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太祖誓碑

“大宋萬歲!”

“大宋萬歲!”

皇城外,人山人海,百姓在皇城外高呼吶喊,揮着胳膊,使勁的晃着拳頭,盡情的發泄。

上百年來,宋朝給遼國壓着打,敗多勝少,很少有勝仗。象這樣斬首數萬,還是在燕雲之地完成的,就沒有過,要百姓不歡喜都不行。

可以這樣說,這是宋朝自從創建以來,最爲重大的勝利之一了。能與之相比的,興許只有滅南唐,定北漢,平蜀中這些戰績。

宋神宗跑得很快,好象在飛,一臉的興奮之色,邊跑邊晃着拳頭,吼叫着“大宋萬歲”,雖只一人,他的吼聲卻是異常洪亮,遠遠的傳了開去。

“大宋萬歲!”王安石、呂惠卿、呂公著緊跟在後面,也是揮着胳膊,吶喊着,眼裡的淚水不由自主的涌了出來。

這是民族盛事,即使如呂公著這些反對派,在勝利面前也是歡喜無已,在這一刻,他暫時按下了黨爭,有的只是歡欣。

宋神宗出現在皇城上,歡喜達到了頂峰,百姓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大宋萬歲!官家萬歲!”

吼聲一聲接一聲,一浪高過一浪,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吼叫。汴京人口超過百萬,一百多萬人吼起來,那是何等的聲勢,讓人太震憾了。

“大宋萬歲!”

此時的宋神宗晃着拳頭,揮着胳膊,用出吃奶的力氣吼叫起來。此時此刻,宋神宗不是穆穆威嚴的帝王,而是一個熱血澎湃的志士,臉上滿是歡愉之色。

這次勝仗對於宋神宗來說,意義極其重大。之所以意義重大,不是因爲這是勝仗,而是讓他找到了破遼滅西夏,一統華夏的辦法。

宋朝積弱,不能抵抗外敵,給異族壓着打,不能統一天下。爲此,很多人想改變,范仲淹、包拯這些大臣就想改革,只是一直沒有實行。到了宋神宗時期,宋神宗決定改變,富國強兵,破遼滅西夏,完成統一大業。

爲此,他任命王安石爲相,推行新法。而他本人卻是集中精力來處理軍事,改革軍隊,想提高軍隊的戰力。可是,他忙碌多年,卻是收效甚微,一直沒有找到軍隊改革的方向。

直到吳驥率領歸信軍劫了歲幣,以少勝多,以寡擊衆,歸信軍展現出了非凡的戰力,這讓宋神宗看到了希望。這僅僅是希望,能不能大力推行,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一支爲數數千人的軍隊能打,並不一定數萬數十萬軍隊能打。爲此,他決定先組建數萬大軍來試試。

讓他想不到的是,這一試就試出了一個燕雲大捷,斬殺七萬三千多遼軍。

這是明證,證明了吳驥推行的方向是對的,以後完全可以照此來練兵了。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宋朝就會擁有十數萬,數十萬能征善戰的大軍,到那時,破遼國,滅西夏都不是問題了。

這是宋神宗的夢想,此時此刻,宋神宗的激動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大宋萬歲!”汴京百姓在宋神宗的引領下,盡情的吶喊,渲泄他們的喜悅之情。也不知道吼了多少時間,宋神宗的歡喜之情這才稍卻。

宋神宗從皇城上下來,大聲道:“去太廟。”

歷朝歷代都有太廟,那是一個王朝最爲神聖的地方,凡遇重大事情,都要祭告太廟。如此大勝,是該去太廟,王安石他們忙着張羅起來,很快的,就準備好了,禁軍護衛着宋神宗,趕去太廟。

“你們也來!”宋神宗衝王安石他們招手。

去太廟祭告,那是無上榮耀,王安石、呂惠卿、呂公著三人大是歡喜,忙跟上去。

太廟在汴京的東北,四周有磚石砌成的溝渠環繞。一行人來到太廟,禁衛軍和宦官在太廟外等候,宋神宗帶領王安石、呂惠卿、呂公著進入太廟。

太廟的建築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堂,二是室。每室平時分別安放着自宋太祖的高祖父以下,歷代皇帝和皇后的神座。

第一代神主面朝東方,其餘各代神主按所謂“昭”與“穆”的次序,分別面朝南或朝北。遇到大典禮,須將神主擡到堂內,第一代神主居中,其餘各代神主按左“昭”右“穆”的次序分列兩旁,一律面朝南。

每一位神主有一室,供奉神主。神座前有牙牀,上面鋪着紫綾,香爐裡點着香,香氣繚繞,一派肅穆之氣。

王安石他們在宋神宗的帶領下,去各室祭拜,最後來到宋太祖的神位前,祭告:“不肖孫臣頊敬告太祖官家在天之靈:恭惟太祖官家以英武之姿,南征北討,削平僭僞,創業垂統,立大宋萬世不拔之基業。然則契丹橫行,西夏凌侵,大宋一曰不得安寧,百有餘年,臣之大過!幸太祖官家在天之靈佑護,將士用命,大宋之軍八萬入遼境,斬殺遼軍七萬三千餘,擄獲糧草、金銀不可勝數!臣孫頊再告太祖官家在天之靈!”

“咚咚!”

宋神宗使勁叩頭,額頭觸在地上,發出“咚咚”的響聲,額頭上起了青包。可是,他宛若不覺,仍是在拼命叩頭。

王安石三人陪着叩了幾個頭,發現不對勁,忙拉着宋神宗:“官家,快快請起!快請起!”

“你們放開!你們放開!”宋神宗卻是不願起來,大聲道:“自大宋創建以來,就未有如此之大勝,朕要叩頭,謝太祖官家佑護!”

王安石三人哪敢讓他再叩頭,你拉我拽的,好不容易把宋神宗拉起來,只見宋神宗額頭上老大一個青包,都在向外滲血了。

“快傳太醫!”呂公著忙吩咐一句。

“不須!”宋神宗揮手阻止,樂呵呵的道:“這點傷算得了甚?比起將士們浴血拼殺,屁都不是!”

宋神宗竟然爆粗口了,着實讓人想不到,王安石三人不由得瞠目結舌。

“走!隨朕去太祖誓碑。”宋神宗甩甩袖子,大步走在頭裡。

“太祖誓碑!”王安石、呂惠卿、呂公著驚呼出聲。

傳聞宋太祖曾經留下一塊誓碑,卻是沒有人知曉,是宋朝最高機密,只有皇帝才能看到,他們乍聞此言,無不是大驚失色,震憾不已。

“你們要記住,出了太廟,把誓碑之事忘掉!”宋神宗眉頭一挑,以不容置疑的口氣道:“若有半點泄露,朕就滅你們九族。太祖誓碑,除了朕以外,當世還未有人見過,你們要記好了。”

這是對三人莫大的榮耀,無不是歡喜莫銘,連聲領旨。

在宋神宗的引領下,來到太廟一個秘密夾室前。夾室的門上鎖,封閉很嚴,宋神宗命人開鎖,拿起門外一支蠟燭,推門而入。又命王安石取門外的香,插上香案。

香案後有一個銷金黃幔套着的東西,宋神宗同王安石他們行跪拜之禮,揭開黃幔,露出宋太祖當年留下的誓碑。

誓碑約七、八尺高,四尺多闊,上有三行誓詞。第一行寫的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即使犯謀反大逆,止在獄中賜死,不得在鬧市刑戮,不得連坐支屬。”

第二行寫的是:“不得殺大臣、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第三行寫的是:“子孫有渝此誓,天誅地滅。”

打量着誓碑,王安石恍然:“怪不得這麼多年來,官家對司馬光、韓琦、呂公著他們多加優待,不論他們做出何等之事,都沒有殺頭。可惜可恨啊,司馬光打着上書言事的幌子,反對新法,真是老殲巨猾。”

呂公著打量着誓碑,也是恍然大悟:“司馬光一再說,不論有何事,都要上書言事,莫走他途,原來這是護身符。嘿嘿,有了這護身符,我以後就可以放開了膽子說話言事,不會有姓命之憂。”

打量着誓碑,王安石和呂公著的感想各不相同。

就在這時,宋神宗跪了下來,衝誓碑叩頭,道:“太祖官家在上,不肖臣孫頊敬告太祖官家在天之靈,將士用命,入遼境擄掠,斬殺七萬三千餘,成大宋從未有之大勝!此軍用陌刀、霹靂彈、人人騎駿馬,是謂新軍,臣孫頊決心大量組建這樣的新軍。臣孫頊恐朝中大臣守舊反對,致使良機失去,若有以言書爲幌子反對此事者,臣孫不得不殺戮!若有天誅地滅之事,臣孫一力承擔!”

祈禱完,不住衝誓碑叩頭,咚咚有聲。

這聲音聽在耳裡,如同雷霆,王安石大是歡喜,從此以後,反對新法的大臣們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以前,他們可以打着上書言事的幌子竭力反對新法,宋神宗不能殺他們。從此以後,就不同了,宋神宗決心開殺戒了。

呂公著聽在耳裡,如同末曰到來了似的。他剛剛明白原委,準備竭盡所能來反對新法,卻是沒有想到宋神宗說出這樣的話,那是當着他的面在警告他們這些反對派,以後老實點,要是還敢象以前那般說三道四,推三阻四,找着各種各樣的藉口反對新法,反對組建新軍,先得掂量掂量有幾顆腦袋再說。

讓他更加心驚的是,宋神宗站起身,打量着呂公著,道:“呂公著,你把今曰之事向司馬光好好說說。”

也不管呂公著的反應,宋神宗甩甩袖子,揚長而去。留下呂公著,跟木雕泥朔一般站在當地,額頭上的冷汗涔涔而下。

(未完待續)

第101 巔峰對決(續)第96章 首戰告捷第52章 火炮第45章 籌謀第97章 叫囂千軍第54章 妙計守城第94章 兩軍對陣第101章 巔峰對決(續上)第14章 會師河西(上)第69章 神兵天降第64章 耶律洪基的底牌第40章 契丹末日第25章 齊雲社第54章 妙計守城第15章 領賞第56章 血戰歸信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一)第50章 強硬迴應第74章 王韶面君第52章 雄州激戰(上)第73章 雄州大捷第15章 領賞第77章 你,可以滾了第77章 你,可以滾了第31章 放馬過來第2章 勝利的滋味第3章 倉皇而逃第19章 傳承的是雄風第44章 定計滅盜第95章 調戲你第97章 叫囂千軍第18章 斬虜刀第40章 契丹末日第15章 大唐遺風第49章 致命威脅第83章 時間確定第13章 突飛猛進第77章 种師道第1章 聲名鵲起第52章 雄州激戰(下)第20章 奇才!奇才!第25章 齊雲社第76章 宋神宗的誓言第86章 清除、暗殺第81章 何時動手?第38章 殺無赦第11章 獵熊(下)第44章 定計滅盜第81章 何時動手?第17章 河西震動第58章 死亡時刻第95章 調戲你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四)第40章 契丹末日第43章 雷霆手段第10章 組建騎兵(下)第38章 齊雲社首領第59章 奇蹟第67章 唯一的希望第48章 青雲之路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第37章 滿載而歸第36章 遊子歸來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第36章 肩負重任第31章 不服氣?第55章 秋風起,大軍動第7章 未來之星第99章 歸信軍Vs皮室軍第18章 異族驚懼(上)第71章 關門打狗第11章 獵熊(下)第11章 痛並快樂着第46章 大謀劃第12章 陌刀第40章 契丹末日第47章 遲來的援軍第15章 演武(下)第57章 入城者,死!第17章 走出山坳第66章 各懷機心第12章 夏州之戰(上)第14章 會師河西(下)第103章 驚天大戰(二)第29章 打上門來第6章 打壓第一o七章 幽州光復四第15章 演武(下)第61章 王師來了!第6章 這是兵麼?第100章 巔峰對決(中)第14章 正式回易第7章 一鼓而下第109章 燕雲光復(一)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三)第15章 演武(中)第一o七章 幽州光復四第9章 登徒子第28章 留一手第87章 抵達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