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你說甚麼!

會鴻殿內,檀香嫋嫋。

趙檉坐了上首,白時中側旁相陪,下面還有十幾名禮部屬官,衆人飲茶,一言不發。

禮部尚書清貴,白時中這些年如履薄冰,之前爲官政績不說如何,總是沒甚大錯,這才坐穩了當下位置,若是能在日後立下些功勞,還是有望中樞拜相的。

如今朝堂格局看似一家獨大,但白時中清楚,其實乃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且這三家都暗中靠攏不同的皇子,其心昭然若揭。

白時中沒有選擇哪一方,禮部尚書這個職位也無法讓他輕易站隊,只是在暗中觀察,細細品味,將來好一擊即中,博個錦繡前程。

雖未選擇,但他心底乃偏向於太子,太子正統,且雖然三皇子趙楷有蔡京高俅近乎一半的朝臣暗中支持,可他卻是知道樑師成乃是太子的人,有這位隱相在,三皇子趙楷想上位,卻是艱難重重。

至於身邊這位二皇子,白時中卻有些看不大懂,明明文才出衆,卻又怎會尚武?

縱觀史書,類似這種好武的天潢貴胄,大抵都出現在建國之初,那時春秋才定,武氣不改,甚至有的皇子還參與過逐鹿之戰,好武倒也正常,只是這一朝……哪怕開朝時卻也未出現過此種景象。

白時中偷眼看趙楷,只覺這位二皇子與傳聞並不太符,傳聞說他養望十年,一步踏入朝堂,該是個隱忍不露的厲害角色,怎麼看起來氣勢洶洶,彷彿下一刻就要拔劍殺人?

趙檉喝了口茶,知這白時中在偷偷打量自己,此人做事謹小慎微,卻心中有毒蛇,道君皇帝在宣和後期時,曾有過一次要改立趙楷爲太子的試探,卻被樑師成給勸阻,那時白時中才站隊太子,押注成功,最後官至宰相。

這時,一旁有禮部官員提醒,說是兩刻鐘的時間到了,白時中不由微微皺眉,哪能不知這是遼人故意所爲,但道君皇帝有旨意,他禮部於此事上只負責接待,至於具體的商談卻是趙檉主持,不由把目光看了過去。

趙檉臉色陰沉,毫不掩飾,茶亦不喝了,微微閉上雙目,只在心中暗自算着昨晚那恩賜御牌的旨意,要多久才能下到民間江湖。

約莫再過了些時候,彷彿又是兩刻鐘的光景,有人來報,遼國使團到了。

按禮儀,禮部這邊的官員要去迎接,至於誰去接則視對方在遼國官階大小,慣例是這邊要派出平級的官員,換位亦是如此。

至於商談事宜,則要至少高一級的官員入場。

而遼國的官制同樣亂得一塌糊塗,大抵分爲北面朝官和南面朝官。

北面朝官下設北樞密院和南樞密院,掌兵事的乃北樞密院,掌吏治民生的乃南樞密院,北樞密院下又有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

北院大王管契丹兵,南院大王管漢兵,調遣出征類軍事皆歸北樞密院。

而南面朝官則管理漢地漢人和渤海人,同樣也有個樞密院,這個樞密院一般稱做漢樞密院,這個極容易和北面朝官裡的南樞密院混淆,其實並不是一個。

從使團名錶上來看,遼國這次使團最高的官職乃是北樞密院敵烈麻都司的通事,這個通事相類於侍郎,大概四品從三品的模樣。

在使團表裡還有兩名將軍,是銜官,具體在遼國任什麼職位並沒有寫清。

這三人都是北面官,是契丹人,漢人想要做到北面官極難,但南面官裡卻有不少契丹人,南面官裡的契丹人都穿漢服,行漢制,學得像模像樣。

除了這三人,

還有兩名漢人南官,遼國南面官仿唐宋制,官職名稱差不太多,但水分極大,大抵要降個一兩級來看。

這兩人一個是正奉大夫,一個是定遠將軍,都是散官,亦沒寫明具體任職。

按使團表上來看,對方北面朝裡派出侍郎,那大宋這邊就應有侍郎迎接,尚書會見,尤其敵烈麻都司這個部司,其實就是等同於遼國的禮部,職能和宋的禮部差不多。

說着話間,禮部左侍郎站起身,就要對趙檉和白時中請禮前去接人,趙檉把茶碗往桌上重重一摔,道:“誰敢去!”

左侍郎聞言倒不意外,在道君皇帝的朝上能坐到此位置,哪個不是油精似鬼?從進門到眼下,哪裡看不出這位齊王殿下心情不順?

他此刻卻也不去瞅白時中,只是喏了一聲,色也不變地坐下,竟比白時中還要穩妥。

片刻後,那部司的門頭小官領進來一羣人,卻有十幾名之多,使團表上的五個帶隊走在最前處。

趙檉眼神兒從這些人身上掃過,卻在看到最後人時微皺了下眉頭。

竟是那蕭敏,只是今日這女公子穿了身黑色紗袍,愈發襯得色白如玉,明豔照人。

趙檉此刻倒也不怕再被人洞察甚麼,蕭敏在使團裡明面上身份就是客商,這次會談除了擺擂臺的事宜,還有一些商事要談,所以有商旅首領參加屬於正常。

只是趙檉納悶這蕭敏的真正身份, 耶律大石未婚妻這個身份不算什麼,耶律和蕭姓遼國遍地都是,自耶律阿保機建國以來,兩百多年過去,如今的契丹基本只剩下這兩個姓,只是能來參加這種禮部會談,那她的背景絕不一般。

見遼使進來,禮部這邊人臉色自不好看,畢竟等了如此長時間,任誰都是不耐,心知是遼使故意拖延。

遼人那邊亦都冷着臉,使團來宋,頭一次遇到禮部門外無人迎接的情形,自建國以來,兩方使團來往不下百次,可以說是前所未有,這比他們故意拖延時間還要惡劣,拖延時間總有個敷衍的由頭,這不去迎接卻又是哪般道理?

趙檉瞧了幾下,便微微閉上雙眼,也不說話,也不飲茶,彷彿睡着了一般。

白時中在旁看見,不由心中叫苦,這位王駕和傳聞的太不一樣,眼下這場面豈不是把他這個尚書放在火盆上烤?

可如今既然進了堂,便不好再相互擠兌,白時中無奈只好開口請了對面坐下,但見對面個個面色不愉,堂內氣氛漸漸不對勁兒起來。

趙檉爲主,他不說話,白時中自然沒法談起擂臺事宜,遼人那邊在宋國又跋扈慣了,哪裡肯低頭先談。

一時間兩邊的人,你看我,我瞧你,大眼小眼瞪起來,禮部的官員倒是不怕這個,論起瞪眼的本領向來連武將都甘拜下風。

又過了片刻,那使團爲首的敵烈麻都司通事終於忍受不住,開口冷哼了一聲:“不知禮數!”

此言一出,對面禮部官員皆皺起眉頭,主首上的趙檉緩緩睜開雙眼:“你說甚麼!”

第200章 三娘,扈三娘第574章 陣發殺機,劍斬無情第196章 孔雀翎第349章 士族第130章 憤怒的小娘第271章 相互算計第609章 陣法第203章 西軍來人,英傑俊彥,龍蛇虎豹第231章 圓月刀第56章 大事第671章 鯨吸吞海功第447章 天降金蓮,漫天花雨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640章 半步天人第610章 柺子馬第509章 大宗師元神第322章 八面玲瓏,諸般樂品第471章 楔子手,三巨頭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228章 龍爪手第3章 齊王第208章 整軍待發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第60章 你說甚麼!第155章 好大一隻鳥第346章 河畔人家第163章 禁軍劫囚第51章 動手第505章 下會州第105章 神秘古城第408章 師公,秘辛,自在第375章 天龍吟第399章 暗戰,失策第215章 亂殺起第352章 橫渠四句,假大虛空,人定勝天,民第564章 嫁衣神劍,絕豔一槍第579章 信報,謀事第341章 兵發三路,征剿江南第174章 州橋街市,蜜餞糖糕第201章 宋江心事第107章 林沖,林沖!第266章 再開經義第437章 真經與決定第489章 破山,截殺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84章 殺穿擂臺第490章 箭,劍,攻城第84章 殺穿擂臺第356章 朱門酒肉臭,神弩射中軍第489章 破山,截殺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470章 綁人,刺殺第282章 一闋詞曲酒一杯,閣外驟風雨第71章 開擂第217章 小夸父第121章 登州籌謀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43章 莫遮攔揀選第61章 誰同意,誰反對!第248章 馬上一招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390章 鯨戰風雨,鯤背蒼生第408章 師公,秘辛,自在第329章 約定第512章 鉤鐮槍,地趟刀第323章 秘密人人有,不漏是好手第427章 計劃,入宮,秘第392章 宗師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96章 我姓柳行五,家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第122章 烽火蓬萊路第177章 沒有一個好人!第105章 神秘古城第4章 聚攏八方第163章 禁軍劫囚第549章 梁山好漢第535章 覆滅第446章 厚顏無恥之人第591章 大風起,雲乍動第263章 奪命十劍,無名一劍(合章)第343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528章 同宗同氏,千古之號第467章 進退維谷,圍魏救趙第243章 九劍換七槍第549章 梁山好漢第11章 京城勢力第21章 神行無影第97章 殺帝,殺金帝完顏阿骨打第650章 劍道大宗第514章 暗夜經第300章 圍剿第1章 東京風華第166章 陽謀暫用,火引燒身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10章 開衙議事第75章 虛晃一槍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454章 計議第329章 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