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不就是兵嘛!

陳平吃了一頓,但是隻說了幾句話就走了,看着像是純粹蹭飯,但是聽完的張良直接是懵在了原地足有四五分鐘。

“這都什麼事啊?”張良不得不納悶,他忍不住一拍額頭:“吉脫派遣人過來想要贖回頭曼,那是軍方的事情纔對。哪怕不由太尉處理,那也是先輪到鴻儒館的典客景駒來幹。怎麼就成了我的事情?”

頭曼被俘那是去年的事情了,他被俘之後被羈押在北地郡一段時間,到了得勝之師迴轉南陵的時候才經由獻俘儀式轉交中樞。

中樞接過羈押頭曼的責任之後,皇帝並沒有什麼表態,鴻儒館本想接手頭曼的安置,當時還是太尉的司馬欣直接拒絕了景駒的請求,然後頭曼就一直待在軍方的監牢,到目前已經關了將近一年。

軍方一直是想要用頭曼來做一些文章,張良雖然沒有刻意的去了解,但是能夠猜測得到軍方必然是已經做了一些動作,畢竟活着的頭曼和死了的頭曼是兩碼事。

正當張良在思索是個什麼情況,南陵令過來了。

南陵令其實是呂雉的兄長呂澤,他在八年前左右進入到文官系統,從一些小吏緩步向上爬,現在是爬到了南陵令的位置。

帝國的帝都是南陵,南陵令由誰來當其實有值得說道的地方,並且南陵令有治民又有部分軍事的權利,必然是需要得到皇帝的信任才能擔任。另外,一國之帝國是權貴最多的地方,南陵令還必須要有一點特殊背景才能鎮得住那些權貴。

呂澤是呂雉的兄長,等於是呂哲成了呂澤的妹夫。呂澤爲官履歷十分不錯,又有這麼一層身份,最爲重要的是他也敢於得罪權貴秉公執法,真就是南陵令的不二人選了。

“侍郎?”呂澤有點納悶張良將自己請來,結果他進門了張良不說正事也就算了,招呼都不打一個竟然是在發呆。

“哦!”張良給了呂澤一個歉意的微笑,站起來很客氣地請呂澤坐下。說道:“真是失禮了。”,他指的是沒有親自過去請。

呂澤笑了笑說了句“無需這樣。”,直接步入正題:“侍郎喚澤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張良沒有過多的客套。直接說是關乎到南陵城防的問題,稍微解釋了一下,說道:“蘇中郎將還在等,不若我們現在就過去?”

呂澤直接頷首表示同意。

都能算是高級官員了,誰的時間都不富裕。除非是休沐的時候,不然都沒有什麼時間來扯一些有的沒的。

呂澤長相十分的斯文,氣質上也顯得斯文,一米八幾的身高穿着一套緋色的官服,看着極爲的雍容。他邁步的時候像是一隻刻意在控制着節奏?會這樣是他發現張良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顯得極爲心不在焉。

呂太公一家子是呂姓,氏是什麼其實是說不太清楚的,因此“呂”也就作爲名的開頭。

呂哲其實也只知道自己姓呂,前期迷迷糊糊不曉得名的前綴還有那麼多的講究,更是不太瞭解當今年代同姓不婚,畢竟現代很多地方壓根就沒有這種限制。

同樣是“呂”在名前面作爲前綴。呂哲要納呂雉的時候也沒人提個醒,那是因爲當時呂哲麾下可沒有什麼高門人士,同樣是微末之輩,又全是軍旅之人……咦?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至少燕彼曾經是燕地的縣長。

總之吧,反正不懂的不敢亂說話,懂的認爲不過是一女子爾,結果是全部都沒有當回事。

到了呂哲身份地位越來越高的時候,呂雉已經成爲呂哲的女人之一,那個時候更是沒人再提起什麼。只是有一些人會在暗地裡打聽一下“呂”到底是姓還是氏。連呂哲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情況下,任誰怎麼去查怎麼可能查處一個什麼玩意出來?

因爲實在是查不出來什麼,人們只知道一個是姓一個是氏,在這個姓和氏依然被區分的年代。那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呂雉爲呂哲誕下一子一女,呂哲也成了皇帝,除非是別有用心,不然誰還會去提這個?

呂太公一家出了個皇帝的枕邊人,別人是母以子貴或者子以母貴。呂澤和呂釋之卻是“兄以妹貴”?或許是有這個因素在內,也是兩兄弟都爭氣,再有都是從底層爬上來的履歷,履歷之上是實打實的政績或戰績,結果是呂澤成了南陵令和呂釋之成了軍中校尉之後,哪怕是想說閒話也沒有底氣。

張良是走了一段距離才察覺呂澤特意放慢了腳步,他非常不好意思地說:“想事情想得入神了,實在是失禮了。”

呂澤和熙笑着表示理解:“侍郎負責事務變多,自然需要思考的也就多了。”

“良以前爲韓國相國,自認處理事務並不少,卻不如帝國侍郎需要處理的事情多。”張良像是在自嘲,不等呂澤搭話又自顧自往下說:“韓國爲一隅小國,地不過一郡,以前想象不到……”接下去又是連番的自嘲。

呂澤只是靜靜聽着,他知曉張良的自嘲是真的,可是張良的自嘲之中未必沒有對未來感到興奮。

國家越大需要處理的事情就越多,帝國新興,幅員遼闊,對外的征戰也沒有消停過,內部更是一直在建設,可以想象事情該是會有多少。

皇帝已經逐漸在將一些事情下放,若說以前還會制定全盤的軍政戰略,皇帝現在極少再自行制定軍政戰略,已經轉向了成爲一個仲裁者和審批者的方向。

說實話,呂哲也清楚自己是有超長遠的目光,但是制定的發展策略未必就符合當今年代,像是巴蜀之地的靈渠吧,靈渠是秦帝國爲了征討南疆才興建,有着它的歷史背景。呂哲也在搞靈渠,但是事實上靈渠對於帝國也就是一個溝通有無和連接巴蜀的水路,就沒有歷史上秦帝國建設靈渠的迫切性。

呂哲似乎是忘記了靈渠是爲什麼被建設起來,結果在規劃靈渠的時候是按照排前的優先性來,巴蜀提前納入統治,結果上游地段的秦川卻是一片空白。若不是當時的太尉司馬欣提醒得及時,靈渠就該成了秦軍南下的依仗。

出了第一個失誤就會有第二個失誤,像是出兵中原的時候利用沿海航線的運兵,那時候要不是齊國已經被擠壓到一個邊角。齊國也來一個沿海運兵襲擾呂哲治下的沿海,齊國會滅是肯定的事情,但是呂哲治下的沿海就該被打爛,燕國也未必會那麼幹淨利索地屈服。

連續兩次失誤,雖然都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甚至是秦國和齊國沒反應過來之前,失誤已經無法被利用,那還是呂哲的基礎打得太好的關係,畢竟別人在打生打死和玩命互相破壞的時候,他們是在屯田和練兵。

儘管是沒有出現什麼惡果,呂哲卻是有那麼點明白了,他不過是有着遠超常人的目光,智慧上一點都不比“古人”高上多少。他也認清事實,只需要把控全局即可,其它什麼的東西說出一個方向。能不能幹,幹了會有什麼後果,一切都讓臣工們自己去商討。

正因有呂哲的逐漸放權,執政府和太尉署總算也纔有中樞官署該有的樣子,不管是建設民生還是軍事戰略制定。民政變得越來越有步驟,不再是不管不顧用堆資源模式的全面鋪開。軍事策略也不再是那種顯得急促的侵掠如火,是一種穩紮穩打的有節奏推進。

皇帝就該有皇帝的氣量,帶動的是各個府衙上官對下屬的一種任務分鋪,不過張良這種樣子顯然還是屬於個例,身爲執政府的侍郎也藉由一些分派的便利能夠和軍方牽扯上。

“這麼說來。將那些民衆近一步隔開分離確實非常有必要。”呂澤已經聽得差不多了,認可了張良的舉措,看向蘇烈,問道:“前往夷陵以西操練的禁軍可以調回多少?”

“調回多少?”蘇烈一臉的輕笑。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兩個月前才調去夷陵以西適應火器,原定的訓練週期是半年。”

呂澤“嗯”了一聲,並不做出任何的表態,只是看向了張良。

張良猶豫了一下,說道:“三十多萬衆。雖說是分散在羅縣境內,但還是顯得集中了一些。”

三十多萬人可真的是不少了,也就是帝國纔會出現這種一次性集中三十多萬人的事情,還是集中到一縣之地,以前可沒人這麼幹過,以後敢這麼幹的人也絕對不多。

“現在的苗頭是請願長期施粥,提出這種要求的只有四個鄉,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不免會出現跟風的人。”張良攤開了講:“人的隨從性很強,特別是若非實在沒辦法沒人會樂意背井離鄉。現在事情還鬧得不是太大,良認爲應當及早處理。”

“什麼意思啊?”蘇烈直直咧咧地問:“也就是說,真的會有人武裝鬧事?”

不是沒可能啊,帝國除了強弩一些軍械有禁止,像是刀槍棍棒之類的兵器根本就不限制民間擁有。現在離戰亂被終結也纔過去十來年,再有皇帝一直都在強調尚武精神,民間的兵器持有量不敢說每家每戶幾件多少套,但是一家至少有一件兵器是絕對的事情。

“三十萬衆,有四萬多是經過每年冬季和夏季操練的預備役。”呂澤是南陵令,羅縣雖然是在長沙郡地界,但是離南陵真心不是太遠,可不希望帝都附近出現什麼不可控的事情。他看了一眼張良,然後向蘇烈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再則,若是能將萌芽消失於無形,不是很好的事情嗎?”

“你們的思想有問題。”蘇烈也不知道是在嘲笑還是什麼,他說:“四萬經過操練的又怎麼了?光是南陵就有超過二十五萬每年冬季和夏季都參加操練的青壯,南郡一地有接近三十八萬,將周邊的郡再涵蓋進去知道有多少嗎?”

張良不是軍方體系,很直接地搖頭表示不知道。

呂澤因爲擔任南陵令,南陵令又太特殊了一些,倒是多多少少知道相關的數據,不過也僅限是在帝國南陵一地,其它就不是那麼清楚了。

蘇烈很想告訴兩個一臉茫然的傢伙,帝國是有三百萬的在役士卒,但那也就是在編人員罷了。

皇帝做那種全民皆兵的國策可不是鬧着玩的。夏季和冬季每年都在集中民間青壯和健婦訓練,那些資源也不是白白灑了出去。

中原和關中那些近幾年才納入帝國疆域的地方先不談,僅僅是將長江流域單獨拿出來算,三級戰備的情況下長江流域三個月內能夠集結起五十萬,二級戰備的級別三個月能夠提供八十萬可戰之兵,一級戰備的情況下三個月能再搞出一百四十萬。

南陵是帝都,行政級別比較特殊,長期駐紮二十萬禁軍,在冊的公安集結起來有三萬,緊急動員不是隻動員南陵一城的兵源,會是連帶南郡、衡山郡、巴郡、漢中郡、南陽郡、黔中郡、長沙郡、廬江郡,這些與南郡有直接接壤的郡一塊動員,那該是多少部隊?

蘇烈也是接手了帝都防衛才知曉那麼些事情,他當時可是被嚇了一大跳,驚怵之後咋舌,真的是沒想到皇帝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建立起了那麼一套動員體系,也才明白帝國說要持續向外開拓的底蘊是在哪裡。

張良和呂澤不需要去了解那些,他們只知道一點,那就是民亂絕對不能發生。自然了,張良是擔憂自己第一次承擔重要任務辦砸了,呂澤則是不希望南陵受到任何可能的威脅。

“行了行了。”蘇烈纔不會將軍方的機密說出來,他伸手輕輕抓着鬍子,問道:“說嘛,到底是調不調動禁軍過去,調的話需要多少?”

呂澤看向了張良。要是按照他的本意,南陵只剩下三萬禁軍最好是不要再減少,可是羅縣那邊要是生亂,那可就不好。

張良與呂澤對視了一眼,發現呂澤不會反對鬆了口氣,對着蘇烈比出一個手指:“一萬禁軍。若是中郎將同意,良會再過去將軍府求得調動三萬郡縣兵。”(。

第749章 黑歷史第944章 秦末五大隱士第601章 迫近了第967章 這是要開戰嗎?!第903章 持續的交鋒第277章 玩場大的第564章 百萬軍聚,只爲一會(中)第767章 殘酷性第107章 是否划算第205章 即將成行的幕府第447章 蠢貨(下)第350章 張良(上)第826章 遙遠的距離第641章 各國動向(四)第607章 戰匈奴(十一)第766章 一切都是爲了子孫啊第48章 大功告成第630章 大勢(三)第1080章 黑頭髮和黑眼睛第961章 再談聯姻第72章 毀滅的因第282章 新的發現第26章 就差一點第921章 因由第500章 勝利、成功、偉大的大會?(上)第591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下)第600章 北疆戰事第1009章 官不好當第566章 朋友嗎?第698章 戰匈奴(二)第911章 理解不能第29章 話說劉季第144章 理想之地第644章 泛國民意識(上)第815章 改革還是變革(下)第1074章 掌握大海等於掌握霸權!第929章 有必要嗎?第716章 漠南(二)第176章 困難重重第644章 泛國民意識(上)第362章 生或死(上)第788章 怎麼可能(下)第606章 歡呼吧(中)第174章 小勝而驕第49章 隔牆有耳第221章 一觸即潰第百八五十九章 帝國勳貴第99章 論坑隊友第1027章 錯誤的劇本第613章 時光如梭(三)第1101章 海洋啊海洋第915章 命好的傢伙!第896章 竟然是這個最先走出國門第114章 平地驚雷第767章 殘酷性第917章 新官上任第739章 第一次(上)第19章 或許註定第272章 大不同悲劇再請假一天第812章 大氣磅礴第649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四)第869章 緩口氣第193章 老不休,陳餘第482章 學不來的第171章 大大不妙第894章 極度的渴望第39章 良機難尋第402章 設想第979章 終究是要流血的第466章 極品人物第597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上)第809章 事關千百年第1007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889章 略略的詭異第142章 奠定底蘊第662章 逆極爲反第925章 那是一種必然趨勢第909章 兩個時代第52章 前往咸陽(上)第30章 事有蹊蹺第721章 漠南(七)第438章 攪局者(上)第1056章 有點意思了第505章 繞不過的坎第590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中)第182章 班勝之師第673章 最後的機會(四)第371章 欲~望(下)第814章 改革還是變革(中)第1071章 遊牧民族的大招第633章 大勢(六)第463章 強者的自覺(下)第997章 互相瞭解很重要第389章 玩物等於喪志?(下)第60章 下位者鄙第599章 龐然大物的誕生(下)第294章 巨盜與嘆息第536章 操蛋的古典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