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士族

就在趙檉接到宣州戰報的時候,有數封長短信函,進入到了江寧各大士族族長手中。

這些世家大族有的是江寧本地門戶,有的則來自杭州、蘇州、越州等其它地方,都是在方臘軍攻城之前逃來的江寧。

江寧乃是江南第一大城,也是江南的文樞中心,金粉交織匯聚之地。

江南的士族想要避禍,首選就是江寧,因爲江寧不但城大廣深,相較別處更加安全,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此地都有多年經營,消息靈驗,人脈通達,可以影響官府,左右政令,乃至進退有度,如何也不至於陷入賊手。

所以他們一收到外面傳過來的信報,立刻便聚會一起,開始商量對策。

信上內容和趙檉收到的軍情彷彿,方七佛十幾萬大軍北上,逼近宣州。

這些人討論完畢,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賊軍打宣州乃是在掃平障礙,真正的目的是江寧。

這個結論出來後,個個臉色都不好看,尤其是那些江寧本地的士族。

這些士族許多是五代十國春秋亂世裡,沒被殺絕的門閥餘脈,世家門閥向來佈局長遠,生命力強大,一但天下太平,便一步步捲土重來。

所謂:

紛紛五代亂離間,

一旦雲開復見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

車書萬里舊江山。

一朝天下太平,再度錦衣簪纓,另一部分新興的名門高第,與這些老古世家餘脈聯姻,成爲新的士族集團。

父子宰相、兄弟宰相、三世宰相、四世執政,這些個名門世家,掌控了南北大部分民生命脈。

人還是那些人,只不過換了個稱呼,換了個叫法。

舒州王氏、華陽範氏,仙遊蔡氏,相州韓家,江右曾氏,臨川王氏,壽州呂氏,吳郡範氏,大名範氏,藍四呂氏,四明袁家,歙州祝氏……數不勝數,不勝枚舉。

拿民間廣爲流傳的河東獅吼典故舉例,當中的主人公叫陳季常,他的父親乃大名鼎鼎陳希亮。

爲何是大名鼎鼎?

宋史記載,陳希亮幼孤好學,年十六,將從師。其兄難之,使治錢息三十餘萬,希亮悉召取錢者,焚其券而去。

陳希亮自幼好學,但父母早亡,跟隨他哥哥生活,十六歲時,他決定遊學拜師,他哥哥性格偏狹,想趁機侵吞了父母臨終前分給他的家產,所以只將鄉鄰佃僕們向陳家借款的賬單共三十多萬貫交給他,算是分家,而陳希亮卻將欠賬人全部找來,當面將帳單全部燒掉,然後外出求學。

陳希亮後來也做到一路轉運漕帥,但不說他官聲官望如何,只說他少年時外出求學前,燒掉的錢息共三十餘萬,這裡的三十餘萬,乃是三十餘萬貫。

這在大宋初期幾乎是一筆天文數字了,那時的銅錢與銀兌換比例大概一比一,大宋一年軍費約莫三千多萬兩。

這些錢相當於宋初一年軍費的百分之一,這麼多錢說不要就不要,賬目欠條說燒就燒了,可見陳希亮家世如何。

但就算陳季常出身這樣的家庭,卻依舊怕老婆怕得要死,但他怕的真是老婆嗎?

他老婆姓柳,這個典故叫河東獅吼,正因爲他老婆出身河東柳氏,世代門閥,千載世家。

他怕的是柳氏身後的家族,並非怕的老婆。

而陳希亮有一個孫子叫做陳舜俞,也是一代名臣,這人娶了個老婆是范仲淹的女兒,范仲淹的家族乃是一門三相,兩個兒子都是宰相。

這陳舜俞生有一子叫做陳與義,後來紹興年間時,也做了參知政事。

宰相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這就是士族,而且還是新興的士族,但同時與那些千年門閥交互聯姻,混成一體,把持着大宋種種權柄。

眼下,這些江南的士族看到信上內容,便立刻判斷出賊軍要打江寧,一番討論之後,大部分都決定馬上撤離,或去洪州,或北渡長江前往揚州。

一小部分卻不想走,不想走的這些都是在江寧經營數百年,土地鋪面不計其數,一時難以割捨,也覺得依江寧大城,不可能被賊軍攻破。

但這時立刻有人跳出來,直接用杭州城破說話,便動搖了這小部分人的心思,便也開始下令收拾金銀細軟,能帶走的全帶走,帶不走的挖地窖埋了,至於土地鋪面暫時捨棄,待將來再說。

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卻把他們驚得呆若木雞,江寧忽然閉城了!

不是那種關一半開一半的象徵性閉城,也不是暫時關閉,明天再打開。

而是四城十三門全部閉死,裡面用青石條堵上,就連水門都封死了。

街上貼出宣撫司的通告,賊軍北上,爲防江寧有失,即日起徹底關城,任何人不得進出,有強行闖門者,一律視爲通賊,殺無赦!

這還了得,得知這個消息後,士族之中彷彿炸開了鍋一般,宣州距離江寧還有一段路程,眼下根本就沒有兵臨城下,這關門不讓走是什麼意思?

這些江南士族的族長裡,不乏曾經致仕的朝臣官員,有的甚至在東京爲官時認得趙檉,見狀就要直接去宣撫司找他理論。

不過他們最後一商議,這事兒還是須得謹慎,畢竟他們也不知道趙檉的具體心思,說不定只是做做樣子,他們這些人如果真的要走,趙檉還能攔着不讓嗎?

於是選出了三個代表,兩個曾經做過京官,另一個也是當地巨族。

三人去宣撫司求見趙檉,卻被告知秦王此刻正在城頭佈防,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三個裡年齡最小的也有六十八了,雖然依着身份就算是去城上找,怕也沒人好攔,但江寧城縱深極廣,折騰到外城再爬上去,三人都覺得會吃不消,但又不想就這麼無功而返,便去找王漢之。

王漢之雖然在府內養病,但趙檉幾日來的折騰都被人報了過來,初時看趙檉加固城防,修建工事,盤查往來,心中還叫好,覺得這位秦王殿下不愧是文韜武略,去歲平定淮西亂事絕非運氣,而是有真本領。

但今日知道了賊軍北上,趙檉忽然下令閉死城門,不由大吃一驚,心中叫苦連天。

王漢之並非不相信趙檉能守住江寧,而是此刻江寧城內,大半江南士族匯聚,他知道這些人都是不肯冒半點險的,本來有一些就是從別處避亂過來,此刻賊軍往這裡打,這些人哪裡肯留,斷然還是要走的。

可他看趙檉告示上寫得決絕,似乎全沒有考慮這些士族是走是留的事情,便開始擔心起來。

他不知趙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唯恐城中士族鬧事,這些人要是鬧起來絕非小事,每個人身後都代表着一個勢力,大大小小,遍佈朝堂天下,就算他是一路封疆大吏也絕對惹不起。

三個士族代表在府外求見,他急忙將人請了進去,見卻都認得,爲首的老者乃是曾任籤書樞密院事、觀文殿大學士的王從英,這人致仕前的官職比他都大,而且這王從英的族內現在還有人在做京官,地方上也有知府州一地的晚輩,他見了也要尊稱一聲老大人。

王漢之硬着頭皮給三個上了茶,然後裝做不知閉城之事,開口詢問三人此來何故。

三人哪裡不曉得他在裝糊塗,只是他們也不好點破,便直接說了宣撫司告示和閉城的事情。

王漢之沉吟道:“這事我卻是不知,此刻秦王做主,諸位想要出城還須找秦王商議。”

三人見他推脫,便紛紛冷笑,王從英道:“秦王眼下身在城上,老朽年邁,上不得城,不來找王大人還能找誰?”

王漢之聞言腹誹,他的暗疾最怕折騰,難道他就上得城頭?只是眼下不能開罪這些人,只得賠笑道:“不然等秦王下城後,三位再去尋找?”

王從英捻了一把花白鬍須,道:“找是一定要找的,就不知秦王何時下城,那告示上說得分明,任誰都不能出入,但我等卻定是要離開江寧的,王大人於此事上不能置身事外,還須做個章程,秦王那邊也要一起前往說明。”

王漢之聞言暗暗叫苦,這是要把他也拉下水?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弄不好兩邊都得罪!他心思飛轉,笑道:“此事容易,老大人令每族中選出個牽頭的來,我這邊等待秦王回司敘說,到時諸位一起過去和秦王請令就是。”

王從英聞言有些猶豫,他做了多年朝官,雖然此刻年老,卻還不至於糊塗,皺眉道:“每族都選個牽頭之人,怕不要有百十來號,恐秦王會不喜吧?”

王漢之聞言心中冷笑,你還知道秦王不喜?不喜就都在城裡老實呆着就是,這麼着急出城,莫非不相信秦王能守住江寧?秦王會喜嗎!

他揉了揉太陽穴:“人多才好說話,況且秦王一直有賢王之名,若不是眼下戰事吃緊,說不定早召見諸位了,畢竟把諸位湊在一起也非易事。”

王從英想了想,道理沒錯,但他總感覺哪不太對,秦王有賢王之名嗎?賢王好像是鄆王吧!

但他一心想要出城,覺得王漢之的話也無大錯,多去些人秦王纔會重視,想到這裡便起身道:“老夫這就回去,秦王那邊就勞王大人述說了。”

說罷三個告辭離去,王漢之目送他們出門,急忙派人去宣撫司門前守候,若是趙檉回來,立刻報與他知。

趙檉今日去城頭是主持換防,他要藉着方七佛攻打江寧之時下一盤大棋,王稟主持城防雖然穩妥,但畢竟不算自家人,所以很多事情不能讓他知道。

趙檉把江寧西城交給了姚平仲,將下面的軍隊全換成自家帶來的禁軍,原本江寧守軍一個不用。

姚平仲自然曉得趙檉要幹什麼,他臉上不敢動絲毫聲色,但心中卻真是着慌,這可是件驚天動地大事,一個弄不好身敗名裂不說,就算是西北姚家都要跟着他受牽連。

至於趙檉身爲這件事的主謀,怕是到時官家也不能維護他,但趙檉有退路,可以遠去回鶻當上門女婿,他也只能跟着趙檉跑,一條道跑到黑。

趙檉哪裡知道他這許多心思,佈置完之後就回了撫司,沒過多久外面王漢之求見,便讓人請了進來。

王漢之進來後立刻開口告罪,把王從英等人去他府中的事情說了一遍,除了自家出主意讓他們所有家族都派人來外,別的事都描述極爲詳盡。

趙檉聽罷,淡淡道:“他們就如此不相信本王嗎?”

王漢之乾笑道:“王爺,屬下也是如此說的,有王爺在此城池定然無恙,可他們個個都彷彿心中長草了般,就要離開江寧。”

趙檉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離開江寧去哪裡?”

王漢之道:“屬下琢磨大概是要渡江北去揚州或者廬州。”

趙檉道:“本王之前還下了一條命令,長江沿岸所有船隻全部徵用,他們拿什麼渡江?”

王漢之嘴巴張了張,沒料到趙檉還有這般軍令,不過想想也是,如今戰亂,長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不徵用,一但方臘真的打過來,豈不是留給了對方?

他猶豫道:“那怕就是要向西南走,去洪州躲避了。”

趙檉不語,片刻道:“去通知他們,戌時過來議事。”

王漢之聞言心中一鬆,趙檉這邊答應了見面,那就沒他什麼事了,至於放不放這些人走,或者這些人有什麼辦法讓趙檉開城,那都與他無關。

王漢之起身告辭,到了士族那邊,卻見個個都急得如同熱鍋上螞蟻,得知要晚上戌時才能議事,不少人便哀聲長嘆起來,畢竟多拖一刻,賊軍就更近一步,真到城下之時,想跑都跑不出去了。

王從英也是緊皺眉頭,不過他也沒有別的辦法好想,總不能買通城門官私自溜走就是,且此刻趙檉下的乃是死令,估計也沒哪個城門官敢冒這種大罪開城。

衆人一商量,還是晚上見了趙檉再說,若是商議得通,大不了連夜就走。

就這樣天色微黑不黑之際,足足百十號人,全都來到了宣撫司議事大廳,等待趙檉議定此事。

第204章 貞娘,你也不想錦兒聽到吧第488章 交手,探山第602章 折家軍第4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61章 湟州風雲第84章 殺穿擂臺第543章 箭在弦上第398章 誅惡,刺殺第189章 但有女兒處,皆唱長相思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第483章 元纓一戰,長槍掠火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582章 驚喜,應約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18章 下山第360章 刀劍森寒夜闌珊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306章 上臺,上臺!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第166章 陽謀暫用,火引燒身第69章 夜宴第125章 黃裳,元吉。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325章 停車楓林晚,玉人何處教第587章 縱橫西疆第25章 賽潘安,蓋孟嘗第39章 東宮宴會第629章 狼來了第138章 小院的夜晚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105章 神秘古城新書《人在大宋,我富可敵國》已發,大家進第70章 浮生如夢第316章 九變,大麴,提審第139章 完顏寶花第596章 傳話第15章 小侯爺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551章 五虎八騎十六彪第346章 河畔人家第549章 梁山好漢第141章 小娘的恨意第633章 兩難,大戲第221章 聖姑現第499章 悽情小箭第61章 誰同意,誰反對!第545章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292章 忠心報答趙官家第549章 梁山好漢第327章 黃馬生變,綠柳來人第640章 半步天人第670章 疊翠山第241章 夜色黯黯燭影紅第667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659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一)第269章 事後打算第439章 正道滄桑第146章 紅線飛針,輕薄小娘第504章 營中血戰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299章 貞娘,你要往哪裡跑?第543章 箭在弦上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350章 設計第310章 往昔不知何爲曲,今朝初聞曲中人第643章 黑雲天袖第285章 都給我站着第229章 光明使第327章 黃馬生變,綠柳來人第433章 搜砸第109章 陰謀詭計,步步算計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422章 欲擒故縱第97章 殺帝,殺金帝完顏阿骨打第380章 童貫收徒第479章 溫柔一刀,北斗六道經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329章 約定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629章 狼來了第308章 東京曲貴,文壇之爭第88章 君騎白馬,青梅折花第430章 定計陽謀第15章 小侯爺第580章 歸城,西海第439章 正道滄桑第241章 夜色黯黯燭影紅第177章 沒有一個好人!第510章 決策,頓悟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354章 七佛圍城,秦王留人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608章 真正的金國第一名將第590章 學事,武藝第394章 半步大宗師,一念生與死第200章 三娘,扈三娘第523章 禽獸不如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618章 情與仇,斬不斷,恩與怨,理還亂第418章 十步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