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終於能賣國了

“少爺,這世上就不存在不能賣的東西,如果有,只能是價錢談不攏。”

栓柱一語點醒夢中人。

是啊,這世上有什麼東西不能談呢。

大不了,加錢嘛。

錢到位,維多利亞也可以睡一睡嘛。

據粘竿處的秘密報告,廣東那邊與西洋各國通商的權力實際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把持,而英國人、法國人、西班人、葡萄人等西洋各國商人,其實是三道販子,大頭利潤被二道販子荷蘭人得了去。

這使得各國商人對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廣東粵海關十分不滿。

其中又以英國紳士們反應最爲積極。

乾隆二十二年,清廷除粵海關外,實際還有浙海關、閩海關、江海關(江蘇),也就是四口通商。

但當年乾隆突頒口諭:“口岸定於廣東,洋船隻準在廣東收泊貿易。”

也就是直接關閉江、浙、閩三海關,獨保留粵海關,成了一口通商。

爲何四口變一口,原因就和英國商人有關。

宏觀層面上,西洋各國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造就了現在遍佈全球的西方貿易體系。

爲了追逐利潤,西方各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無數殖民地和貿易點,地大物博的東方大國中國自然也成了西洋各國垂涎已久的貿易對象。

因爲東方的貨物是西洋各國最受歡迎的存在。

然而,無論是明朝的走私還是清朝的四個海關,都遠遠無法滿足西方商人追逐利益的需求。

他們試圖獲得更多的貿易權力,以及更多的貿易點。

與此同時,西洋各國商人也帶來了與中國格格不入的思想理念,文化宗教,這肯定讓佔領中國的韃靼統治者感到反感。

另外,就是西洋各國的武裝商船引起了清廷的警惕。

前兩廣總督楊應琚曾奏報:“洋船高大如屋,來去無常,尤其是船上裝載炮械,雲集天朝上港。”

這些清軍從來沒有見過的武裝炮船,對於不重視水師的清軍而言,無疑是個巨大威脅。

“海防寧靜高於一切”,是康雍幹三朝對海防的基本態度。

當年爲了對付明鄭據守的臺灣,康熙甚至下令沿海居民內遷,使得東南沿海數百萬漢人死於非命。

反之,對北疆則是不遺餘力,祖孫三代歷經百年纔算解決了準噶爾。

這一點,同後面清廷重海防而輕塞防,截然不同。

也就是在這個關鍵節點上,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名中國通、漢語名爲洪任輝的英國人,乘坐一艘三尾小洋船“成功號”到達天津大沽海口。

也就是賈六現在所處的區域。

大概也是第一艘到達中國北方沿岸的英國船隻。

洪任輝北上京師的目的是奉英國東印度公司之命,到清廷控告粵海關腐敗勒索和廣東洋行的壟斷貿易。

也就是來告御狀的。

由於洪任輝自報身份是英吉利四品官,目的是向北京申冤,面對這樣一個似乎具有外交使命的英國官吏,大沽口的清軍將領只能層層上報。

清廷受理這樁洋人告御狀案,洪任輝呈上一篇訴狀,羅列粵海關七項罪狀。

同時,代表英國東印度公司提出大清開放海禁,實現兩國自由貿易的要求。

審理結果是時任粵海關監督的李永標被撤職查辦,洪任輝也以“違例別通海口罪”被遣送到澳門圈禁三年。

也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英國東印度公司提出的擴大貿易請求,乾隆不但沒有采納,反而直接下令關閉江、浙、閩三個海關,只保留廣東海關。

也許在乾隆眼裡,防範洋夷比通商獲利更重要,大清朝想要萬萬年,就不能拿洋夷的錢。

此事具體經過是從天津趕來工業園的知府朱大文向賈佳總督大人奏報的。

同時跟總督大人說了個內幕,就是當年洪仁輝來到天津時,時任天津知府旗人靈毓很同情金髮碧眼,但卻操一口流利漢語的洪仁輝。

表示願意幫助其進京告御狀,但卻提出此事有風險,所以洪仁輝必須給他五千兩白銀作爲報酬。

經過討價還價,雙方商定以2500塊西班牙銀圓成交,先給2000,事成之後再給500。

然後,靈毓便向朝廷奏報有英吉利國正四品官前來京師申冤。

實際上,洪仁輝只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個翻譯。

“你看,我們旗人還是有人才的。”

賈六聽後不無得意的對左右道,細問那個靈毓現在何處任職,結果被告知兩年前病逝了,不由一陣遺憾。

朱大文說的這些,讓賈六基本瞭解當下英國紳士們的需求,結合粘竿處秘密報告,大致有了個思路。

就是他或許可以一分錢不出,就能從英國紳士那裡搞來一臺,甚至多臺蒸汽機,從而奠定大清工業化基礎。

念及此處,看向朱大文:“我意派人與英吉國東印度公司談判,朱知府可願作爲使團正使前往?若談判事成,本督將向朝廷奏報朱知府大功,委以天津海關道臺一職。”

知府是從四品官,道臺是正四品官。

天津雖是大府,然油水收入與海關道臺相比,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廣東粵海關監督(也是道臺)一職,那可是堪比兩淮鹽政、江南織造的肥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爲在官場打拼近三十年仍止步於從四品的朱大文而言,無疑天上掉了個餡餅,自是激動表示願意率團出使。

“那好,此事明日便作準備,相關出行人員本督將盡快抽調於你你到英吉利東印度公司後,不僅是本督的全權代表,更是我大清的全權代表,不可失了國格”

一番囑咐後,賈六話鋒一轉,讓朱大文同英國東印度公司說直隸將全面開放海禁,並在天津設北洋通商事務處,東印度公司可直接繞過廣東粵海關監督,將他們的商船直接開來天津從事貿易.不僅可做生意,還可以在天津擇一處地仿澳門租供於他英國商民生活居住,若有必要,本督還可爲他英國提供其它幫助.”

條件是東印度公司須向大清提供一臺蒸汽機,及不低於五名技術人員,此外爲大清西洋考察團提供保護,及一切便利。

聽了總督大人說的這些,朱大文不禁驚詫,如果說允許貿易已經是極爲難得,這提供居住地似乎過了

賈六看出對方心思,直言道:“伱是不是想說本督此舉有賣國之嫌?”

“這”

朱大文可不敢直說。

“賣國就賣國嘛,無妨,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爲了大清,作些必要的讓步是可以的,罵名嘛,本督來擔就是,你只要按本督的吩咐去做便是”

賈六心中可能是在想得償所願吧,他終於可以引進列強了。

第636章 打八旗 分田地第524章 老當益壯賈大全第653章 武運在天,鋼甲在前第325章 賈大人發包第200章 茅房謀大事第886章 沒有世祖,就沒有大清第386章 好孝孫!第481章 大清奇男子第613章 大炮的會不會?第1025章 老阿崛起了第598章 上任先收大糞稅第156章 乾清門上班第121章 回去把賬結一下第592章 我爲元嬰斷青天第310章 孝心不能打折扣第636章 打八旗 分田地第215章 忠於大清得有資格第920章 泰陵豈可一日無主!第697章 誰也不能阻止我愛大清!第524章 老當益壯賈大全第814章 獄中的好大人第695章 廢皇帝,選天子第4章 我是旗人我驕傲第352章 東線無戰事第759章 賈六的螃蟹攻勢第913章 朕終於披麻戴孝了第287章 額駙要獨走!第237章 你報什麼警啊!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912章 六子,老富動手了第975章 誰敢封狼居胥第90章 精忠報國賈大人第590章 以後我不收禮了第326章 恭請老祖出關!第217章 什麼叫驚喜?第631章 反清復明集團大案第817章 鬼子六,你混蛋!第140章 給會長弄個巡撫做做第998章 打倒保皇派鬼子六第236章 八旗不打八旗第526章 苦一苦大全第85章 職苦戰不得進第341章 這是總理大人的第918章 老富急了,真急了第558章 少爺,給錢第825章 弘曆,你個狗漢奸!第182章 此地真是好,他媽真不孬第1010章 陛下,是演習!第465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655章 賈二第971章 別說了,再說朕就信了第455章 我們當中有壞人第265章 清官要什麼錢?第476章 沒錢可以借第653章 武運在天,鋼甲在前第234章 不好,阿桂要造反!第587章 實錘了,鬼子六姓愛第800章 王爺就是朝廷!第544章 洋人無小事第396章 反清,必須專業第490章 跟八旗較什麼勁!第979章 爲了八旗第398章 火燒紫禁城第591章 弟兄們,來活了第825章 弘曆,你個狗漢奸!第187章 額駙就不能入會了?第890章 喝茶,喝茶第594章 有黃馬褂了不起?第762章 勤勞樸素賈王爺第155章 六子,替爹考慮一下成不第964章 朕就是個二道販子第676章 我們當中有叛徒第606章 再辦大將軍第381章 皇上有問題第975章 誰敢封狼居胥第445章 漢八旗團結起來第572章 八旗特務第507章 死在巴圖魯刀下,幸哉第862章 北伐第38章 朋友一生一起走第781章 王爺真是千古一帝第542章 總是爲了你心痛第379章 太后畏罪自殺?第753章 我也可以愛明朝!第371章 寧死不割辮第533章 大清第二吏部第423章 我又叛變了第1001章 怕什麼,全是我!第481章 大清奇男子第910章 組織出了叛徒第204章 皇上可能是漢人第439章 皇上太沒規矩了第84章 八旗的榮譽不容玷污!第299章 能取保候審麼?第814章 獄中的好大人第345章 招降納叛,也是生意第84章 八旗的榮譽不容玷污!第162章 賈大人就是大第4章 我是旗人我驕傲第561章 少爺是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