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

“看清自己手上的籤文,找到組長,領取工具!”水畔上回蕩着由養中氣十足的聲音,經由遍灑在工地上的人形廣播站,傳進每一個民夫的耳朵,“甲字開鑿田渠,乙字挖掘堰池,丙字駐留水畔!半個時辰以後,各字點卯,未至者扣兩分,未領取工具者扣一分,每組前三名應卯者各加一分!”

他深吸一口氣,用盡最大的力氣一聲呼號:“計時開始!”

原本井然有序的秩序徹底亂了,每個人都茫然看着手上新發的竹籤,上面標註着“甲乙丙”三字,字號下方還有一至十的標數,表示他們在新崗位的分組。

他們的時間很緊張,要辨清字號,確認工種並領取新的工具,還要儘快找到新的集合點,向自己的組長報道,應卯且領受任務。

這是獏行指揮部一貫的尿性,每次調整都伴隨着抓鬮式的分組和嚴厲的獎懲,與之相對的,今晚食飧必有肉糜,若是表現出衆的幾位,還能分到肥厚流油的醃肉!

人人都知道,分組是最無謂的扣分項,也是最唾手可得的加分機會!

“甲字甲字,誰知曉田渠在何處!”

“我是乙字,挖掘堰池的鋤何處去領?”

“丙字留在水畔便可以了吧?四組在何處?我要食肉!”

“霍娃,霍娃!快幫老丈瞧瞧,我這竹籤之上是何字?”

到處都是呼喝,現場一片狼藉,但監管者們都知道這是暫時的。

舊的記分簡已統一上繳,新的記分簡也下發到記分員的手上,他們臂上捆紮着標有組號的方巾,既是組長,又是監管,早已先一步等在集合所。只要配屬的組員找到他們,工地的秩序很快便會井然起來。

李恪和辛凌在工棚處看着這一切,皺着眉,腦子裡依舊是史祿嘴裡吐出來的那個生僻字眼。

一個堰字,他勉強能辨認出這個詞是某個水利項目的名稱,看衆人的表情神色,他又猜測這個項目很有名,至少在某幾個領域非常有名,譬如墨者,譬如水工。

但秦朝的水利項目除了都江堰、鄭國渠和尚未開鑿的靈渠,還有什麼?

李恪窮搜記憶,依舊沒能找到那“霸繮堰”的出處。

他決定不恥下問:“辛阿姊,霸繮堰究竟何物?爲何能與作業平臺聯繫起來?”

照理說這個問題問史祿更好,不過工期緊張,史祿又有要務在身,方纔開會時李恪便沒有細問,直到各人領受任務而去,閒下來的總工程師纔有閒暇向同樣沒有具體指派的工程總指揮打探消息。

辛凌沉吟片刻,反問道:“可知九江?”

“九江?”李恪想了一會兒,“辛阿姊說的是郡名九江,亦或是地名九江?”

“地名。”

這個問題難不倒李恪。

古儒要求弟子知世事,除典籍章句外,各類山川、醫卜、文俗、志怪也多少需要了解一些,李恪的記憶堪稱寶庫,不僅能記下後世海量的結構設計圖,對恪這些年讀過的典籍,也一樣能信手拈來。

“九江以湖漢九水入彭蠡(lí)澤,因此得名。九水者,贛江水、鄱水、餘水、修水、淦(gàn)水、盱(xū)水、蜀水、南水、彭水。九江之地,楚尾越頭,先屬越,後歸楚,曾爲楚之郢(yǐng)都,大秦滅楚之後,定縣名壽春。”

辛凌點了點頭:“九水匯聚,壽春水患多發,後楚相孫叔敖建芍坡,稍減此疾。”

芍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記載的水利項目,據說長堤千里,灌溉萬頃良田。只可惜後來譭棄在歲月當中,李恪去看時,只剩下一條芍坡路。

他恍然大悟:“莫非芍坡便是祿君口中的霸繮堰?”

“是,也不是。”辛凌皺着眉頭組織語句,良久才說,“公輸子說楚,欲發雄兵攻伐宋國,墨子往而阻之,解帶爲城,以牒爲械,九戰,皆墨子勝,楚遂棄伐宋之謀。”

李恪聽說過這件事,解帶爲城是一場著名的機關論戰,最後墨子技高一籌,某種程度上,也說明墨子在機關術的造詣上要略高過公輸子。

史料上記載,公輸子輸了論戰,氣呼呼說:“我知道怎麼戰勝你,但我不說。”

墨子則說:“我知道你心中戰勝我的方法,但我也不說。”

楚王好奇問道:“二位說的到底是什麼方法?”

墨子說:“公輸子的意思,不就是殺了我嘛。”

於是楚王意動。

但墨子又說:“我在來楚以前,就已經命門人子弟帶着圍城之器支援宋國,即便我死在這兒,楚國依舊攻不下宋國。”這才最終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頭。

在李恪看來,原始的守城機關效果有限,墨子能夠說服楚王,更多的還是依靠口舌之利,至於典籍當中記載的故事,更多是偏向於表現墨子機關術高超的一種修辭技巧。

至少他不相信憑几件木質機關便能擋住十餘萬大軍攻伐城池。

問題是,辛凌突然說這事幹什麼……

李恪投過去疑惑的目光。

辛凌繼續說到道:“論戰以後,楚宋維和,公輸子滯留楚國,受楚王之託,改建芍坡。”

“公輸子還改建過芍坡?”

辛凌點了點頭:“公輸子邀墨子往楚,二人同居,商討年逾,幾易其稿之後,霸繮堰乃成。因其分屬於芍坡之內,世人知芍坡者多矣,知霸繮堰者少之又少。”

李恪聽得目瞪口呆:“公輸子論戰的時候還暗示要殺掉墨子,論戰之後二人就和好了?墨子有那麼大度?”

辛凌奇怪地看着李恪:“公輸子與墨子本就交好,二人論戰,威逼,皆爲政歧,政歧既消,二人爲何不可合作?”

“二人本就交好?”李恪翻了翻白眼,“交好之人也會以命相搏?”

“算不得以命相搏。”辛凌擺了擺手,“墨子有所持,公輸子亦有所持,兩人分屬敵我,自然無所不用其極。墨子在芍坡時,公輸子還爲其引見了魯陽君,這纔有了楚墨一脈。”

關係好亂啊……

李恪心裡感慨一句,好奇問:“辛阿姊,墨子連威脅要他性命的公輸子都可以交好,爲何就如此見不得儒家?”

“儒家……儒墨同根,歧見起於根本,故二者在世,不可同存!”

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三零一章 七星龍淵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三一五章 機關獸蠍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七七六章 陰謀始動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三零五章 莫爲與或使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始皇帝三十五年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五八八章 來河間參軍,發田發房發老婆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