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西夏滅亡

西夏的支柱鐵鷂子和吐蕃的親衛軍都不復存在了,給宋軍碾成了碎片,可以說,西夏的覆滅已經是鐵板上釘釘的事了,鐵定了。這還需要一個過程,就是拿下興慶府這個西夏的都城。只要拿下了興慶府,西夏就正式滅亡了。

滅亡西夏,奪回河西之地,還西北以安寧,這是每一個宋人都想做的事情,卻是一直沒有成功。直到今天,這一歷史姓的時刻終於到來了,宋軍興奮莫銘,爆發出了驚天的吼聲。

“攻城!攻城!”

“滅亡西夏!”

宋軍的吼聲迥異於以往的吼聲,吼聲中蘊含着無盡的喜悅,聲震長空,吼動河山!

吳驥手中的斬虜刀對着興慶府一揮,仿若驚雷閃電,駭人之極。他好象在變魔術,刀一揮下,只見不計其數的宋軍揮着武器,吼着戰號,潑風般朝城下衝去。

對於宋軍將士們來說,進入西夏的都城,滅亡西夏,那是莫大的榮耀,誰甘落後?是以,這一涌動,比起驚濤駭浪還要有威勢,還要駭人!

城頭上,李秉常把城外的情形看在眼裡,心膽欲裂,一顆心彷彿給一隻無形之手撕裂一般,痛不可擋!

西夏自從李元昊稱帝至今,已經數十年了。雖然地域不大,口衆有限,卻能以小敵大,以區區西北貧窮之地與宋朝周旋數十年,不僅不落下風,還壓着宋朝打了數十年,從宋朝弄到不少好處。

可以說,西夏正在得意時,卻是沒有想到,情勢突然改變,宋軍在吳驥的率領下攻入河西之地,連下數城,此時此刻,更是兵臨城下,把西夏的支柱鐵鷂子給滅了。

沒有了鐵鷂子,西夏拿什麼來抵擋宋軍?西夏已經成了不設防之地,沒有絲毫的自保之力了,宋軍只需要攻進城裡,西夏就完了,徹底覆滅了!

宋軍是不是能夠攻入興慶府,沒有絲毫的懷疑。夏州堅城一座,給吳驥一鼓而下,興慶府的堅固程度比起夏州強不了多少,萬難擋住宋軍的進攻。

“完了!完了!”

西夏的滅亡已經進入倒計時,還是以時辰來計算,不是以天以月以年計,李秉常只覺天旋地轉,腦中嗡嗡直響,再也堅持不住了,仰首一聲長嘆,栽倒在地上,鮮血直噴。

亡國之君的滋味真不好受!

看着李秉常摔倒,董氈也步了他的後塵,仰天一聲長嘆:“本贊普誤矣!誤矣!本贊普本是大宋之臣,大宋待本贊普不簿,本贊普不僅沒有出兵幫助大宋,反而和李秉常聯兵與大宋爲敵,落得今曰下場,這是報應!”

Www ⊕Tтkan ⊕¢ o

“噗!”

嘴一張,一口鮮血噴出來,捂着胸口,臉色蒼白,長嗥一聲:“若是本贊普與大宋聯兵,共討西夏逆賊,斷不至於窮途末路!如今,說甚都晚了!晚了!”

痛苦的閉上眼睛,軟倒在地上,就象死狗一樣。

李秉常和董氈承受不住巨大的打擊,先後摔倒在地上,暈了過去,可把一衆大臣給驚住了。這兩人好歹也是首領,有事他們頂着,如今,他們齊齊暈去,不理事了,他們能不驚麼?

“我們怎生辦?”一衆大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看見的是對方眼中的驚惶,個個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處置。

與宋軍作戰?那是送死!不僅自己要死,還要連累家人送死,實爲不智!

宋軍說了要血洗西夏,那就是血洗了,看看城外堆積如山的屍體就知曉了。

投降?這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問題是宋軍不接受投降,董釗要投降被拒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了。打,打不過,降又沒活路,還真把一衆人給難住了。

正在一衆大臣猶豫之際,一個吐蕃大臣越衆而出,來到董氈面前,一個大腳掌狠狠踩在董氈的肚子上,指着董氈的鼻子,大罵起來:“你個昏君!大吐蕃本是大宋之臣,你這個昏君,爲了一己私利,不顧大吐蕃的安危,與逆賊李秉常聯兵,妄圖與大宋爲敵,你不配再做大吐蕃的贊普!你是大吐蕃的罪人!我把你押送出去,交給王師處置,這是爲大吐蕃的前途着想!爲了子孫後代!”

他口水亂濺,罵得很是來勁,吼得山響,一衆吐蕃大臣聽在耳裡,先是一愣,隨即便是羣起響應了:“是啊!大吐蕃落到今曰這地步,都是你!都是你!是你這罪魁禍首!”

吐蕃大臣一窩蜂似的涌將上來,把董氈反剪着雙手給捆了,準備押送給宋軍。

董氈迷迷糊糊中,給一衆大臣粗暴的動作驚醒,睜開眼一瞧,他竟然給自己的臣子綁了,要拿他去領功,他這份鬱悶勁頭遠非筆墨所能形容,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又暈了過去。

一衆吐蕃大臣還不滿足,把摔倒在地上的李秉常一瞧,眼中放光,象餓狼瞧見羊羔似的,又要衝上來。然而,西夏羣臣卻是閃了出來,攔住他們:“站住!”

“你們竟敢逆王師?”一衆吐蕃大臣扯起了宋軍的旗幟,一副義正詞嚴的樣兒,手按在刀柄上,準備動武了。

“我們的事,我們自己動手!”西夏羣臣纔沒有與他們動武的打算,有西夏大臣把李秉常給捆了個結實。

李秉常給驚醒過來,見自己給捆成了糉子,一衆大臣打量着他,就象在打量仇人似的,往曰裡的恭敬全然不見了,這是背叛,**裸的背叛。

爲君者,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窮途末路!窮途末路之後,還給臣下背叛,這纔是最鬱悶的!

“噗!”

李秉常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又暈了過去。

西夏羣臣和吐蕃大臣想到一塊了,他們想用效忠的對象來恕罪,兩羣人合在一起,押着李秉常和董氈,來到城下,打開城門,就要出城去迎接王師。

然而,他們一打開城門,就見宋軍好象潮水一般涌了進來,他們就象海浪中的一葉孤舟,隨時可能覆沒。

此時的宋軍極度亢奮,一衝進城裡,就高聲吼叫起來:“興慶府拿下了!興慶府拿下了!”

興慶府是西夏的都城,拿下興慶府,那是何等的讓人激動,宋軍的吼聲響徹雲霄,震得地皮都在顫抖。

然而,這吼聲並沒有持續多久,緊接着,就是更大更響亮,更加喜悅的吼聲響起,取代了適才的吼聲。

“西夏滅亡了!”

“西夏滅亡了!”

西夏的軍隊損失殆盡,只餘興慶府還沒有給拿下,要不然的話,宋軍早就宣佈西夏滅亡了。直到此刻,宋軍衝進城裡,西夏的都城興慶府就給宋朝拿下了,西夏的覆滅成爲事實。

此時此刻,巨大的喜悅衝擊着宋軍將士們,這是數代人努力的結果,在他們這一代實現,這是莫大的喜悅!

更讓他們無比自豪的是,他們親身參與了這一歷史進程,是他們用熱血、用生命拼搏出來的,這種自豪感,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來讚譽,也不及其萬分之一!

“西夏滅亡了!”

“西夏滅亡了!”

二十萬宋軍的歡呼聲響徹天地,直達九霄,震動蒼穹。

“西夏滅亡了!西夏滅亡了!”

吳驥一遍又一遍的唸叨着,眼裡的淚水滾來滾去,再也忍不住,涌了出來,順着臉頰沾溼了衣衫。

作爲現代人,他深知宋朝的積弱到了哪種程度,宋朝是中國古代亡王朝中唯一一個亡於異族之手的王朝!

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亡於異族的王國有之,但一個王朝亡於異族者,只有宋朝。

北宋先是被女真滅了,南宋又給蒙古人滅了,這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上最爲沉重的一頁,讓無數後人嘆息,吳驥也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吳驥的推動下,宋朝正在改寫歷史,不僅大破遼國,收復燕雲之地,更是滅了西夏,宋朝正在一步步走向強大!

照這種勢頭髮展下去,宋朝會成爲一個非常強盛的王朝,不再是歷史上那般亡於異族之手的王朝。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自己,都是自己一手推動的,還有比這更讓人自豪的麼?

周威、韓方、李明初、皇甫嵩、齊大保、种師道、姚友仲他們也是激動得流下了熱淚!他們馳騁於疆場之上,拋頭顱,灑熱血,還不是就爲了給宋朝打出一個美好的前程?還不就是爲了此時此刻?

他們爲一股巨大的幸福感所包圍,幸福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西夏之亡已經夠讓人歡喜的是,然而,遠遠不夠,因爲還有一喜。

“吐蕃滅亡了!”

“吐蕃滅亡了!”

雖然這是在河西之地,並不是在吐蕃的地方,不過,吐蕃的精銳損失殆盡,能上戰場的軍士全部死掉,吐蕃儘管擁有高山密林,擁有險要的地勢,卻是再也不能阻擋宋軍前進的步伐了,吐蕃的滅亡已經是鐵板上釘釘了,不會有任何意外。

提前宣佈吐蕃滅亡,也沒什麼,那是必然會成爲現實的。

一戰而滅兩國,那是何等的讓人激動!

古往今來,一戰兩滅兩國的事,並非沒有,只是能有多少呢?

這是天大的喜事,喜上加喜,宋軍將士們歡喜無已,相擁在一起,相互捶打着,流着熱淚,卻是在笑,笑得非常燦爛!

“西夏滅亡了!”

“吐蕃滅亡了!”

河西之地,一遍又一遍的響徹這驚天的吼聲,直達雲霄,無盡的喜悅傳遍天下!

(未完待續)

第78章 緊鑼密鼓第1章 雄心萬丈第75章 王韶說宋神宗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五)第39章 耶律洪基第52章 火炮第24章 再接再勵第1章 聲名鵲起第4章 天子門生第65章 轟傳天下第9章 登徒子第8章 耶律洪基的決斷第23章 當頭兒了第27章 傳說中的軍隊第67章 太祖誓碑第10章 組建騎兵(下)第25章 大唐遺民第109章 燕雲光復(七)第29章 回易第65章 危急關頭第68章 西夏的謀劃(下)第2章 宋神宗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九)第4章 重續輝煌(上)第10章 吳驥練兵(上)第59章 惡戰(上)第23章 當頭兒了第14章 會師河西(上)第70章 裡應外合第91章 新年賀禮第52章 雄州激戰(下)第15章 大唐遺風第4章 重續輝煌(上)第31章 放馬過來第20章 吳氏軍工(下)第一o七章 幽州光復二第26章 凱旋而歸第65章 轟傳天下第6章 兵臨城下第103章 驚天大戰(一)第109章 燕雲光復(五)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52章 雄州激戰(上)第1章 雄心萬丈第33章 還有誰不服?第63章 勝利班師第35章 流風盜現第77章 你,可以滾了第40章 解救,開始!第8章 妙計破城第33章 自投羅網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三)第22章 一鳴驚人第29章 響亮的耳光第24章 霹靂彈第48章 朕準了!第17章 走出山坳第105章 伏屍千里(一)第50章 血戰!血戰!第109章 燕雲光復(三)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六)第62章 天大的勝利第18章 刁難第46章 火器之威第2章 英雄之路第2章 家徒四壁第23章 狼狽爲奸(下)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一)第55章 秋風起,大軍動第53章 驚天大爆炸第34章 西夏滅亡第8章 耶律洪基的決斷第28章 留一手第101 巔峰對決(續)第29章 打上門來第2章 勝利的滋味第32章 震懾第11章 獵熊(上)第109章 燕雲光復(十一)第70章 曹太后第41章 山雨欲來第109章 燕雲光復(九)第5章 肅清朝堂(下)第43章 大軍壓境第37章 萬分危急第34章 認罪第30章 進軍興慶府第一o七章 幽州光復四第38章 殺無赦第8章 耶律洪基的決斷第84章 大舉進軍第8章 第一件武器第24章 霹靂彈第40章 契丹末日第26章 凱旋而歸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一)第16章 流風大盜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一)第5章 肅清朝堂(上)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