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扶持人選有着自己評判的一套標準,出於國家理念蘇聯必須尋找共產黨,再不行至少也是進步勢力偏左的代表,但通常情況下這種扶持都是不成功的。遠遠比不上美國那種葷腥不忌的扶持,這個原因謝洛夫曾經想了很久,發現當今活下來強大的共產主義勢力都存在一個共同點,他們見過血……
把這些進步理想傳播出去放任不管,最終的結果就是這些擁有進步思想的人被殺的一乾二淨,這種情況距離蘇聯越遠的地方表現的越明顯。西歐的共產黨在蘇聯眼皮底下不會遭到鎮壓,頂多會遭到限制,經濟越好的國家爲了表現自己的寬容,越會做這種表面工作。但除了西歐就不同了,連中國眼皮子底下的越南共產黨都面臨被抓住槍斃的風險,更別提中東、南美那種地方。
所以只教會這些進步青年如何爭取平等是行不通的,從剛開始就必須讓他們明白,共產主義只有在戰鬥中才能浴火重生,這一點共產黨宣言已經說的很清楚,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蕩。爲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
爲了不讓這些蘇聯的學生變成土地肥料,所以必須交給他們如何武裝保護自己,敵強我弱的時候學會隱蔽蟄伏,有條件的情況下就要消滅自己的對手。簡單來說就是潛伏和肅反,這兩點恰好克格勃都會,謝洛夫把克格勃壓箱底的東西都教了出去,爲的就是不要讓歷史上社會主義運動屢次送人頭的情況發生太多。
“我們的優勢在於,蘇丹這個國家資本主義勢力不是很強大,不過是一些不太成氣候的對手,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勢力,比如那些阿訇。這點我們可以留着以後在解決,但第一批被幹掉的勢力當中,必須有資本家,明白麼?同志們!”謝洛夫回過頭來看着自己的部下們斬釘截鐵的喊道,“在政變之後一刻都不能停留,把所有上的了檯面的蘇丹資本家全部斬殺。”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收集那些蘇丹資本家情報,誰是敵人誰是可以拉攏的,不過我認爲不需要進行拉攏動作,除非對方有搞亂蘇丹的資本。就這樣,開始吧!”克格勃主席的話談不上震耳欲聾,也不是多麼高深的理論,完全就是一些大實話,用最簡單明瞭的白話告訴這些肅反工作者,如何殺人,最開始先殺誰?
距離大清洗已經過去快三十年,這種討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從當上克格勃主席之後,謝洛夫這種兩面派的說話和思維表現的越加明顯,在解決蘇聯國內的問題時候,這些話他絕口不提,連下發各類文件的時候都一定要加上對相關部門的配合,或者是在某某黨委的領導下,儘量收斂着克格勃的戾氣,一旦克格勃哪個出現越權的動作,通常謝洛夫都會馬上登門解釋。
這種態度僅限於國內,一旦涉及到國外的事情,謝洛夫的態度立刻就會變折返跑,充分的表明了什麼叫,把有問題的人民解決掉。清洗、整肅、肅反這是他提到最多的詞彙,在談到除了社會主義陣營之外的任何國家,例如蘇丹、伊拉克、印尼都是這套理論。能殺人就絕對不講理論,因爲沒有必要,完全可以對剩下的人講理,因爲反對者都已經死光了。
“立刻讓蘇丹大使館收集一下阿布德將軍的行程,或者說我們可以讓某個國家對阿布德將軍提出邀請?”伊特瓦索夫放下了手中的鋼筆,提出了一個看起來很美好的設想。政變這種東西當然是越順利越好,最好波瀾不驚就成功了。
可惜沒有這麼一個國家,如果是社會主義國家提出訪問邀請,蘇丹在政變的話意圖太明顯,傻子都知道蘇聯策劃了這次政變。雖然的確是這樣,但怎麼也掩飾一二。
理想的狀態當然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對阿布德將軍提出邀請訪問,但克格勃找不到合適的人員,印度麼?不行,謝洛夫必須考慮到印度共產黨的生存問題。這盤和美國下的圍棋,每一個棋子都非常重要,一顆都不能浪費。
“那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主席,挑動什麼樣的勢力發起對阿布德將軍的反對呢?”薩哈托夫斯基第一副主席問道,“有實力的當然是資本家和宗教勢力,如果不用這些人,我們動用士兵直接政變會不會招來世界輿論的懷疑?”
“資本家?阿訇?資本家會爲了理想投入反對軍政府的行列中?他們如果有那個本事,就不是資本家了,還有那些宗教人士,這兩種人拽下來一根頭髮都是空的,想把他們當槍使,這個難度可太大了!”謝洛夫接連否決了用這兩種人做文章的想法,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最容易被利用的羣體,從來都是學生,只有他們腦子一熱纔可以直接衝上街頭抗議……”
縱觀歷史,學生髮起的抗議運動多的數不勝數,最近的事件就是歷史上比較知名的五月風暴,學生是最容易衝動的羣體。他們自認爲是天之驕子,在沒有步入社會之前有着自己的傲氣,但社會上一些壓力不是學校的院牆就能屏蔽住的,大學生羣體或多或少的都能感覺到,所以在這種傲氣和焦慮的綜合作用之下,學生羣體往往容易被煽動起來。
學生是容易被煽動的,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學生只是一隻完美的槍,但沒有子彈就開不了,子彈就是其他勢力的默認,所以往往學生只能起到首先行動的作用,失敗了被其他代表推出來犧牲,成功了其他勢力自然親自上陣,讓學生羣體回到自己應該在的位置上。總之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分蛋糕的時候都沒有學生羣體。
謝洛夫不擔心資本家還是阿訇那些人,在非洲軍隊就是天,只要軍方團結一致誰都翻不了天,就連旁邊的埃及都是如此何況蘇丹?蘇丹的有數的不到一百輛t54坦克,和剛送過去的直升機陸航一樣,都在蘇聯的學生們手中。加上空軍的一部分兵力,可以說蘇丹只要稍微有一點技術含量的兵種都被蘇聯用金錢開道,把自己需要的人推到了指揮官的崗位上,這種情況下他是在想不出來爲什麼會失敗?
除非有一個強國親自下場,但這怎麼可能,如果是伊拉克出了問題美國可能會放棄東南亞過來干涉,一個孤立的蘇丹還沒有這個價值,因爲東南亞崩盤比蘇丹的影響大的多。
“好,沒有問題了,那麼計劃就定下來,以蘇丹的歸屬來作爲我們對中央情報局的迴應,這是我們首次進行在非洲的試探性進攻,結果關係着我們大方向的攻勢,同志們,努力吧!”謝洛夫在最後的計劃書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在他之後,第一副主席薩哈托夫斯基和第一副主席伊特瓦索夫緊跟着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從現在開始,政變計劃書已經生效了。
“蘇丹大使館的同志們,利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做輿論準備,喀土穆的學生羣體是重點關注對象,以內戰作爲輿論突破點!”蘇聯駐喀土穆的大使館在深夜收到了盧比楊卡的電報,以及加密的行動計劃和散佈言論的注意事項。
蘇丹有潛力但現在遠遠稱不上是強大,蘇聯和蘇丹的實力對比,簡直就是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差距,蘇聯的坦克數量比蘇丹的現役軍人還多,不論是國力還是軍力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哪怕這些和政變沒什麼關係,可有一點是有關係的,那就是蘇聯有用壓倒性的信息技術優勢,只要想的話,蘇聯就可以讓人民聽到想聽到的信息。
利用信息技術對所在國進行欺騙,最後達成隱蔽進攻的目的,蘇聯在六十年代之後,分別在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做到過兩次,都在開始時候達成了突然進攻的目的。蘇丹固然距離蘇聯比那兩個國家要遠,但從國力和科技上也和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不能比。
從現在開始,對蘇丹的政變計劃正式啓動,對外情報司和英屬非洲司接到了總部的命令,抽調力量把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蘇丹身上,啓動在蘇丹合作的線人開始造勢,醞釀停止內戰的聲浪,爲下一步的計劃做準備。
“爲了防止親美武裝,或者美國僱傭兵的出現,我覺得我們應該提前做好準備,這樣,調一個連的阿爾法部隊,讓他們趕到阿斯旺軍事基地集合,一旦出現有美國支持的武裝勢力阻撓,立刻清除對手。”謝洛夫在兩個第一副主席的認可下,對正在國內輪休的阿爾法部隊下達了出擊命令,命令下達第一時間,涉及的部隊立刻集合準備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