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這是皇上的意思!

顯親王蘊著是宗室健在最年長的親王,其曾祖父就是太宗皇帝長子豪格,祖父是豪格四子富綏。原是和碩肅親王的傳承,順治八年改成了顯親王。

當年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墜馬身亡之後,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全部落入世祖爺囊中。

掌權之後的世祖爺又對八旗的牛錄進行了重新分配,把鑲白旗旗主給了豪格的兒子富綬,多爾袞的胞兄阿濟格因爲謀逆被踢出了正藍旗、多鐸系成爲了正藍旗旗主,其他三旗歸屬不變。

幹隆年間,八旗的大旗主最終定型——“上三旗”由皇帝親掌;

禮親王系(包括克勤郡王、順承郡王)爲正紅旗和鑲紅旗大旗主;

豪格的肅親王系傳承的顯親王爲鑲白旗大旗主;

豫親王同睿親王傳承的信郡王府爲正藍旗旗主;

鄭親王系傳承的簡親王爲鑲藍旗旗主。

旗主定型了,但大清祖制新封宗室要有公中牛錄。

原來那些入八分宗室分都分了牛錄,總不能不給新受封的入八分宗室王公分牛錄吧?

結果乾隆規定歸皇帝專屬的上三旗公分牛錄一個不分,專從下五旗劃撥。

哪怕乾隆的兒子所分的牛錄同樣來自下五旗,而不是他們爹自己的上三旗。

結果下五旗被拆分得七零八落,再有皇帝直接任命的都統、副都統,導致下五旗不僅無法威脅到上三旗,就連名義上的旗主王爺們也調動不了下五旗,最多就是有什麼事情讓旗下出身的官員來辦辦。

也就是奴才必須對主子盡義務,哪怕你是軍機大臣,只要你出身旗下,王爺家有事就得去端茶倒水。

上三旗的包衣奴才,管你是總督家的千金還是將軍家的小姐,只要是包衣出身就必須參加內務府的選秀,被選中之後就得進宮充當宮女伺候人,沒的商量。

由於乾隆登基後不僅大肆拆解下五旗,還極力打壓宗室,有好多下五旗本應該襲爵的宗室子弟拖着不辦,導致下五旗宗室子弟對皇帝怨聲載道,然而敢怒不敢言。

結果京師之內關於太后和皇帝的各式謠傳,下五旗的宗室子弟於其中推波助瀾的積極勁,遠超過謠言始作俑者。

前九門提督託恩多爲何查禁謠言不力,就是因爲很多宗室私下藏匿傳播禁書,有的還是鎮國公、輔國公,甚至郡王家,叫他這個九門提督怎麼查,怎麼搜,怎麼禁?

而且託恩多出身也複雜,他祖上本是漢人孫姓,後來成了英親王阿濟格家的包衣奴才。

等到當時極得皇帝寵信的年羹堯娶了他們的主子,也就是阿濟格玄孫女爲繼妻後,託恩多一家跟着主子到了年家。

年羹堯犯事後,託恩多他爹向皇上報告了許多年家的內事,結果免於處罰。再往後擡入了鑲紅旗滿洲,由孫姓成了孫佳姓。

鑲紅旗滿洲的旗主是禮親王一系傳下的克勤郡王,也就是平郡王慶恆。

慶恆這個人有點二百五,自打看過《不正經太后》一書後,對其中描寫深信不疑,不知怎麼就同禮部尚書富勒渾混到了一起,竟幫着富勒渾串連宗室,意圖爲大清“正本清源”。

有這麼個旗主在,託恩多好多事情也就沒法下狠手。

而外界流傳皇帝之所以將託恩多趕到西陵去,也是害怕託恩多出身複雜,關鍵時候會跳反。

雖然和珅同樣也出自下五旗,但無論是家源還是現在的人際關係,無疑比託恩多更值得信任。

究竟是查禁不力還是擔心會謀反,真相究竟是哪個,恐怕連當事人託恩多自己也不清楚。

反正這會他在西陵當管委會主任,總覺自己挺冤。

蘊著乾隆三十七年襲親王時已經74歲,如今更是高齡77歲,是愛新覺羅宗室屈指可數的長壽者。

目前來看,除了剛剛駕崩的太后,整個宗室還沒有第二個比蘊著年長者。

加之顯親王府是太宗長子豪格這一脈傳承下來,而豪格當年本應是大清皇帝第一人選,只是由於各種複雜原因沒能繼位。

因此隨着太后和皇帝的各種政治流言肆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皇帝可能真不是先帝之子,甚至極有可能是漢人,那麼蘊著這個宗室最長者肯定成了各方勢力的關注點。

最近往顯親王府跑的宗室大臣也很多,其中不乏郡王。

這些宗室大臣求見顯親王的目的,肯定是希望這位老宗王能夠站出來說幾句。

不管是澄清謠言,還是正本清源,對當前局面都能起到特殊作用。

然而,77歲的蘊著卻誰也不見,哪怕自己的侄子侄孫們求見,他老人家都是讓人打發回去。

由於年紀太大,太后駕崩按理應當進宮舉哀瞻仰什麼的,這會也都免了。

蘊著這種置身事外的態度肯定是皇帝願意見到的,宗室對此卻是頗多非議。

不過顯親王府這一支並非所有人都跟蘊著這個家主一樣不想摻和混水,有不少人也在私底下積極串連着,其中最來勁的就是三等侍衛永錫。

這個永錫同怡親王府那一支出身的貝勒永福關係極近,二人都在幹清門當值。

畢竟是上了年紀,蘊著精神真的是跟不上,因此對於子侄輩們的“異動”,他還真是一無所知。

就算知道了,這位老宗王或許也不會說什麼。

這麼大一個家族,幾千號宗室,突然碰上如此大事,真把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說不過去。

但是蘊著萬萬沒有想到,他都裝聾作啞了,可他顯親王府卻還是被人盯上了。

王府是有護軍的,雍正年間就定下親王護軍40名,馬甲160名,共開錢糧200份,由國庫撥給。

除了護軍,王府還有侍衛,一等侍衛6人,二等侍衛6人,三等8人。

加上親王世子護衛,下面的郡王護衛,貝勒護衛,貝子護國,鎮國、輔國公府的護,以及王府及直系、旁系的包衣奴才,關鍵時候,顯親王府是能動員千人左右武力的。

有沒有戰鬥力是另一回事,人是真能動員這麼多的。

發現王府被人監視的是一等侍衛噶爾泰,昨天下午就注意到了但不是太確定,等到今兒發現監視王府的人越來越多後,噶爾泰意識到不妙就趕緊奏稟了主子。

老態龍鍾的顯親王聽了噶爾泰的稟報,放下裝有蔘湯的茶碗,問道:“是福隆安的人,還是三泰的人?”

福隆安管侍衛處,三泰管上三旗護軍,是皇帝最爲得力也是最爲親信的兩員重臣。

二人指揮的兵馬也是直接關係皇帝安危的力量。

王爺的這個問話讓噶爾泰怔了一下,搖頭道:“不知道,看着鬼鬼祟祟的。”

沉默片刻後,老王爺吩咐道:“告訴府里人,這幾天誰都不許出去,天塌下來也得給我守在家裡。”

“嗻!”

噶爾泰趕緊去傳王爺話。

與此同時,離顯親王府約兩條街距離的一條衚衕中,一高一矮兩名滿洲子弟突然被幾個大漢攔住去路。

“伱們幹什麼?”

兩名滿洲子弟有些不解的看着攔他們的人,都是便服,不知道是哪個衙門的。

那幾個大漢卻什麼也不說,上前就將兩人按住,不由分說就用匕首將人家的辮子給割了下來。

望着被大漢們拿在手中的自家辮子,兩個滿洲子弟急眼了,怒問道:“你們剪我們辮子幹什麼!”

“皇上都割辮子了,你們還留着做什麼!”

爲首的大漢雙手抱拳朝皇宮方向一點,“再說,這也是皇上的意思!”

第1002章 皇上是不是得意思一下?第729章 誰能比我狠!第913章 朕終於披麻戴孝了第276章 諸位,幹吧!第744章 什麼都可以談第898章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第996章 總覺哪裡有問題第343章 實是真蠢耳第766章 老陳,龍頭棍在我這第401章 只要皇上不是漢人就好第877章 我就是鬼子六第635章 老鄉,過來聊聊啊第200章 茅房謀大事第862章 北伐第623章 老徐,要支持我的工作啊第56章 給賈大人請安了!第680章 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第1021章 半夜雞叫好皇帝第1014章 維新興廢,在此一戰第166章 平叛須花錢第761章 旗開得勝第397章 大清是愛新覺羅的大清!第547章 熊大人第215章 忠於大清得有資格第199章 加急陣亡名單第634章 做官難,做大官更難第996章 總覺哪裡有問題第601章 重點突出賈大人第874章 朕不想給錢,又想要第631章 反清復明集團大案第320章 孫子終於挖太爺了第5章 皇上是個王八蛋第758章 要打第44章 六爺不缺德,缺錢第824章 皇上,你又成主角了第962章 阿大人的第一桶金第958章 朕要回老家祭祖第979章 爲了八旗第182章 此地真是好,他媽真不孬第963章 朕,鬼子六,打錢!第736章 鐵血大清第888章 大清要亡第124章 得找個副會長第360章 西方鬼家必亡清第129章 我死了,你們怎麼辦?第182章 此地真是好,他媽真不孬第36章 金川軍前走一遭第262章 天大地大,不及錢大第910章 組織出了叛徒第696章 六子,我給你開支票第543章 兒啊,你也被抓了?第959章 大膽幹,敢闖一定會成功第951章 這個送我家去第672章 大清風水已壞第366章 做好大清的兵就行了第444章 漢軍八旗最光榮第847章 東閣,懸崖勒馬吧!第516章 鬼子六,你沒良心第511章 大清的救火隊長第545章 求賢若渴啊第20章 沾沾老太太喜氣第256章 我是個滿清人第385章 皇上要血洗宗室第713章 皇位是不是還給我家?第721章 只要八旗在,大清就在!第1025章 老阿崛起了第374章 他們連太后的謠也造啊!第107章 少爺,人家是不是要殺我們第189章 賈家克清第977章 鬼子六就是紙老虎第339章 賈總理第688章 這單子,我接了!第669章 爲了大清就得不要臉第1018章 乾隆爺計除鬼子六第188章 叫阿瑪第367章 復興第一城第490章 跟八旗較什麼勁!第106章 溫中堂的茅房在哪?第509章 黑旗楊遇春第773章 新建陸軍第550章 還是你們騷啊第547章 熊大人第130章 對,我也是這樣想的第899章 皇家陸軍第682章 兄弟沒的做!第621章 這生意,有搞頭第348章 你們姓賈不成第302章 老太爺埋哪了?第868章 老紀,國家有任務給你第28章 征程,從現在開始第724章 王爺,做大事吧!第24章 時來運轉拜唐阿第588章 敢稱愛新覺羅者,斬!第21章 有錢趕緊來買官第870章 乾隆的親子鑑定報告第890章 喝茶,喝茶第658章 不準曠工喝喜酒第964章 朕就是個二道販子第348章 你們姓賈不成第537章 和尚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