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朕退位了

共和制,賈六個人喜歡,但對他的子孫十分不友好。

立憲制,他個人不喜歡,但對他的子孫相當友好。

爲人父、爲人爺、爲人老太爺的,哪個不想兒孫太太平平的過好日子?

所以,關於未來國家之政體,賈六最終選擇的是立憲制。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全他的後代子孫。

算是重生以來在這個時代的唯一私心。

小小的那種。

立憲並不影響這個國家以超快速度向前發展,因爲中國的底蘊決定這個國家只要不落後太多,隨時都能實現彎道超車,更何況在賈六的主持下工業、商業、科學已經全面奠基發展,最多十年絕對能將英法甩在屁股後面。

那爲什麼要搞出共和來,直接宣佈立憲不就得了麼?

原因很簡單,六皇帝需要外力來推動國體制度的改革,同時也需要外力來促成他的“姓氏革命”。

要的是那種順理成章的感覺。

立憲還是共和的大討論在六皇帝的指使下迅速開展起來,爲此內務委員會暗中給南北方官紳代言人給予若干資金支持,甚至提供若干思想模版。

大江南北,充斥着無數五十萬。

輿論,實際是官紳的聲音,與普通百姓無關。

畢竟,賈六這會連國家實際統一都沒能完成,更休提普遍教育,開啓民智了。

因此,官紳的思想纔是當下這個時代的主流。

只要得到大部分官紳的支持,思想這一塊就能獲得統一,進而影響政治、軍事,儘可能減少戰爭帶來的不必要內訌和損失。

共和的基礎是革命,想要證明共和不行,就得證明革命有害。

山東學政翁方綱在《維新日報》發表文章稱:“伸民權平等自由之風,協乎公理,順乎人心,將來全世界推行之,乃必然之事.中國若服革命之藥,則死矣。”

這是第一篇發表在維新朝廷官方報紙上關於思想大討論的文章。

翁學政的文章駁斥南方瀰漫的革命氣息,認爲革命派不流血無以成功的觀點是錯誤的,極容易讓中國陷入長期內戰。

“倘若無皇帝,則大總統何人爲之?所謂推舉,推何人?何人推之?百姓大字不識一個,何以推舉?.無外乎兵強馬壯者爲之。今日趙總統,明日錢總統,後日孫總統,將來之中國必定軍閥混戰,唐朝藩鎮之亂,爲期不遠矣。”

文章發表後,翁方綱立時被浙江的光復會指爲“保皇派”,說翁方綱是愛新覺羅的走狗,是滿洲治下的典型奴才思想。

爲了平息革命者對自己的誤解,經請示皇帝陛下允許後,翁學政旋即在報紙上提出虛君建議,認爲中國需要政治統一而穩固的象徵,那麼由皇帝擔任這個象徵再好不過,一來可以避免南北內戰,二來可以避免皇帝專制。

虛君建議的具體就是立憲,國家大政由議政院、內閣負總責。

這是立憲制首次真正問世,比共和制問世晚了一個星期。

立憲制的問世令得南北對立集團的官紳極爲震撼,一些本來支持共和的官員轉而支持立憲,因爲這些官員也不確定南北戰爭一旦打響,到底是北方的維新勝出,還是南方的聯軍勝出。

以反滿爲主要綱領的光復會卻是堅決反對立憲,杭州知府孫一波發表文章,說什麼夫滿洲種族,是曰東胡,西洋人又曰韃靼,或通古斯什麼的,根本非華夏之人,此等人物竊居中國,言語政教,飲食居處,一切自異於域內,與華夏非同種。

所以真要立憲也可以,但前提是必須將反滿鬥爭進行到底,將滿洲異族或斬殺怠盡,或驅逐域內。

言辭極爲激烈。

維新朝廷的內閣總理副大臣奎尼看了南方的觀點,憤而發表公開文章,稱滿洲入中國已經百年,早就與華夏同宗,因此南方革命黨人激烈反滿做法實乃同室操戈,身爲滿洲官員的奎尼在文章最後寫道:“若共和以反滿爲基礎,則我滿洲軍民必將戰鬥到底!”

江蘇巡撫郝碩也在江寧發表通電稱:“維新朝廷歡迎南方諸省鹹於維新,但你死我活的革命勢必引發大的流血衝突,也會導致滿洲官員反對維新,且維新朝廷倡導滿漢平等,已經對此有了積極引導.”

郝撫臺認爲真正的革命者應當包容,承認固有歷史,排解雙方之間的仇恨,保存國家元氣,如此做法纔算是正確信念的革命者,不失革命之境界。

郝碩的通電事先並沒有告知兩江總督、和碩鄭親王嵩椿,自是引得嵩椿大爲不滿,因爲這位鄭親王是堅決鎮壓革命的,已經上書朝廷請求發兵入浙平定光復會主導的叛亂,並已經在積極整軍備戰。

二月底,一篇名爲《革命爲的是什麼》的文章在洛陽一家民辦報紙上發表,上面說:“中國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舊俗俱在,革命以後,必將日尋干戈,偷生不暇,何能變法救民,整頓內治。”

文章提出革命的目的在於開民智,而非以民智之開爲前提。

革命的目的可能是爲了共和,但革命不等於共和,只要能夠實現國家的發展,革命同樣也可以是君主立憲式的革命。

文章作者署名叫“我愛我家”。

這個署名讓剛剛從京中過來彙報工作的老紀感到不解,因爲哪有人用這個做筆名的,就是再下流些的也會用個笑笑生啊,蘭陵子啊什麼的。

老阿白了老紀一眼:“這個是皇上的筆名。”

“呀?陛下的筆名?”

老紀愣了半天,不禁感慨一句:“我就說嘛,這天下只有陛下才是真正的革命者。”

南北關於立憲皇權、革命共和激烈爭論之時,一個爆炸性消息自京師傳出。

維新朝廷正式宣佈皇帝實爲明崇禎帝之後,姓朱名伯閣。

愛新覺羅皇帝突然姓了朱,這則爆炸性新聞以飛快速度傳遍大江南北,聞者無不恐怖如斯,幾天消化不了。

這個爆炸消息傳到杭州後,一直主張反滿革命的光復會瞬間失去市場。

據可靠消息說,聯軍大總統勒爾謹是在上茅房時收到的這個消息,然後就聽茅房中傳來撲通聲,後具體不詳。

“如果各省同意立憲,朕馬上退位將皇位禪讓給太子。”

賈六也是下定決心,不想再折騰了。

衆大臣齊驚:“那皇上?”

賈六雙手一攤:“朕以平民身份參選總理大臣。”

老紀雙眼紅腫:“那各省要是不同意立憲,非要共和呢?”

賈六點上煙,悠悠道:“那朕就參選大總統。”

第390章 我出錢,你出力第600章 老楊,你過關了第517章 皇上,吃飯了第839章 自己人,好商量第541章 對不起,跟我走一趟第769章 王爺,金鳳送喜來啊第523章 六子,你跟爹來真的!第489章 打的就是八旗第1014章 維新興廢,在此一戰第835章 得國最正鬼子六第228章 額駙要參與競爭第609章 賈家真要出天子第890章 喝茶,喝茶第505章 鬼子六泰陵校大兵(中)第943章 老富啊,大餅要不要第536章 大清,還是有義士的第682章 兄弟沒的做!第438章 十八相送一水黑第641章 栓柱老爺第243章 賈大人又高又強第231章 專門克上的團伙第110章 溫中堂在那邊!第238章 誰打的第一槍!第76章 六爺這官能白升?第300章 乾隆你不能污我清白!第575章 我選皇上第560章 爸爸今天心情好第962章 阿大人的第一桶金第195章 姑娘已認命第79章 做官必須手下強第254章 朝中有奸臣吶!第551章 愛新覺羅六子第79章 做官必須手下強第129章 我死了,你們怎麼辦?第808章 大清臨時政府第242章 鬼子六是好人第560章 爸爸今天心情好第3章 我爲大清流過血!第963章 朕,鬼子六,打錢!第94章 金川大劫案第383章 鬼子六護駕第973章 陛下不能有狗腿子第309章 吉宮滲水 社稷大亂第944章 維新朝的第一槍第269章 額駙就是皇太極啊第519章 我們是幫朝廷分憂第542章 總是爲了你心痛第440章 世凱,你忠於朕麼?第136章 極盡哀榮賈大人第940章 乾隆的工作安排第357章 賈大人上了!第984章 六鬼子圖啥第850章 別開槍,我是會長!第27章 臨陣必須要磨刀第279章 開始吧,諸位!第739章 以大將軍王爲榜樣第356章 給八旗留點種子吧!第125章 有事先向領導彙報第876章 鐵拳行動第90章 精忠報國賈大人第999章 八省聯軍共討鬼子六第321章 千年靈龜第619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第907章 鬼子六龍脈已斷第697章 誰也不能阻止我愛大清!第549章 爲了大清,爹不要了第913章 朕終於披麻戴孝了第186章 黃馬褂,有的是第731章 鬼子六殺人了第296章 狗官怎麼知道我好這口!第823章 討逆一事,全仗諸君第450章 我與貴人有緣第459章 八旗的滅頂之災第302章 老太爺埋哪了?第121章 回去把賬結一下第102章 下一步得辦溫中堂第98章 這裡說話不方便第431章 漢八旗代表團第896章 朕給弟兄們賠個不是第573章 新晉滿洲執委第625章 勞駕,寫幾個字第289章 請大將軍上路第848章 我人多,我就是朝廷第548章 我的好兄弟,大林第27章 臨陣必須要磨刀第323章 終身名譽會長第786章 兩個大清第483章 哼,叛徒!第563章 少爺,我站二奶奶!第491章 第一巴圖魯第67章 見死不救是本份第971章 別說了,再說朕就信了第202章 偶爾叛下國沒有關係第566章 我是乾隆第954章 別裝了,收工第649章 額駙,下官記錯了!第994章 我是六子他岳父第518章 大姐夫也叛變了第277章 敵在紫禁城第655章 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