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

船隊經過十天的航行,這天凌晨,船隊漸漸抵達耽州,距離耽州還有百里,船隊的速度放慢下來,耽州西北面的水下有幾處大型暗礁,十分危險,在這裡航行必須小心翼翼,最穩妥的辦法是天亮後再走。

此時天還沒有亮,深藍色的天幕綴滿了璀璨的星光,海面烏沉沉一片,閃爍着一種晦暗的冷光。

憑藉着船伕們豐富的經驗,船隊沿着耽州外側緩緩向南而行,距離耽州岸邊約三十餘里,繞過暗礁區,在耽州的東面可以直接靠岸。

在這時,爲首大船正在桅杆眺望的士兵忽然指着遠處大喊:“海面好像有火光!”

幾名士兵連忙趴在船舷邊細看,果然在西北方向看見有亮光在一閃一閃,十分微弱。

“那邊好像有一處暗礁!”一名船員小聲道。

如果有暗礁,亮光很可能是觸礁船隻求援,當值將領立刻下令去查看,一艘小船被放下海,十幾名士兵划船前往火光處而去。

此時,範寧剛從沉睡醒來,馬要到耽州,他的睡得也不太好,平時早半個時辰便醒來了。

範寧披衣服,正準備去甲板走走,艙外忽然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範寧連忙前打開門,外面是一名士兵,他躬身行禮道:“外面出了一點事情,劉將軍請使君過去看一看!”

“發生了什麼事?”

“救了一些人來,但這些人有點蹊蹺,卑職說不清楚,使君去看看便知。”

範寧心縈繞着疑惑,快步向甲板走去,甲板站滿了士兵,範寧推開衆人,擠了進去。

只見間甲板坐着五六個年輕男子,身包裹着毯子,凍得渾身發抖。

“他們是什麼人?”範寧問道。

指揮使劉影連忙前對範寧低聲道:“這些人的船被暗礁撞碎,他們在暗礁揮舞火鐮,被我們士兵看見,把他們救了來。”

“問清他們身份了嗎?”

“他們是高麗人,自稱是高麗商人,但卑職發現他們都穿着軍服,卑職懷疑他們是高麗士兵。”

範寧眉頭微微一皺,他又仔細看了看幾人,發現他們怎麼也不像商人,明顯有訓練過的痕跡,他心疑竇頓生,對劉影道:“把他們分開審問,手段狠一點無妨!”

“遵令!”

劉影一揮手,士兵們將五名男子帶了下去。

天漸漸亮了,遠處耽州的海岸線也依稀可見,而這時,審問的結果也出來了。

劉影快步走到範寧面前躬身道:“啓稟使君,果然是高麗軍隊派出的探子,一共有十人,操縱一條百石小船前來耽州,船隻不幸觸礁沉沒,五人墜海失蹤,另外五人爬在礁石獲救。”

“探子去耽州探查什麼?”範寧繼續追問道。

“主要是查看宋軍在耽州的駐軍人數,船隻數量。”

“還有什麼情報?”

“還有是釜山一帶聚集了三百多艘船隻,聽他們描繪,估計都在五百石左右,是從高麗各地調集而來。”

集結船隊,又派船隻來偵查,這顯然高麗對耽州有圖謀不軌的想法了。

這也證實了當初拿下耽羅國時的判斷,高麗不會立刻發現耽羅國被大宋佔領,如果高麗想奪回耽羅國,至少也要在兩年之後,而現在正好過了兩年。

範寧心冷笑一聲,隨即令道:“船隊在耽州靠岸!”

.......

範寧當初奪取耽羅國的主要目的是作爲鯤州的轉,如戰馬無法忍受近一個月的長途運輸,放在耽州寄養,待恢復元氣後,再從耽州運到宋朝,耽州也有一片數十里的小牧場,正好適合寄養。

另外是物質轉,大量物質先存放在耽州,然後再逐步運到鯤州。

第三個功能是貿易轉,發展和日本貿易,倉庫可以設在耽州,然後根據日本的市場需求來逐步發貨。

正是確定了這三個功能,所以耽州便沒有像鯤州那樣倍受朝廷重視而大發展,不過這兩年也做了不少事情,一個是設立了耽縣,是原來的耽羅城,連城牆都不用新建。

第二是移民了五百戶人家,主要從事種植業,包括種植糧食和種植柑橘,耽州非常適合種植柑橘,它產的柑橘個大皮薄汁多,甜度很好,一直是高麗每年都指定要的貢品,可以作爲特產運到京城。

耽州另一個成是修建了兩座港口,一座在北面耽縣,一座在東南角,都是利用天然良港修建而成。

範寧的船隊便駛入了耽州東南的信風港,據說這裡是耽州最早感受到東南風的地方,所以叫做信風港,東南信風吹起,耽州盼望的大宋補給船隻來了。

需要說明的是,耽州目前還完全依靠大宋的物資輸送來維持運轉,不像鯤州,通過軍墾的方式,今年的糧食已經完全自給自足,反而能給大宋輸送大量資源和財富。

一隻只大船緩緩駛進海灣停泊,運載小馬的船隻也靠岸,將五十匹小馬送岸休整。

午時分,耽州通判張遙騎馬趕來迎接範寧的到來。

當初在考慮設立耽州時,有兩種意見,很多官員認爲耽州偏小,人口太少,不適合設州,設爲縣足夠,可以隸屬於鯤州。

但另一批官員認爲,海外情況特殊,不能照搬大宋的標準,應該特殊對待,耽州和鯤州相距遙遠,把耽州設爲鯤州下轄縣根本不現實。

天子趙禎便採納了後一種方案,正式定爲耽州,不過在設定官員時,沒有派知州事,而只是任命了一名通判,同時兼任耽縣縣令,這叫名義的州,實際的縣。

通判張遙年約三十歲,也是進士出身,範寧早一屆考科舉,原來是青州即墨知縣,因出使過高麗,便被升爲耽州通判兼耽縣縣令,雖然管轄的子民只有五百戶漢民和數千土著,但官職卻去了,從正八品一躍升爲正七品。

“歡迎範使君光臨耽州,範使君一路辛苦了。”

範寧雖然是鯤州知事,但同時也是海外經略副使,算是張遙的級,不過這種級卻不是直屬下級關係,只是名義的級。

所以張遙雖然對範寧的態度很恭敬,但並沒有下級對級那種刻意的討好,更多是較客氣。

範寧也笑道:“我是特地進京述職,因爲隨行帶有馬匹,所以需要在耽州盤桓幾日,讓馬匹修養一下,給張通判添麻煩了。”

“哪裡!哪裡!耽州是轉之地,範使君來休息很正常。”

張遙又看見了碼頭的五十匹小馬,驚訝道:“這些是鯤州出生的馬駒?”

範寧笑着點點頭,“正是,特地帶去給官家和朝廷大臣們看看,官家一直惦記啊!”

張遙大喜過望,鯤州產馬了,那些朝一直在抨擊海外各州是勞民傷財的大臣也該閉嘴了,而且耽州也終於要發揮它的作用,作爲戰馬的轉地。

“太好了,我們修好了馬棚,也圍出大片牧場,等這些小傢伙前來入住呢!”

張遙連忙命令手下帶着牧子去安置馬匹。

這時,範寧又道:“還有一件事,我想和張通判談一談!”

“使君請說!”

範寧便將他們在路遇到高麗探子的事情說了一遍。

張遙怎麼會不明白這意味着什麼,他的臉頓時變得慘白,半晌道:“高麗不會真的對大宋的地盤下手吧!”

範寧搖搖頭,“進攻大宋本土,給高麗一千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但耽州這種海外孤島難說了,高麗早臣服於遼國,他們可以把責任推給遼國,說是遼國的命令,甚至說是遼軍所爲,大宋又不可能真的爲一個島而對高麗發動全面戰爭,很可能吃個啞巴虧,放棄耽州了。”

張遙頓時急道:“可是耽州只有一千駐軍,如果高麗大舉來襲,讓我們怎麼抵擋?”

範寧淡淡道:“我已經考慮過了,索性先下手爲強,讓高麗吃個啞巴虧,有苦說不出!”

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