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謀一世還是謀萬世

南國的五月已經不亞於中原的酷暑了,不過今日臨塵城外的山林間卻是難得的清風徐徐。

嬴政王翦君臣的密談之地,被趙佗選定在了這片無名山林。趙佗帶人搭了一座茅亭,裡面鋪了幾張蘆蓆,還設兩案山野果品,旁邊點燃一堆艾蒿以驅除蚊蠅,嬴政和王翦二人到達後都覺這裡比狹小悶熱的上將軍幕府清爽了許多。

經過三日的休養,王翦的病情已經有了起色,但嬴政心中卻絲毫未感輕鬆。據隨行的老太醫稟報,王翦體內餘毒雖去,但中毒期間大耗元氣,已經誘發出多種昔日操勞累積的暗疾。原本嬴政是想要在王翦身體恢復過來後立即親自護送他北歸,但太醫卻說以上將軍眼下之虛弱,若是舟車顛簸只怕會立見大險。

嬴政無奈,也只能等與王翦會談之後視情形再做決定了。經過三天以來隨行太醫的悉心照料,王翦的神志已經完全清醒了,不過體魄卻遠非往昔,目前尚且不能正常行走。這段短短的山路,還是六名軍士用竹竿軍榻將他擡上來的。眼看昔日老當益壯的的王翦在短短兩年間變成了搖曳不定的風中燭,嬴政心頭便隱隱作痛。

“君上萬裡馳驅,親赴南海,老臣感愧無以言說!”來到涼亭後,王翦拱手道。

“老將軍,滅楚之後命你坐鎮南國,政之大錯也!”嬴政一邊阻止王翦行禮,一邊後悔道。

“君上何出此言?”王翦蒼白的面容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壯士報國,職責所在,老臣何能外之?戰國百餘年,老秦人流了多少血,天下人流了多少血,老臣能爲天下兵戈止息克盡暮年之期,人生之大幸也!君上若是後悔,倒是輕看老臣了。”

“老將軍有此壯心,政無言以對了。”嬴政無奈道。

寒暄過後,王翦開門見山道:“君上,老臣身臨南海年餘,深感南海融入中國之艱難也!”

“老將軍有話但說,若實在無力,仿效楚國盟約之法未嘗不可。”嬴政噹噹叩着酒案,心頭別有一番滋味:“一路南來,眼見我大秦將士變形失色,嬴政不忍卒睹也!上將軍素來持重衡平,今日只說如何處置?若我軍不堪其力,嬴政當即下令班師北返!”

“不。君上且聽老臣之言。”王翦聞言搖手勉力一笑,喝下了一碗司馬特爲預備的白色汁液,輕輕擦拭了嘴角餘沫,頓時稍見精神,沉穩道:“整個嶺南之地,足足當得兩個老秦國,其地之大,其物之博,實爲我華夏一大瑰寶也!便說老臣方纔飲的白汁,南海叫做椰子,皮堅肉厚,內藏汁水如草原馬奶,甘之如飴,飲之下火消食,腹中卻無飢餓之感。將士們都說,這椰子活生生是南海奶牛!還有案上這黃甘蕉,還有這帶殼的荔枝,還有這紅鮮鮮的無名果,還有這橄欖果;還有諸多北人聞所未聞的大魚、大蝦、巨鯨等海物,更有蒼蒼林海無邊無際,珍稀之木幾無窮盡也!”

說完這一切,王翦緩了一口氣,繼續道:“君上見我軍將士形容大變,威武盡失,其心不忍,老臣心中感佩之至。但是請恕老臣坦言,實則君上不知情也。北人但入南海之地,只要不得熱瘟之類的怪病,瘦則瘦矣,人卻別有一番硬朗。老臣若非誤中魚毒,此前自覺身輕體健,比在中原之地還大見精神。將士們雖然黑了瘦了,但體魄勁健未嘗稍減,打起仗來,輕捷勇猛猶過中原之時!容顏服飾之變,多爲水土氣候之故,非不堪折磨也。就實說,我軍將士遠征,除了思鄉之情日見迫切,老臣無以爲計外,其餘艱難不能說沒有,但以秦人苦戰之風,不足道也!”

“噢?老將軍之言,我倒是未嘗想到。”

“君上關切老臣,悲心看事,萬物皆悲矣。”一句話,君臣兩人都笑了。王翦又說了南海之地的諸多好處,末了道:“番禺之南,尚有一座最大海島,人呼爲海南島,其大足抵當年一個吳國。若連此島在內,南海數郡之地遠大於陰山草原。君上當知,當年先祖秦惠王獨具慧眼,接納司馬錯方略一舉並了巴蜀,秦始有一方天府之國,一座天賜糧倉。今君上已是天下君王,華夏共主,當爲華夏謀萬世之利也。即便任艱任險,也要治好南海。爲華夏子孫萬世計,縱隔千山萬水,也不能丟棄南海!此,老臣之願也。”

謀一世還是謀萬世,這個抉擇對嬴政來說根本不需要猶豫。

“政謹受教。”嬴政挺身長跪,肅然拱手。

起身後,嬴政感受到山間的徐徐涼風躊躇道:“老將軍病體未見痊癒,這裡風又大,不妨來日再議了。”王翦聞言搖手道:“今日老臣精神甚好,得將話說完。日後,只怕難有如此機會了!”嬴政當即插言道:“老將軍何出此言,過幾日元氣稍有回覆,我親自護送老將軍北歸!”王翦勉力一笑:“君上,還是先說國事,老臣之事不足道也。”嬴政素知王翦秉性穩健謙和,今日挺着病痛仍然堅執密談,必有未盡之言,於是收斂心神,心無旁鶩地轉入了正題。

“敢問老將軍,若治南海,要害何在?”

“君上問得好。老臣最想說的,正是這件事也!”對於嬴政的一針見血,王翦十分高興。嬴政既然能一針見血,說明嬴政心裡想過如何處理南海問題。

“君上,楚國領南海數百年,始終未能使南海有效融入中國。其治理南海之範式,與周天子遙領諸侯無甚差異。甚至,比管理諸侯還要鬆散。大多部族,其實只有徒具形式的朝貢而已。如此延續數百年,南海之地,如今已經是部族諸侯林立了。若再延續百年,南海諸族必將陷入野蠻紛爭,淪爲胡人匈奴一般的部族爭鬥。其時,南海必將成爲華夏最嚴重最爲持久之內患,不說一治,到時候即便要想恢復到以往的天子諸侯制,也是難上加難也!”

“此間可有什麼隱情?”嬴政追問道。

“南海之民有兩大類:一爲南下之越人,是爲百越;二爲南海原有諸族。越人多聚閩中東海之濱,進入番禺、桂林、象地者不多,且與南海原住部族水火不容,爭鬥甚烈。而南海原住諸族,無文字,無成法,木石漁獵,刀耕火種,尊崇巫師,幾如遠古蠻荒之族。南海在楚國治下時,楚國沿襲大族分封而治的古老傳統,非但不在南海之地設官立治,爲制衡所需,在幾大部族之間設置紛爭,埋下了諸多隱患。凡此等等,皆是南海各族淪入野蠻殺戮之根源!”

第三十六章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第九十一章 自作多情第九十六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第九十四章 假公濟私?不,我這隻能算假公濟公第五十九章 噩耗第七十五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二百九十三章 東西歸你,人我帶走第四百三十六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多並不一定勢衆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不如狗第六章 而後生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五百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一百零三章 終嬴政之世,絕不妄殺一人!第五百零三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四百一十六章 恩怨第二百三十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五十章 孰輕孰重第二百零四章 天道在秦不在趙第四百九十一章 酒無好酒,筵無好筵第四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六十八章 抱薪救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如果加上我呢?第四百九十九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二十三章 步子邁得大了容易扯着蛋第三百一十三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一百七十七章 楚雖三戶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最討厭別人威脅我第三百七十四章 因材施教第五十九章 噩耗第二百一十二章 謀一世還是謀萬世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一百九十八章 權利是這世上最浸蝕人心的毒藥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零四章 “絕對可靠”的天明第四百四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五百零四章 同生共死第九章 傳道第一百二十六章 託孤重任第五十七章 偶遇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互算計第七十一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打六個第四十二章 閉門造車第四百一十一章 撞着撞着就習慣了第六十五章 一朵珠花引發的血案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第四百五十六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一十三章 在說做不到之前,我沒有放棄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龍會的第一個大本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世楚歌第四十七章 番吾之戰(下)第十六章 故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如意如意隨我心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逐出山門第五十五章 奪權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混了纔好摸魚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四十五章 以訛傳訛第二十五章 請殺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三百八十四章 海市蜃樓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是自己實力不行而是某人太妖孽第三百九十六章 一步錯第三百二十章 治標不治本第三百零四章 勝者纔有說話的權利第四百五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一十章 尚同墨方第一百零四章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四百六十六章 只傷不殺第八十八章 “深謀遠慮”的秦子戈第四百六十四章 優秀不是一枝獨秀第四百三十六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三百零四章 勝者纔有說話的權利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七章 不要把所有人想的和你一樣愚蠢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四百四十五章 千里不運糧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下三十六郡第四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九十六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二百五十七章 聰明人的調情手段第九章 傳道第四百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四百一十五章 各爲其主,各謀其政第三章 濮陽祭祖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是自己實力不行而是某人太妖孽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朔風凜凜,終不離兮第一百四十八章 輕傷不下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