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磨戰
拖拖沒有想到他的老夥計北伐軍竟然放棄了他們最擅長的守城戰,而是變守爲攻,直撲呂梁而來,主戰的騎兵師一師留下來保護步兵,韓老根直接就帶着二師用最快的速度撲到了呂梁城下,城門緊閉防禦,韓老根就帶着部隊掃向周邊地區,將小股的敵軍,主要還是以新附軍爲主,盡數消滅,近兩萬騎兵殺氣騰騰的圍着呂梁就轉開了。
拖拖本來還頭疼如何渡過黃河,如果去攻擊北伐軍防禦森嚴的防禦體系,可是沒想到他們竟然送上門來了,而且還是直奔城池而來,拖拖更加不敢輕視,千年古城長安都被北伐軍硬生生的打下來了,何況是呂梁這個小城呢。
拖拖現在實在是太頭疼北伐軍這支以騎兵快速機動,火器隨後支援,步兵步步爲營防禦的做戰軍隊,而且也是最不願意面對這樣的一支軍隊,除非使用數量至勝,別看他帶領着二十萬大軍,足足兩倍於對方,可是拖拖還真就沒什麼信心,畢竟他帶領的部隊是以新附軍爲主。
現在拖拖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後退,把對方步騎協同的做戰拖成兩截,要麼就是求援,用人數的優勢來壓垮他們,可是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對拖拖造成很嚴重的打擊。
現在新皇登基,爲了取勝穩定皇權而把他放了出來,帶領二十萬大軍迎戰北伐軍,需要一場勝仗來穩固自己的權勢,而且他手上的五萬蒙古大軍還都是最精銳的部隊,但是那十五萬新附軍戰鬥力卻不怎麼樣。
如果後退的話,在朝爭當中,只怕他拖拖又要成爲被攻擊的目標,蒙古人朝爭起來,更加的血腥,連什麼道義之類的都不要了,如果求援的話,卻又抽調不出更多的部隊來,而且北伐軍的騎兵機動起來,絲毫不比他們蒙古人差,各方面的援軍前來,只怕容易被各個擊破,甚至有可能造成整個山西一帶都成爲北伐軍的囊中之物。
拖拖也不愧是一代人傑,斷然舍掉了呂梁,率大軍後退,五萬蒙古騎兵斷後,大軍退守太原,太原乃兵家必爭之地,甚至可與長安齊名,城牆高大,更加適合防守,拖拖意圖在攻防之間,拖垮北伐軍,甚至在攻防之間,在外面再組織一支軍隊,進行內外夾攻。
而且退守太原還有更大的好處,就是拉長了北伐軍的補給線,補給線一長,自然就容易受到攻擊,一旦北伐軍的補給供不上,那麼拖拖就有大把的機會可以反撲了。
真要是論起補給來,雙方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面上,蒙古人是統治佔領者,而且習慣掠奪,根本就不用考慮什麼補給,但是北伐軍就一樣了,扛的就是保護華夏的大旗,根本就不可能縱兵行搶掠之事,在後勤上只能完全依靠後方。
呂梁山一帶,地形比較複雜,大部隊若是要強行追擊的話,必然會出現在步騎脫節的現象,拖拖哪裡能想到孫陽竟然會這般容易滿足,他們前腳一走,後腳一頭就扎進了呂梁城,竟然不再追擊,而是把呂梁當成了西北自治區的東部緩衝地帶。
大部隊雖然不再追擊,但是騎兵二師和遊騎兵卻撒了出去,無論是騎兵二師還是強悍的遊騎兵,都是機動速度快,擅於打游擊的快速反應部隊,部隊追擊之時,一分再分,最後騎兵二師竟然分成了以團爲單位,圍着太原城殺開了,太原城難打,索性就不打,只把對方的大軍監視得死死的,然後縱兵以太原爲中心的方圓幾百裡內開始衝殺。
北伐軍的黑狼軍風範再一次拿了出來,雖然此處已經是原地區,但是四散的騎兵只要逮到蒙古人就殺,逮到新附軍就宰,刀下一個活口不留。
追擊部隊若是少於一千,以團爲單位的二師騎兵就是一通衝殺,現在他們自給自足,再加上大宋方面的支援,手下的北伐軍已經非昔日吳下阿蒙,能飽了喝足了,一個個憋着一股子勁呢,壯碩的漢人騎兵比毫不比那些蒙古人差,甚至他們手持輕弩,在射程上甚至還要優於手持羚角弓的蒙古騎兵。
隨着北伐軍的騎兵一師也被派了出去,四萬大軍圍着太原城展開了磨盤戰術,一圈圈的把外圍敵人清理着,逼得拖拖一夜之間白了大半的頭髮。
要說北伐軍強大吧,軍隊也不多,可是說他不強大吧,卻像刺蝟一樣打都沒法打,新附軍用來攻城守城打消耗戰還行,若是追擊戰的話,還得是他手底下的蒙古精銳,可是兩個騎兵師跟五萬蒙古精銳也有得一拼,就怕他們不進行正面決戰。
一向都是蒙古軍使用拖死戰術,仗着高機動拖垮敵人,可是現在一下子就變過了,變成了北伐軍的兩個騎兵師拖拽着蒙古軍隊四處亂轉,一不小心就要被咬上一口,甚至拖拖嚴令不得向西追擊,因爲他怕一不小心,對方就把他手上的拳頭軍隊拖到了對方的步兵方陣當中,炮轟騎兵刀砍,把他這五萬大軍給打殘了。
孫陽帶領北伐軍迎敵,不怕攻守戰,就怕四面臨敵,而行動不例的重裝步兵直接就駐守在呂梁,一邊尋找着戰機,一邊等着後方大量的輜重被運送上來。
這是北伐軍自五十九騎出漠北以來,打得最爲怪異的一仗了,其它蒙古大小勢力,見新皇登基,這新皇登擊可不像脫花木那樣有威嚴,所以除了中央勢力之外,其它各地方勢力幾乎都處於看熱鬧的狀態下,權力使人迷失,而蒙古人又不懂得什麼叫做中央集權,仍然處於部落式的鬆散管理,雖然打下來的廣大的土地都是大元,但實際上卻有着大大小小上百個勢力共同統治着,當中央強勢的時候,完全可以令行禁止,讓蒙古人的戰鬥力大增。
可是中央一旦處於弱勢,方方面面的表現可就值得深思了,特別是黃金家族的直系成員,皇帝好啊,誰不想當皇帝,誰都在尋找着機會,而北伐軍也正是在這種環境當中,一步步的掙扎求存,纔算是如履薄冰的走到今天這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