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是造謠,這一定是造謠!”道君皇帝氣急敗壞的把手裡密報狠狠摔在地上。

他眼睛掃過前方站立的白時中、李邦彥等人,此刻沒有誰敢說話,個個都腦袋低起,但內心中卻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上京傳出消息,當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併非被遼刺殺,而是宋國秦王趙檉乾的。

這消息簡直如一塊巨石丟進湖水,立刻掀起了軒然大波,不但大宋懵了,就是金國也懵了。

道君皇帝神情怒忿地看着衆人:“這是污衊,這是陰謀詭計,這是栽贓嫁禍!”

前方沒人說話,道君皇帝喘着粗氣道:“那孽障怎麼可能會去刺殺金國皇帝?他哪有的時間,又哪有的人手?簡直毫無道理,他刺殺金國皇帝幹什麼?這是陷害啊!”

白時中微微擡了頭,嘴脣動了動,但又合上,道君皇帝瞧見立刻怒道:“要說什麼就說,不必猶猶豫豫!”

白時中苦笑着向前一步:“官家,微臣想起一件事情。”

“什麼事?”道君皇帝道。

“微臣記得,完顏阿骨打被刺殺那年……”白時中斟酌道:“正是官家派秦王出海,第一次欲聯絡女直結盟的時候。”

道君皇帝一愣,隨後想了想:“好似就是那年,不過那孽障剛出海不久就被海盜劫了,並沒有到達金國,似乎還吃了不少苦頭,馬政和呼延慶都證明了。”

白時中道:“陛下,微臣覺得此事存疑……”

何慄在旁邊踏出一步:“白相公,眼下不是糾結這件事情真假,遼國栽贓嫁禍也好,還是真有那麼一絲可能是秦王乾的也罷,主要是如何去和金國解釋。”

道君皇帝怒道:“根本就是莫須有之事,要作何解釋?”

張邦昌上前道:“陛下,解釋還是要的,此事不管真假,遼國說得有鼻子有眼,就怕金國會心生疑惑,不利於前方戰事啊!”

道君皇帝坐在龍椅上皺眉思索:“要如何解釋?”

李邦彥道:“臣覺得,最好的解釋莫過於讓秦王當面對質。”

張邦昌也道:“李相公所言極是,既然當日金國皇帝在秋獵之時被刺殺,那肯定許多人見到,只要讓對方辨認一下,不就能證明清白了嗎?”

何慄道:“不錯,遼國此乃狗急跳牆之舉,眼看滅國在即,無有挽救計策,這纔想出此種卑鄙無恥的法子意欲拖延,只要秦王當面讓金國看上一看,此事即解。”

“可是……”白時中忽然開口:“萬一是真的怎麼辦呢?”

萬一是真的?衆人聞言臉色都難看起來,雖然包括道君皇帝在內,九成九不相信是趙檉殺了完顏阿骨打,可世上事哪裡有絕對一說,何況完顏阿骨打死時趙檉確實不在東京,而是出了海,目地正是金國。

道君皇帝道:“不管是不是那孽障做的,你們認爲讓他前去金國陣前對質,他會去嗎?他如今可是造了反的!”

堂內又是沉默,道君皇帝臉色陰鬱道:“都回去想對策,此事不能拖得時間過長,否則金國勢必會起疑心。”

衆人唯唯諾諾向外走去,看着已經消失了人影,道君皇帝彷彿泄了氣般癱坐在椅子上,嘴中喃喃地道:“這孽障,這孽障,真是氣死朕也……”

月黑風高,一支人馬悄悄從西寧城中出來。

一萬藤甲軍,四個衛的輕騎,朝着東北方向行去。

熙河路和西夏有兩段交界,一段比較漫長的是黃河以東,以蘭州爲首到震武軍這段距離,此處地勢稍顯平坦,只有黃河相隔,少有山野阻礙。

另外一段卻是在湟州,這段比較窄,有山有石,路徑狹仄幽長,大宋和西夏都修有軍堡軍城、山壁寨子。

至於西寧州,其實沒什麼和西夏交匯之處,因爲北上方隴右都護府探出來一塊,與湟州探出的地方相接,這裡乃是大山,無法行軍。

湟州和西夏交匯這裡,以前也打過仗,熙河開邊,河湟戰役,兩次拓土之舉後,都和西夏在此處打過。

後來童貫效仿范文正公,在此實行推堡制度,每隔不遠就建堡壘寨,隔不幾裡就有烽火墩,又兼地勢難行,想要進軍須許久才能到達大宋州縣,消息早便會傳遞過去讓西軍得知準備,而且打完了回撤也不容易,所以西夏漸漸放棄此處。

不過趙檉卻選擇從這裡進攻西夏,因爲一方面他篤定李幹順極有可能趁着宋遼開戰偷襲蘭州,一方面對方倘若偷襲,那麼邊境外最近的卓囉和南軍司肯定會空虛,西夏肯定會從卓囉和南軍司調兵。

那麼無論是蓋朱城,還是軍司所在的卓囉城,都處在虛弱的狀態,他便趁此機會,拿下此二城。

至於進軍路線過長,打過後不好回撤的弊端,他卻沒有太做考慮,因爲一但進軍西夏,他壓根就沒想過再撤回來。

拿到手的城池土地,怎麼能輕易回吐?

柳隨雲已經讓蕃官下去西海湖之南,前往聯絡吐蕃的生蕃部落,前兩日便帶回不少人口,有的部落早就吃不上飯,蕃官按照柳隨雲教的言語勸說,這些生蕃部落倒是樂意遷徙,未來的時間內會有源源不斷蕃兵加入隴右。

而且在西寧州、湟州、廓州、積石軍等地,也是大肆招軍,高過大宋五成的軍餉,讓不少羌、鶻,還有散落在外的党項、韃靼都來當兵。

至於漢人更多,甚至黃河以東不少想要從軍吃飯的漢人,也紛紛跑到河西,跑去西寧州加入軍伍。

除了立刻就能拿到手的軍餉、安家費之外,隴右都護府更是許下了土地。

大筆的土地,只要立下戰功,就有土地獎賞,無論是軍官還是小兵。

但這個所謂的立功並非在熙河隴右,乃是在西夏,想要獲得土地,就要前往西夏參戰。

西夏這時富饒,原本就佔據了大片河套地區,黃河自蘭州上行的土地全都是西夏的,且自李幹順繼位以來,大力發展農業和牧場,西夏的富庶區域甚至已不下於中原一些地方。

前來參軍的漢番對和西夏打仗根本就不在乎,西北人口向來強悍,又是雜居,原本打仗就是打西夏,在邊境打和去西夏國內打,於他們心中都是一樣的。

他們也對如今的西寧州與大宋是否有區別沒什麼概念,西寧州不舉反旗,大元帥姓趙,是宋國皇帝的兒子,在他們看來就是一樣的,尤其是各族番人,心中自當是如皇子分封,自領一部罷了,吐蕃党項、回鶻韃靼都有這種傳統。所以趙檉這次打過去就沒想着再撤退回來,畢竟後方兵源並非緊缺,而且可以邊打邊收兵,只要打了勝仗,降軍也好,党項尋常百姓也好,都是軍兵來源。

這種時刻不要提什麼忠心不忠心,是否真心投靠,党項一族本就多變,只崇拜強者和力量,戰爭機器開動之下,哪有那麼多選擇,一但西夏樹倒猢猻散,大勢所趨,那假意也變成了真心。

趙檉這次親自帶兵,留下柳隨雲守護西寧,此行打下蓋朱城毫無疑問,而且一但向前再破了卓囉和南軍司所在的卓囉城,那就以卓囉城爲基地,西北謀西涼,東北謀興慶。

此刻已經是傍晚時候,大軍過了把拶宗城,來至湟州東南的通川堡。

通川堡乃是童貫推堡制度的起始之處,也是所有軍堡裡最大的一座,駐紮了二百多人的樣子。

趙檉堡外扎軍,這些軍堡的兵卒在湟州被拿下之後,也都投降了,他們的想法和廓州知州一樣,反正都是你們老趙家自己的事,我們纔不自相殘殺呢,而且聽到軍餉直接提了五成,更是都歡呼雀躍。

可不要小看這五成軍餉,這每月多出的五成,在西北之地可以多養活兩三口人,或許在中原不算什麼,但在西北絕不是個小數目。

在通川堡住了一晚,第二天趙檉點齊了兵馬,緩緩向着西夏邊境處移動而去。

隊伍走的並不快,這條道路山野較多,亂草砂石,無論人馬都不好疾行,而趙檉也有意壓着速度,每路過一處堡壘寨子,都入內檢查一番,直至天晚,前方還剩下兩三座軍堡的路程,便會到達西夏邊境。

趙檉剛要下令原地駐紮休息,忽然前哨探馬過來中軍,幾個人匆匆忙忙攙扶着一名混身是血的堡兵。

未待趙檉開口詢問,那堡兵忽然吐出一口鮮血,張嘴道:“王,王爺,大事不好,西夏,西夏襲邊……”

說完之後,身子猛地顫了顫,便沒有了氣息。

趙檉聞言臉色鉅變,西夏襲邊?!

莫非他們都預料錯了?西夏根本沒有去進犯蘭州,而是奔着湟州而來?

可是不對啊!從卓囉和南軍司,通過邊境再到湟州,這條路途實在太過遙遠,而且極其難行,堡壘遍佈,很難不走漏消息,再說湟州雖然相對比較繁華,可戰線倘若要拉這麼長,即便搶了東西,也很難撤走,更不可能直接佔了城池,那會被直接包餃子的。

趙檉沉着臉,下令道:“全軍戰備!”

片刻之間,大軍直接進入作戰狀態,然後趙檉吸了口氣,再度下令:“前方發現西夏敵蹤,騎兵向前,直接衝殺過去!”

前方張憲得令後,立刻指揮着第三軍騎兵的四個衛,加快速度向前飛奔,後方藤甲軍也緊隨跟上。

約莫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遠處喊殺聲驟然響起,對方似乎也有騎兵在前。

當下這條道路並不寬闊,兩旁都是蒿草砂石,行軍艱難,與對方來軍直接在路中間遇上,瞬間便碰撞到了一起。

這種情形,其實什麼探馬斥候都失去了作用,因爲趙檉這邊知道對面有軍奔來,所以就是一路直衝過去。

但對面也並非毫無準備,畢竟已經進入了大宋境內,而且摧毀了好幾座軍堡,西夏軍也小心着前行。

可是哪怕再小心,他們也預料不到居然會迎頭碰上一支騎兵。

西夏對熙河這邊情況知道得不算詳細,因爲趙檉沒有舉反旗,所以對河西已經易主並不瞭解,但他們知道宋金聯盟攻打遼國,從西軍之中調走了大部分人馬,剩下的也就是堪堪守城的樣子,並沒有什麼機動部隊存在了。

此刻西夏兵雖然心中謹慎,可突然看到大隊騎兵出現在這種平時絕不會來的地方,立刻就有些傻眼。

他們只有三千人馬,其中騎兵一千,步軍兩千,可這時看着對面的騎兵似乎都有己方這些人多,後面更是喊殺聲震天,不知還有多少,第一反應就是要掉頭逃跑。

這並非西夏軍隊不悍勇,敢於越境偷襲的肯定都是千挑萬選的精兵,可既然是來偷襲,那被發現了肯定心虛,何況還和這麼一大隊兵馬撞在一起。

這時西夏軍後方已經騷亂,有步兵轉頭就跑,希冀着趕快跑回邊境那頭再說,那頭二十幾裡就是蓋朱城。

可前方踫到一起的騎兵卻跑不掉,此刻天色將晚,道路又窄,哪裡轉得了馬頭,最後只得咬咬牙,硬衝上去。

但趙檉的輕騎兵與尋常不同,就算西夏出馬,又擅長鍛造,歷來靠此彌補國力不足,與大宋相爭,但趙檉的騎兵的馬和甲,都是大宋此刻最上乘的,西夏哪怕甲馬都好,這隻隊伍不過普通裝備,還是稍顯不足。

何況趙檉這邊騎兵都攜着鐵槍,鐵槍這東西遊擊或許無用,短兵相接卻是無上利器,只要不踫到西夏的重甲鐵鷂子,任何樣的騎兵都幾乎能勝過,兼之人多勢衆,只是一個衝鋒,對面的西夏兵便被衝散了。

接着大軍碾壓上前,就看血雨紛飛,慘嚎不斷,橫推一般就追殺過去。

只是片刻工夫,死屍已經堆滿路邊,無主的戰馬散落荒野草間。

史進命人抓了兩個活口送過中軍趙檉處,趙檉立刻審問,才知道這支隊伍只有三千人,而目標也並非湟州,而是蘭州。

他即刻便明白,西夏這是兵分兩路襲蘭州,對方篤定熙河此刻軍少,未必會發現這支隊伍,而且眼下的位置距離蘭州其實遠比湟州要近,南去不遠就是黃河邊,這樣無論哪支隊伍先偷渡了黃河,就可以配合另外一邊,哪怕到時候剩下那支要搶渡,也會成功。

想到這裡趙檉心思微微一動,連下兩條軍令,第一條前軍加快速度,封鎖邊境,不許過來的西夏軍逃回一人。

另外一條則是收撿散於山野的西夏戰馬,和西夏兵身上的盔甲兵刃。

約莫小半個時辰,趙檉來到邊境之處,張憲呂將正率軍在此等待,看見他道:“王爺,現在過境嗎?”

趙檉眯眼往邊界那邊瞅了瞅,此刻雖然天晚,但有明月當空,婆娑潔白。

他微微沉吟,伸出馬鞭朝前方一指,朗笑道:“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87章 熙河隴右,湟水奔流第500章 決戰第58章 七步干戈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228章 龍爪手第257章 偷營劫寨第265章 丈夫志四海第166章 陽謀暫用,火引燒身第619章 此人好色第369章 花開迎春園第420章 無中生有第390章 鯨戰風雨,鯤背蒼生第623章 來是空言去絕蹤,世事不料哪天成第34章 隴右都護府第75章 虛晃一槍第598章 危難第222章 誓言許第20章 見戴宗第673章 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間第140章 公主的仇恨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151章 殺完顏阿骨打第328章 蒼穹變,星辰移,轉日針第636章 山林,菜園第612章 發動第277章 封賞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第18章 下山第639章 會寧來人,天人大門第562章 王王相見山峰頂第554章 自古公公好威名,誅邪劍法現詭形第291章 謀算,分寶,猜測第660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二)第598章 危難第424章 一石二鳥,詞驚四座第272章 拒門與戰略第330章 修行第190章 我,段易長,從不求人!第329章 約定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359章 紅燭搖曳光影黯第520章 喪心病狂第484章 涼州,奇謀第373章 兵不厭詐第502章 攻襲第230章 八步蟬第51章 動手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500章 決戰第69章 夜宴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120章 武二郎拿人第56章 大事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496章 膽大包天第300章 圍剿第456章 古城,軍制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623章 來是空言去絕蹤,世事不料哪天成第397章 先斬後奏,師門來歷第356章 朱門酒肉臭,神弩射中軍第262章 無妄劍與麒麟膀第345章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第263章 奪命十劍,無名一劍(合章)第525章 奇功秘法第556章 風雲大事要謀定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227章 霸王拳第266章 再開經義第471章 楔子手,三巨頭第663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五)第63章 九紋龍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592章 奇兵用,密謀成第533章 龍旗卷,馬長嘶,劍氣如霜第373章 兵不厭詐第487章 疑惑,先鋒第76章 意外收穫第645章 仙工開物,向天再借五百年!第681章 天下大同(上)第571章 天山神鷙宮第482章 師妹,比試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174章 州橋街市,蜜餞糖糕第605章 原來朕是大光明神第162章 梁山之中第618章 情與仇,斬不斷,恩與怨,理還亂第674章 兒女不省心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197章 趙檉的真正目的第20章 見戴宗第633章 兩難,大戲第255章 兵臨城下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第12章 碎玉樓第391章 蛛絲馬跡第207章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第568章 名號,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