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

楊鎧出現了,他將一份清單遞給周青,這是今天的投名狀,一共四十三條,很抱歉,甲等只剩下一條,乙也剩下五條,其他都是別人不願意接的丙級投名狀,你自己選,我不干涉,一旦選定了,就不能改了。

周青目光冷酷地盯住着投名狀的甲等任務,看了良久,他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我就接這個任務。”

“你確定,這個任務沒有人敢接,需要很高的武藝才行。”

周青冷冷道:“京東路廂軍,沒有人敢和我比武,禁軍令狐晉軍職高過我,但武藝不如我!”

楊鎧一樣冷冷盯着他道:“我說不是武藝,是膽量!”

周青慘然一笑,“我連死不怕,還怕什麼?”

楊鎧點點頭,“若成功,我保舉你爲大將軍,或者賞黃金十萬兩。”

“等我成功後再說吧!”

周青起身便走了,楊鎧注視着他的背影,對站在裡屋竊聽的王確淡淡道:“你負責盯住他,一旦他任務完成就負責殺了他,不可失手!”

“卑職遵令!”

王確施一禮出去了,楊鎧負手走了幾步,自言自語道:“勝敗就在此一舉了。”

...........

此時京東路的改革也到了第三環,建立將兵制,宋朝軍隊的特點是打仗和平時訓練是分開的,一旦大戰爆發,便從禁軍和各地廂軍中抽調軍隊,將平時的軍隊全部打散重新整編,軍中都統治、統治等將領重新任命,主帥也是文官。

這樣做雖然可以防止各地出現藩鎮割據,但後果也很嚴重,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打起仗來亂成一團。

將兵法就是要將平時訓練和打仗合二爲一,平時訓練是什麼兵什麼將,打仗時也是一樣,也就是說,讓一名都指揮使長期統率同一支軍隊。

當然,爲防止軍隊成爲大將的私軍,都指揮使也有任期,範寧主張五年一任,這是在每年考覈合格的情況下,如果考慮不合格,可以隨時更換。

將兵法實際上是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之一,只是範寧將它提前進行試點了。

將兵法主要是針對禁軍,廂軍以地域爲營,其實已經分開了,各營都是獨立的,只要打仗時不要再拆分就可以了,而禁軍不是,禁軍是十餘萬人混在一個大營內,平時就比較混亂,打仗時也同樣混亂。

所以範寧在京東路廂軍中推行將兵法實際上變化不大,換湯不換藥,改個名稱而已,主要是爲將來禁軍變法先建一個標杆。

這一步變法很簡單,倒是和將兵法一起實施的人俸分離制推進比較難。

人俸分離制是這次變法的一個重點,它是天子趙禎特地點名要求實施,趙禎對這個方案很有興趣。

人俸分離制的關鍵是定鋪定員,首先是選擇配套錢鋪,趙仲針選擇的是朱氏錢鋪,天子趙禎也對此專門批覆認可,也算是解決了範寧的一個後顧之憂,防止有人拿這件事來說範寧以權謀私。

人俸分離的另一個關鍵是定員,要將軍營的駐地和人數穩定下來,才能進行實施,隨着超齡士兵的清減已經完成,原來的九座軍營減爲六座,分別位於應天府、歸德府、徐州、惲州、青州和萊州等地,其中應天府爲五千人,其他五地皆爲三千人。

另外將領的審查也已完成,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人俸分離變法也開始進入實質性的推行階段。

惲州也是京東路的一個大州,這天中午,範寧帶着十幾名隨從抵達了惲縣,惲縣屬於上縣,城內有四千戶約兩萬人口,縣城內也頗爲繁華,主幹道叫做上林大街,從南到北長約八里,沿街各種店鋪林立,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招牌令人目不暇接,叫賣聲、招客聲此起彼伏,大街上人流如潮,牛車、驢車絡繹不絕。

“使君,就是那裡!”朱虎一指前面一座寬大的建築,他之前來過惲州,知道新建立的錢鋪在哪裡。

範寧點點頭,遠遠打量這就發現這家錢鋪佔地面積很大,足有五六畝之多,倒像一座小廟了。

走到店鋪前,只見店鋪上方已經掛上了一塊巨大的金字招牌:朱氏錢鋪,下面有三個小字,惲州店,這個字可是天子趙禎的手筆,是三年前,趙禎爲朱氏錢鋪所題,而惲州店三個字也是趙禎不久前所題,也表達了趙禎對人俸分離制度的支持。

這可是惲州第一家由天子題寫店名的商鋪,在惲縣引發了轟動,它對面也有一家錢鋪,惲州錢鋪,他店名只是前任知州所題,相比之下,就顯得十分寒酸了。

不過朱氏店鋪似乎還沒有開業,門口,十幾名工匠正在安裝歡樓,範寧翻身下馬,門口掌櫃陪笑道:“大官人,本店三天後纔開業,三天後懇請大官人光臨,小店掃榻以迎。”

範寧正要開口詢問,卻只見京城的劉大掌櫃正好從店內走出來,他一眼看見範寧,頓時又驚又喜,“東主來了!”

掌櫃聽到東主二字,嚇得一激靈,他知道這位是誰了,應天知府、安撫使大人,他連忙躬身行禮,“小人不知,請東主見諒!”

範寧笑着點點頭,“煩請掌櫃安排我的手下休息吃飯。”

“我這就安排!”

掌櫃連忙招呼朱虎等人去後院休息吃飯,劉大管事則把範寧請進了店堂。

範寧打量一下,和京城一樣,進來是一座大堂,兩邊有休息的長椅,正對面是一排長長櫃檯,大堂十分寬敞明亮,櫥櫃等物品都已經安裝完成,各種木攔等設施也已佈置好,十幾名賬房夥計正在坐在桌前忙碌登記厚厚的賬簿。

範寧之所以來惲州,是因爲應天府和惲州下個月率先實施錢鋪發俸,試行期爲三個月,三個月後,其他州府再全面推行,主要原因是錢鋪需要時間進行布點開店。

“已經和軍營接觸過了?”範寧笑問道。

“前天軍營戶曹吏送來了人員清冊,我們已經和之前應天府送來的清冊覈對過,名單完全一致,從今天開始我們給每個士兵和將領建戶頭。”

範寧站在旁邊看了看,建戶頭很簡單,每個士兵一頁帳,頂端寫着士兵的名字和籍貫,旁邊寫着他的戶號,範寧看見第一號是惲軍零零一號,張貴,惲州東阿縣。

張貴便是惲州廂軍都指揮使,他自然是第一號。

劉大管事在旁邊解釋道:“我們存錢一千貫以上的大客人一般會是惲甲多少多少號,存錢三百貫至一千貫的客人是惲乙多少號,三百貫以下就是惲丙,但軍隊比較特殊,所以起編號爲惲軍多少號,如果士兵退役後繼續在我們這裡存錢,我們就會把他改爲普通客人。”

範寧知道這就是帳號了,他又問道:“會給牌子嗎?”

“有牌子,每人一塊銅牌,銅牌上刻有姓名及戶號,另外,每個士兵都會有一個口令,口令可以自己過來修改,以後憑銅牌和口令取錢,另外都指揮使和指揮使的牌子是銀牌。”

範寧笑道:“以後是安撫使司官衙將錢直接撥給應天府總店,然後由總店通知下面各州分店,這個過程應該沒有問題吧!”

“沒有問題,我已經和魯副使以及戶曹參軍都協商好了,另外,如果出現緊急情況,我們最多可以代墊兩個月軍俸。”

範寧又來到後堂坐下,茶童給他上了茶,他喝了口茶又問道:“目前在各地開店,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當然是人手不足!”

劉大管事苦笑一聲道:“以前我們在京城開分店,至少要籌備一年,任命掌櫃,招募賬房夥計,然後進行培訓,熟練以後才租房開店,現在租房子沒有問題,但掌櫃和夥計的招募就吃力了,掌櫃我們一般都將副掌櫃派出去,夥計則在當地招募,每個店包括正副掌櫃在內,共有二十人。”

“像惲州店鋪,你們籌備才一個月,就已經完成了,進度還是蠻快的嘛!”

“這個店鋪的掌櫃是我們京城的一名老賬房,在京城朱氏錢鋪做了十年,可以信任,然後又在本地招募了一名副掌櫃,至於賬房夥計,不瞞東主,都是我們從惲州當地各家錢鋪挖來的,當地月俸是四貫錢,我們開六貫錢,還管一頓午飯,所以人手很快就配齊,別的地方也打算這樣幹,雖然容易得罪人,但也沒有辦法了。”

“房租如何?”範寧又笑問道。

“房租當然不能和京城比,甚至比應天府也便宜很多,像這座六畝大店,在京城月租八十貫錢,應天谷是四十貫,而這裡每月才十五貫錢,其他各地都差不多。徐州稍微貴一點,但也只有二十貫錢。”

範寧點點頭,“其他各州府能按時開業嗎?”

“基本上沒有問題,四家店鋪已經租下,掌櫃和副掌櫃都到位了,然後萊州的帳房夥計這幾天會招募完,接下去應天府培訓兩個月,三個月後準時開業。”

“那風險防範呢?”這也是範寧很關心地問題。

“東主請放心,朱氏錢鋪已經成立快四十年了,到現在沒有出現一例風險問題,我們管理非常嚴格,比如每個店鋪的存錢不會太多,如果有數量大的取錢,必須提前五天預約,我們從應天的金庫把錢送來,另外管帳和管錢的人是分開的,再就是我們有核查隊,輪流到各家分店查帳,每家店每年至少要查一次。”

“好吧!下午我去軍營看看,等月初第一次發俸時,我再過來了解情況。”

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