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武昌失守

軍機處。

內務府大臣兼戶部漢右侍郎的金簡正在向領班軍機大人彙報工作。

陪同聽取彙報的還有滿軍機索琳同漢軍機樑國治,以及戶部尚書永貴。

索琳去年入的閣,爲人性平和,不爭,也就是民間所說的老好人,或者說是牆頭草,哪邊風大往哪邊刮,因此老富讓他繼續在軍機處幹活。

漢軍機樑國治做湖北巡撫時,頂頭上司就是時任湖廣總督的富勒渾,督撫二人於湖北多有交道,關係不錯。

因此次彙報主要涉及幾家親郡王的旗田,戶部尚書永貴作爲土地方面的主管領導,肯定要給出專業意見供富中堂參考。

“經內務府詳查過往冊檔,莊親王府計有旗田55萬畝,顯親王府有旗田90萬畝,簡親王府旗田約在70萬畝左右,平郡王府旗田47萬畝,四家王府共有旗田260餘萬畝,此外各家王府歷年都陸續購有自買地,此中數量因地契大量缺失,暫無實數。若軍機處實需徹查,可行文直隸、山西、山東、河南、順天等處,委派專人查明”

旗田這一塊是國初八旗圈地時便有存檔的,內務府只要翻查歷年賜田記錄就能得出個大致數。

連同犯事的四家帽子王府,宗室親郡王所佔旗田數高達上千萬畝,且基本都是京畿一帶的良田。

當年八旗圈地,京畿幾無漢地。

京師三百里範圍內的良鄉、三河、寧河、順義、平谷、昌平、香河、寶坻、通州、薊州、武清等州縣,是良田百分百收歸八旗。

五百里範圍內的順天、保定、承德、永平、河間等府,凡漢人有好地者一律連人帶房、帶地投充旗內爲奴,由此引發漢人百姓大量逃亡,不得不出臺《逃人法》對漢人進行嚴律重治。

此法如今尚在,不過相對順治、康熙年間刑罰有所緩和。

只是旗田有冊可查,王府自買地這一塊屬王府自家產業,不入公中,加之四家王府被亂兵洗劫一空,現在內務府的人更是連門都不能進,所以內務府根本無從得知四親帽子王府百年來自買地究竟有多少。

金簡保守估計,當不低於旗田本數,畢竟王爺們上百年來最好做的就是兩件事,一是買地,二是壟斷市面上能夠賺錢的行當。

旗人是不許經商,但沒人敢不準王爺貝勒發財。

就是旗人經商這一塊,如今也早已名存實亡,滿城和外城的商業八成都是由旗人經營,有的爲了面上好看,私下找些漢人拋頭露面。那漢人要在京師做買賣,也必須得找個旗人做後臺,要不然買賣不長久。

同田產和商產比較,所謂俸祿不過是哄小孩子的把戲。

真靠那點俸祿,王爺家到年尾都得出去要飯。

“這麼多旗田?”

老富叫金簡的彙報聽得一愣,他知道王爺們地多,不想卻一個個都是幾十萬畝起步,想他如今貴爲領班軍機大臣,家裡也不過在通州買了幾百畝地,跟王爺們比,連他媽的零頭都比不上。

樑國治也是驚訝,問金簡現在市面上旗田多少錢一畝。

“旗田都是良田,只許旗內購買,對外只租不賣,也就是可發漢人佃戶耕種,但不得過戶交易。據下官瞭解,京畿一帶的良田高者十六七兩一畝,低者十二兩總是有的。”

國初順治爺那會京畿良田只有二三兩一畝,但百年下來大清承平,這土地價格自是不斷上漲,有些地方良田更是高達二十多兩一畝,已經開始出現土地大量集中導致地價高漲的惡果。

“這麼說來,四家王府的旗田能賣四五千萬兩,再有自買地的話,我大清國庫虧空都能平了。”

富勒渾開始打小算盤了,不是打這四家王府的旗田算盤,而是打那上三旗滿洲旗田的算盤。

那盆子可比四家犯事王爺的土地多了去了。

只是下五旗滿洲,蒙八旗、漢八旗都在打上三旗田產的主意,想把這盆子收歸國有從而解決財政危機,恐怕很難。

此事需得同六子賢弟好好商議一下,畢竟六子賢弟在漢八旗那邊說話應該管用。

戶部尚書永貴問金簡四家王府的其它產業什麼情況,這個金簡又回答不上來了,因爲沒法進入王府查賬。

索琳看向富勒渾:“富中堂,是不是給賈佳世凱打個招呼,讓他把兵先撤出來?該收入內務府的還是要收,這般把王府佔着像什麼話。”

樑國治同金簡沒吭聲,霸着四家王府的是步軍統領衙門的兵,那幫子兵只能賈佳世凱指揮得動,問題是富中堂同這個賈佳世凱似乎也有矛盾。

“此事回頭我進宮同皇上商議一下,這樣吧,內務府先派人到四家王府所屬旗田覈實一下,莫叫管莊的大小莊頭鑽了空子,瞞地不報。”

金簡點了點頭,眼下內務府能辦的也就這了。

樑國治詢問:“那開條子?”

條子就是出入滿城憑據,如今是非常時期,城內尚有賊人潛伏,故而任何人等出入滿城,都需執軍機處所開條子方能出行。

“開吧。”

老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對索琳道:“皇上鑾駕去泰陵就定在三天後,由上三旗護軍負責鑾駕安全,沿途責成順天府、保定府接應供給,宗室那邊你過去問問,哪些人去,哪些人不去,都要擬個單子。”

索琳應了,遲疑了下問道:“富中堂,太后那邊?”

“太后?”

老富怔了一下,這陣太忙,倒是把還躺在慈寧宮的太后老人家給忘了。

永貴說話了:“當務之急是澄清皇上身世謠言,否則太后安葬一事無從說起。”

老富點頭同意,事實就是這樣,萬一皇上驗出的結果並非先帝之子,那太后還能是太后麼?

真大張旗鼓把太后她老人家也一起帶去泰陵,到時是葬還是不葬?

又議了二事,一是軍機處擬詔催促定西將軍豐升額入湖廣平叛,收復荊州、武昌。

二是責成失城喪地,守土無方的湖廣總督陳輝祖降三品頂戴留任,務組織軍士奪回武昌,不使番賊順江東下,若不然陳輝祖並同湖北巡撫鄭大發均坐罪自盡。

武昌,六天前失守。

(本章完)

第778章 本王又進步了第467章 老太爺喬遷之喜第387章 滴血認親第553章 吾兄願爲王乎?第518章 大姐夫也叛變了第731章 鬼子六殺人了第934章 六子來了不納糧第648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960章 六皇帝的全面開放第642章 有聖祖在,不必擔心錢第751章 我們之間的友誼還純潔嘛第522章 不出錢也敢說忠君?第58章 進步道路都是坑第258章 提督大人就是仁義第420章 不許搞突然襲擊第737章 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第68章 賈大人蓋世武功第876章 鐵拳行動第2章 紫禁城的敲門磚第646章 不是,這唱哪一齣?第863章 維新大帝第525章 爹就是爹,老來勁了第626章 你完了第555章 職業拖後腿第487章 先帝保佑,事半功倍第200章 茅房謀大事第432章 富中堂拳打乾老四第553章 吾兄願爲王乎?第260章 本官是不收錢的第794章 不認賬?弄死他!第748章 紀桑,你完了第947章 皇上,該燒紙了!第595章 大人,卑職可以進步麼?第657章 大孝子 好大哥第644章 炸一炸聖祖爺第578章 鬼子六黃袍加身第595章 大人,卑職可以進步麼?第214章 碰鬼子六的瓷第423章 我又叛變了第924章 太上皇在那邊!第859章 滿洲 漢家誰可爲皇后第677章 這個話事人我不當第454章 這回真是水太涼第132章 給錢我才走第242章 鬼子六是好人第81章 六子,你別走!第682章 兄弟沒的做!第964章 朕就是個二道販子第498章 皇上,鬼子六不是好人吶第78章 賈大隊長第604章 曲線救國和稀泥第696章 六子,我給你開支票第948章 太妃們安在第88章 組織決定你走前頭第631章 反清復明集團大案第772章 王爺,千古人傑也第700章 向高皇帝敬禮!第109章 畫風不對第168章 人不能太出名第742章 八旗出征第234章 不好,阿桂要造反!第460章 皇上,不要讓中堂不開心第346章 當世名將鬼子六第848章 我人多,我就是朝廷第525章 爹就是爹,老來勁了第480章 朕很堅強第861章 天下從此無八旗第16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06章 再辦大將軍第769章 王爺,金鳳送喜來啊第497章 鬼子六,無敵了第1015章 我也可以選第539章 少爺也認罰第350章 你小子想養寇自重?第302章 老太爺埋哪了?第484章 白馬之禍第235章 額駙速來,有好事!第631章 反清復明集團大案第54章 這事隊長有經驗第703章 晦氣,太晦氣了!第548章 我的好兄弟,大林第393章 這是皇上的意思!第147章 賈大人真滿洲第643章 我全都要!第360章 西方鬼家必亡清第588章 敢稱愛新覺羅者,斬!第939章 老陳,不要有思想負擔第286章 不忠誠,就燒紙給他第814章 獄中的好大人第868章 老紀,國家有任務給你第336章 大清鐵拳的力量第343章 實是真蠢耳第558章 少爺,給錢第119章 私人恩怨第899章 皇家陸軍第342章 還有比我更蠢的!第946章 乾隆的充實生活第287章 額駙要獨走!第586章 安全第一第779章 王爺,事情不好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