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重續輝煌(下)

蔡京,變法的得力干將,雖然不如核心王安石重要,卻也是變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以其聰明過人,精明幹煉著稱。

尤其是上次傳來陝州戰敗的消息,韓琦力主出兵陝州,挽救敗局。蔡京卻是提出從燕雲之地出兵解救陝州危機,高屋建瓴,讓人讚歎。

今天,在羣臣閉口無言之際,蔡京又要上奏,他會不會再來一個力沮韓琦之事呢?熟悉上次事情的大臣不由得很是驚訝。

“哦!”宋神宗眼裡掠過一抹詫異之色,略帶驚訝的打量着蔡京,笑道:“蔡京,你說!”

蔡京應一聲,略一沉思,道:“官家,臣以爲,燕雲之地收復之後,不僅僅在於安撫治理,還要高瞻遠矚,做好更深遠的準備。”

他這話一來就如驚雷閃電,讓人震驚,一衆大臣個個瞪大了眼睛,驚奇無已。

“蔡京,你休要胡說!”韓琦對蔡京很是不爽,若不是蔡京力沮他,上次他就提兵去了陝州。

“是呀!”不少大臣附和:“燕雲之地收回之後,除了安撫治理之外,還能有甚麼呢?”

王安石眉頭一挑,眼中光芒一閃,若有所悟。打量着蔡京,眼裡閃過一抹讚賞之色。

司馬光眉頭挑了挑,有些迷惑,打量着蔡京,很是不解。

宋神宗嘴角掠過一抹笑容,再打量一眼司馬光,把司馬光迷惑的樣兒看在眼裡,輕輕搖了搖頭。他的動作很輕微,無人察覺。

蔡京卻是沒有理睬韓琦的喝斥,而是接着往下剖析,道:“燕雲之地於大宋極爲重要,自古以來,就是抵擋北方遊牧民族的要地。春秋戰國之時,七國爭霸,唯有燕國不參與中原逐鹿,非不願也,不能耳。那時節,北方的胡人、匈奴不住寇邊,燕國不得不集中兵力與胡虜交戰。由是而有秦開擊胡!”

蔡京博古通今的人物,並沒有直接解說,而是引用歷史,以史爲鏡:“秦始皇掃滅六國,一統華夏之後,命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出擊河套之地,大破匈奴。頭曼單于大敗,不得不遠遁漠北,休養生息,舔好傷口,養得兵強馬壯了,趁着秦末大亂,在冒頓的率領下捲土重來,爲禍百年,直到漢武擊破匈奴爲止。”

蒙恬在河套大破匈奴,給秦朝解決匈奴問題提供了一次契機。若是秦朝集中兵力,長驅直入,追入漠北,象漢武帝發動的漠北決戰一樣,不給匈奴休養生息的時間,就不會有匈奴在冒頓的率領下捲土重來,就不會有匈奴壓着漢朝打了數十上百年之事。

可惜的是,秦始皇英年早逝,秦朝滅亡,給了匈奴天賜良機。

這些大臣熟讀歷史,對這番說法不會有異議,不住點頭,大爲贊同。只是,他們不明白,蔡京會如何往下說。

就在羣臣迷惑之際,只聽蔡京接着道:“到了前朝,突厥橫行,頡利可汗曾經一度兵臨渭水,逼使唐太宗訂立城下之盟。唐太宗引爲奇恥大辱,準備報仇雪恨,在燕雲之地集結了大量的軍械、糧草、軍隊。時機一成熟,李靖率領唐軍大舉北進,李靖親率三千勇士,直奔陰山,一舉襲破頡利的老巢,這纔有頡利被活捉,突厥被滅的壯舉!”

這是前朝往事,大臣們都知曉此事。雖然過去兩百多年了,再度聽來,仍是讓他們熱血澎湃,振奮異常。

“由此可見,燕雲之地是華夏的鎖鑰!”

蔡京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聲調轉高,有些尖細刺耳了,道:“若無燕雲之地,則無漢武擊破匈奴的盛事!若無燕雲之地,則不能有李靖夜襲陰山!如今,燕雲之地收復,若大宋僅僅是治理,僅僅是安撫,讓這裡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安居樂業,家給人足,則誤矣!大謬矣!”

“……”

蔡京以史爲鏡,列舉了歷史上有名的事件,已經暗示了羣臣。話到這份上,若是還不明白蔡京的意思,那就不配出現在這裡,不配列於朝堂之上了,一衆大臣既是震驚,又是慚愧,更有豔慕與妒忌。

“燕雲之地是華夏的鎖鑰!”這結論絕對是正確的,無數的歷史證明了的,誰敢說個不字?誰敢不承認?

“嗯!有理!有理!”宋神宗臉上的笑容更濃了,打量着蔡京的眼神中充滿了讚賞。

王安石凝視着蔡京,重重點頭,欣慰不已,又不住搖頭,嘆息不已:“我身爲丞相,竟然沒有想到這事,慚愧!慚愧!”

司馬光一張嘴張得老大,一臉的震驚之色。蔡京雖然還沒有說出用意,他們都明白了,這風頭又給蔡京搶了。

而且,蔡京這風頭比起適才王安石的風頭更勁,更讓人讚歎。

韓琦打量着蔡京的眼神中掠過一抹怒意,上次,蔡京壞了他的好事,這次蔡京更是搶了所有人的風頭。尤其是他這個以知兵聞名的名將、夙將,竟然沒有洞悉其中的利害,還配稱名將夙將麼?

“蔡京,你說,該當如何?”宋神宗上前幾步,離蔡京更近了,凝視着蔡京,很是期許。

“官家,依臣之見,得燕雲之地,華夏昌!失燕雲之地,華夏衰!”蔡京並沒有直接回答,來了一通高論:“如今,燕雲之地已經回到大宋手裡,大宋當昌大!臣蔡京恭祝官家!”

“恭祝官家!”蔡京的結論是對的,羣臣忙着上賀。

“呵呵!”宋神宗發出一陣暢笑聲,道:“燕雲之地非常重要,那是華夏的鎖鑰!不過,光收回燕雲之地,並不能建功立業,需要得當的措置。蔡京,你能看到這一點,不錯!不錯!你說,該當如何措置?”

結論已經出來了,要如何處置纔是最重要的,要拿出可行的辦法爲纔是爲政之要!

“燕雲之地已經收回了,大宋昌大在即,就是重現前朝氣象也不在話下!”蔡京的聲調有些顫抖,振奮異常,聲調更加尖細了:“大宋進軍遼東,縱橫大漠,破滅西夏,收復西域只是時間問題。有備方能無患,臣請官家下旨,調動軍隊、糧草、軍械前往幽州,派遣良將坐鎮幽州!”

燕雲之地很重要,可是,若無萬全的準備,若是不提前調集軍隊,貯蓄糧草、軍械,不派一員大將坐鎮幽州,燕雲之地也發揮不出作用的。

無論是漢武帝擊破匈奴,還是唐太宗滅突厥,都是從燕雲之地出發的,都是以此爲基,在這裡積蓄了大量的糧草、軍械,調集了大量的軍隊。

正是因爲他們準備充分,一旦時間成熟,大軍就能出動,直撲大漠,這才建立了萬世不朽的功業!

“司馬光,你說蔡京所言對還是不對?”宋神宗打量着司馬光,突然開口問道。

這是真知灼見,誰敢說不對?司馬光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卻是想不透,只得不再想,小心翼翼的道:“官家,蔡大人所言極是有理,臣叩請官家早日經略燕雲之地!”

“是呀!經略燕雲之地已經刻不容緩了。”宋神宗微一點頭,道:“漢武納主父偃之言築朔方,纔有擊破匈奴之事。朕經略燕雲,經略幽州,大宋出兵遼東、進軍大漠、破滅西夏、收復西域指日可待!”

這話振奮異常,高亢雄壯,讓人熱血如沸。

遼東、大漠、河西、西域是中國固有領土,從漢代開始,就併入了版圖,到如今,已經一千多年了。卻是因爲宋朝積弱,不能收回來了,成了境外之地。

如今,宋朝局勢大變,軍威大振,燕雲收復,收復這些失地也就成了刻不容緩之事。不要說去做,光是想想就讓人振奮異常,一衆大臣高昂着頭顱,挺起胸膛,雄壯豪邁,熱血沸騰,彷彿他們馳騁在大漠之上似的。

宋神宗雙拳緊握,雙目中神光暴射,宛若利劍一般,凝視前方。這些失地收回來,宋朝也就恢復了唐朝的強盛,偉業由自己來完成,宋神宗必成聖君,爲後人頌揚讚美。

爲帝如此,夫復何求?

在這一刻,宋神宗是熱血奔涌,恨不得立時下旨發兵,把這些失地收回來。

可是,眼下還不行,還得做好準備。宋神宗長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打量着蔡京,道:“燕雲之事,蔡京首倡其議,去燕雲非蔡京莫屬。蔡京,你可願去燕雲?”

“臣萬死不辭!”這是宋神宗對他的莫大信任,同時,又是無上榮光,蔡京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滿面紅光。

燕雲收回了,去治理這裡的大臣,必是萬衆矚目,前程似錦。宋神宗把這差事派給他,那是對他的莫大信任,已經爲蔡京打開了錦繡前程。

更重要的是,這是無比的榮耀!

“蘇軾,你也去!”宋神宗笑着望向蘇軾:“你既要治理燕雲,還要寫下佳作,成就佳話!”

對蘇軾的才名,宋神宗是萬分賞識的,還真期待蘇軾的佳作。

“謝官家!”蘇軾喜慰不禁,差點放歌了。

“沈括,你也去。你善長工巧之事,此去北方,多與吳氏軍工共事,多造利器。”宋神宗又點了沈括,道:“吳氏軍工造的武器銳利無匹,可是,吳驥軍務纏身,難有時間來打理,你善長此事,多費心。”

略一停頓,道:“大量的軍隊馬上就會調往幽州,王韶訓練大軍需要大量的軍械,這事在吳驥分身乏術之際,非你莫屬!”

宋神宗這次是盡遣能臣良工了,他是下定決心要經營燕雲之地了。

燕雲之地經略得好,重續漢唐輝煌不在話下!

第45章 籌謀第2章 英雄之路第60章 犯大宋者,必誅!第47章 新的開端第4章 吳健第2章 宋神宗第98章 橫掃千軍第11章 痛並快樂着第7章 懸賞第13章 西夏震恐(上)第7章 立威第42章 吳氏採礦法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二)第4章 天子門生第57章 大擄掠(上)第13章 西夏震恐(上)第31章 財源廣進第15章 領賞第9章 前程似錦第41章 作威作福第1章 死去活來第109章 燕雲光復(二)第22章 千古悲歌第4章 重續輝煌(上)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八)第105章 伏屍千里(四)第69章 神兵天降第2章 家徒四壁第58章 血戰不斷(下)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八)第28章 留一手第10章 組建騎兵(中)第24章 霹靂彈第105章 伏屍千里(四)第67章 太祖誓碑第65章 轟傳天下第55章 秋風起,大軍動第12章 開個小竈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三)第8章 耶律洪基的決斷第2章 英雄之路第29章 打回原形第48章 朕準了!第48章 硬仗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四)第97章 叫囂千軍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四)第109章 燕雲光復(三)第67章 唯一的希望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7章 未來之星第47章 新的開端第32章 燕趙男兒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四)第66章 各懷機心第59章 惡戰(中)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二)第58章 血戰不斷(上)第17章 名刀問世第23章 當頭兒了第36章 以戰養戰第2章 家徒四壁第15章 領賞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五)第105章 伏屍千里(三)第15章 演武(中)第63章 勝利班師第37章 滿載而歸第12章 貪心第10章 威震西夏第58章 血戰不斷(上)第109章 燕雲光復(十一)第36章 揚眉吐氣第104章 中計了第17章 名刀問世第109章 燕雲光復(六)第103章 驚天大戰(一)第46章 火器之威第72章 活捉耶律明第91章 新年賀禮第55章 秋風起,大軍動第18章 異族驚懼(上)第96章 首戰告捷第74章 大宋第一勝仗第48章 硬仗第43章 雷霆手段第20章 吳氏軍工(上)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14章 歸信縣第16章 劫歲幣?第4章 天子門生第44章 江山如畫第25章 先輩榮光第44章 定計滅盜第17章 歲幣交接第8章 妙計破城第13章 最好的弓第10章 生財之道第51章 翻身仗第9章 登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