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

趙宗實一行返回京城,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熱烈歡迎,彷彿遠征將士凱旋歸來,當他們乘坐的船隻駛入京城,河道兩岸早已擠滿了數萬名前來歡迎的百姓,一張張熱烈的笑臉,鼓掌聲、歡呼聲響徹了河道兩岸。

趙宗實帶着薩普和一羣官員在數百名御林侍衛的護衛下來到了宣德門,天子趙禎親自帶領武百官趕到宣德門迎接他的歸來。

趙宗實心感動之極,前跪下行大禮參拜,“微臣趙宗實幸不辱命,特來向吾皇陛下交旨!”

“好!好!好!”

趙禎高興得連說三個好,前扶起趙宗實,毫不掩飾眼的讚許道:“不辭辛勞,遠程萬里爲大宋開疆闢土,功在社稷,這纔是我趙氏的優秀兒郎,快快起來!”

趙宗實站起身,又拉過薩普給趙禎介紹,“這便是鯤族大酋長,願爲我大宋子民,爲陛下盡忠守土。”

薩普路已經被教授了禮儀,他雖然語言不通,但心思卻十分靈活,薩普立刻跪下磕頭,口稱陛下,趙禎大喜,連忙扶起他,令人取三品官服給薩普穿,當即封他爲歸德將軍、鯤州刺史,加授郡公之爵。

趙禎隨即帶着趙宗實坐在自己的龍輦,浩浩蕩蕩向紫微殿而去。

紫微殿,趙宗實向天子趙禎和政事堂相國們詳細彙報了奪取耽羅國和鯤州的經過,幾個月前,耽羅國王高薄和妻女已經被押送來京城,趙禎倒也沒有虧待他,封他爲耽羅縣公,賜他一座府宅,給他三品官俸祿,讓他和妻女在京城生活,不過高薄卻被朝廷派人暗監視,同時還有一營軍隊專門保護他安全,事實是防止遼國或者高麗將他劫持回國。

在此之前,趙宗實已經給天子和朝廷寫過一份報告,講述了鯤州的情況,朝廷認可鯤州這個名稱,同時也同意將庫頁島改名爲北鯤州,在大宋的版圖添了這兩次疆域。

趙禎聽完趙宗實的彙報,眉頭稍稍一皺,他對戰馬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略有擔憂,便立刻將羣牧使張林召來詢問。

張林聽完趙宗實的描述,沉吟一下道:“陛下,微臣認爲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尤其是在牧場散養,任何戰馬在新的地方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只要不是熱帶,那氣候和水倒問題不大,關鍵是牧草,馬匹會遇到一些有毒的植物,聽趙使君的描述,微臣認爲應該是遇到了微毒的植物,積累到一定時候,一些體弱的馬匹會出現集體毒的情況,楊都監經驗豐富,微臣相信他會發現問題,同時也能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解決嗎?”趙禎又追問道。

張林點點頭,“當然可以解決,需要發動人手,儘可能地減少有毒植物的數量,另外多種苜蓿,有了充足的好牧草,戰馬會主動避開這種微毒植物,總而言之,這是一種很正常的適應過程,陛下不必擔憂。”

趙禎心下稍安,又問道:“現在鯤州有什麼困難需要朝廷解決嗎?”

“啓稟陛下,鯤州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足,一方面官員缺乏,同時勞工也缺乏,範御史建議從日本僱傭一萬勞工築城修路,修建碼頭,伐木開礦,我們都認爲這個方案可行。”

這時,富弼在一旁問道:“引入日本勞工,會不會他們將來定居下來,使鯤州變成了日本的州縣?”

趙宗實笑道:“這個問題我們也想到了,我們會制定僱傭原則,勞工簽署契約不超過三年,也不續簽,契約滿便送回家鄉,然後再換另一批勞工,爲解決人口問題,我們考慮適當引入一些日本年輕女子,讓她們歸化爲宋民,嫁給駐守鯤州的軍士,使他們留下來戍邊,另外我們會開辦學校,保證大宋的正統教育。”

衆人都暗暗點頭,一個國家的延續關鍵在於父本,只要父親是宋人,那麼妻兒都會成爲宋人,這一點大家都有共識,並不反對引入日本女子。

趙禎點點頭道:“還是要遷移一些宋民去鯤州,可以以免稅和分配土地的優惠吸引百姓前往,既然那邊土地肥沃,可以種糧,最好能做到糧食的自給自足。”

趙宗實連忙道:“啓稟陛下,明年開春後,軍隊會施行屯田,種植小麥,另外,畜牧業也大有作爲,明年春天微臣想多帶一些長毛羊和牛過去。”

趙禎笑了笑:“明年你不用去了,朕對你會另有任用!”

趙宗實心‘怦!’的一跳,官家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自己真有希望.......

這時,彥博沉思一下道:“關於官員不足的情況,可以鼓勵年輕官員去鯤州任職,作爲候補轉正的職務,任職三到五年,回來有提拔的機會。”

趙禎點點頭,“這個方案很好,最後把它作爲一種制度,也不限於鯤州,海外都可以,如流求、宋馬島、鯤州以及北鯤州,將來說不定還有南洋,只要肯去海外任職,那算候補入選,將來提拔也優先考慮。”

“陛下聖明!”

趙禎微微一笑,又問道:“日本國怎麼說?”

這纔是大事,趙禎放在最後才詢問,趙宗實取出一份範寧的特別報告,呈給天子趙禎,“這是範御史一些想法,寫成書面報告,請陛下御覽!”

這也是趙宗實會做人的地方,範寧把這次回京述職的讓給了他,也等於把開拓鯤州的首功讓給了他,他至少也要讓出一些功績,而且對付日本的策略,範寧的思路遠他清晰,這個功勞趙宗實不好意思再拿走。

趙禎看完了報告,卻把報告收了起來,沒有拿給相國們過目,範寧在報告支持日本內戰的計劃只能秘密施爲,不能公開作爲國策,最多是地方官自己的個人行爲。

趙禎淡淡道:“明年開春後,或許日本使者會前來大宋交涉,範御史希望朝廷態度強硬,寸步不讓,同時在鯤州準備和日本作戰,朕認爲範御史說得有道理,歷朝歷代的開疆避土,戰爭是無法避免,只有在血與火才能最終奠定我大宋疆域的基石。”

.........

當天下午,趙禎頒佈詔書,設立海外州縣,宋馬島改名爲耽州、毛人島改名爲鯤州,庫頁島改名爲鯨州,流求島改名爲流求府。

同時重獎開拓海外有功之臣,封趙宗實爲鉅鹿郡王、河北宣撫使,知宗正寺,狄青授許國公、封太尉、海外經略使,節制耽、鯤、鯨、流求府等各州府軍事,蔭其二子爲官,範寧授江都縣公,朝散大夫、封秘書少監,知鯤州事,其餘將領官員皆官升一級,俸祿加倍,三軍將士賞錢五十萬貫,絹二十萬匹。

天子對海外有功之臣的封賞轟動朝廷,趙宗實本身是天子養子,封王無可厚非,河北有災民連續造反,所以封河北宣撫使,替天子巡視河北,安撫軍民,而狄青本身是樞密使,被官集團不容,派駐海外任軍隊主管,實際已是一種變相貶黜,這次加封太尉、國公更多是一種安撫性質,倒是範寧入仕才三年便屢獲升遷,這次竟然升爲從五品的朝散大夫,而與他同科的進士,大部分人還在候補任苦苦掙扎。

當然,這也和能力有關,大家不得不承認,人家年紀輕輕能獨當一面,替大宋開疆闢土,這可不是一般官員能做到。

傍晚,清風酒樓人聲鼎沸,賓客滿座,在三樓一間雅室內,一羣年輕官員在爲範寧慶功喝酒,這羣人自然是範寧的師弟們,年初科舉,董坤考第七名進士、藺弘考第七十四名,李大志考三百二十八名,段瑜和陸有爲雖然落榜,但兩人雙雙考太學,將入太學繼續深造,再加一個蘇亮和曹詩,一共七個人聚在一起喝酒。

蘇亮將杯酒一飲而盡,嘆口氣道:“我真羨慕師兄啊!背靠天子這棵大樹,一路飛黃騰達,居然從正七品一躍升爲從五品,我現在還在從九品苦苦掙扎,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轉正。”

李大志不滿地將酒杯重重一頓,“說這種酸溜溜的話做什麼,當初師兄問你要不要一起去鯤州,你自己不敢出海,現在又說這種酸話,有什麼意思?”

蘇亮連忙解釋,“我不是嫉妒師兄,是羨慕,而且我也後悔,爲什麼不和師兄一起去?”

旁邊曹詩淡淡一笑,“現在去也來得及啊!朝廷很快要出規定,肯去海外州縣任職的官員,直接從候補轉正,任職三到五年,回來後優先提拔。”

衆人頓時有了興趣,“此話當真?”

曹詩點點頭,“不瞞各位,我已被審官院通過,將參與鯤州下屬漢縣的籌建,明年春天將赴鯤州任。”

蘇亮一把抓住他,“老曹,你得幫幫我,我實在不想當這個刺史判官,一點前途都看不到。”

曹詩笑道:“你去找趙宗實,他有推薦權,憑你和範寧的關係,他肯定會幫這個忙,最好明天去,吏部的規定一旦正式頒佈,我估計想去海外州縣的官員會爭破頭了。”

蘇亮認識趙宗實,激動得連連點頭,“好!好!我明天去。”

這時,旁邊李大志道:“小蘇,明天我和你一起去。”

董坤和藺弘在朝有關係,兩人都得了縣令和縣丞的實職,倒不想出海,李大志被任命爲泗州州學教授,蘇亮任齊州刺史判官,他們二人前途無望,現在都急着要去投奔範寧了。

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