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兵臨城下

翌日中午,龔端大軍撤回了廬州,於廬州城外結下營寨。

下午,朝上緊急議事,王慶又重新佈置了一番防禦,城外鋪開了五萬大軍的聯營,將廬州北城橫在其內。

王慶免去了龔端兵馬大元帥的官職,又免了杜壆副元帥,任命段二爲大元帥,方翰爲副元帥,帶領幾十員大將於城外拒敵。

黃昏時,探馬回城稟報,言說廬州城北三十里處,發現宋軍蹤跡。

王慶聞言大驚,急忙命人再探。

半個時辰之後,竟有一支宋軍趁着夜色,直來到廬州城北聯營前,射了一輪箭雨,隨後掉頭就走。

段二怕前方有宋軍埋伏,不敢去追,下令按兵不動。

晚間再開朝會,王慶臉色鐵青在上方說話,城外段二忽然派人送來消息,說宋軍已在廬州城外十幾裡處紮下營寨,修建各種防禦工事。

王慶冷笑道:“這都打到家門口來了,諸位愛卿沒有妙計拒敵嗎?”

範全此刻出班道:“王上,宋軍雖然已至城外,不過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臣觀戰報,我軍雖然之前有折損,但眼下匯合了光州黃州五千軍,還有壽州敗軍,依然有八萬之衆,比宋軍只多不少。”

段二點了點頭:“好,那就給你兩千人馬上前探查,切忌宋軍陷阱,不要強行衝殺!”

又有丘翔出班道:“範殿帥所言甚是,宋軍本只有七萬多兵,壽州幾場大戰下來,也多有損傷,遠沒有我軍人多,之前我軍對上其他宋軍,哪怕人馬少於對方,卻都能大勝,此刻宋軍人少,就算來到廬州城下,亦是不足爲懼。”

他雖然請命做先鋒,倒也不是個魯莽的,只是帶兵小心翼翼向前,只是越走越心驚起來。

段二道:“五萬兵的營寨雖也能把廬州城包住,不過每處的兵力反而太薄弱,怕是一衝就開,所以不可能紮成那樣的寨子,但宋軍想要偷襲其它三面卻是找死,只要我北城大軍包抄過去,城內軍隊再出來衝殺,那這偷襲的宋軍斷無幸理。”

衆人看王慶離開,紛紛擡頭望向李助,半晌李助才緩緩睜眼道:“諸位先回吧,好好休息一晚,軍事等明日再議。”

趙檉此刻在後方人羣,他穿了從城西兵器庫挑選的鎖子甲,攜帶了鐵槍,騎着黃馬,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趙檉大抵能猜出李助心中所想,廬州這邊兵多將廣,又背靠城池,絕對不能上來直接防守就是。

不過雖然見機的早,但那壕溝挖得確實太過曲折混亂,依舊有不少小兵在躲避羽箭時掉了進去。

這時後方有將領道:“元帥,我看不如直接衝過去,端了這宋軍大營就是。”

段二摸着鬍子道:“就是這個道理,可惜龔端那蠢貨不懂,居然連連中計,不然正面廝殺,我軍早敗了宋軍,擒拿了趙檉小兒。”

這時杜壆忽然道:“莫非……宋軍在琢磨着偷襲?”

如此下來,十幾裡地卻走了足足大半個時辰,才遠遠地看到前方宋營。

廬州城北十八里,一座大營早已結好,柵欄,鹿叉,拒馬,壕溝,樣樣工事齊全。

段二在帥旗下看得直皺眉頭,道:“這宋軍的防禦,好像有些怪異!”

不過他既然請了命,便不能後退,彆彆扭扭地走了一陣,那前方宋軍大營內忽然傳出一聲梆子響,接着只見羽箭齊飛,不知有多少支箭矢從營寨之內射了出來。

王稟這時道:“眼下賊軍大營只橫於北城之前,可以騷擾其它三門,引誘賊軍前去守護,連續幾次,賊軍自亂。”

杜壆道:“我就想此事,其它三面城門外面沒有營寨橫貫,宋軍會不會打那三面的主意?”

折可存笑道:“我也是聽了王將軍和劉將軍的說辭,纔想到這個法子,王將軍說騷擾其它三門,劉將軍說設伏,我看不如二者合一,假意騷擾,再埋伏引誘,宗監軍以爲如何?”

張壽領命帶兵再去,這次卻是學了個乖,先是射那些靠近營寨的壕溝,隨後再慢慢上前放了一輪羽箭返回,卻是沒有任何折損。

衆將聞言不語,宋軍在壽州路上大獲全勝,壓着龔端過來,結果不高舉高打,反而紮營之後開始防守,誰也想不明白其中原因。

隨着三聲鼓響,那寬闊的柵門打開,裡面跑出了一哨哨騎兵,這些騎兵每哨前面都有一名大將率領,足足十幾支之多。

壕溝底部卻是灑滿了苦竹籤、鐵蒺藜等物,掉下去的普通小兵沒有全身覆甲,大多被扎得哭爹喊娘,雖然壕溝不是那麼深,可一但受傷,想要爬上來卻難,何況後面還有羽箭如飛。

旗下,中軍大帳之內,這時燈燭通明,人頭攢動,正在議事。

宗澤這邊,早就得知了廬州城外的賊軍壓來,卻並未派兵迎戰,整個大寨壁壘森嚴,擺出了一副防守的架勢。

那將領頓時一縮脖,不再說話。

廬州兵多將廣,倘若不是中計遇伏,正面衝殺其實不怵宋軍,但接連打了幾次敗仗,士氣比較低落,李助也是想要激起士氣,總不能讓宋軍先一步派來大軍叫陣,那樣士氣便會更下一層。

這次出營是李助下的命令,倒不是真的要去前方和宋軍大戰衝殺,決一死戰,而是爲了鼓舞士氣和試探宋軍的反應。

這次段二共點了四萬人馬,一路平推前進,探馬每半里地就回來彙報一次前方動靜。

王慶看無人說話,氣得起身就走,待幾步後又回頭道:“丞相留下主持大事,孤有些乏了,先回宮去。”

原來宋軍這邊的溝壕挖得比較怪異,不像一般的防禦工事,那種平齊的層層遞進,反而是有些雜亂無章。

折可存在旁聞言道:“之前賊軍已經吃過幾次埋伏,就是剛剛派兵去城前射了一輪箭,賊軍都未出戰,想要再次伏擊,怕是艱難。”

宗澤沉思片刻,點頭道:“原來如此,王爺說沒說下次聯絡放在何時?”

這張壽是個黑臉膛,穿一身鑌鐵甲,手上提了一把開山雪花鉞,點了兩千人馬出大軍而去。

杜壆道:“肯定不是大營,大營背靠城池,偷襲了也沒有用。”

衆人見狀,知是李助心中也沒什麼計策,便一起告退。

宗澤道:“想要裡應外合,必得先破城前營寨,據斥候回報,廬州城前不下五六萬軍,城內雖然不知,但兩三萬人應有,這與之前在濠州時所得戰報不同。”

方翰道:“偷營倒也非不能,那些壕溝擋擋小兵倒也罷了,只要帶好木板之類東西,過去不難。”

劉錡道:“那樣就是一場亂戰,勝負不在掌握了。”

而且廬州北城前地勢較爲平坦,一路過去,宋軍想要埋伏也難,便下了令讓今日一早整軍前去叫陣。

片刻後,張壽回來,卻是折損了幾十人,段二也不怪他,只是道:“可發現什麼不同?”

方翰在旁道:“此處自然不比壽州路上,那邊林多樹密,易於埋伏,若是戰場硬碰廝殺,我軍何至於敗?”

宗澤此刻放下手中密信,看向黃孤道:“黃將軍,王爺所定之計我已看過,王爺說此計只是暫定,一切隨機應變,只是我有些不解,這廬州西城爲何會有機會打開?”

段二在帥旗之下看見,不由哈哈大笑道:“這宋軍居然不敢出兵,莫不是怕了我大軍不成?”

劉錡道:“此法難行,先不說那三門只守不攻,就說北城這邊賊軍衆多,若是包抄過去,裡面賊軍再迎出,兩面夾擊,我軍必然損失慘重。”

廬州城外段二大營,旗幟飛揚,人喊馬嘶,刀槍閃光。

“假意騷擾……”宗澤聞言一陣沉思,隨後微微點起頭來。

段二點頭,又道:“這宋軍一路追着龔端到廬州,此刻又何故擺出這麼一副防守姿態?”

他說罷拂袖,轉去了殿後。

宗澤道:“折將軍有何妙計儘可直言。”

宗澤看他道:“劉將軍可有甚麼妙計?”

方翰點頭道:“確是如此,只不過眼下看宋軍並不想和我大軍正面衝突,總像要耍一些陰謀詭計。”

宗澤坐在帥位上,兩旁分別是劉錡、折可存、王稟、盧俊義、黃孤等人。

這時後方有大將張壽催馬上前:“元帥,末將願前往!”

隨後這些馬步兵如流水般從中分開兩旁,營寨內打出帥字旗,段二身穿金色鎧甲,在一衆將領地簇擁下,打馬走了出來。

方翰回頭瞅了一眼,冷笑道:“沒聽探馬來報,這宋軍修建了許多工事陷阱,就算是要衝營,也不是這麼個衝法!”

段二眯着眼望向遠處連綿的宋軍大營,心中思索沒有說話。

張壽帶領的隊伍,已經進入到羽箭射程之內,他見狀叫了一聲“撤退”,撥轉馬頭便跑。

張壽苦笑道:“元帥,這宋軍不知道抽哪門子邪風,居然把營前的溝壕挖得歪歪扭扭雜七雜八,雖然我們不得進,可他們出來也不方便啊!”

黃孤道:“王爺說,但凡軍前城頭相見,即可聯絡,打出旗語就是。”

王慶怒道:“既然兵比對方多,爲何又連番吃了敗仗?”

王稟道:“我後軍也可接應前軍,到時誰夾擊誰還不好說。”

段二笑道:“背靠城池,又怕他耍什麼陰謀?張壽,你帶上弓箭兵再去宋軍營寨前,還他們一輪弓箭,然後撤軍回去準備攻營的東西。”

段二思想了片刻道:“誰願爲先鋒,上前探一探宋軍虛實?”

劉錡道:“屬下以爲,賊軍貪功,還是引蛇出洞,埋伏打好。”

營寨之中,旌旗招展,高約三丈的鮮紅帥旗之上,繡了個斗大的齊字。

黃孤笑道:“宗監軍自可做主。”

段二回頭看他一眼:“偷襲哪裡?”

宗澤道:“若是有不決之事……”

而距離營寨較近的壕溝裡,竟然同樣射出箭來,顯然裡面都藏了人。

衆臣見他惱怒,便是噤若寒蟬,再不發一聲,哪怕李助也在班首閉目闔眼,假寐起來。

人馬一但繞着通過,隊形立刻就被打亂,若是深入一些,想要匯合都難。

段二點了點頭:“這宋軍是擺出一副防守姿態,如此看來想要偷營劫寨倒是難了。”

黃孤聞言道:“廬州西城的西平門守將,乃是王爺舊識,沒想到竟在賊軍中相遇,若王慶沒有調動職務,日後當可爲西門內應。”

騎兵之後又有步兵,步兵又分爲幾種,有長槍兵,大刀兵,弓箭兵,都跟在騎兵後面出了營寨。

衆人聞言皆不語,忽然折可存道:“我這裡倒是有個法子可試。”

方翰想了想道:“這宋軍不是想要偷襲其它方向的城門吧?”

黃孤原本只是在親軍司掛了個職務,但太低微,宗澤不好稱呼,便以將軍相稱。

方翰道:“這卻是有可能,雖然我們營寨在北城這邊拉得較長,可總是有辦法能繞過去的……”

第二日大早,是個響晴的天氣,碧空如洗,沒有一絲雲彩。

方翰道:“元帥,如今宋軍既然不肯出戰,你看……”

張壽抱拳道:“末將記下了!”

宗澤道:“這次廬州之戰,只能勝不能敗,若是敗了,亦無面目還朝,且王爺尚在賊軍之中,再有閃失,我等便當自刎謝罪了!”

劉錡道:“監軍,雖然賊軍比我軍多出一些,不過這幾場仗下來,能看出對方的戰力極其普通,且在軍律上還不如我軍,屬下以爲城前賊軍好破,反而是城池難破,若王爺在城內真有內應佈置,那隻要破了城前賊軍,攻破廬州便指日可待。”

隨後,段二撤兵,將今日的事寫成戰報送進城內,接着開始四處砍樹做搭架壕溝的工具。

如此又是幾日過去,就在工具準備得差不多之時,這天早晨,忽然廬州城東傳來陣陣喊殺聲。

帳內小兵急忙來報:“元帥,東城那邊發現一哨宋軍騎兵,不知從哪裡繞過去的,正在箭射城頭。”

段二愣了愣,忽地大笑道:“居然真打起了那幾面城門主意,這趙檉小兒也太膽大包天……來人備馬,本帥要親自帶兵去剿殺這支宋軍!”

第86章 神秘暗器請一天假,順便和大家說兩句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第682章 天下大同(中)第590章 學事,武藝第119章 武二郎拿人第655章 形勢,下城第495章 乘勝,來人第521章 罪大惡極第39章 東宮宴會第309章 世無大才,遂使庸人成名第30章 嘉王府第114章 殺帝第673章 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間第94章 古原南面的王第152章 獨留青冢向黃昏第200章 三娘,扈三娘第520章 喪心病狂第9章 帝與太子第611章 奇功第443章 小子,你莫非想剃度不成?第578章 梟雄末路,機關算盡第263章 奪命十劍,無名一劍(合章)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29章 一路追查第54章 失傳的兵書第143章 元易林牙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309章 世無大才,遂使庸人成名第514章 暗夜經第189章 但有女兒處,皆唱長相思第451章 大鬧金鑾殿,反出東京城第482章 師妹,比試第75章 虛晃一槍第486章 調兵,來人第268章 第十一劍第58章 七步干戈第136章 堂上考較第305章 我二哥用腳寫都比你們強第551章 五虎八騎十六彪第310章 往昔不知何爲曲,今朝初聞曲中人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620章 大宗師下第一人第21章 神行無影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藝通天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463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457章 兵臨城下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257章 偷營劫寨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202章 林沖娶親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193章 郊野賽馬第506章 道君想法,西夏重甲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第284章 動手,動手第621章 剿殺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366章 瞞天過海,兵發杭州第311章 五秋開曲,當世曲宗第252章 午夜赴廬州第269章 事後打算第599章 快去西方請秦王第466章 打得一拳開第452章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100章 美人如玉槍如龍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556章 風雲大事要謀定第18章 下山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301章 捉拿第158章 打秋風請一天假,順便和大家說兩句第440章 嵩山武寺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461章 湟州風雲第321章 歐陽仁智,人人喊打第471章 楔子手,三巨頭第204章 貞娘,你也不想錦兒聽到吧第638章 仇人相見第451章 大鬧金鑾殿,反出東京城第112章 要官,拼了第193章 郊野賽馬第645章 仙工開物,向天再借五百年!第75章 虛晃一槍第228章 龍爪手第453章 山川表裡秦鳳路第614章 豪聚第248章 馬上一招第384章 光明後使第80章 特殊技藝第253章 一觸即發第195章 酒令和彩頭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218章 明教出第592章 奇兵用,密謀成第645章 仙工開物,向天再借五百年!第251章 秘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