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

科舉審卷的程序也很嚴格,任何一份考卷被淘汰都要有兩名審卷官交叉審覈,且達成一致意見。

並要在試卷寫明被淘汰的原因,同時兩人簽字。

如果兩名審卷官意見相左,可以交給另外一組審卷官來審覈,如果還是出現意見不一,那要交給兩名副主考來審覈。

“老左,你來看看這份卷子,有點意思!”

一名審卷官向同伴招招手,這兩名審卷官都是太學老教授,治學嚴謹,爲人正直,他們負責審一部分童子試的考卷。

另一名審卷官坐下,從同伴手接過卷子,仔細看了看,驚訝道:“這篇對策寫得不錯啊!很嚴謹,條理分明,關鍵是律法用得很好,連《宋刑統》的原都用了。”

“不光是《宋刑統》,還有這一條!”

審卷官指了指其一條,“你看看這一條,恐怕連我們都沒想到。”

姓左的審卷官細看,不由吸一口冷氣,這篇章竟然引用了慶曆二年頒佈的一道旨意。

旨意的意思是說,爲鼓勵農民開荒,凡開荒耕種十年以的土地,無論是否取得地契,皆可以出售,官府不得以無地契爲由阻撓。

有了這道旨意,這篇對策的法理才更加強大,令人無可辯駁。

加這篇對策詞句精煉,彩飛揚,使得它成爲不可多得對策精品。

“令人不敢相信啊!這居然是童子試的對策,我看僅憑這篇對策能進入成人科舉前十。”

“算前十也未必有這麼好的章。”

兩人又看了看議論、默經和作詩,皆是之作,抄譽官也特別標註說明,整份卷子沒有一個錯字,沒有一點塗改。

他們毫不猶豫地給了這份卷子甲的評分,這可是近幾屆童子試最高的得分,算是初審,他們也毫無顧忌地給了高分。

出現甲分數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審卷院,頓時在審卷院內引起轟動,居然是參加了五次科舉審卷的江唯和左雲山的聯合評分,這更讓人感興趣了,審卷官們紛紛聚攏過來,爭先恐後一睹這份卷子的真容。

讀過這份卷子對策的考官無不拍案叫絕,居然還是一名童子試考生寫出來,更加引起了衆多考官的矚目。

主考官歐陽修正坐在房間裡批閱試卷,第一批百份試卷已經到了他手,需要他進行最後的核準。

這批試卷已經經過了初審、複審、副主考三審等三道關頭纔到他手,都是極爲優秀的試卷。

這時,歐陽修聽見外面有審官官在驚呼,便放下筆,開門走出來。

只見數十名審卷官正聚在一起,似乎在熱烈地討論着什麼?

歐陽修便問道:“那邊爲何騷動?”

副主考沈寬笑道:“那邊初審時出現了一份得分甲的考卷,引起了大家的轟動。”

居然得分甲,歐陽修眉頭一皺,已經十幾年沒有出現這個分數了,居然在初審時出現,是不是太不謹慎?

他有些不悅問道:“是誰審的試卷?”

“是江唯教授和左雲山教授。”

是他們二人?歐陽修有點吃驚了,這兩人可是老資格的審卷官,學問好,爲人嚴厲、正直,他們居然評出了甲得分,歐陽修頓時也有了興趣。

“你有沒有看過卷子,會有這麼好?”歐陽修問沈寬道。

沈寬笑了笑道:“我只看了對策,這樣說吧!這份試卷的對策我們的參考答案還要好,還要精準,看了他的章,才發現我們的參考答案還是有漏洞。

“真有這麼厲害?”

歐陽修有點按耐不住心的好,要知道,對策題的參考答案是他和兩位副主考花了三天時間做出來,包括歐陽修自己在地方做知州時的經驗,他已經認爲無懈可擊了,不料居然還有漏洞。

歐陽修雖然心急,卻也不**份,他負手慢慢走到一羣審卷官面前,輕輕咳嗽一聲,一羣審卷官頓時安靜下來。

“把卷子給我!”

歐陽修把卷子要到手,便對衆人道:“時間只有三天了,大家抓緊時間審卷,不要再耽誤。”

衆人紛紛離去,歐陽修找一個位子坐下,細細看手的卷子,居然還是童子試的卷子。

歐陽修兼任弘館教授,他的好幾個優秀學生都參加了今年童子試科舉,還包括他認識的好幾個少年俊傑。

不過從卷面他也看不出筆跡,這是重新抄過一遍的試卷,不是原始試卷,面沒有姓名籍貫,也沒有考號,只有一個卷號,憑這個卷號可以找到原始試卷。

他先看了看兩位教授的審評,‘行嚴謹,法理充足,詞句簡練,才飄逸,堪稱對策精品。’

兩個教授的評語都差不多,兩個醒目的甲評分同時出現在初審一欄。

歐陽修翻到對策,細細看這邊頗受推崇的章,他也愣住了,慶曆二年居然有關於荒地開墾出售的旨意,自己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

他把整篇章讀了一遍,心感慨,確實自己和兩個副主考準備的參考要更精準,更有參考價值,連引用的《宋刑統》都是原句摘錄,這可是一般考生絕對辦不到的,除非徹底背誦過《宋刑統》。

歐陽修索性把這篇對策抄下來,交給助手道:“讓每個審卷官抄一份,作爲新的對策參考。”

歐陽修不僅是欣賞這份試卷的精準,更欣賞它簡練樸實的風,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非常符合自己主張的新散的風格。

歐陽修有點懷疑這份試卷是自己的學生,否則,怎麼會這麼深得自己散風格的精髓?

他也很想給一個甲的高分,但萬一真是自己的學生,豈不讓人詬病,歐陽修沉思片刻,便把試卷交還給江唯和左雲山。

“還是按照規定來吧!接下來是複審,然後是副主考審卷,最後在送到我那裡。”

........

隨着省試發榜的臨近,外出旅遊的士子紛紛返回京城,原本有點冷清的京城再度熱鬧起來。

這天午,範寧剛要出門去書苑街的店鋪看看,便聽見院子裡傳來丫鬟杜鵑的聲音,“請問官人找誰?”

“我來找範寧,他是住在這裡吧!”

聲音有點蒼老,但範寧卻感到十分耳熟,他忽然想到什麼,連忙奔了出來,只見院子裡站着一個老者,頭戴紗帽,身穿青色襴衫,腰間束一條革帶,頭髮已經花白,頜下一縷長鬚也變得雪白。

來人正是多年未見的范仲淹。

範寧見他鬚髮皆白,容顏十分蒼老,心一陣酸楚,前跪下行大禮,“孫兒範寧,拜見祖父!”

“好孩子,快快起來!”

范仲淹連忙扶起範寧,他心也十分愧疚,這些天他幾乎也沒有給範寧一點幫助,範寧全靠自己的努力一點點走到今天。

當然,范仲淹也知道自己在朝的對頭太多,他擔心自己連累到範寧,所以他只有隱忍。

不過範寧的表現確實又讓他十分欣慰,居然考平江府童子試第一名,包拯寫信給自己,把這孩子誇了天,讓范仲淹欣喜不已。

范仲淹捋須笑道:“阿寧,你要出去嗎?”

“沒事想出去逛逛,也無所謂,祖父快請進屋。”

範寧連忙請祖父進屋,這時,他發現門口還站着一個少年,模樣兒十分熟悉,便笑了起來,“你是小福!”

正是當初在船和範寧鬥嘴的小茶童小福,小福撓撓後頸,有點難爲情道:“小官人,好久不見了。”

“快一起進來坐!”

由於李大壽跟隨範鐵戈提前回平江府了,明仁住到李大壽的房間,蘇亮也搬回自己的房間,範寧的書房則重新恢復了。

他把堂祖父范仲淹請進書房坐下,小福也坐在門口。

範寧取出自己的好茶具,又把他的汝窯八瓣南瓜壺和一對茶盞取出來,親手給堂祖父點茶。

“不錯啊!居然是官窯汝瓷。”

范仲淹拾起茶壺端詳片刻,驚訝道:“阿寧,想不到你還有官窯茶具?”

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