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到底是荒誕還是輝煌?

非常抱歉啊,昨天一睡直接睡了將近十八個小時,都快成豬了。

………

呂哲有一個了不起的兒子,這個兒子年紀小小,卻是在發明領域上有着驚人的“天賦”,今年不過是十來歲,已經在發明領域上可以說是走在同一時代大多數人的前列。

帝國對長江流域的水力不是在大肆利用嗎?是呂哲親自開了個頭,用非常簡單的構造常識和物理常識建造了水車和輪軸等物,配合一些相關的部件組裝起來就是一座能夠利用水力的東西。

得說一句大實話,呂哲可以想出那麼一個東西並沒有多麼了不起,甚至可以說那玩意顯得簡陋且有一些構造並不合理,可是誰讓他不是這方面的專業,能造出來已經是要感謝天~朝的普及教育和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時代了。

呂啓是在五六歲的時候開始將目光盯上一些器械模型上面,經過三年的時間讓包括呂哲在內的很多人習慣了他對器械的愛好,然後在八歲的時候第一次嘗試改進灌溉用的水車。

似乎是理所當然的那般,呂啓改造灌溉用水車進行得相當順利。既然是改造,那肯定是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改進咯,只是呂哲詳細地看了結構圖之後,發現很多地方的構造其實變化非常大。

任誰有一個聰明的孩子,作爲父母都會感到高興或是驕傲,呂哲當然也像非常多的父親那樣稱讚兒子有了成就,但是內心裡的鬱悶其實是不足外人道的。

“古時候”發生過很多生而知之的事情,人們並不清楚有些孩子爲什麼會那麼早熟,且不止是早熟這麼簡單,明明沒有經過長年累月的教導,孩子偏偏就對某個領域非常的擅長,就好像他們天生就明白那個領域是怎麼回事一樣。

如果真的查看史書,能夠看到不少人很小的時候,他們通常就會非常的聰慧。這種孩子通常會被稱呼爲神童,同時很多神童就有“生而知之”的名聲。

比較可惜的是,華夏文明在很長時間裡其實就是一個“儒~教文明”,因此留在史書中的神童大多是做得一手好詩詞。造物上哪怕是有被記載也非常之的鳳毛麟角,誰讓“儒~教”打從骨子裡瞧不起奇技淫巧,是不?

“生而知之”那是古人的一種說法,在呂哲看來分明就顯得極度的不正常。

一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聰慧,那也只能是在孩童階層的一種聰明。他們的聰明比之正常的成年來說,成年人有着閱歷上的優勢,並且成年人是有接受過教育。孩子的聰明就應該是展現在屬於孩子的世界,比絕大多數正常的成年人,乃至於是比一些精英還優秀,那怎麼都透露着一種詭異。

呂哲自己是個什麼情況自己知道,出了個在器械上有頂天天賦的孩子,他能不鬱悶嗎?索性的是呂啓也就在造物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這孩子除此之外表現的比較溫和或者說是冷淡,至少呂哲長期觀察下來。呂啓並沒有將自己那雙小手伸向不應該伸的地方。

呂啓那不叫冷淡或是溫和,是他壓根就有點敬畏呂哲,似乎對自己的弟弟呂議也有着一種令人搞不懂的畏懼感。可以想象出來的事情,畢竟他自小成長的環境裡,呂哲這個開國皇帝已經被全民族神話並且崇拜,而呂議這個第二任的續任之君就更不用說了,在他能夠看到的歷史記載裡面,呂議可是一個異常鐵血的恐怖君王來着。

當然了,哪怕是呂哲有所懷疑,但是怎麼都想不到自己那個庶長子會是從被改變歷史的那個版本穿越過來。

在呂哲看來。好嘛,呂啓怪是怪了點,但是隻要不手伸得太長,不管呂啓的靈魂是個怎麼回事。呂啓身上的骨血是他的絕對沒有錯。既然是自己的骨血,對待自己也是敬重和愛戴,只要不是發生了太過份的事情,他哪怕是覺得怪怪的也能接受。

“不知道啓兒研究那個軌道車,研究得怎麼樣了?”呂哲看着被挖開的路面地基,心裡在想的是這個。

在屬於大秦的時代裡面。軌道用途的車叫馳道,有相關的記錄顯示,秦國建設的馳道就是一種有路軌的道路,然後提供特製的馬車在馳道上進行飛馳,可以日行千里來着。

呂哲有監督過直道的建設,清楚並且明白直道是個怎麼回事,他卻是沒有見過什麼馳道。

是的,沒錯!這個歷史版本沒有馳道,畢竟始皇帝建設馳道是爲了北征匈奴,馳道的構思是爲了能夠更快將物資運往前線。而這個歷史版本在天下一統之後的第三年就開始各地生亂,秦國自然是沒有可能在進行什麼北征之戰,秦國哪怕是有建設馳道的機會也不會付之行動。

過早地發生動亂,並沒有將所有主力派往邊疆征戰或是戍邊的秦國,對比沒有被改變的歷史只能說是相對要好上一些,比如趙地被更早地收復,對楚地也是形成壓制,但是秦軍的戰鬥力跟一統時期相比依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呵呵,陛下,那是因爲很多原因。”李斯笑得非常尷尬,他也有尷尬的理由。

要說李斯,他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不過爲人的品性上很是被許多人詬病。相傳,他爲了達到在始皇帝心中的地位,設計害死了自己的師兄弟韓非,然後在爲官上也是多次刻意打擊或者壓迫同僚?

也有另外的說法,說是李斯並不是單純的嫉妒韓非,因此才設計害死了韓非,是韓非爲韓國的公子,一旦韓非在秦國得到重用必然是會阻礙秦國攻打韓國,李斯和姚賈等人爲了將已經部署好的秦國國策嚴格執行下去,他們纔會想辦法除掉可能對攻韓大業會造成障礙的韓非。

李斯現在尷尬的卻不是這個,是秦國後面之所以在民心軍心士氣上不高,他可是首個站出來支持始皇帝改革,進行中央集權制度的人,後面更是作爲首領拉攏了一大批人爲始皇帝的中央集權制度之路掃平障礙和進行鼓吹。

呂哲執行的可是“變種”分封制來着,不過這並不是關鍵,是始皇帝在中央集權制度上的變革讓秦國轉入盛極而衰,像是李斯等一些人有着不可推脫的責任。

自然了。因爲現在秦國已經不具備自己做主的權利,也沒人再拿以前的事情出來說道,畢竟要是真正的追究起來,誰的屁股能夠真的乾淨?

“往事已非了啊!”呂哲不知道爲什麼發出了這樣的感概。

李斯微笑着。以他的爲人絕不對在皇帝目前的狀態下說什麼事情,暫時只能是充當雕塑,腦海中也回憶着以前的事情。

始皇帝的中央集權制度可不是現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始皇帝的中央集權制度說白了就是將世間所有的權力集中到皇帝身上。事實上當時天下所有的權力也是集中在始皇帝身上,中央集權制度之所以會產生。那是秦國因爲十年間滅掉了六國一統天下,因爲地盤擴大了,能夠產生利益的地方也成倍增加,可是很多利益都是在統一之戰時落到了文武官員或是地方大族的手裡。

秦國的“剪羊毛”可是在商鞅變法之後的慣例,歷代秦君都會對國內的大族進行至少一次的清理。所謂的清理很有值得說道的地方,簡約來講,無非就是將私人財產轉爲國庫,既能增加國帑又能消除掉有可能對君王權力造成障礙的人羣。

之前任何一代的秦君,他們在“剪羊毛”的時候都是針對某一些人,不是大面積大範圍的“剪羊毛”。或許也是那些人自有取死滅族之道,造成的影響一般都沒有多大。另外,歷代秦君在“剪羊毛”的時候,其實也多多少少會漏出一些湯湯水水供下面的一些基層,來一個雨露均沾的行爲。

始皇帝的中央集權制度是怎麼回事呢?他本身就是國家中至高無上的存在,哪怕沒幹制度上的變革也沒有誰敢違抗他的任何命令。他之所以會想用法理來確定那種權力,一是帝國疆域變得太大了,需要幹這麼件事情來再一次重申權威性;二是很清楚每一次的政~治改革都意味着一次重新的洗牌,之前是因爲統一之戰一些該清理的人沒清理掉,接這個機會來清理;三嘛。那就牽扯到令人膛目結舌的利益了。

在中央集權制沒有執行之前,秦國是在執行郡縣制嗎?毫無疑問,只要是有讀過秦史的人,會發現早在始皇帝嬴政出生之前秦國就已經在執行郡縣制。所以吧。說始皇帝改革制度是爲了執行郡縣制,這個說法靠譜不靠譜呢?

李斯當時是廷尉,他一直都是在向着成爲丞相的目標前進着,那時候阻礙他坐上丞相寶座的除了隗林這個出身蜀地的老頭子,還有始皇帝心中對臣子權力的約束。

始皇帝執政以來,除了沒有掌權之前有呂不韋這麼一位相邦。到了始皇帝掌權之後慢慢消除相邦的權力,先一步改相邦爲丞相,而後又執行左右兩名丞相的變革,等於是將權力原本非常大的相邦進行權力分離和削弱。

制度上改革了相邦,相邦的職權由左右丞相來履行,但是很多時候左右丞相併不是健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要麼只有左丞相,有要麼就只有右丞相,並且只要這個丞相有攬權的行爲,很快就該回家去吃自己了。

隗林這位出身蜀地,似乎還是古蜀國的苗裔,他在左丞相的位置上乾的事情其實並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說在秦國一統天下的時候存在感實在是有夠低,反而是到了天下一統之後開始活躍起來。

在一統天下之後的諸多事宜中,值得稱道的事情之中就有隗林與王綰共同主持統一衡量度這麼一件事情。他與李斯、王綰等許多人在始皇帝變革中央集權制度的過程中,幾個人的表現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立場。

現在嘛,以前很多秦國的官員其實也是活躍在帝國的官場之上,只是與曾經的地位顯赫相比,他們在帝國只能說是中上游。

其實那也是必然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對很多人來說是幸運的事情,呂哲建立帝國之後還有以前各個戰國一些官員的容身之地,而不是被一番殺戮。

李斯在呂哲兼併秦國的過程中立有功勞,而後又在兼併其他戰國的時候有建策的功勞,結合在律法上當之無愧的成就,又經過一連串的考覈……也許還有呂哲的偏中性,李斯現在在帝國與在秦國乾的是同一個行當,那就是任職廷尉一職。

帝國的廷尉權利比之秦國時期當然是顯得弱小,廷尉署的很多權利是被分離到了檢察署。不過近期事情又有了一些變化,呂哲有意在原有的技術上進行一些制度優化,各個府和各個署的職權也會進行或大或小的變動,很多人其實都是睜大眼睛瞅着,李斯就是其中的一個。

世界上當然沒有一成不便制度,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是爲了更好的被執行,那麼一旦有了需要進行改革又有什麼不可?

呂哲很清楚目前帝國的制度……怎麼說呢?應該說是有點亂,既有三公九卿制,又有了九品中正制的影子,很多部分在很多職權上形成重疊甚至造成衝突。

帝國從建立到目前爲止,戰爭狀態好像一天都沒有停過?許多事情哪怕是發現有問題,可是因爲國家處於戰爭狀態也不能輕易改動。

今年帝國會發動第二次草原戰役,情況要是沒有出現意外,新組建而成的草原派遣軍將會很快將戰線推進到峻稷山區域,到了這一步戰局哪怕是一時半會拖了下來,影響也並不會是太大。

草原戰役打完,帝國在五年之內將不會在大舉用兵。所謂的不大舉用兵,只是說不會再動不動幾十萬軍隊在幾個方向同時在作戰,可能是會停下某些區域的擴張,轉爲單獨在一個方向上只動用一個軍團。這樣一來很多事情就可以幹了。

李斯來皇帝行轅是幹嘛來了?他之前擔負着查證全國各個縣政~績的事情,有了結果立刻彙報來了。(~^~)

第276章 戰場之上第101章 出兵在即第234章 老天幫忙?第203章 巡視地方第326章 初議內政(中)第563章 百萬軍聚,只爲一會(上)第261章 真是瘋子第80章 傲睨得志第535章 戰爭還有暫停的?第25章 機遇難得第803章 朝會(上)第962章 不全是吹牛第872章 怪事第597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上)第632章 大勢(五)第1069章 兩個匈奴第219章 佈局與援軍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92章 驚喜垂涎第603章 詭異而莫測第95章 困難重重第173章 震懾四方第873章 使節團第1024章 心亂了第686章 餘音(七)第871章 需要與現實第416章 峰迴路轉第267章 向東第272章 大不同第480章 另類的震懾(中)第798章 進步的基石第69章 利用價值第382章 甜棗(上)第362章 生或死(上)第1041章 可能形成的衝擊第972章 樓蘭王城第759章 局外人的勸諫第486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95章 困難重重第619章 看不嚇死你(上)第766章 一切都是爲了子孫啊第214章 反制措施第787章 怎麼可能(上)第557章 是誰親征?(下)第482章 學不來的第229章 一輪牀弩第361章 軟化的四百七十四章愧疚不得第416章 峰迴路轉第126章 出兵,出兵!(上)第24章 有友李良第720章 漠南(六)第500章 勝利、成功、偉大的大會?(上)第1025章 文武第286章 戰正酣第616章 時光如梭(六)第857章 善始善終第552章 討價還價第368章 軍隊(上)第72章 毀滅的因第612章 戰匈奴(十六)第11章 隨軍商販第125章 屋逢漏雨第1036章 擴張的必要第968章 還能更噁心一點……第603章 詭異而莫測第990章 可控和不可控第36章 首遇劉邦第904章 瘋子!他X的瘋子!第298章 九江郡動向第72章 毀滅的因第376章 長遠謀劃第515章 要鬧什麼幺蛾子第48章 大功告成第37章 始皇北巡第241章 軍中大疫第241章 軍中大疫第136章 埋伏之戰第746章 鄴城第1079章 一再改變的歷史第461章 無奈啊(下)第270章 膽小?第851章 錯誤的驚覺?第66章 吃虧是福?第289章 選擇既命運第641章 各國動向(四)第359章 忐忑不安(中)第885章 各有所求第955章 咸陽宮城第492章 值得嗎第638章 各國動向(一)第734章 難題第898章 遍地是寶第451章 小心無大錯第88章 所謂道德第463章 強者的自覺(下)第116章 如此人物第796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655章 國祚(三)第1038章 誰來當儒家的季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