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

這次從草原趕來援助遼軍的部落有三個,一個是乃蠻部,一個叫達旦部,還有就是烈山部,三個部落各出騎兵一萬人。

烈山部的酋長叫做都卜羅,這次他是被強迫出兵援助西京大同府,其實不僅是烈山部被迫出兵,乃蠻部和達旦部同樣也是被迫。

一頂大帳內,都卜羅正在和另外兩個部落的領兵主將低聲協商。

烈山部是酋長親自領兵出戰,而另外兩個部落主將雖然不是酋長親自領兵,但也是部落中的重要人物。

乃蠻部的主將叫阿伊克,達旦部的主將叫做寧布,阿伊克是乃蠻部老酋長的兒子,寧布也是達旦部酋長的兄弟,在各自部落都是核心人物。

他們之所以能和都卜羅坐在一起,也是因爲他們得到了各自酋長的命令,盡一切可能保住軍隊不遭受損失。

“耶律洪基從骨子裡並不看重大同府,他只是不甘心失去它,從大同府的遼軍構成就知道了,兩萬最初的軍隊中,只有五千契丹士兵,一萬五千是奚人和渤海人,後面的三萬增兵卻是女真人,聽說是從熟女真中強徵而來,然後又是我們三萬鐵勒人,很明顯,耶律洪基重點還是在東京遼陽府,那邊的主力基本上都是契丹人。”

寧布沉吟一下道:“聽說宋軍的優勢是水軍,取得諸多戰果都是靠水軍的功勞,他們甚至沒有組織過一次大規模的兩軍作戰,而這次大同府戰役,宋軍將失去水軍的優勢,他們會不會在實戰中一戰而潰?”

旁邊阿伊克也道:“畢竟遼國的軍隊還是很強大,越到後期作戰,宋軍的優勢就會減少,我們擔心過早站隊會重蹈女真人的下場。”

都卜羅心中暗暗惱火,之前說好一起撤回草原,現在他們立場又鬆動了,難道自己之前派兒子和宋軍聯繫是白費力?

費點力倒是小事,關鍵是怕宋軍以爲自己使詐,將來遼國滅了,宋軍會放過烈山部嗎?

都卜羅又耐着性子勸道:“宋軍並不是靠水軍才取得今天的戰果,水軍只是其中之一,但絕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遼國自身衰落了,以及宋軍擁有強大的兵器。

兩位都是明白人,在西京遼軍構成就知道了,契丹人才五千人,西京主要的豪門鉅富都遷去了上京,我看不到耶律洪基想守住西京的誠意,恕我直言,西京這次必然失守,我們能不能保持兵力北撤,就看兩位今晚的決定了。”

寧布連忙道:“大酋長誤會了,我們並不是不願意北撤,只是想找一個兩全的策略,既不被遼軍懷疑,也不想損失太多,之前說到的佯敗北撤,我們都覺得有點不妥。”

“那依你們的意思呢?”都卜羅又問道。

“最好是在兩軍決戰之時,我們尋找機會北撤,這樣既幫助了宋軍,又能找到理由向遼國解釋。”

都卜羅嘆息一聲道:“你們想法倒是不錯,就怕決戰之時,耶律萬山讓我們爲前鋒出戰。”

“不可能!”寧布和阿伊克異口同聲道。

寧布連忙解釋,“之前我們已經問過耶律萬山,我們是負責兩翼,前鋒是由女真人來擔任,這是耶律洪基的意思,他懷疑熟女真和高麗人有勾結,想用戰爭來消耗熟女真人。”

都卜羅半晌搖搖頭道:“你們怎麼沒有想到,耶律洪基會不會同樣也想用戰爭來消耗我們呢?”

寧布和阿伊克一下子呆住了。

都卜羅又道:“算了,你們的方案其實也不錯,關鍵是要取信宋軍,讓我考慮一下吧!”

………

都卜羅回到自己大帳,負手來回踱步,他其實不僅僅是不看好西京戰役,他是對遼國不看好了,遼國財源枯竭,國力衰弱,被宋軍打得節節敗退,丟失了南京道,眼看又要失去西京道,國力只會繼續減弱,而不會突然打雞血似的強大起來。

都卜羅很清楚遼國衰敗的原因,在於遼國統治者的窮奢極欲,契丹人由儉入富,戰鬥意志消退,隨着宋朝漸漸強大,兩方力量此消彼長,遼國最終敗亡也是難以避免。

這時,他兒子都山出現在大帳門口,躬身道:“父親找我?”

都卜羅點點頭,“你先進來,我有話對你說!”

都山快步走進大帳,都卜羅揮揮手,讓帳中兩名侍女退下,大帳中只剩下父子二人。

“情況有變!”

都山一驚,“那兩個渾蛋出賣了我們了?”

都山一直不願意和其他兩個部落合作,他信不過他們,但父親堅持要三個草原民族共進退,他也沒辦法。

都卜羅狠狠瞪了他一眼,“你在說什麼呢?他們若出賣了我們,我們還能坐在這裡說話?”

都山不敢吭聲了,都卜羅又道:“我原打算三萬草原軍隊單獨去和宋軍作戰,然後佯敗撤退,現在看來,這個想法有點不太現實,首先耶律萬山不一定準許我們單獨出戰,其次就算準許了,我們佯敗也同樣會讓他疑心,所以我們三方商議的結果是在決戰中撤退,這就需要你再去一趟。”

“孩兒今晚就出發!”

都卜羅擺擺手又道:“關鍵是如何取信宋軍?”

“大戰一起,我們立刻撤退,他們不就相信了嗎?”

都卜羅嘆息一聲,“我們不僅要取信宋軍,還要不讓遼軍懷疑,這就註定我們不能馬上撤退,必須有一個度,我就擔心宋軍不相信我們,反而對我們重點打擊,那就損失慘重了。”

“那我們該怎麼辦?”

都卜羅負手走了幾步,他看了一眼兒子道:“我想讓你留在宋軍爲人質。”

都山半晌道:“孩兒願意爲人質,可宋軍如果不相信我的身份,該怎麼辦?”

都卜羅點點頭,“我把金狼頭令交給你,有金狼頭令,他們自然就相信了。”

都山心中大喜,金狼頭令是大酋長至高權力的象徵,父親把金狼頭令交給自己,是不是意味着什麼?

他立刻躬身施禮,“孩兒絕不讓父親失望!”

………

金城縣城內,範寧在知州蘇轍的陪同下巡視縣城。

縣城很大,屬於中大型城池,人口約五萬,城外的農民都搬進了縣城,白天出城勞作,晚上回來睡覺。

縣城內原本十分喧雜,但自從宋軍搬到城外駐營後,縣城內又恢復了原來的安靜。

大街上沒有從前家家關門閉戶的情形了,一切秩序都很正常,幾家酒館生意還不錯。

“你說白天農民出城勞作,晚上回來睡覺,那夜裡玉米田遭到敵軍破壞怎麼辦?”

蘇轍搖搖頭苦笑道:“事實上,敵軍倒很少破壞玉米田,破壞玉米田的罪魁禍首是野豬,它們特別喜歡啃食香甜多汁的嫩玉米杆,普通農民拿它們沒辦法,巡哨遇到了,由巡哨去收拾它們,所以農民夜裡去不去守田都一樣。”

這時,路邊兩名正在聊天的老者看見蘇轍,連忙躬身行禮。

蘇轍也在馬上給他們回禮。

這已經是範寧看到第三十幾人給蘇轍行禮了,他忍不住笑道:“看來應州的百姓都很敬重子由!”

蘇轍嘆口氣道:“他們的敬重只會給卑職施加更大的壓力,令卑職一時一刻都不敢怠慢,唯恐辜負了百姓。”

範寧大笑,蘇轍還真會說話。

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來,躬身稟報道:“啓稟範相公,楊老將軍請範相公去軍營,有急事!”

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