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

蘇亮匆匆出去了,不多時又回來了,“師兄,還真是巧了,是來找你的。”

“找我?”

範寧很驚訝,京城來人怎麼知道自己在這裡?

範寧跟隨蘇亮來到主堂,只見一名精壯男子站在堂上等候,他見範寧進來,便上前躬身行禮,“範知院,小人是韓相公的隨從,奉韓相公之令送一份急信給知院!”

說着,他取出一封信呈給範寧。

範寧早就不是知院了,但他也不想說破,便接過信問道:“怎麼會知道我在這裡?莫非你已經去過木堵鎮?”

“正是,夫人說知院在蘇知縣這裡,我們又連夜騎馬趕來。”

“真是辛苦了......”

範寧給蘇亮使了個眼色,讓他準備一點辛苦費,自己身上沒帶錢,蘇亮會意,連忙下去準備銀子了。

範寧開了信細看,看完信,他又問送信使者道:“還有什麼口信嗎?”“

“韓相公說希望你能早日回京!”

範寧點點頭道:“煩請回去告訴韓相公,我後天就啓程回京!”

“我明白了!”

使者行一禮,轉身便走,他要連夜趕回京城,正好蘇亮拿着二十兩銀子進來,連忙將使者送出府。

範寧坐下又仔細看信,信中內容和蘇亮說的差不多,張貴妃薨了,但信中又說,在張貴妃重病期間,張堯佐聯合賈昌朝、宋庠等數十名大臣向天子上書,要求立趙文惲爲嗣,給貴妃病情沖喜。

但天子還沒有來得及答覆這件事,貴妃就去世了,朝中局勢非常混亂,也非常令人不安。

這時,蘇亮匆匆走進來問道:“韓相公說什麼?”

範寧把韓琦的信遞給蘇亮,“你自己看吧!”

蘇亮看了看信道:“感覺韓相公說得還是有點模糊。”

範寧笑道:“韓相公這封信其實只有一個意思。”

“他是什麼意思?”

範寧淡淡道:“讓我立刻進京!”

.........

範寧在蘇亮家中住了一夜,次日返回了木瀆鎮。

客堂內,範寧將一家人召集起來,給他們宣佈了自己的計劃,一家人面面相覷,範寧決定明天就要回京城,着實讓大家意想不到。

“夫君,沒有奉召進京,會不會有什麼麻煩?”朱佩擔心地問道。

範寧笑了笑道:“沒有奉召進京,是指在京外爲官,我不是,我只是丁憂期滿,回京報到而已,完全符合朝廷的規定,丁憂期滿後,要麼聽候朝廷宣召,要麼主動回京報到,我是屬於後者。”

朱佩沒有說話,她心中暗暗埋怨父親,爲什麼不及時宣召夫君入京,讓夫君呆在家鄉,這會誤了她夫君的前途。

這時,歐陽倩小聲問道:“那我們怎麼辦?跟夫君一起回京嗎?”

範寧笑道:“這就是我召集大家商議的原因,我明天就要走,估計大家收拾東西也來不及,這樣吧!我先回京,大家開始收拾東西,收拾好後也跟着進京,京城也差不多收拾好了,估計我們前後腳最多相差一個月。”

範寧又望向朱佩,“娘子要在這裡生完孩子再回京嗎?”

“我馬上就回去!”

朱佩毫不猶豫道:“收拾完東西我們就出發!”

“那阿倩呢?要不要等真兒大一點。”範寧又問歐陽倩。

歐陽倩哪裡能一個人呆在老家,她連忙道:“反正是坐船,真兒沒有問題的,她會很開心。”

範寧點點頭,“那就這樣決定吧!我明天先走,大家收拾好東西后隨即回京,這邊就託給三叔照管。”

衆人都離去了,範寧又對母親張三娘道:“彩香姨娘也讓她進京吧!”

張三娘卻搖了搖頭,“她父母和你三叔談過,想讓她改嫁。”

範寧一怔,“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張三娘恨恨道:“大概半個月前,這件事我沒有告訴你,實際上,改嫁的人她父母去年秋天就找好了,也是他們同鄉,姓蔣,大概四十歲左右,賺了點小錢,在崑山縣開一家茶館,妻子去年夏天病逝,留下兩個女兒,年初他們還見了一面。”

範寧臉色有點陰沉,朝廷一直鼓勵寡婦改嫁,寡婦改嫁在宋朝非常正常,但也會因此產生不少矛盾,主要是前夫家的財產分割和孩子問題。

如果彩香姨娘沒有生孩子,改不改嫁範寧都無所謂,但她給父親生了兒子,她若改嫁,孩子怎麼辦?

半晌,範寧問道:“三叔的意思呢?”

“你三叔說,雙方都已經見面,改嫁估計已經敲定了,關鍵就是怎麼處理孩子的事情,我這兩天正想和你商量這件事。”

範寧沉思片刻道:“改嫁可以,但孩子必須要留下,給她三千貫錢作爲嫁妝,範家對她就算仁至義盡了。”

張三娘點點頭,“你三叔也是這個意思......”

張三娘話音剛落,一個小丫鬟跑來稟報道:“三員外來了!”

三員外就是範寧的三叔範鐵牛,他四年前就已經搬到木瀆鎮,買下一座佔地二十畝的大宅,範寧在家鄉的土地、產業和父親範鐵舟的醫館、藥鋪都交給他打理,他現在可是木瀆鎮排名第二的大員外,僅次於延英學堂的劉院主。

不多時,範鐵牛快步走進大堂,他相貌變化不大,依舊和原來一樣壯實,但畢竟已經四十餘歲,也懂得了人情世故,不再像從前那樣老實軟弱。

“阿寧,我剛纔聽佩兒說,你明天就要回京?”一進大堂,範鐵牛便問道。

範寧點點頭,“接到韓相公的快信,希望我儘快回京,時間比較急,我打算明天就走。”

“那你娘她們呢?”

“她們收拾一下隨後走,三叔,我想把老太太也帶進京。”

範寧的老祖母楊氏目前跟三叔範鐵牛住在一起,別看老太太后背彎成了九十度,年過七旬,但耳不聾,眼不花,身體很健康長壽,每天曬曬太陽,種點小菜,養幾隻雞是她最大愛好,人各有各的緣分,所有孫媳婦中,老太太最喜歡的卻是阿雅,隔幾天阿雅就要去陪她聊天、曬太陽。

範鐵牛苦笑一聲,“你阿公的墓在這邊,我估計她不會走,那年勸她搬來木堵鎮,我和你爹爹就勸了她半個月,她才勉強答應,讓她離開故土太難,算了,我勸你別折騰她了。”

張三娘也勸道:“老太太習慣這邊的水土氣候,去京城她真不一定習慣,就讓你三叔和四叔照顧她吧!”

範寧想想也不太現實,只得點點頭,“四叔常來看望老太太嗎?”

“以前來的次數不多,但自從去年你把木堵鎮的兩座酒樓交給他經營後,他隔三岔五便過來,順便看看老太太。”

張三娘在旁邊道:“阿寧,讓你三叔坐下說話吧!”

範寧請範鐵牛坐下,張三娘又讓丫鬟上茶,範寧笑道:“我們回京,這邊的宅子就麻煩三叔照看了,還有倉庫,倉庫的鑰匙我回頭交給三叔。”

“這是小事一樁,你們就放心吧!家鄉的事情我會打理得井井有條。”

範鐵牛沉吟一下道:“我今天來是關於你姨娘的事情,昨天下午她父母找到我,說她改嫁已經定了,一個月後迎娶,讓我和你談一談。”

彩香姨娘的父母住在範寧最早買的那座宅子裡,當然只是借給他們住,一旦他們女兒改嫁,這座宅子就要收回來了。

範寧點點頭,“改嫁我可以答應,關鍵是孩子必須要留下來,他是範家的骨血,不能給她帶走。”

範鐵牛笑道:“這一點我當然不會鬆口,他們也答應了,孩子可以留下來,但他們要補償。”

範寧當機立斷道:“給她三千兩銀子作爲嫁妝,另外父親留給她的土地和老宅折算成一千兩銀子,一共四千兩銀子,她一旦改嫁,就和範家沒有關係了。”

“那應該問題不大了,另外.....還有一件事情。”範鐵牛的言語間變得吞吞吐吐起來。

旁邊張三娘笑道:“都是自己人,鐵牛還有什麼話不好說嗎?”

“大嫂,我難以開口啊!”

範寧心念一動,笑問道:“莫非是關於明孝之事?”

範鐵牛嘆口氣道:“你們也知道我兒子姓陸,將來是繼承陸家的產業,我自己膝下只有三個女兒,我一直想有個範家的兒子,當初大哥也答應過把明孝過繼給我,因爲孩子母親不肯,所以這件事就沒成,現在孩子母親要改嫁,孩子不能帶走,你們看能不能.......”

範鐵牛生了四個孩子,除了長子陸敏外,其他三個都是女兒,範寧父親範鐵舟便答應把小兒子明孝過繼給他,但小妾彩香堅決不答應,便沒有過繼成功,現在彩香要改嫁,使範鐵牛又看到了希望。

範寧倒無所謂,他這個四歲的兄弟只要是範家的子弟,交給三叔養也是一樣,關鍵是彩香姨娘改嫁,母親張三娘未必有精力照顧這個孩子。

不等範寧開口,張三娘便道:“我沒有意見,我要帶真兒,沒有那麼多精力照顧他。”

範鐵牛眼睛一亮,立刻滿懷希望地望着範寧,範寧沉吟一下道:“既然是父親答應過的,那他就過繼給三叔,反正也不用改名改姓,另外,父親的醫館、藥鋪和鎮上老宅留給他,等他長大後,我來安排他的前程。”

範鐵牛心中大喜,激動得跳了起來,連忙道:“你們放心好了,不管是我的兒子,還是大哥的兒子,他都是範家的子弟,大哥的後事他依舊會繼承下去。”

範鐵牛又安排好了後面之事,便起身告辭了。

範寧一直送他出了大門,對三叔笑道:“阿敏在京城我和二叔會照顧好他,三叔就不用擔心了。”

“那小子我不擔心呢!若實在不是讀書的料,就讓他跟二哥做奇石生意。”

“還是先安心讀書吧!實在讀不了再說。”

“好吧!那就祝你明天一路順風。”

範寧笑着點點頭,目送三叔遠去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