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

懷州位於興慶府東南約而二十里,四周全是一望無際的麥田,東面也緊靠黃河,懷州城池不高,甚至略有些低矮,它本來就不是爲防禦而設計,只是農業中心,需要一座這樣的城池。

懷州位於產糧中心,城內糧庫極大,是西夏僅次於興慶府碼頭糧庫的第二大糧庫,擁有糧食四十萬石,草料二十萬擔,比興慶府城內的皇室糧庫還要大一倍。

懷州原本有兩萬軍隊駐守,倉促勤王趕去興慶府後,懷州便落入宋軍之手,糧庫也自然成了宋軍的囊中之物。

張甫說得沒錯,興慶府人口太多,糧食嚴重不足,在驅趕了漢人後,還是解決不了糧食嚴重短缺的問題,他們的目光就轉向了外界,首先便盯住了懷州,西平府倒是有糧食,但太遠,又在黃河東岸,定州、靜州、順州的糧食都不多,只有懷州的四十萬石糧食足以解決他們眼前的危機。

都羅馬尾隨即派出探子去探查周圍以及懷州的情況,除了黃河內外,方圓十里內,沒有發現宋軍懷州大概有兩三千駐軍,靜州和順州也各種有數千駐軍。

雖然幾座城池駐軍不多,但都羅馬尾並不打算把周圍的城池都奪回來,他很清楚宋軍希望他分兵,那樣便於他們各個擊破,奪取糧食纔是他們的當務之急。

一連觀察了數天,糧食沒有被轉移的跡象,探子發現,到了夜間,宋軍的守備格外鬆懈,城頭上守軍很少,都羅馬尾有點懷疑這是宋軍的誘兵之計,可如果是真的呢?畢竟其他幾座城都一樣,並非懷州特殊。

躊躇了兩天,被缺糧折磨的都羅馬尾終於下定了決心。

兩更時分,一支三萬人組成的搶糧軍抵達了懷州,他們趕着數千輛大車等候在城外一里外,這時城頭上忽然爆發出喊殺聲,將率軍大將李清驚出一身冷汗,這時,飛奔來一名士兵,急聲稟報道:“城內守軍已被驚動,但城門被我們奪下,請將軍立刻入城。”

李清大喜,喝令道:“殺進城去!”

兩萬士兵大吼一聲,向城內飛奔而去,片刻殺進了城內,城內三千宋軍見敵軍全面攻來,紛紛從東門撤離。

西夏大軍重新佔領了懷州,城外趕着大車的一萬西夏向城門趕去,糧庫已被打開,裡面堆積如山,大概有二十萬石左右,還是被宋軍運走一半,但李清已經很滿意了,他立刻下令所有士兵一起動手搬糧。

就在這時,城外黑壓壓的宋軍已經將懷州城包圍,上萬支弓弩對準了懷州西城門,三萬騎兵埋伏在興慶府前往懷州的必經之路上。

糧庫內這時發生了異常,西夏士兵在搬了表面一層的兩千石糧食後,忽然發現下面的糧食變重了,有士兵用匕首劃開糧包,頓時驚呼起來,裡面不是糧食,而是砂子。

李清也驚呆了,嚴令再查,很快有士兵稟報,除了第一批的兩千袋糧食外,下面全是砂袋,再下面連沙包都不是,而是泥土直接堆積。

“上當了!”

李清驀地轉身,厲聲喝令道:“這是陷阱,全軍立刻撤退!”

但已經晚了,城內忽然四處起火,城內的房宅裡到處是硫磺、乾柴、麥秸之類的引火之物,火勢迅速在全城蔓延。

三萬西夏軍驚恐萬分,爭先恐後向城外逃去,西夏士兵奔出城,迎接他們的,卻是宋軍無情地箭雨射擊,無數士兵慘叫着栽倒,後面又奔出來,又被射倒,只片刻,城外的屍體便已迅速堆積起來。

東城外也一樣,企圖從東城逃跑的西夏士兵也同樣遭到了宋軍殘酷的箭雨襲擊,兩萬宋軍弓弩手將東西兩座城門死死封鎖,城內的火勢越來越大,無數士兵還跑不到城門處便被無情的大火吞沒。

還有很多士兵向城頭上奔去,城頭上沒有烈火。能暫時逃過一劫,就算是這樣,他們也逃不過宋軍天亮後的清剿。

整個懷州城烈焰滔天,數十里外清晰可見,都羅馬尾站在城頭,眺望着遠處熊熊烈火和滾滾濃煙,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三萬軍隊上中計了,這一刻他的心彷彿墜入萬丈深淵,令他心急如焚,立刻命令大將崔銀流率兩萬軍隊趕去接應,就救回多少算多少。

城門開啓,兩萬步兵疾速奔出城,向東南方向疾奔而去,夜色中,什麼都看不清楚,四周都是樹林,不少將領想提醒都羅馬尾,當心宋軍在半路設伏,但最終誰都沒有說。

都羅馬尾是樑太后的母黨中堅,樑乙埋提拔起來的心腹,在軍隊中資歷很深,但此人論真本事沒有,但吹噓拍馬一流,爲討好樑太后,甚至公開表態忠於梁氏,對上奉承,對下苛刻,對下屬打罵呵斥是家常便飯。

而且都羅馬尾爲人心狠手辣,貪婪異常,這次他將三十戶漢人豪富的財產全部奪走,據說光黃金就達十萬兩之多,卻連一文錢都不給分給下屬,全部自己獨貪,其他普通漢人的財產說是要分給士兵,但已經五六天過去了,根本就沒有任何動靜,很多人猜測,這筆財富恐怕是被他家族貪墨了。

正因爲都羅馬尾的媚上傲下,殘暴貪婪,使他被西夏軍廣大將領憎恨,使他成爲孤家寡人,壓根沒有人提醒他注意防範伏擊風險,甚至很多將領都暗暗希望他在今晚的懷州搶糧中栽個大跟斗。

從興慶府到懷州大概有二十里路程,四周都是茫茫平原,河渠密佈,其中最大的一條河渠叫昊王渠,位於興慶府以東八里處,是李元昊在位時疏通修建,河渠寬二十四丈,長三百里,渠上修建了三座木橋。

兩萬軍隊奔過了木橋,繼續向懷州方向奔跑,但剛跑出不到三裡,身後便連續傳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士兵們紛紛停住腳步,驚愕地回頭望去,只見身後不遠處,三股濃煙騰空而起,從濃煙的距離來看,很多人都猜到了,是昊王渠上的三座木橋爆炸了。

就在這時,官道北面忽然傳來一陣梆子聲響,緊接着萬箭齊發,密集的箭矢如暴風驟雨般襲向官道上的西夏軍士兵,士兵們措不及防,頓時大片大片被射倒,士兵們驚恐萬分,掉頭向南狂奔。

‘嗚——’低沉的號角吹響。

鋪天蓋地的宋軍騎兵殺來,三萬騎兵直接衝進了西夏士兵羣中,將他們的隊伍分割、衝碎,衝擊得七零八落,西夏士兵抵擋不住,全線潰敗,丟盔棄甲,在無邊無垠的麥田裡狂奔,後面是追殺他們的騎兵,毫不憐憫地斬斷他們的脖子,刺穿他們的後心。

這是一個讓西夏人痛徹心扉的夜晚,整整三萬搶糧的軍隊和兩萬接應士兵,死在烈火之中,死在馬蹄之下。

天漸漸亮了,長達近二十里的麥田裡被踩踏得七零八落,隨處可見被殺死的西夏士兵屍體,一隊隊宋軍士兵在曠野裡清理屍體,超過一萬七千人被宋軍騎兵所殺,但還是有兩千餘人泅過昊王渠,逃回了興慶府。

在這場殘酷的滅國戰中,宋軍不接收戰俘,所有的西夏士兵都被從肉體消滅,包括昨晚搶糧落入陷阱的三萬西夏軍,城內的烈火已漸漸熄滅,兩座城門的屍體堆積如山,在城頭上逃過火劫的數千西夏軍士兵最終沒有能逃過宋軍的清剿,在黎明時分全部死在宋軍的箭矢和戰刀之下。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強者爲刀俎,弱者爲魚肉,在之前的二三十年內,宋軍士兵被西夏軍殘酷屠殺也不會少於數十萬人,只不過今天輪到西夏士兵而已。

都羅馬尾怔怔地聽着彙報,他派出的五萬大軍竟然在一夜之間被斬殺殆盡,只逃回兩千三百餘人,這個結果令他肝膽皆裂,他忽然一口血噴出,仰天栽倒在地上。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