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的第一旬,以匈奴爲首的草原胡人呼嘯南下,一頭撞上了蒙恬在陰山以南五十里建立的定邊城。
草原胡人超過三十萬,驅趕着大批量的牛羊,幾乎是一人雙馬甚至是多馬,以匈奴攣鞮頭曼單于爲首。他們是來旅行與中原列國的約定,一同攻打秦國。
匈奴其實是華夏曆史對草原胡人的一種稱呼,其實他們是自稱爲“有熊之國”,並且草原上的胡人並不都是“匈奴”這個龐大聯盟的部落,草原之上的部落多到難以想象。
華夏曆史對於所謂的“域外”從來都是不屑一顧……或者說一知半解的,只要是北方的胡人都會隨意起個稱呼,現在是匈奴,之後還會有鮮卑、突厥、蒙古什麼。
鮮卑要加上相當多的胡人,例如與鮮卑不對付的東胡後裔。
突厥倒是因爲南北朝時期因爲是拓拔氏、齊氏等胡人當權,對於突厥的瞭解總算不是一知半解和憑空猜測(或叫捏造),給分清對了,所以除了突厥之外還記錄了柔然、高車、契丹等等遊牧民族。
蒙古嘛……,別忘了鐵木真是怎麼崛起的,那是擊敗了無數的部落才壯大了蒙古,在此之前什麼車烈部、金帳汗國之類的多得是。
今次被攣鞮頭曼召集南下的部落相當之多,幾乎是將漠北和漠南的部落全部召集了個遍,其中就有昆邪部落、休屠部落、盧屠部落、奧鞬部落、犁汗部落、休旬部落、甌脫部落、西祁部落……等等。
被攣鞮頭曼召集的部落很多都是征服了西域之後新產生的部落,有些則是東胡那邊投靠過來的部落,這些部落裡在西漢期間又發展壯大,一直是到劉徹發動“百年戰爭”之前例如昆邪部落、休屠部落、盧屠部落的頭領都相續稱王。
在目前嘛,除了攣鞮頭曼的主幹部落之外其餘的部落並不算強大,且在這個時候匈奴還沒有分出具體的官職,如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之類的所謂“四角”,這個還要到冒頓時代纔會出現。
冒頓這個時候才從月氏人那邊逃回沒多久,這一次頭曼南下他並沒有隨行。
或許很多人沒有印象,但這一次頭曼單于率軍南下在正版的歷史上正是給了冒頓訓練一萬騎兵的機會,這些騎兵被訓練成了死士,後面冒頓射鳴鏑,萬箭齊發射殺死頭曼的就是這幫人。
按照歷史的記載,現在匈奴的總人口該是在八十萬到一百萬之間,頭曼單于率領三十萬算是抽空了草原上的人口。在正版歷史上蒙恬率秦軍與匈奴鏖戰。秦軍殲滅了大約十萬的匈奴人,以至於匈奴十年之間不敢南顧。
現在歷史被改變了,因爲暴亂過早發生,秦在中原要應對齊、燕、趙三國,在西邊要應付羌人與諸越,西南又要提防呂哲可能的攻秦,蒙恬手中的兵力一再被壓縮,比之歷史上的三十萬秦軍少了整整三分之二。
十萬秦軍要防禦大秦長達二千里以上的北疆,說實話是無論如何也不夠用的。索性的是蒙恬修建了衆多的武城,預測匈奴人會從陰山方向發動的預判也正確。
三十萬匈奴人出陰山南下,他們撞上定邊城的時候似乎是有些莫名其妙。
頭曼爲什麼莫名其妙呢?是因爲再此之前匈奴人與月氏人在大戰,所有的精力都被牽扯在西邊。在東方只是一些部落在遊牧,並沒有太過關注秦國的動向。
要南下侵略竟然不做任何情報刺探看起來很草率是嗎?但是這樣才符合實情,現在的匈奴並沒有具體官職,依然是蠻荒形式的部落首領、長老、大頭目、小頭目的分級。能夠奢望這樣的體系會分工明確嗎?
定邊城被蒙恬修建得十分堅固,因爲是據守在第一條防線的城池,它採取的是模仿自呂哲建造的棱角形狀。城牆高度約是三丈,城牆段上除了佈置牀弩之外,學自南陵城防禦體系的懸刀、滾石系統也裝了不少。
可以說駐有八千秦軍的定邊城,它除了沒有護城河之外該有的城防設施一點都不少。另外,在定邊城的兩邊還有二座縮小版的定邊城,分別駐有一千秦軍,三座城池成爲一個掎角之勢。
匈奴人被城池擋住去路的時候是發懵的,他們記得很清楚在二年前這邊是一片平地,很不明白在兩年之內怎麼會出現三座城池。
說來也是,因爲時代限制性的生產力,想在兩年之內建造一座城池並不是那麼容易,偏偏秦國不止是修建了一座城池,是一大二小的三座城池。
擋住去路的城池看上去比傳統的華族人羣居的城池要小很多,可是匈奴人一次試探後立刻明白城池小不代表好打。
匈奴南侵在三年前就已經被秦國獲知情報,爲了與匈奴人大戰秦國整整做了三年的準備,只是由之前的主攻變成了被動防禦。
與馬背民族打對攻秦國並不怕,說實話秦人也不缺遊牧人口,在草原上打對攻形式的遊動戰一點也不會吃虧,在很多時候甚至能依靠文明的先進性打得草原胡人滿地找牙。
打起防禦戰秦軍更是得心應手了,畢竟他們祖祖輩輩就是在這種戰爭形式下生長成年,對上了沒有什麼攻城技巧的草原胡人,雖是處於巨大的兵力差距,但是仍然顯得遊刃有餘。
整整一個月,頭曼率領的三十萬胡人圍攻以定邊城爲主要防禦體系的三座城池,打了一個月付出大概二萬人的代價竟是攻不下來,這讓他們開始產生一種暴躁心理。
來自西邊的一個部落首領,叫居次的傢伙建議直接繞開難以攻取的秦軍城池,大軍滾滾南下徑直殺入秦地。
這樣的建議要是不以佔領土地爲目標只是打草谷的搶劫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匈奴這次南下並不是爲了搶劫,他們是與齊、燕、趙約定夾擊秦國,匈奴將會得到河朔地區以及秦國的上郡和北地郡。
以佔領土地爲目標的戰爭,需要的是擊敗敵軍的軍隊,進行更可能多的殺傷,如此才能在獲得勝利之後保住戰果。再則,有這麼三座城池在背後,哪怕匈奴人並不依賴於後勤補給,背後有一支敵軍的存在也太危險了一些。
還有一些是頭曼沒有明白說出來的,草原上的匈奴與中原列國距離太遙遠了,壓根就不知道中原的戰事戰況怎麼樣了,頭曼是真的攻不下定邊城等三座武城,也是在近一步等待中原的戰況被探知。
大約是在匈奴圍攻定邊城的第二個月,蒙恬才帶着五萬秦軍北上,他將部落推進到第二道防線之後沒有再向北一步,而是做出了分兵將五萬秦軍派遣到各個武城增援,第一道防線的卻是沒有增派哪怕一兵一卒的兵力。
蒙恬這麼做絕對不是昏了頭,匈奴人的機動性非常強,在交戰的時候任何對第一道防線的增兵行爲都是送部隊去給匈奴人吃掉。
第一道防線已經起到阻擋匈奴呼嘯南下的作用,作爲一名統帥蒙恬考慮的不單單是第一道的秦軍生死存亡,是該怎麼來利用防線層層抵抗,消磨匈奴大軍士氣的同時也是等待戰機的出現。
固守城池最怕的就是沒有外援,畢竟無論城池的防禦體系多麼好,操作它們是士卒,士卒一旦未能得到補充必定會造成人手不足的局面。當守衛一方的人手出現不足的時候,城池的缺口也就出現了,更別談因爲屢次苦戰出現的士氣低落等問題。
匈奴人的攻城手段不多,但是他們的人數實在太多了,到了後期輪換日日夜夜的攻擊之下,定邊城左側的衛星城陷落。左側衛星城被攻破的第三天,定邊城右側的衛星城也宣告被攻破。
作爲掎角之勢的衛星城全部失守,定邊城僅剩的三千守軍哪能不明白自己的末日就要來臨?在層層胡人的圍困之下,在胡人是遊牧民族的前提下,三千守軍上從一員偏將下到普通士卒都知道沒有任何突圍的可能性。
定邊城陷落了,它在堅持了五十七天的時候被匈奴人攻破,蒙恬獲知定邊城的陷落不是有誰來稟告,是遙遠的北邊沖天的火光告訴他定邊城不復存在。
是的,守不住無法突圍,定邊城守軍在城破後選擇點火燒城,他們讓近萬的匈奴人爲自己的末日陪葬。
秦人耐戰,秦人面對國殤時不惜性命,不過這並不是秦軍第一道防線一萬士卒全軍覆沒的唯一理由,真實的情況是他們壓根就不知道不會有援軍,等知道之後只能是拼死力戰,戰到連逃跑也沒有可能活命的時候被少數人帶着用焚城的方式來個玉石俱焚。
蒙恬沒有爲前方一萬守軍的全軍覆滅流下一滴眼淚,他沒有流淚的時間,因爲第一道防線失陷之後,匈奴人很快就會朝第二道防線逼近。
在秦國的歷史上會怎麼記載定邊城以及衛星城那一萬秦軍呢?絕對是記載這一萬秦軍美好的一切,他們的戰死是出自自願的偉大情操,然後大書特書關於面對入侵的時候是多麼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