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

就在西夏軍渡河北上後不久,一支船隊便出現在西夏軍渡河之處,封鎖了河面。

西夏大軍行軍迅速,一天後,大軍便抵達了五原城下。

廣袤的平原上突然出現了一座巨大的城池,着實嚇了崔山成一跳,看得出這座城池是新建,城牆高達三丈三尺,全部用大青石砌成,堅固無比。

但很快,崔山成便發現了一些端倪,城頭上士兵並不多,稀稀疏疏,城池太大,分散了守軍,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還有不少士兵連盔甲都沒有,穿着布衣,手執粗糙的長矛,崔山成很快便猜到,這是修城的工匠,被宋軍臨時拉來參與守城。

他大膽地判斷,城內宋軍士兵不會超過三千人,他認爲只要以大軍壓上,以絕對優勢兵力攻城,一個上午就能奪取這座新建的大城。

這其實也是崔山成無奈之舉,他接到的命令就是輕裝北上,快速驅逐宋軍和牧民,所以他連輜重大帳都沒有帶,率領大軍一路疾奔北上。

但他卻怎麼也沒有想到,宋軍已經修築好了城池,和他預想的草原作戰完全不是一回事。

西夏軍乾糧帶得不多,最多隻能讓他在河套地區呆五天,然後就得返回興慶府,崔山成壓根就沒有打長期戰的心理準備。

他隨即命令士兵去附近樹林砍伐樹木,連夜製作了數百架簡陋的攻城武器。

次日一早,轟隆隆的戰鼓聲響徹草原,一萬五千西夏軍從四個方向同時攻打五原城,崔山成抓住了宋軍守城兵力太少的弱點,只留一千士兵看守馬匹,其餘一萬四千軍隊全線壓上,他要求一個上午內奪下這座城池。

黑壓壓的士兵從四個方向衝向城池,他們一邊奔跑,一邊吶喊,扛着簡易的攻城梯和皮筏子。

但崔山成做夢也想不到,城內竟然會有三萬士兵在等着他們,另外還有七千騎兵藏身在數裡外的樹林內,等待着出擊的命令。

十丈寬的護城河阻攔不了西夏士兵,他們用皮筏子和木板迅速達成浮橋,衝過了護城河,城頭上只有稀稀疏疏的箭矢射下,對鋪天蓋地的西夏士兵根本就談不上威脅。

щщщ ◆тtκan ◆¢ o

一架架攻城梯搭上了城頭,西夏士兵瘋狂向城頭上殺去,城頭上宋軍士兵拼命抵抗,堅持不到一刻鐘,便不斷有西夏士兵衝上城頭。

‘當!當!當!’內城傳來的撤軍的鐘聲,三千士兵迅速向內城撤退。

一萬四千西夏軍如潮水涌進了外城,抽取攻城梯,開始繼續攻打內城。

崔山成也登上南城頭,他這纔看清楚這座大城的原貌,原來有內城和外城,內城就是從前的天德城,外城都是空地,還種着一片片蔬菜。

崔山成眉頭稍稍一皺,他總覺得有哪裡不對,但又說不出來。

一萬四千西夏軍全部殺進了外城,攻城梯搭在城牆上,繼續大舉攻打內城,數百名士兵抱着長長撞城木,準備撞開城門。

城頭上箭如雨下,箭矢比剛纔密集多了。

“不對!宋軍的守軍怎麼突然變多了。”

他發現內城城頭上至少有一萬宋軍,遠不止剛纔的數千人,憑着一萬守軍,也完全守得住外城,爲什麼他們要放棄外城?

‘誘敵深入!’

崔山成腦海裡忽然跳出這個詞,他頓時嚇出一身冷汗,急聲令道:“收兵!”

話音剛落,內城裡忽然傳來震天的戰鼓聲,‘咚——咚——咚!’聲音低沉,像是一個行動的信號。

緊接着,內城鋪天蓋地的火箭騰空而起,射向城外,城外意外燃起了大火,掩埋在土中的火油被點燃了,大火在外城內迅速蔓延,濃煙滾滾,火焰飛騰,守城士兵不斷傾倒火油,一架架攻城梯被點燃了。

西夏士兵頓時大亂,掉頭向外城城牆奔逃,火勢太大,不少士兵奔跑着,一頭栽進火焰中,被燒得慘叫起來,西夏士兵拼命推攘,互相踐踏,三萬守軍一起射箭,兵箭如雨點般射出來,一片片西夏士兵中箭摔倒,傷亡極其慘重。

這時,崔山成猛地回頭,他聽到了城外有號角聲,‘嗚——’號角聲低沉。

只見兩支各有數千人的騎兵,正一左一右向城外留守的士兵殺來,城外一千留守士兵抵擋不住,被宋軍殺得四散奔逃,戰馬和乾糧也被宋軍搶走。

崔山成這才明白自己上了當,輕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悔恨交加,跪在城頭上,捶打地面。

有親兵勸他,“將軍快撤吧!能撤走多少算多少!”

崔山成也知道再不走就晚了,他點點頭令道:“傳令全軍撤退!”

數千人已經逃回外城牆,但他們卻面臨一個更嚴峻的現實,他們該怎麼下城?

攻城梯都在內城牆邊被燒燬了,只能重新下城,從城門衝出去,有不少士兵心急如焚,直接向城外護城河內跳去,跳得遠一點,能勉強落入水中,若腿部力量不夠,跳下去只能當場摔死。

偏偏大火燃燒最猛烈處,就是外城門附近,宋軍拋出的火油罐子落地碎裂,大量黑色的猛火油沿着溝渠向外城門處流來,沒有半個時辰,火勢也滅不了。

崔山成見城外的士兵被殺得七零八落,即將全軍覆滅,他也急了,下令道:“脫去盔甲跳河!”

這是個不錯的辦法,反正從城門出去,遊過護城河也要脫盔甲,還不如現在就脫,直接跳入河中。

數千士兵紛紛脫去盔甲,向護城河內跳去,會水的士兵直接遊向對岸,而不會水的士兵則掙扎着抓住皮筏子,翻上浮橋,跌跌撞撞向對岸奔去。

但他們奔上岸,卻是另一個地獄的開始,七千宋軍騎兵已經擊潰了留守的一千西夏士兵,紛紛縱馬向衝過護城河的西夏士兵殺來。

這幾乎就是一邊倒的屠殺,崔山成最終從城門逃出,帶着十幾名親兵剛剛衝過浮橋,卻死在宋軍騎兵的亂箭之下。

這一戰,宋軍利用了西夏軍判斷失誤,以及崔山成的輕敵之心,將一萬五千西夏軍全殲在五原城下,逃走的兩百多名騎兵後路已斷,最終只有十幾人泅水渡過黃河,逃向百里外的順化軍城。

消息首先傳到東京汴梁,頓時滿城歡慶,各大報紙都頭版頭條登出,‘小范相公橫掃河套,勇殲西夏悍敵數萬,漢唐故地重歸大宋。’

朝廷上下十分鼓舞,曹太后下旨,冊封範寧爲吳郡王,加封爲太師。

歷史上,大宋異姓王雖然不少,但幾乎都是死後追贈,生前得封異姓王的少之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南宋,北宋也只有極少數外戚被封王,以軍功生前被封異姓王的,範寧是第一人。

這並不僅僅是河套勝利的嘉獎,還包括了河北大勝,兩大功勞疊加在一起,非封王不能表彰其功,曹太后順應形勢,終於把王爵給了範寧,這一年,範寧三十一歲。

天子趙頊堅信了從北方攻打西夏的可行性,下旨發兵二十萬,戰馬八萬匹,由樞密副使狄青統率,浩浩蕩蕩殺向河套,另從黎陽倉和太倉調軍糧百萬石,通過水運前往榆林。

消息也傳到了興慶府,卻是令西夏舉國震驚,樑太后終於意識到問題嚴重,宋軍奪取河套,絕不僅僅是爲得到養馬之地,極可能是從北面攻打西夏。

而興慶府的北面沒有任何防禦城池,一馬平川,一旦宋軍南下,就將直接兵臨興慶府城下。

樑太后心中驚懼,隨即下旨取消了攻打宋朝慶州的計劃,三十萬大軍調回興慶府,隨即令大將軍罔萌訛爲主將,統率十萬大軍北伐河套,其中包括了三千鐵鷂子重甲騎兵。

樑太后同時派人趕去遼國上京,勸說遼國從東面夾攻榆林,截斷河套宋軍的補給。

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