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老家的變化

陳一鳴冷笑一聲:“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林曉光懶得理會他的嘲諷,他們之間,關係好的只差同穿一條褲子了,隔一年半載不聯繫也不會生疏。

“我有個老鄉,叫雷猛,他今年高中畢業了,家裡是供銷系統的,現在進不去,整天無所事事,你不是東廣的嗎?我想讓他來深鎮特區,進關要邊防證,你給他辦一個。”

“喂喂喂?”陳一鳴不樂意了。

“你當邊防系統是我家開的?我是莞東的,深鎮特區以前是寶安縣,歸惠陽地區管,不歸莞東管,我家在那沒關係。”

“反正我只能求你,別人我也不認識,就麻煩你了。”

“靠,你這孫子。”陳一鳴無奈:“等一下,你先說說他的情況,不說清楚我怎麼找人給你辦?他現在無業嗎?要是有個職工身份,先去邊防系統申請,我這邊纔好找人操作。”

林曉光想了想,問:“大隊集體企業,行嗎?”

“靠!算了算了,有名氣嗎?沒名氣的話那還是算了,你另想辦法吧。”

“有名氣,當然有名氣,我老家南窯大隊的隊辦集體企業,去年暑假就出了大風頭,在全國人民面前露面了,冬天的時候上了人民日報,產值突破五十萬,你知道的,現在是西陝省內的明星企業,全國人民都知道。”

“也行吧,我試試,等我的消息。”說着,陳一鳴便掛了電話。

林曉光沒說謊。

去年一整年,制磚機、制煤機、制球機,養豬場、養魚場、塑料大棚,五樣下來,南窯大隊大發展,十月底,大隊四百個勞動力就不夠用了,老人都上了,可還是不夠。

最終,嚴東明取得上級領導的支持,成功把隔壁三個大隊合併。

去年十一月初合併的,到今年開春,人手又不足,又合併一次,這一次合併五個大隊,真個雲臺公社才二十個大隊,轉眼便剩下一半。

嚴東明他這個大隊書記當得,跟公社書記沒什麼區別,就是管轄範圍小了點。

不夠產值方面,一點都不遜色。

之前玩三種手工業,制磚、制煤、制玻璃球,搞兩個養殖業,養豬、養魚,還有兩個種植業,種小麥和蔬菜,一年下來產值突破五十萬。

這裡是產值,不是淨利潤。

淨利潤比較低,因爲買了不少固定資產,比如拖拉機、收割機、卡車之類的車輛,還有一些其他機器,花了不少錢。

到去年寒假,玻璃球的生意銷售大幅度下降,他又聯繫葉文東開始搞青少年盜版書籍,也就是港臺武俠和言情小說,買了不少印刷機,到今年暑假放假前,產值終於突破一百萬人民幣。

如今的南窯大隊,不缺人也不缺錢,嚴東明一個大隊書記,當得比升任公社書記常建平都闊氣。

想到南窯大隊,林曉光想着,也給嚴東明打一個電話。

電話接通,兩人聊了幾句,嚴東明壓抑着心底的自豪,說道:“小光,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要去公社了。”

“去公社,你去公社幹嘛?這麼小的事情,用得着跟我說?”林曉光樂了。

“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我要當幹部了,以前是大隊書記,不入流的,現在入流了,去公社幹排名第一的副主任,協助常書記管理公社各項工作。”

林曉光一怔。

嚴東明當大隊書記前,是插隊知青,他的戶籍,自始至終都在常安縣裡,後來經過全大隊村民選舉,才當了大隊支書,才入了黨,但他不是國家幹部,不吃國家財政飯。

這樣的人,根本不在公務員體系之內,眼下,卻直接去鄉鎮當官,當鎮長或鄉長,經此與鎮書記或鄉書記下的第一人,也是神奇。

“怎麼回事?”林曉光很疑惑。

“不止是我,縣裡的李季成副主任,也得到了提拔,現在轉正了,是縣書記,前幾天才提拔的,哦,對了,小光,你爸也提了,比我早幾天,現在是燕塔區分局書記。”

嚴東明的話,讓林曉光小吃一驚。

韋達作爲書記不好表態,李季成卻是支持農村改革的,眼下提拔,有些突然,但細細想來,聯繫眼下上層態度,不言而喻,這並沒有多意外。

至於林爸出任分局局長一職,說起來還真點快。

畢竟今年三月份,長安市行政區劃再次變動,五區一縣,其中郊區一分爲三,變爲霸橋、衛央、燕塔,同時他所在的郊區分局,也一分爲三,他調到燕塔分局,擔任副局長,小進一步。

沒想到才半年時間,竟然直接轉正。

“有空回家看看吧。”這樣想着,他便笑着道:“東明哥,恭喜你了,你這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瞭。”

嚴東明嘆口氣:“新官上任,我這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下手啊,管一個公社,可比管一個大隊難多了,南窯大隊還好,其他十個大隊,要多艱苦有多艱苦,你不知道,我上任幾天,頭髮都白了。”

林曉光笑笑:“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你應該早有準備纔是。”

“話是這麼說,但是真的太難了。”嚴東明很頭痛,他忽然心中一動,試探道:“我知道你腦瓜子聰明,要不你幫我出個主意?”

“主意也不是沒有,主要看你敢不敢幹?”

“說來聽聽!”嚴東明感興趣了。

“很簡單,南窯大隊吞併其他的十個大隊,或者,雲臺公社把所有的大隊全部整合,然後發展集體工業,就看你敢不敢幹?”

嚴東明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他笑笑:“不說這個事了,中央設立深鎮特區,你知道吧?”

“知道,和我們有關係嗎?”

“最近一年內,很多農村都自發實行改革,包產到組,你都有看到吧?而且,中央的態度越來越明朗,包產到戶很可能會在全國實行,南窯大隊必須做好準備。”

“做什麼準備?”

“包產到戶,我們不去參與,地一旦分下來,再收回去可就難了,趁着還沒分給家家戶戶,還能實行集體式的機械化農業,這方面大隊先別急,現在要做的是另一件事。”

“什麼事?”

“不管是包產到組,還是包產到戶,農業小型化是必然趨勢,以前集體農業時代,農用機械都比較大,不適合小門小戶用,現在你可以去找韋立夫他們,設計一些小型農機,比如旋耕機、收割機,還有小型的拖拉機,三輪車等等……”

“接下來,南窯大隊,能否從手工業、低端製造業,轉變爲機械工業,就看這一步了。”林曉光目光堅定。

“好,我知道了,先去研究一下。”

“另外的話,我現在在香江華閏,你去找雷猛,我有事叫他做,具體怎麼做,他知道,你轉達一下就可以了。”

“好。”

……

第五十二章:白樺林第一七六章:你選誰?第十六章:燕園與清華園第三二一章:淡泊名利的勞拉第三五七章:幕後主使第二九八章:你怎麼來了?第八十章:發展下線第三三四章:捷報頻傳第一一四章:持續震驚!第二十二章:春夢了無痕第十四章: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第一八九章:青年幹部儲備計劃第三一七章:你與我道有緣第二五一章:來日方長第三七一章:趙漢青之死第八十七章:秦嶺笑笑生第二五三章:我想離職第三五八章:田忌賽馬第三四四章:銀都機構第一二九章:華閏萬家計劃書第二五五章:思明裝潢第三四四章:銀都機構第二十六章:不是廢物傅安慶第四十七章:洛陽紙貴第一一一章:合作愉快第二七七章:一千五百萬港元第二四九章:相逢一笑泯恩仇第三一九章:我懷孕了第一六九章:不幸的人第二四七章:我對你不感興趣第二五二章:沒錢了第一六六章:中行信貸業務第二九八章:你怎麼來了?第一三四章:入鄉隨俗取外名第三〇〇章:真的不騙你第一九五章:除夕夜第一一九章:採訪和見報第一一三章:南窯大隊大豐收第一二八章:香江華閏第二十九章:江湖唯有英雄志第五十一章:那座城那個人第二三四章:千萬別犯錯誤第四十一章:和好如初第三十四章:期終考試第一三五章:老家的變化第六十六章:愛咋咋地第三四一章:五險一金第八十二章:第一次經理級會議第一一五章:你這個小同志啊!第二四七章:我對你不感興趣第一二七章:逼婚?第二九九章:火星撞地球第三三五章:震驚的張淑華第二〇〇章:家和萬事興第二八八章:苦中作樂第一七一章:調研第九章: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八十九章:四十號人打羣架第五十七章:出版《英雄志》?第五十六章:《青年文摘》聯合編委會第三三〇章:中秋日第二五二章:沒錢了第一章:1977年高考第四十五章:欺人太甚!第一七五章:我要的不是這個第二二四章:契機第三五一章:好久不見,甚是想念第一五八章:廣告和促銷第八十七章:秦嶺笑笑生第一五七章:開業大吉兩點了,明天晚上再把少的一章給補上第三十七章:我牙疼!!!第一百章:以後你就是我的親哥第三十七章:我牙疼!!!第三二八章:合縱連橫第十二章:天助自助者第五十三章:故都的秋第二章:考得怎麼樣?第三六四章:求上得中第六十一章:僑匯券第三二七章:屋邨的百萬富翁第十三章: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第二三三章:互相交叉持股?第三一九章:我懷孕了第九十九章:六萬七千多塊第一一七章:制球機和玻璃球第一七二章:一九八一第二六四章:請喝茶第八十九章:四十號人打羣架第二四四章:我心永恆第二三八章:港大學生會第三三一章:膽大包天第二五五章:思明裝潢第二章:考得怎麼樣?第六十九章:搞事情!!!第三一六章:勘破虛妄第八十一章:個體戶還是辦公司?第八十四章:改革和擴張第二三一章: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