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

另一個共識是交換土地,遼國同意用西京的東勝州還換回易州和覺華島,易縣城內漢民允許跟隨宋軍南撤。

但雙方在歲幣問題上卻發生了嚴重分歧,遼國要求恢復澶淵之盟的歲幣,每年給遼國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但大宋卻堅決要求取消歲幣,就算達不成協議,宋朝也不會再給遼國一兩銀子的歲幣。

一是遼國失去歲幣,對其財政影響巨大,所以耶律洪基把恢復歲幣作爲簽訂盟約的基礎,而宋朝卻把歲幣視爲奇恥大辱,爲了維護大國榮譽,年輕的皇帝趙頊更是堅決不同意恢復歲幣,雙方僵持住了。

鴻臚寺的貴客堂內,這裡是宋遼雙方第四輪的談判場所,前三輪都是在門下省內舉行,這一次遼國提出了更換地址,把談判場所改在鴻臚寺,這也是遼國希望能提醒宋朝注意遼宋友好相處的重要性。

但更換場所並沒有意義,宋朝談判主使,相國文淵博態度強硬,在歲幣一事上寸步不讓。

這也難怪,宋朝在軍事上佔據上風,是遼國主動求和,宋朝怎麼可能在談判中讓步。

雙方已經幹坐了兩個時辰,誰也沒有說話,貴客堂內的氣氛十分凝重,這時,文彥博嘆了口氣,“張相國覺得還有必要再談第五輪嗎?”

張孝傑也知道讓對方改變立場答應歲幣是不可能了,但自己同樣也有天子嚴令,也不可能讓步。

他有些沮喪道:“看樣子歲幣的共識是無法達成了,那麼之前達成的共識又該怎麼辦?”

“張相國,不如我們先退一步吧!就之前我們達成的共識來簽訂一個協議。”

“協議?”

張孝傑冷笑道:“沒有歲幣條款的協議,不就是你們需要的嗎?”

“張相國應該先問一問是什麼樣的協議。”

“文相公請說,我洗耳恭聽。”

文彥博不慌不忙道:“現在我們雙方正處於戰爭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宋軍不可能從易州和覺華島撤軍,只有暫時停止戰爭狀態,撤軍、交換戰俘,交換土地纔可能實施,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先達成一個停止戰爭狀態的協議,簡稱停戰協議。”

“可是.....這和盟約有什麼區別?”

“區別很大,盟約簽署後,雙方就是友好的國家,會有正常貿易,有正常人員往來,而簽署停戰協議並沒有改變雙方的敵對狀態,只是停止戰爭,讓雙方能做一些事情。”

張孝傑沉默不語,旁邊副使耶律平輝冷冷道:“是不是交換戰俘和土地後,雙方在繼續接着打。”

“這就看雙方的意願了,如果不想打,那可以確定一個停戰期限,在這個期間內雙方儘量停止戰爭,如果某一方做出了違背協議的事情,那停戰協議隨時可以撕毀,如果雙方都不想打仗,那在停戰期限內,雙方可以相安無事。”

“這個停戰期有多久?”張孝傑忽然問道。

他也發現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既然沒法達成盟約,又要讓宋軍撤軍,交換戰俘,那麼簽訂一個沒有約束力的停止協議豈不是正和天子之意。

“這個雙方可以協商,三個月,半年,一年,或者三年,我想無外乎就是這四種吧!”

“好吧!請容我請示天子。”

文彥博微微一笑,“沒問題,我們有的是時間。”

.........

返回遼國館路上,耶律平輝有些不滿道:“很明顯,宋朝根本就沒有誠意達成盟約,這份停戰協議他們早就準備好了,這就是他們的目的,不是嗎?”

張孝傑暗暗嘆息,天子怎麼會派這麼一個愚蠢的人來當自己的副手?

他平靜說道:“耶律同知,所有的談判都會準備幾套方案,宋朝事先準備好這份停戰協議,也不足爲奇,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得到什麼?”

“意思是,張相國對這份停戰協議很滿意?”

“是啊!”

張孝傑毫不否認道:“盟約達不成,易州怎麼辦?被宋軍俘虜的東京貴族和大臣怎麼辦?耶律同知有別的辦法嗎?”

“這......”耶律平輝不知該怎麼說。

張孝傑又淡淡道:“當然,這件事並不由我來決定,我會飛鷹傳信給天子,讓天子來決定是否簽署停戰協議?”

回到遼國館,張孝傑隨即寫了兩封短信,儘量簡潔彙報這次談判和最後的停戰協議,隨即將鷹信發給了幽州。

目前遼國天子耶律洪基就在幽州府大德寺內,數千人僧人正在舉行盛大的水陸法會,超度遼軍士兵亡魂。

這幾個月的宋遼戰爭,遼國先後陣亡了九萬餘人,舉行法會超度亡魂也是說得過去。

但爲了這次法會,耶律洪基卻耗費近十萬兩白銀,南京道倉庫的彩帛都被耗費殆盡,南京道連招募新兵的錢的沒用,漢軍軍俸幾個月都沒有發了,耶律洪基卻耗費巨資操辦佛事,這就讓人詬病了。

作爲天子,耶律洪基從來不會考慮這種小事,也沒有人敢向他勸諫,他之所以留在南京道,是因爲他在等待張孝傑的談判消息。

這天中午,信鷹終於送到了幽州。

南京行宮的一條走廊上,耶律乙辛步履匆匆地向天子的御書房走去。

他本該是兩天前趕到南京,但和一筆收入豐厚的生意耽誤了他的行程,五十兩銀子已經落入他囊中,讓他嚐到了極大的甜頭,也讓他無法自拔,他心裡很清楚,如果這筆生意他想繼續做下去的話,他就得說服耶律洪基。

耶律乙辛快步來到御書房,他在門口等了片刻,一名宦官道:“相國請進!”

耶律乙辛走進御書房,只見天子耶律洪基負手站在窗前,目光有些陰沉。

耶律乙辛一陣心虛,半晌低聲道:“陛下!”

耶律洪基回頭看了他一眼,這纔回過神,“相國來了,哎!張孝傑不讓朕省心啊!”

耶律乙辛心中一鬆,原來是爲了遼宋談判之事,他思路立刻恢復了敏銳,小心翼翼問道:“陛下,是談判不順利嗎?”

“宋朝怎麼也不肯恢復歲幣,結果他們搞出一個臨時停戰協議,把土地和人質交換了,說是可以隨時撕毀,這是朕想要的嗎?就算是盟約,朕想撕毀不是一樣撕毀?停戰協議和盟約在朕的眼裡都是一回事,朕想要的是歲幣,沒有歲幣,朕的軍費誰來負擔?那麼多佛寺,朕怎麼奉養?”

耶律乙辛眼珠一轉,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陛下,微臣很瞭解張孝傑的能力,如果連他也沒辦法讓宋朝退讓,那麼宋朝不肯付歲幣是必然了,如果談判拿不到歲幣,那就只能從戰場上拿回來。”

耶律洪基不得不承認耶律乙辛說得對,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也不能指望談判桌上能拿到。

他猶豫片刻道:“但軍隊需要修整,一些造反者需要鎮壓下去,恐怕短時間內無法開戰。”

“陛下!就算兩年後擊敗宋軍,也要讓他們連本帶利,把今天欠的歲幣也一併付清,我們不急這一時。”

耶律洪基負手走了幾步,又對耶律乙辛道:“你是相國,你應該很清楚現在朝廷的財政情況,如果沒有了歲幣,朕擔心財政會出大問題。”

耶律乙辛抓住這個機會道:“陛下知道臣爲何要晚兩天才趕到南京道?”

耶律洪基一怔,不解地望着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道:“有日本商人找到微臣,用十萬貫錢買走了遼陽府庫存的五十萬斤生鐵,這是我們當初和日本國簽訂的協議,有了這十萬貫錢,陛下的東京行宮才能繼續修建下去。”

耶律洪基眉頭一皺,“日本國買走了生鐵,那我們軍隊怎麼備戰?”

“陛下,遼陽府南面有巨大的鐵礦,日本買走了生鐵,我們就擴大開採冶煉,增加一倍礦工,二十萬漢人礦工晝夜不停開採,我們的生鐵就會源源不斷出來,不僅能滿足自身需要,也能大量供應日本國,使日本國有了對抗鯤州宋軍的能力。”

“如果把漢人都弄去開礦,會不會......”

“陛下,漢人打仗確實不行,但他們好管理,服從性高,用他們來採礦和冶煉,微臣覺得很合適。”

耶律洪基並沒有把漢人的死活太放在心上,他點點頭,“這件事就交給相國去做,另外,朕想和日本國擴大貿易,看看能否從他們那裡搞到戰船,下次請日本使者務必來一趟上京。”

“微臣遵旨!”

耶律洪基負手走了兩步,隨即道:“給張孝傑傳信,同意簽署停戰協議,同意宋朝的建議,期限就定爲三年。”

提出停戰三年雖然是宋朝一方提出的建議,但耶律洪基也接受了,他考慮用三年時間準備,遼軍也該擁有一支水軍,鐵火雷也能大規模造出來。

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