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演武(中)

歸信軍的敵人就是遼軍,演武之際,自然要以遼軍爲假想敵。

這次演武一共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防守,一部分是進攻。任何一支軍隊,必須既能防守,還要能進攻,守要守得鐵桶一般,攻要犀利無匹。

“稟吳都指揮,遼狗開始進攻了!”皇甫嵩策馬而來,大聲稟報。這是事先擬好的計劃,眼下沒有遼軍,只能擬份計劃出來。

“全軍準備!”吳驥大聲下令。

歸信軍凝神待敵,沒有絲毫慌『亂』,更沒有鬆懈,人人瞪圓眼睛,打量着前方,只等遼軍進攻。

“咚咚!”驚天動地的戰鼓聲響起,只見鄭太手執鼓槌,正在擂鼓,激勵士氣。

歸信軍的士氣本來就不錯,再有鼓聲響起,這氣勢陡然間大漲,一鼓戰意沖天而起。

“破虜弓,準備!”吳驥騎在馬背上,打量着前方,大聲下令。

一聲令下,一千弩手,手持破虜弓,準備放箭。破虜弓是吳驥設計的利器,將士們早就熟悉了,雖然還沒有殺過敵,想來不會差,這次演武,破虜弓必定會大放異彩。弩手個個凝神靜氣,打量着前方,只要吳驥一聲令下,就會弩矢齊發,殺他個落花流水。

“放!”吳驥大聲下令,一聲吼,宛如雷霆。

“咻咻!”

破空聲大作,三分之一的弩手發機,上千枝弩矢,打破空氣的屏障,對着前方『射』去。

在戰場上,不能讓弩矢有間隙,一定要讓敵人一直處在箭雨的覆蓋之下,要不然的話,就是在給敵人機會。是以,吳驥把一千弩手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發機,一部分準備,一部分裝填,如此一來,就不會有間隙,敵人始終處在弩矢的打擊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古代中國擁有大量的強弩,這是中國古代獨步世界的利器,中國古代軍隊的遠程殺傷力相當可怕,在秦漢隋唐之際更是達到一個驚人的高度。可惜的是,宋朝雖然擁有神臂弓這樣的利器,卻是用不得其法。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浪費戰機。每當臨戰之際,敵人發起衝鋒時,宋軍是不是用神臂弓進行『射』擊,不是靠將領的準確判斷,而是等到敵人衝鋒得差不多了,用神臂弓試『射』一箭,若是一箭能夠穿透敵陣,再用神臂弓進行『射』殺。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浪費戰機,這一試『射』就是一箭的機會,更別說,還要穿透敵陣,這又是多少戰機?

每一種弓弩的使用,都是如此,由此可見宋朝的戰機浪費有多嚴重了。直到和尚原大戰,吳玠發明“輪番迭『射』”,方纔有所改觀。

是以,宋軍打仗,往往是“臨敵不過三四發”,敵人都衝到跟前了,進行短兵相接了。擁有強大的遠程武器,卻不能發揮出威力,要想宋軍打勝仗,太強人所難了。

吳驥當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他的指揮全憑判斷,若是連這距離都判斷不準,只能叫飯桶,浪費糧食的豬。

估『摸』着,敵人衝到三百三十步的距離了,吳驥就下令破虜弓放箭,只見一張矢網出現在空中,密密麻麻的,對着敵人當頭罩下。落下之處,差不多在二百八九十步,正好是破虜弓有效殺傷距離。

若是敵人用騎兵進行衝鋒的話,在三百三十步距離上放箭,等到箭矢撲來,敵人差不多已經衝到二百八九十步了,判斷得很準確。

“放!”吳驥又是一聲令下,放過箭的弩手蹲下身,開始裝填箭矢。第二排的弩手開始放箭。第二排弩手放完箭,他們又蹲下,第三排的弩手接着放箭。第三排的弩手放完箭,開始裝填,第一排的弩手又放箭。

如此這般,周而復始,只見天空中的矢網一張接一張的出現,對着敵人就罩了下去,從不間斷。

一直到敵人衝到弓箭的『射』程範圍,吳驥這才大聲下令:“弓箭,準備!放!”

弩手收了破虜弓,摘下弓,搭上箭,朝前『射』去。同時開弓的還有刀手、陌刀手、騎兵,兩千五百歸信軍全部開弓『射』箭,這箭矢就更加密集了。若是在真正的戰場上,在如此密集的箭雨面前,敵人一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歸信軍人人都要會『射』箭,要會騎馬,要會搏殺,如此距離,正是弓箭的有效範圍,誰也不甘落後,一陣箭雨過去,地上密密麻麻,到處都是箭矢,乍一看去,很是壯觀。

“陌刀手,準備迎敵!”吳驥適時下令,陌刀手收了弓箭,端着陌刀,準備砍殺。

五百陌刀手排成一排,端着陌刀,就象一道刀牆,看上去,很是駭人。陌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象猛虎的利爪,隨時準備出擊。

在陌刀手準備迎敵的時候,其他兵種仍是在放箭,對敵人進行有效殺傷。

看看差不多了,吳驥再次下令:“霹靂彈,準備!”

弓手、刀手、騎步收了弓箭,握着霹靂彈,準備投擲。

“扔!”吳驥一聲令下,只見不計其數的霹靂彈織成一張巨網,對着前面扔去。

“砰!砰!砰!”

一聲接一聲的巨響傳來,一團接一團的火光閃現,沙飛石走,塵土飛揚,好不駭人。

如今使用的霹靂彈,吳驥已經升級了,不再用點火的方式了,而是使了自動擊發裝備,與現代的炸彈沒多大差別。更重要的是,火『藥』的配方已經是使用威力最大的了,這一爆炸,響聲更大,威力更是不得了,等到平靜下來之後,只見地上一個一個的彈坑,密密麻麻的,很是嚇人。

“噝!”

儘管是在演武中,不能有異動,可是,見識了地上的情形,將士們仍是忍不住直抽涼氣。如此威力的霹靂彈發威,那會炸死多少敵人?若是在戰場上,別的不說,光是這輪轟炸,就會讓遼軍傷亡慘重。

“霹靂彈,扔!”

吳驥絲毫不停,接着下令,又是一片霹靂彈扔了出去,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過後,地上又多出了很多彈坑。

“陌刀手,劈!”

吳驥估『摸』着敵人已經衝到近前了,大聲下令,陌刀手手中的陌刀高高舉起,狠狠劈下,就象一道刀牆對着敵人狠狠砸了下去似的。一片耀眼的光芒出現,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五百把陌刀就象一面碩大的鏡子,在反光。

“劈!劈!”

吳驥不停的下令,陌刀手一次次端起陌刀,狠狠劈下,每一次劈下,具有山崩地裂的威勢。若是在戰場上,肯定沒有任何血肉之軀能夠抵擋得住,不論是人是馬,挨着就傷,碰着就亡,絕不會倖存。

而且,在如此密集的陌刀陣面前,他們即使死了,也不會好受,會給劈成碎片。

“騎兵!出擊!”吳驥再次大聲下令。

戰場上,講究配合,要諸兵種協同,不能只有一個兵種。經過破弩弓、弓箭這些遠程利器的殺傷之後,敵人肯定是傷亡不小。再有霹靂彈進行轟炸,敵人的死傷會更高,陌刀出動,已經是最後的戰鬥了。

這時候,就需要騎兵進行配合,用來衝鋒,用來打『亂』敵人的陣腳,給敵人最後一擊。

五百騎兵分成兩路,從左右兩個方向對着敵人後陣衝去,蹄聲如雷,濺起大片大片的煙塵,好象怒龍似的,直『插』敵人後陣,很快就合攏了。

在衝鋒的過程中,騎兵先是用手弩,然後就是弓箭進行『射』殺。進入了近戰範圍,就端着長槍,對着敵人狠狠衝去,五百把長槍,就象五百條毒蛇,閃光的槍尖就象毒蛇的蛇信,欲要擇人而噬。

長槍過後,就是斬虜刀,雖然沒有敵人,將士們仍是按照對敵時的方式進行處置,砍殺起來兇狠異常,每一次舉刀,就會爆發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蹄聲如雷,人喊馬嘶,刀光閃爍,一派戰場肅殺之氣,讓人熱血如沸。

“殺!”

吳驥猛的拔出斬虜刀,對着前方一揮,陌刀手端着陌刀向前邁進,開始了最後的衝殺。

緊接其後的,就是一千弩手,放下破虜弓,揮着斬虜刀,與刀手一道,加入了衝殺。

仗打到這份上,離勝利已經相當的近了,用不着防守了,只需要全力衝殺,給敵人最後一擊便是。兩千五百歸信軍好象下山猛虎似的,漫山遍野的衝殺,氣勢驚天。

望着漫山遍野衝殺的歸信軍,吳驥大是滿意,幾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今日的驗證收效不錯。宋軍不再象以前那樣,只能被動挨打,不能反擊。

以往的宋軍存在幾個缺陷,一是沒有騎兵,不能適時發起反擊,只能被動挨打。一旦敵人進攻不利,可以利用騎兵的快速機動能力,迅速脫離戰鬥,退到安全地帶,重新整頓陣勢。然後,再從從容容的進攻。

這種事情,貫穿整個宋朝,用步兵打敗騎兵的戰例也有,就是不多,更多的是失敗。

現在的歸信軍,有了騎兵,有了陌刀,還有霹靂彈,其反擊非常有力。可以想象得到,若是在戰場上遇到遼軍,不會再象以往那般,只有捱打的份,會抓住一切戰機,進行反擊。

二是宋軍對武器的使用不得其法,沒有發揮出武器的應有威力。這點,宋軍對弓弩的使用就是最好的例證,如今,吳驥已經改變了這一點。

三是宋朝的訓練不得其法,流於觀賞,花架子多,不適於戰爭。經過吳驥的訓練,歸信軍的戰力非常強悍,一旦反攻,將是驚天動地,遼軍難以招架。

第20章 滅西夏之策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三)第11章 獵熊(下)第41章 山雨欲來第2章 宋神宗第43章 大劫特劫第20章 奇才!奇才!第60章 天大的勝利第35章 精兵之路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四)第1章 死去活來第7章 懸賞第48章 青雲之路第99章 歸信軍Vs皮室軍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三)第74章 王韶面君第27章 傳說中的軍隊第5章 災難第9章 登徒子第89章 除夕流血夜(十)第70章 曹太后第31章 不服氣?第29章 打上門來第50章 強硬迴應第64章 驚怒交加第89章 除夕流血夜(七)第34章 認罪第10章 組建騎兵(下)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四)第13章 扔進熊窩第48章 青雲之路第38章 太好了!太好了!第22章 吳驥的條件第57章 大擄掠(下)第27章 傳說中的軍隊第103章 驚天大戰(四)第6章 宋朝的謀劃第25章 大唐遺民第14章 會師河西(下)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九)第8章 耶律洪基的決斷第103章 驚天大戰(二)第106章 戰歌嘹亮(上)第50章 強硬迴應第57章 大擄掠(上)第85章 大幕拉開第12章 開個小竈第74章 王韶面君第55章 司馬光第29章 回易第92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五)第33章 還有誰不服?第75章 王韶說宋神宗第90章 新年新氣象第18章 斬虜刀第93章 瘋狂反撲第73章 相互算計第4章 重續輝煌(下)第33章 絕不同流合污第一o七章 幽州光復四第15章 領賞第32章 燕趙男兒第30章 身膺重任第20章 吳氏軍工(下)第51章 翻身仗第74章 王韶面君第9章 登徒子第27章 傳說中的軍隊第12章 夏州之戰(下)第10章 吳驥練兵(中)第15章 演武(中)第3章 宋神宗的期許第42章 吳氏採礦法第66章 各懷機心第30章 身膺重任第60章 天大的勝利第65章 轟傳天下第75章 王韶說宋神宗第42章 吳氏採礦法第49章 氣貫長虹第15章 大唐遺風第37章 滿載而歸第65章 危急關頭第97章 叫囂千軍第33章 滅西夏之戰(五)第109章 燕雲光復(四)第65章 轟傳天下第16章 劫歲幣?第108章 華夏一家親(二)第96章 首戰告捷第52章 火炮第34章 西夏滅亡第65章 危急關頭第19章 打賭第58章 血戰不斷(上)第34章 認罪第103章 驚天大戰(二)第33章 自投羅網第10章 吳驥練兵(中)第75章 王韶說宋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