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

周震是一個乾瘦的老者,年約五十餘歲,皮膚焦黃,貌不驚人,看起來像一個種田的老農,但他卻是齊州有名的大儒。

這次他被朝廷禮部調來平江府出任解試主考官,壓力也很大,畢竟平江府人才輩出,他怕自己評判不周,被人恥笑。

所以他這次審卷抱着兩個原則。

首先是儘量謹慎的原則,謹慎、謹慎、再謹慎,絕不能錯判一個考生。

其次便是信任同僚的原則,儘量尊重審卷官和副主考的評分和判斷,有什麼事情大家商量,摒棄個人獨斷的作風。

正是他的這兩個原則也贏得了大家對他的尊重。

此時,周震正全身關注批閱試卷,每份試卷都有評分,包括兩名審卷官和兩名副主考評分。

評卷到了這一步,主考官確實很爲難,剩下的百份試卷幾乎每一份都能考解試,但主考官不得不再淘汰一半,顯得很殘酷,卻又無可奈何,畢竟只有五十個名額。

這時,有人敲響了房門,周震放下筆道:“進來!”

門開了,張若英和嶽清走進了房間,周震呵呵笑道:“兩位教諭有事嗎?”

“剛纔聽楊教諭說,他點了一下童子試的卷子,好像數量不對,我們想再清點一下。”

周震心有點詫異,但還是點頭答應了,他很清楚童子試涉及到各縣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官員的政績,非同尋常,他很理解兩人的心情。

在周震的桌,除了百名普通成人解試的試卷外,還有一疊便是童子試的卷子。

周震一指童子試的試卷道:“都在這裡,我還沒有碰過,兩位儘管清點!”

張若英也不客氣,將卷子分一半給嶽清,兩人清點了兩遍,張若英道:“我這裡是二十六份,你那邊呢?”

“我這裡二十三份!”

兩人臉色一變,當真少了一份。

周震也看出一絲端倪,似乎試卷少了一份,這是怎麼回事?

張若英又翻了一遍,兩人交換一個眼色,果然是那份卷子沒有了。

張若英心十分惱火,好歹也是府學教諭,堂堂的副主考,做這種卑劣的小動作,有意思嗎?

嶽清很瞭解張若英,他脾氣大,性格耿直,說話不留情面,嶽清生怕張若英說出難聽的話,便搶先對周震道:“之前有一份童子試卷子,張副主考說拿去好好看一看,估計他忘記了,應該還在他那裡。”

“是嗎?”

周震其實也聽到一些傳聞,這個張副主考口碑不太好,很多人都說他師德有缺,居然少了一份童子試的卷子,看來這件事並不是忘記那麼簡單,裡面隱藏着什麼恩怨。

周震走到門口,高聲道:“請張副主考過來一下。”

不多時,張憲笑呵呵走了過來,他看了一眼張若英和嶽清,故作驚訝道:“兩位教授怎麼也在?”

張若英陰沉着臉一言不發,嶽清笑道:“我們想再看一看之前那份卷子,結果發現不在這裡,次被張教諭借走......”

張憲一拍腦門,“哎呀!在我抽屜裡,我居然忘記了,看我這記性,差點壞了大事,我馬去拿來。”

張憲匆匆去了,周震也是人情世故老道之人,他怎麼可能看不出張憲故作誇張的表情。

張憲暗釦住卷子,顯然是不想讓這名考生出頭。

這一刻,周震對這名考生倒有點興趣了,居然能讓堂堂的副主考做出這種下作的事情。

不多時,張憲將考卷拿了過來,歉然道:“和一堆落榜的卷子混在一起,真不好意思!”

張若英懶得理睬他,轉身便走了,嶽清笑了笑,“那不打擾周主考,我們先告辭!”

他也跟着出去,周震接過卷子,看了看面的評分,笑道:“兩位審卷官都給了甲,張主考給了,好像還缺齊主考的評分,我先看一看,等會兒我給齊主考送去,別的事情沒有了,麻煩張主考跑了一趟。”

張憲臉難掩尷尬之色,他目前也不知道這份卷子是範寧的考卷,但他卻看出這份考卷是吳縣縣士所答。

他雖然是府學教諭,但他卻偏向於長洲縣,況且他兄弟在吳縣縣學名譽掃地,於公於私,他都不願意讓這個吳縣縣士獲得貢舉士資格。

可惜他不是主考,若他是主考,這份卷子他肯定第一個刷掉。

“哪裡!哪裡!主考先忙,我回去了。”

他退出了房間,心思忖片刻,這件事得告訴長洲縣的幾名審卷官,以後縣令問起來,自己也可以有個交代。

他也轉身快步離去。

........

審捲到了最後一天,長洲的各家酒樓又重新熱鬧起來,很多考完試後回家的士子,在這一天又重新返回了長洲縣。

這次解釋的議論題和對策題,都是較容易發揮的題型,這使得考生們普遍感覺良好。

每個考生都心懷希望地在長洲縣等候,等待明天發榜一刻的來臨。

範寧沒有再住在秋葉禪寺,而是住在董坤的家。

董坤的大伯便是平江知府董潛,他的父親在朝廷擔任史館編修一職,屬於清水官,沒有什麼實權,但董家卻是平江府的名望大族。

董坤的父輩出了兩個進士,讓董老太爺的後半輩子足足榮耀了十幾年。

但同時也給小輩們帶來巨大的壓力。

“我大伯和我爹爹都是進士,你說我若解試都考不過,家裡人怎麼看我?”

董坤這兩天着實有點寢食不安,剛開始他認爲自己考得不錯,不料昨天卻忽然發現自己在默經題犯了低級錯誤,漏默了幾個字,給他一記沉重的打擊,令他沮喪萬分。

董坤心裡清楚,這次解試競爭之激烈,他很可能要和舉人失之交臂了。

範寧理解他的懊惱,笑着安慰他道:“你才十五歲,你父親可是三十歲才考進士,難道你十五歲想超過你父親。”

“我沒有想超過父親,但至少能考過解試吧!”

“既然沒有想超過父親,那你考過解試又有什麼意義,還不是明年在京城落榜?

我倒覺得如果這次你沒考解試,並不是壞事,給你三年的時間再把基礎好好鞏固一下,你和藺弘一樣,基礎都較弱,如果太早考解試,反而會把基礎忽略了。”

“說得好!”身後傳來一聲誇讚。

範寧回頭,只見身後走來一名四十五六歲的間人,身材高大,皮膚白淨,眉眼和董坤依稀相似,也是一張方臉,但目光更加敏銳。

他穿一件半舊的白色襴袍,腰束革帶,頭戴一頂紗帽,舉手投足間帶着一種從容不迫,給人一種溫爾雅的感覺。

董坤連忙起身,小聲道:“大伯!”

原來這位年男子是平江知府董潛,範寧還是第一次見到他。

他連忙躬身行禮,“晚輩範寧參見董伯父!”

董潛點點頭,溫和地笑道:“你是範寧,我早久聞你的大名了!”

不等範寧開口謙虛,他一擺手,“坐下吧!”

範寧坐了下來。

董坤卻不敢坐,垂手站在一旁。

董潛笑道:“我和歐陽修關係不錯,兩年前他寫信給我,讓我關照關照你,我一直在關注你,其實不需要我的關照,你自己也表現得很出色。”

範寧心凜然,原來這個董知府也知道自己在京城的事情,他迅速瞥了一眼董坤,見他神情自若,並不驚訝伯父的話。

範寧心不由暗暗一嘆,這些官宦子弟個個誠府很深,明明知道自己的底細,卻一直矢口不提。

董潛看出範寧心的感慨,他微微笑道:“你別怪董師弟,是我不准他亂說,還有董家和朱家有聯姻,想必你也不知道。”

這件事範寧倒知道,朱佩告訴了他,由這份聯姻算起來,朱佩還變成了董潛的長輩。

範寧笑了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我不會怪董師弟。”

“範寧,你很大氣,甚至成年人還要睿智冷靜,而且還有一種異於常人的感知,我說得沒錯吧!”

範寧的心頓時怦怦跳了起來,董知府這話什麼意思,難道他知道自己能預知未來?

“我不明白董知府指的是什麼?”

“我說的是押題!”

董潛微微一笑,“你不僅押了縣試題,還居然押了這次解試的對策題,令人驚歎啊!”

範寧心一鬆,原來是指押題,他笑着搖搖頭,“縣試題其實不是押的,是我找到了縣學出題的規律,至於詩題,不瞞董伯父,高縣令和我關係很好,給了我一個端午節的暗示。”

“那解試題呢?你又怎麼解釋?”董潛依舊笑着問道。

“當今天子十分關注民生,在天子影響下,各地官府的解試也會偏向於民生,我發現平江府的解試已經十年未考勸農,所以大膽推測,今年對策題會涉及農業,只能說,僥倖被我猜。”

董潛大笑起來,“天下哪有那麼多僥倖的事情,不如你再僥倖猜猜三年後的解試題?”

不等範寧回答,他便擺擺手笑道:“和你開個玩笑,明天要發榜了,我有一種直覺,明天你一定會在榜。”

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