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以貌取人

“只是···”

見扶蘇還有話說,李斯拱手直言道:“公子既然師從在下,那我們之間應該敞開心扉,公子有話直說便是!”

“扶蘇初涉民治,敢請丞相派一干員襄助。”

李斯聞言爽朗大笑道:“公子臂膀,老臣業已物色定也!”說罷李斯差人去尋,片刻後一個大腹便便的人物走進廳中。

“御史張蒼,見過公子。”

當一個長大肥白衣袂飄飄的人物走到面前時,之前在贏政哪裡見過史祿的扶蘇不期然笑了。待來人站在廳中一禮,扶蘇點了點頭沒說話,皺起眉頭看了看李斯。

看到扶蘇眼中的質疑李斯笑着解釋道:“張蒼者,本是老丞相王綰手下之幹員,昔日曾在老相府掌秦國上計。老丞相去任之時,舉薦張蒼入了御史大夫府,總監天下上計。若論理財之能,經濟之通,只怕天下無人出其右!”

雖然李斯對張蒼的評價頗高,但是在扶蘇看來眼前此人肥白如瓠,大白臉膛耀人眼目,全無精悍氣象,扶蘇心下終有狐疑,遂一拱手不無揶揄地笑道:“先生雍容富態,卻不知這大腹之中裝滿何物?”

“在下腹中無他,唯天下賬冊而已。”

“翻翻賬冊,天下錢幣幾何?”

“天下錢幣,二十一枚而已。”

“二十一枚?笑談!”

聽到扶蘇語氣中的輕視,張蒼面色如常拱手回道:“七國錢幣各金、鐵、布三式,正是二十一枚。”

“好。那天下田疇幾多?”

“水旱兩等,百步一畝。”

“先生急智過人。然,所言終覺大而無當也。”

“公子差矣!”見扶蘇對自己如此蓋棺定論,張蒼正色道,“今天下初定,民戶未錄,民田未核,錢幣未理,公子所問縱神仙不能作答。公子若果真求才,不當以相貌存疑於人。張蒼若任事無能,公子自可以法度貶黜之,何須此等乖謬考校!”

扶蘇本就不是大惡之人,被張蒼這麼一說當即離案起身對張蒼拱手致歉:“先生之言扶蘇謹受教。”

“原就是在下憤懣偏頗,不敢當公子如此大禮。”張蒼見狀也是深深一躬。

就在扶蘇和張蒼互相敬禮的時候,一旁的李斯看着張蒼笑道:“張蒼啊張蒼,你這一身憤懣何來?是怨老夫舉薦你遲了麼?”

“不不不。”張蒼聞言滿臉通紅的辯解道,“在下生得白,又生得肥。自小見我之人都說我肥自如瓠,他日必是沉淪奢靡之徒!得此口碑,縱然在下滿腹才具也只能做個理財小吏。就這,上官還怕在下貪瀆,又要教在下改做御史!敢問丞相,如此遭遇在下能不憤懣麼!”

“是該憤懣!換作是我我也憤懣!”已經對張蒼改觀的扶蘇湊趣道。

鬨然一聲,三人一齊大笑起來。嬉笑過後,扶蘇辭別李斯,帶着張蒼回府。

回到府上後,兩人立即在書房密商起來。

作爲贏政的嫡長子,說對帝位沒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早些年贏子戈風頭出盡,扶蘇心中也很羨慕。但是羨慕歸羨慕,扶蘇並沒有心生妒忌。如今贏子戈主動退出朝堂,失去競爭對手的扶蘇原本只需要保證不出大錯就能穩穩地繼承帝位。但是扶蘇也是有自尊的,他不想讓別人覺得這帝位是嬴子戈讓給他的(雖然事實確實如此)。

論軍功,扶蘇自忖自己此生都不可能超越嬴子戈。所以扶蘇很有自知之明的選擇了贏子戈沒有那麼表現太出色的政道。

至於張蒼,如今也算是苦媳婦熬成婆。到扶蘇手下做事,晉升的速度那可不是快樂一丁半點兒。

有着相同訴求的二人也不搞那些虛頭巴腦,上來就直接上乾貨!

二人先議的是幣制,對於經濟一業頗有心得的張蒼連說不難,只需確定錢幣種類與數量後開工鑄造便是,而錢幣的種類與數量,丞相府早已大體有數,眼下要做的就是查勘補正。

幣制議定後,二人開始解決重頭戲——田畝改制和查勘。對於扶蘇提出來的這件事,張蒼一改之前的態度卻連連搖頭,說此事牽涉甚深,不好快捷利落。

立功心切的扶蘇連忙追問難在何處,牽涉如何之深?

張蒼見扶蘇堅持對他解釋道:“田畝改制容易,只需確定度量之法,進而一體推行於天下而已。田事之難,難在查覈民戶田數。”

“民田如何難以查清?”扶蘇很是驚訝。

“公子不知此間奧秘也。”張蒼皺眉道,“天下初定,秦法尚未劃一推行,山東郡縣之土地買賣已經風行數年了。當此之時,天下民衆不知大秦新政將如何推行田法,故失田之民不敢言自家無田,買田富豪則更是隱匿不報。其間因由在於兩處:其一,秦法有定:無田之民爲無業疲民,將被罰爲各種苦役刑徒,是故失田之民不敢報;其二,買田富豪多報田產,則必然增加田賦,是故亦必然隱瞞。有此兩因,天下黑幕久矣!”

“先生是說,買賣雙方聯手,對官維持原狀?”扶蘇聞言驟然一驚。

“公子!清楚民田流失?”張蒼更爲驚訝。

在張蒼心中扶蘇初涉政事,應該是職場小白。但是從扶蘇的回答來看,他明顯不是啥都不懂的菜鳥。

“略知一二。”扶蘇肅然拱手,“先生可有良策?”

“難。”

“先生但說,難在何處?”

“難在縱有良策,亦難行之。”

“先生以爲,扶蘇不堪大事?”

見扶蘇這麼說張蒼立馬錶明自己的態度說道:“非也!”表明自己的態度後張蒼思忖着斟字酌句道,“目下,山東百姓之間已生出了一個新詞,名曰兼併。何謂兼併?富豪大族吞噬民田,如同春秋戰國之大國吞併小國也。由此可見,土地兼併若放任自流,必將成爲天下最大禍端。但是,若欲深徹根除兼併,目下又確實不是良機。”

“何以見得?”

“公子明察,若欲根除兼併,必得全力推行新田法,確保民戶耕田不使流失。若果真如此,又於‘民得買賣’之秦法相違。既要民得買賣,又要不使失田,此間如何衡平,需要時日揣摩探索,不能倉促決定。事有行法之難,此其一也。其二,天下初定,創制大事接踵而來,內憂外患俱待處置。當此之時,大動田產干戈,只怕各方都難以認同!”

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餌,魚怎麼上鉤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二百九十七章 百步飛劍,我也會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只有失去了纔會珍惜第三百五十四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三百二十六章 角、亢、氐、房、心、尾、箕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在屋檐下第四十二章 閉門造車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情劍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是朋友,那就是敵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情場小白荊天明第二百五十八章 情場小白荊天明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四百零六章 臉厚心黑第二百一十六章 即位大典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第一百七十二章 劍爲主,人爲奴第一百五十四張 亡命天涯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想用百步飛劍來救人?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三百零九章 攻與防,矛與盾第十六章 故人第八十章 毀滅總是比建設來的容易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三百八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生龍,鳳生鳳,大哥的兒子會衝動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第三百二十章 治標不治本第二百三十章 鳩佔鵲巢第八十二章 先秦儒家弟子的風骨第三百零八章 實力不夠,用命來湊第四十章 秦子戈的野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二百零三章 窮途末路的趙王嘉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派總是死於話多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一百一十章 愛恨交加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三百零六章 樂者無意,聽者有心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三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四百五十九章 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其所觸第三百九十四章 相生相剋第十一章 三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消帶打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第二十五章 請殺第三百零七章 秀恩愛死得快第八十一章 新秦人的開學第一課第四百八十一章 香餑餑第二十四章 衝冠一怒第二百零六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第三百零七章 秀恩愛死得快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做並不代表不會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四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八十四章 腦子是個好東西第十七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一十章 嬴政的君臣之誼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第三百七十四章 因材施教第二百零四章 天道在秦不在趙第二百零二章 趙嘉的最後一絲生機第八十六章 平頭百姓的人生智慧第六十二章 以身作餌,調虎離山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彈第二百一十九章 半路殺出的王綰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呼海嘯第三百一十三章 人皇封神如封臣第四十七章 番吾之戰(下)第五百零五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二十章 治標不治本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四百七十章 糖衣炮彈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生龍,鳳生鳳,大哥的兒子會衝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死無生第九十三章 錢只有花出去才能創造價值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果想活命,最好客氣點跟我說話!第九十三章 錢只有花出去才能創造價值第二百八十四章 如果世上沒有龍,屠龍的劍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第二百零三章 窮途末路的趙王嘉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子癡情時,感人最深第三百七十四章 因材施教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五章 置之死地第二百一十四章 安定南海的利器第四百三十六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四百七十九章 去還是留第三百五十四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四百八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第十七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