽從他的指令,如有違背,定罰不饒。

大宋皇宮老宦官陳琳一直擔任入內侍省都都知,此職人稱“內相”,且兼任內侍省都都知,是宮內諸司的“總瓢把子”,所以皇城司名義上雖受楊崇勳管轄,而下面的什麼親從官、入內院子、皇城司禁軍都指揮使根本不把他當回事,表面上唯唯諾諾,實際上只服大頭領陳琳一人。

楊崇勳講得口乾舌燥,端起茶杯來喝了一大口,忽然從外間急速奔來一名御前中佐軍頭,神色慌張的對楊崇勳抱拳道:“啓稟都虞侯,太子車架遭刺客襲擊,親隨侍衛兩死兩傷,官家震怒,喚都虞侯上崇政殿覲見。”

楊崇勳嚇得手一軟,茶碗“哐啷”一聲掉在地下,也顧不得與屬下打招呼,跟着軍頭狂奔而去。

值房內的統領、指揮使和親從官們追出門外,見楊崇勳已去的遠了,頓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大宋承平十幾年,還從未聽說有行刺的逆賊,他們心知朝廷定會動用探子和禁軍搜撿全城,紛紛去召集自己的部屬。

崇政殿內,暴怒的趙恆彷彿一頭瘋虎般轉來轉去,殿上一片狼藉,桌椅被他掀翻在地,四處是破碎的瓷片,也不知道他摔壞了多少茶盞茶壺。

他今日的暴怒也是事出有因,若今日讓刺客得逞,那他趙恆不就絕後了,自己活不了兩三年,江山誰來接替?

懂事的趙禎領着兩個內侍收拾着殿裡破碎的物什,太子禁衛統領蔣五哭喪着臉跪在一旁,渾身戰慄。

丁謂、王曾、曹利用、張士遜、蔚昭敏、馮守信、夏守恩、劉美等文武大臣垂首躬身,大氣都不敢喘,陳琳侍奉他幾十年,還從未見官家如此憤怒。

楊崇勳戰戰兢兢的走入殿內,對趙恆躬身施禮道:“陛下,微臣見駕來遲,望請恕罪。”

看到楊崇勳進來,雙眼冒火的趙恆斥道:“楊崇勳,你真是朕的好卿家,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居然有人膽敢行刺太子,你是吃狗屎的麼,皇城司幾百邏卒、五千禁軍,居然讓京師混入了刺客,你該當何罪?”

楊崇勳嚇得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如土色,連連說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微臣領皇城司無方,纔有此大禍,請陛下寬限微臣幾日,微臣便是將京師翻個底朝天,也要將刺客抓獲歸案。”

趙禎上前勸道:“陛下龍體痊癒不久,吳先生曾有言不可動怒,還請陛下消消氣。”

乖兒子的話還是好使的,趙恆聞言坐了下來,喝了一大口趙禎遞上來的銀杏茶,定了定神,下令道:“曹卿,傳令下去,抽調上四軍封堵京師所有城門,蔚昭敏、馮守信、夏守恩、劉美諸人全力配合。”

曹利用躬身應道:“啓稟陛下,老臣得知此事,已令三衙調集軍馬,守住了京師所有城門,且派了大隊軍馬去禮賓館護衛吳先生。”

聽到曹利用還派了兵馬保護吳夢,趙恆很是滿意,點了點頭道:“曹卿深知朕心,應對得體,陳琳......”

陳琳趕緊應道:“陛下,老臣在。”

趙恆指了指楊崇勳道:“楊崇勳不通皇城司事務,陳琳,皇城司今日起你務必親自提舉,速速領皇城司諸探子、禁軍大索京師,即便挖地三尺也須將刺客一網打盡。”

這等於剝奪了楊崇勳對皇城司的掌管,提舉皇城司高於勾當皇城司,楊崇勳以後在皇城司不過是個應聲蟲而已。

陳琳躬身道:“老臣領旨。”

說罷對楊崇勳道:“楊都虞侯,還不快起來,隨老夫去辦事。”

楊崇勳如蒙大赦,從地上爬起,屁顛屁顛跟着陳琳出了崇政殿。

............

朱雀門城樓上,陳琳滿臉憂慮的眺望夜幕下的東京城,此時已近子夜時分,東京的內城和外城條條火把長龍沿着大街小巷四處延伸,皇城司禁軍和部分京師禁軍以及開封府衙役傾巢出動,在京師內挨家挨戶搜捕刺客。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陳琳擡頭一看,卻是林貴平急匆匆奔來,他喘着粗氣,拱手對陳琳問道:“都都知,是不是睿哥兒出事了?”

陳琳長嘆一聲道:“上天莫非是故意折磨這孩子不成,那爲何又讓他託生於人世。”

林貴平雙眼通紅,問道:“都都知,到底是何事,屬下想問個明白。”

陳琳安撫道:“君烈莫急,睿哥兒今日跟隨太子游玩玉津園,隨後又一起去了楊文廣家的莊子裡烤肉,回來時醉意朦朧,太子一番好意用玉輅送他回禮賓館,誰知路遇刺客,兩個馬伕身亡,四名禁衛兩死兩傷,睿哥兒下落不明。”

林貴平聞言鬆了口氣,下落不明還好,起碼還存有一絲希望,於是分析道:“都都知,刺客定然以爲太子在玉輅之中,所以動手行刺,待發覺睿哥兒並非太子,不一定會痛下殺手。”

陳琳微微眯了下眼睛,皺眉思索了片刻,說道:“據活着的禁衛言稱,刺客用弩箭射殺馬車伕,睿哥兒逃跑時卻沒有弩箭射殺,估摸是想活捉太子,以要挾朝廷。”

林貴平手撫額頭沉思,稍頃擡頭道:“都都知,莫非是中秋夜宴太子和睿哥兒力壓契丹使臣,那契丹人便想斷我大宋皇家子孫之根?”

陳琳搖搖頭道:“契丹定然不會出此下策,太子即便有不測,也還有皇家宗室子弟,老夫以爲是居心叵測的反賊所爲。”

林貴平訝然道:“都都知莫非懷疑此事與明教中人有關?”

陳琳道:“老夫也不確定,凡是有懷疑之處當去查證一番。對了,老夫並未向陛下稟明睿哥兒失蹤一事,你須切記。”

林貴平大驚,忙道:“都都知,這可是大事,怎可向陛下隱瞞?”

陳琳嘆道:“君烈啊,陛下對睿哥兒甚爲喜愛,若是知曉他下落不明,定然是下令全大宋衙門、禁軍四處搜尋,可這般做無異於打草驚蛇。刺客見陛下對一頑童如此看重,豈不是知曉睿哥兒奇貨可居,這不是致他於險境麼?”

林貴平點了點頭,明白了陳琳的意思,刺客見丁睿並非太子,說不定會放鬆警惕,以丁睿的聰明伶俐就算跑不掉也會留下蛛絲馬跡,若是刺客見皇帝重視這少年,定會看管甚緊,那丁睿脫險的機會很是渺茫。

陳琳又道:“你且在此處等候消息,還得想個法子暫時騙過吳先生和丁員外夫婦。”

林貴平抱拳道:“都都知放心,屬下省得。”

陳琳眼望漆黑的夜空,嘴裡喃喃念道:“睿哥兒,你可千萬要平平安安,否則老夫哪對得起陛下和才人娘娘......”

.........

這日夜裡林貴平在城門樓上哪裡坐得住,時不時暴跳如雷,後來像瘋子一樣在東京城裡橫衝直撞,帶着一隊兵馬四處搜撿。

東京城裡整個通宵都是人仰馬翻,禁軍們把京師搜了個遍也無絲毫刺客的蹤跡,整宿沒睡的林貴平一無所獲,他垂頭喪氣的往禮賓館走去,肚子裡卻打着腹稿,想着怎麼扯謊才能瞞過吳夢。

林貴平焦急萬分之際忽然想起,來京師之前無名大師曾說過的“九霄龍吟驚天變,一遇風雲便化龍”,“此一去諸位都是有驚無險,必能成功”,好似他已經算定丁睿有此一劫,且必定有驚無險,當即定了定神,決定先把眼前的事情處理好,再集中精力來尋找丁睿。

迎賓館內吳夢和景靈、李五正收拾在東京城商鋪裡購買的各式禮物,準備回返蘇州。

一見林貴平進來,吳夢詫異的問道:“怎的只有你一人來了,睿哥兒呢,昨夜並未見他回來?”

林貴平強笑道:“這孩子可真是不得了,某到處找他,他卻留下了一封書信交於某派去保護他的密探,說是跟隨那契丹的耶律官人去遼國看看,日後也好有個對策。”

景靈掩着嘴巴驚訝之極,吳夢皺着眉頭道:“睿哥兒膽子也忒大了,契丹是什麼地方,豈是他一個孩子能去闖的,若是契丹人知道他那一身學識,將他囚禁起來該如何是好?”

林貴平道:“睿哥兒素來聰明,不會輕易吐露自己的學識。昕頌兄可是記得來之前無名大師說過的“有驚無險”,大師素來有未卜先知之能,睿哥兒定當無事,再說我皇城司有不少密探在契丹,會暗中護衛。昕頌兄暫且先回蘇州,某去北地一趟,把那小子給揪回來。”

吳夢想着丁睿那調皮的模樣,不由又好氣又好笑,搖了搖頭道:“那我等就先走了,君烈你找到睿哥兒趕快把他帶回來,他太小還不知江湖險惡,想探查契丹長大了再去不遲。”

說罷又問道:“昨日禮賓館外重重衛兵守護,是不是出了什麼大事?”

林貴平早就想好了藉口,隨即答道:“昨晚太子與睿哥兒分手後,在外城遭遇刺客,幸得禁衛拼死保護,方得幸免,陛下震怒,昨夜派遣皇城司禁軍大索全城,這不小弟我也一宿未眠。”

吳夢關心的問道:“那睿哥兒沒事吧?”

林貴平笑道:“睿哥兒昨夜先與那契丹的耶律官人北上出京了,哪會有事。”

吳夢心下甚爲疑惑,史書上並未有太子趙禎遇刺一事,莫非又是自己的穿越效應引發的?

288章、趙恆病逝(下)第十八章 學童操練166章 遊歷東京(3)211章 牽動衆人心288章、趙恆病逝(下)359章 初戀情懷(下)第二十章 蝗蟲末日419章 登陸琉球(中)172章 中秋夜宴(3)第六十八章 渡口集市462章 花園衝突(上)205章 巧遇故人372章 占城授農274章 西北射天狼(五)449章 天聖二年底(三)456章 契丹年末(上)326章 天聖春闈(4)161章 醫治官家(上)369章 遭遇海盜218章 吳夢論夏164章 遊歷東京(1)第十章 元兒病重398章 豐原縣立(四)373章 真臘風情(上)387章 海峽談判(上)226章 閩越遺民466章 謠言四起(下)420章 登陸琉球(下)第十二章 學堂初建289章 禁軍家眷(上)260章 元日後的規劃(中)422章 瀘州鹽井(中)294章 莆田移民(四)469章 衆生百態(下)231章 運籌帷幄149章 下定決心136章 三觀交鋒399章 廣州之行(上)117章 移民遠航(上)343章 進士赴臺(上)262章 學子安排385章 天聖二年元日(四)163章 丁睿的妙計330章 朝議交子(下)第六十章 繁瑣的婚事(中)261章 元日後的規劃(下)313章 天聖新年的臺灣(中)210章 終得消息296章 東京房地產窩案(一)209章 契丹農戶127章 宰相皇后交惡323章 天聖春闈(1)222章 希文入臺(中)第八十九章 三人籌劃第八十七章 周懷政的謀劃203章 怒揍宋將329章 朝議交子(上)206章 抵幽州城395章 豐原縣立(二)377章 海戰在即279章 丁謂倒臺第十一章 救治公主第三章 義利之辨(下)第十六章 學堂開學第五十二章 丁睿炒菜(上)第六十一章 繁瑣婚事(下)115章 初至臺灣第六十四章 嗩吶聲聲410章 始亂終棄(中)第三十七章 尉司改制(上)462章 花園衝突(上)第七十九章 吳夢論水(下)閱讀事項第一章 蘇州小童425章 臺灣制度的奠定276章 攻防易勢(中)446章 痛揍閹豎203章 怒揍宋將320章 蒸汽車船入東京(中)454章 西北邊境(下)461章 長公主召見271章 西北射天狼(二)第五十四章 帽妖的傳說330章 朝議交子(下)124章 建設基隆(上)444章 政事堂激辨287章 趙恆病逝(中)117章 移民遠航(上)212章 丁睿返宋316章 太后駕到(中)355章 柳七的情緣298章 東京房地產窩案(三)392章 醫治蕃人447章 天聖二年底(一)第四十八章 格物之學248章 徐州水利(上)300章 東京房地產窩案(五)288章、趙恆病逝(下)438章 國子監辯論(二)325章 天聖春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