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項燕用釜底抽薪這一招雖然拿到了完整的軍權,但是新的枷鎖伴隨着完整的軍權再次套到了他的身上。

據項梁轉述,楚王用釜底抽薪一計在朝堂上議定衆將需聽從項燕的指揮後。景氏在朝中的重臣站出來提議,言楚軍集結已達六十餘萬之巨,已然超過秦軍一倍,堪稱史無前例。項燕想要南撤也未必不可,但必須儘早與秦軍決戰並大勝秦軍,否則春夏之交的雨季到來,楚軍糧道便要艱難許多。

項燕從中聽出了濃濃的威脅的意味,自己若是不按照他們說的做,恐怕這些世家大族就要借雨道溼滑爲藉口斷絕大軍的糧食供給了吧!

景氏提出這個要求項燕並不驚訝,但讓他失望的是楚王竟然贊同景氏的提議。楚王負芻說秦軍遠道而來疲於奔命,自是力求恢復元氣而後戰,我軍則當以汝陰堅城爲根基,早日尋求決戰,不可延誤戰機!繼楚王之後,朝中所有的大臣都是慷慨激昂,爭相訴說要他項燕儘早日與秦軍決戰的種種道理。

有人說楚軍士氣高漲,勝秦勢在必然。有人說楚國民衆仇秦已久,不可坐失民望。有人說秦軍糧道綿長,如截斷糧道則秦軍不堪一擊。有人說兵法有云倍則攻之,若他項燕退至平輿汝陰還不求速戰,分明便是亡楚於怠惰等等言論不一而足。

聽完項梁的轉述後,項燕一言不發。

項梁見狀繼續說道:“父親,速戰速勝的提議如今已成定局!”

“全我軍權,強我速戰!老夫身下這大將軍之位豈不是徒有虛名!”

到了此刻,項燕已經無力憤怒了。頹然一笑後,項燕一言不發的盯着眼前的地形圖發呆。

說心裡話,項燕對再次敗退秦軍還是很有底氣的。秦國在短短一個冬天能夠集結大軍再度南進,就絕不會是區區三十萬兵力,而且秦軍此次南下伐楚絕不會再像李信那樣輕出。項燕可以肯定,秦軍必然會以持重之兵與楚軍周旋。在得知秦軍統帥是老將王翦的時候,項燕越發的肯定自己的想法。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以項燕所知之王翦,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王翦決不會與楚軍交戰。趁着王翦尋找戰機的時間,楚軍若能整肅軍伍深溝高壘,依託淮水、江水兩道天險堅壁抵禦,只要楚國自己不生內亂,秦軍絕無取勝的可能。

項燕的作戰方針是:大軍退至淮南,整個放棄淮北;秦軍戰無可戰,空耗糧草時日;再加上北面燕代兩地尚未平定,期間難免有戰事發作,秦軍必會有分兵的那一天;等到那個時候只需趁秦軍分兵後撤之際,楚軍做閃電一戰,便可再次敗退秦軍。

另外,項燕當初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負芻殺掉楚哀王助他登上王位,便是看重他本人的能力與態度。眼下楚王負芻若能洞察大局,以艱危抗秦爲時機力行變法,整肅朝局整合國力,楚國崛起於艱難時世的可能性極大。

楚國不同於中原五國,正面有淮水江水兩道天險,東南吳越有茫茫大湖爲屏障,西南有連天茫茫之雲夢澤爲屏障,腹心更有煙波浩淼的洞庭澤連同湘水沅水之密佈水網,後有叢林蒼莽的五嶺橫亙,若收縮防線以求固守,秦國萬難破之。然而如今的楚國廟堂不識大局,反求速戰速勝,如何不令項燕失望!

無論項燕如何憤懣失望,終究還是無可奈何地聚將發令了。

在春寒料峭的三月,楚軍終於撤離了陳地十餘城,浩浩蕩蕩地開向了南方。旬日之後,楚軍抵達淮水北岸,項燕下達了佈防的將令:三十萬楚軍主力駐守汝陰,三十萬後聚“官軍”分兩部駐紮,景祺率軍十五萬駐紮平輿郊野構築壁壘,屈定率軍十五萬駐紮寢城郊野構築壁壘。兩三日之間,三部大軍在淮水北岸自西北向東南依次展開,日夜構築壁壘,氣勢壯觀之極。

因了大軍距都城郢壽不過百餘里,楚王負芻的犒軍特使、令尹、大司馬及各大世族的軍務特使,連綿穿梭不絕於道。南楚民衆也紛紛跟從各縣令入軍勞役,或搬運糧草輜重,或輔助構築壁壘,終日旌旗招展喧囂連天。在王酒、民氣和朝野公議的交互刺激下,楚軍戰心日熾。汝陰的項燕主力大軍雖然稍微平和,但也是熱辣辣一片。而平輿、寢城兩大營地,竟終日如社火狂歡一般嗷嗷求戰。

四月初,姍姍來遲的秦軍終於開過穎水,在西岸立定了自己的營地。

大軍南來,依照王翦之前頒佈的將令井然有序地向前推進。進兵之期大軍兩分:王翦率主力大軍四十萬,以日行六十里的常速穩健推進。而蒙武則率後軍二十萬,逐一佔據陳地楚軍所棄城池,會同南陽郡守派出的秦吏恢復商旅百工農耕,使民生納入常軌。蒙武給每座城邑各留五千人馬防守,陳城留守軍馬一萬總司策應,所有陳地民治軍務,俱交總司後援的姚賈統轄。

諸事安定,蒙武方率所餘十餘萬人馬後續南進。也就是說,王翦向秦王嬴政索要的六十萬大軍一開始便在陳地留下了將近十萬,用來確保後方堅實通暢。

王翦非常清楚,當年的長平大戰若無河內郡爲堅實的後援基地,秦軍根本不可能在上黨苦寒山地與趙軍對峙三年。而今進兵廣袤楚國,若不清理出一片堅實的後方根基,只怕秦軍也難以從容不迫地與楚軍周旋。王翦寧可少一部戰場兵力,也不能缺失了後方通暢。

就像英雄聯盟打團需要提前佈置視野一樣,秦國與楚國交戰秦國自然會派人去楚國內部打探消息。財帛動人心,再加上姚賈這個出色的外交官,關於楚國楚軍的種種消息早已經源源不斷地匯入王翦的營帳。王翦對楚國廟堂與項燕兵力部署的諸般情形,可謂是瞭如指掌。

王翦的進兵軍令很簡單:大軍以堅兵之陣常速南進,直逼汝陰城下紮營與項燕的主力軍對峙。

項燕知王翦,王翦亦知項燕。高手過招,比的從來不是誰強誰弱,而是看誰先犯失誤。

故此,秦軍南下進兵,首要預防者便是楚軍的奇襲。王翦不知道的是,楚軍景祺部與屈定部確實曾經要北上奇襲秦軍,只是被後來被項燕嚴令制止了。項燕對眼前的局勢也很清楚,現在誰先主動出擊誰就會先露出破綻。項燕對於景、屈二人沒有好言相勸,只是告訴他們無論發生什麼自己都不會出兵,如果他們有把握戰勝秦軍,那麼請自便。

景、屈二人別的不行,自知之明還是有的。聽項燕說的如此決絕,他們二人也只好悻悻離去。

第一百七十一章 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漠孤煙直第三百零九章 攻與防,矛與盾第一百五十八章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四百七十六章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第二十六章 問政第三百五十章 少一些功利主義的追求,多一些不爲什麼的堅持第三百七十四章 因材施教第二百二十七章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二十八章 新敗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章 愛恨交加第一百一十九章 朔風凜凜,終不離兮第三百七十六章 每一個吃貨都是一支潛力股第一百七十七章 楚雖三戶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隊友太智障第四十章 秦子戈的野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十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百八十九章 論補刀的重要性第二百零二章 趙嘉的最後一絲生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國不以山河之險第九十七章 武能安國,卻不能安己第二百三十九章 後會有期第二百八十章 百分百閃避技能:驢打滾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咬餌,魚怎麼上鉤第一百零八章 大秦第一場拍賣會第一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高池深第四百九十九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二百六十五章 蓋聶的育兒經第七十章 成長的代價第二百一十一章 食物中毒第九十六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第六十二章 以身作餌,調虎離山第二百四十一章 討好一個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討好他喜歡的女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角、亢、氐、房、心、尾、箕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喜歡簡單的?那我就給你簡單的!第九十一章 自作多情第三百零四章 勝者纔有說話的權利第三百八十一章 現學現賣第一百零一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三百九十四章 相生相剋第一百五十五章 以毒攻毒第四百一十三章 在說做不到之前,我沒有放棄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三百二十四章 秦子戈的先見之明第四十八章 人前顯聖第十三章 比武論劍第三百四十八章 開門紅第二百三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二百零四章 天道在秦不在趙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一百六十八章 背叛大秦的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一百八十二章 男子無情時,負人最狠第六章 而後生第九十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百七十四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三百五十章 少一些功利主義的追求,多一些不爲什麼的堅持第二百二十七章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來自十八銅人的死亡凝視第四百二十三章 鑄十二金人,震天下氣運第四百四十九章 平越容易安越難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五十四章 暗流第一百二十章 俠也未必就能保護身邊之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鼎鼎大名的蓋聶第三百章 落後就要捱打,捱打就要立正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馬非馬第三百九十三章 撐死膽大的第五十六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只有失去了纔會珍惜第一百七十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三百七十九張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第二百八十二章 舔狗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四百九十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一百三十一章 急流勇退第一百三十四章 後院失火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心辦壞事第七十八章 是像人一樣死去,還是像豬一樣苟活第二百七十三章 書同文:學渣的福音第八十八章 “深謀遠慮”的秦子戈第二百八十四章 如果世上沒有龍,屠龍的劍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第四百一十二章 世上沒有失敗的人,只有放棄的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連敗六人,接任宗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做的我說不得?第四百零三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六十七章 爲山九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