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願聞其詳

的確如羅飛羽所說的那樣,了空大師也好,四大聖僧也好,散人寧道奇也好,都是保持着童男之身,上修祖竅,下修生死,性命雙修,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勇猛精進,自後天之境到先天之境。

然而正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奉有餘而損不足”,萬物萬理都講究一個平衡之道,平衡,才能生生不息,和諧發展。

故而隨着修爲日深,他們爲了保持體內的這般平衡,修習之人,才需要在修煉功法時,謹小慎微,如臨大敵,稍有差池,就寧可停下來,也不會強求。

只是到了先天之境,想要在源頭並不平衡的情況下,保持着修習的平衡,就需要更爲謹慎,就如同從走大道,到走羊腸小道,再到走鋼絲一樣,想要保持平衡,就更是困難重重。

故而佛法也好,淡泊無爲的出世逍遙也好,都是這些絕頂高手爲了保持平衡而找到的方子。而現在,了空大師體內的這個平衡,因爲尤楚紅報仇心切,全力出手,而了空大師卻又爲了化解這股滔天仇恨,選擇自己承受,卻沒想到超出他的承受極限,以至於平衡被徹底打破,亂了套。

羅飛羽現在不但是爲他撥亂反正,更是爲他正本清源,從源頭爲他重建平衡。

時光飛逝,漫天霞光漸漸黯淡,夜幕降臨,夜色漸濃,花燈初上,照得天津橋四周如白晝一般。

不知過了多久,羅飛羽長吸一口氣,收回雙手,繼續保持着坐定姿勢,深吸淺呼,爲自己療傷。

一盞熱茶的工夫,羅飛羽睜開雙眼,站起身來,哈哈一笑道:“幸不辱命。”

四大聖僧不約而同站起身來,對着他合什躬身,齊宣佛號。智慧大師合什說道:“總管說道兄的《散手八撲》如能更進一步,當能與《慈航劍典》相提並論。當時貧僧還不大相信,可現在貧僧信了。只是總管想要什麼樣的代價,方可賜告?”

羅飛羽身上血跡斑斑,精神卻很好,哈哈一笑道:“代價很簡單。四位聖僧最爲拿手的功法典籍,交給我一閱。如沒有典籍,傳授給我也可。”

智慧大師合什道:“單單是道兄的《散手八撲》,就足以耗盡所有精力,總管不怕貪多嚼不爛?”

佛門四宗四大聖僧,嘉祥大師的枯禪玄功,帝心尊者的大圓滿杖法,道信大師的達摩手,智慧大師的心佛掌,都是武林絕學。任一門想要修煉有成,都需要窮盡一生。

羅飛羽答道:“我並不是爲了修煉,而是爲了印證。”

可是爲了印證什麼,他就沒有多說。

智慧大師也沒有多問,點點頭答道:“如此說來倒是合情合理。”

“代價當然不止這些,這只是其一。”羅飛羽說道,“代價其二,則是淨念禪院,佛門四宗,以及道兄,不要再過問天下爭霸之事。當然諸位前輩如若認爲我所說的毫無道理可言,這些代價也就無需付出。”

智慧大師看了一眼其他三位聖僧,大爲愕然道:“總管這是想要一舉讓我等不再過問此天下事?”

羅飛羽很肯定地答道:“是!恕我直言,天下爭霸也好,治理天下也好,跟佛法道法修行無關,淨念禪院,佛門四宗,乃至於道兄,都不懂,更不擅長。你們介入其中,只是徒然添亂子罷了。既然如此,你們何不超然於世事紛爭之外,靜待天下重歸太平?”

這個代價,就很是值得思量了。

其他三位聖僧沒有表態,智慧大師也是在凝神沉思,而羅飛羽所說,可以說非常直接,非常坦率,沒有絲毫的客氣。在天津橋上,寧道奇則是同樣陷入深思之中。

羅飛羽接着解釋道:“想要天下早日恢復太平,老百姓安居樂業,這個出發點當然沒有任何問題。可問題就在於,佛門也好,道門也好,都是超然於世事之外,你們根本就沒有實際的閱世經歷,不知道“人情世故皆學問,世事洞達即文章”這個道理,更不知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背後的興衰規律。只是依着你們修習佛法和道法的智慧,抱着救世濟人的信念,來尋找符合你們看法的人。除非你們能有人洞悉天機,不然的話就跟瞎子走夜路一樣,根本就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是通往火海地獄,還是通往你們想要的太平盛世。”

“總管之意,是你更適於讓天下重歸天平?”智慧大師反問道,雙眼閃爍着智慧的火花,問得也很犀利。

羅飛羽哈哈一笑,道:“誰更適於讓天下重歸太平,萬千黎民百姓會做出選擇。而你們要做的事,就是超然於世事之外,靜靜地等着天下重歸太平就是。”

“什麼都不做?”

“什麼都不需要做!世間事,自有世間人去操心。”羅飛羽答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興衰,如世間萬事萬物,花開花落,有生有死,都是天道循環,非人力所能干涉。”

“阿彌陀佛!”了空大師宣聲佛號,語調平淡,卻蘊含着無限的感慨。

“阿彌陀佛!師兄醒了。”嘉祥大師合什說道。

了空大師看着羅飛羽,雙眼中露出瞭然於胸的光芒,說道:“貧僧很納悶,爲何點化不了總管。如今貧僧明白了箇中緣由。”

“哦,什麼原因呢?”羅飛羽問道。

了空大師淡淡一笑道:“當然是因爲總管修爲比貧僧更高。”

智慧大師微微一愣,看着了空大師,甚是不解。

“貧僧非是妄語,”了空大師說道,“貧僧願接受總管所說的代價,願聞其詳。”

他這說的,當然就是智慧大師剛纔羅飛羽討論的事,想要知道羅飛羽發現寧道奇《散手八撲》中到底存在什麼問題。

智慧大師看了其他三位聖僧一眼,合什遙對着天津橋上的寧道奇,問道:“道兄意下如何?”

“老道願聞其詳。”散人寧道奇說道。

這也是答應了羅飛羽開出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